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史诗互现成就新时代的审美高度

时间:2024-05-04

王雪瑛

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路标,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在英勇奋斗中尽显青春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他们的人生是献给信仰与光明的赞歌;历史,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新时代的新青年以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承担在肩,重整行装再出发,为民族创造新实绩,让子孙后代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赤潮澎湃,晓霞飞动,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昭如日月的伟业,也是中国电影多次讲述的经典故事。《开天辟地》(1991)、《建党伟业》(2011)等是以中共“建党”为核心事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不同的历史年代,建党题材的电影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

我国第一部以中共建党为主题的影片《开天辟地》,是以编年体纪录片的方式回顾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这段历史进程,全面呈现建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建党伟业》不仅有着“史诗式”的宏大、全景视角,更是拓展了叙事时空,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层历史逻辑,还启用了青年演员,塑造了鲜明生动的历史人物群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面对珠玉在前、可圈可点的电影作品,《1921》如何另辟蹊径,以新的美学叙事展现百年前那一段光辉岁月?如何在光影想象中穿越一个世纪的时代距离,实现当下观众与过去先贤的心灵对话?

当演员黄轩凌晨发微博长文书写自己演绎共产党员的万千感慨,当观众看完电影《1921》,在心里单曲循环着《国际歌》,还有那创造新世界的誓言我们见证了一种叙事高能、激情可燃的红色题材影视剧的新形态和新境界:既有史诗式的宏大叙事,又有生活化的微观视角;既有壮阔历史的庄严,又有引人入胜的复杂情节;既有戏剧冲突,又有真实质感,让今天的新青年理解百年前先辈的理想和信仰,感受先辈的生命激情和精神气质,体现了红色题材、重大主题作品的生命力。

电影《1921》呈现的一大会议主题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这部作品为何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震撼力?离不开成功的人物塑造:贴近革命者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心潮的奔流,理解他们的情感和理性、信仰和理想,以及行为逻辑和个性,于是他们血肉丰满地活了,不仅仅留存于歷史中和荧屏上,而是亲近地走向观众的身旁,成为可以对话与交流的对象,观众被这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叙事感染着,激发了内心的波澜:我们仰望着你们看过的星空,脚下的大地已换了新貌,多想让你们看看百年后的中国有多么美好

影片《1921》既有严肃正剧的庄重,又有惊险类型片的跌宕,不同于“编年史”的纵向叙事,而是从历史“横截面”切入,回望建党前后的时代风云。影片具有国际国内的开阔视野,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置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背景之下,将国内各类思潮、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结合在一起,对建党的历史必然性有着全景的表现;影片同时又高度聚焦“1921”“上海”“中共一大召开”这三要素中的人物:13位代表带着信仰和使命从各地来沪,探讨着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再一次讲述那段关键历史,我们创作的原始驱动力,就是人;100年前那群人的情感、思想、理想。”怎样用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来呈现建党历史,打开人物的内心世界?黄建新导演使用现代电影的方式,对历史大事件中人物的成功塑造,成为电影的重大突破:这部《1921》是2021年语境下的1921年。

《1921》不是以单一视角结构全片,而是不断切换着主观视角来吸引观众,有时是陈独秀,有时是毛泽东,更多的是跟着李达夫妇的日常生活走,电影的主观视角流露着浓郁的情感,人物的青春感和历史生活质感,让当代观众更有代入感。

影片的开场独特:监狱的窗口,陈独秀的眼睛,密集的事件接连上演,六个时空的交错剪辑,以他的双眼回望中国近代史: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四面楚歌,被列强所迫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五四运动的爆发、陈独秀散发传单,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等重要历史时刻观众从他的双眼贴近他忧愤的内心,感受在1921年建立全新政党救亡图存的迫切性。

电影以宏阔视野中“小处落笔”的微观视角,以李达夫妇参与中共一大会议的筹备、召集与组织为主线,来叙述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电影一方面写实地呈现他怎么给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发开会的通知、联系开会的地址,开会的过程和最后的转移都有清晰的交代;一方面生动地勾勒出李达的心路历程,将人物的内心成长,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通过人物的思想脉络,向观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衷与目标。

李达与王会悟的生活犹如革命与青春的交响乐,有动荡、艰辛的快节奏,又有着温馨与相知的慢抒情,他们简朴又诗意的婚礼由陈独秀的妻子高君曼主持,他们的外语学社课堂遭遇搜查时,革命者快速地解散和转移,他们在漫天雨丝中搬家,蹬着车穿过上海市中心,迎面相遇骑警时,机智地拿出结婚照,保护了进步书刊。王会悟在为一大代表找住宿时,李达帮她“演习”了多次,建议她跑步前往,以掩饰紧张感,最后借宿博文女校,顺利完成任务。李达熬夜起草《共产党纲领》,终于写成后,他兴奋得爬出老虎天窗,站在屋顶上,身后是朝晖满天,他张开双臂呐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李达回忆当年抵制日货时,发现用来点燃日货的火柴居然是日本生产的,他眼含热泪向妻子诉说心中的痛楚:“偌大一个中国,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李达在外国语学社教授“阶级斗争”时,预示着唯有英勇无畏地顽强奋斗,才能创造一个新中国。李达赶到印刷厂,请求工人将《共产党宣言》排版中的“百姓”换成“人民”。他说,“百姓”是一个泛指,而“人民”是主人。影片中这些内涵丰富的细节,鲜活地呈现了历史真实,可感的人性温度,生动地刻画了人物,让当代观众与先贤心灵相通,理解他们的初心与使命。

以李达夫妇组织、联络中共一大召开这一叙述主线之外,影片还穿插了各地党组织,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及旅欧支部为建党所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有党领导下的英美烟厂工人罢工运动;以及租界当局、巡捕房、日本特务对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和日共代表近藤荣藏的跟踪、盯梢等几组故事线,形成故事多线并进,在电影叙事中,既主次分明,又层次丰富。

百年前的他们突破国际国内各股势力的追踪和阻挠,克服重重困难,齐聚上海,实践使命,召开一大会议。13位正式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是毛泽东当时的年纪。年纪最长为何叔衡,其次是董必武,李汉俊、陈公博、李达,都是31岁,28岁的毛泽东之下有7位更年轻的代表,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他们是1921年的“青春实力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

电影以诗意的青春审美刻画人物群像,突出了中共一大代表的青春气息;不仅启用了青年演员出演重要角色,而且在剧情设置上,在写实与抒情结合的电影基调上都洋溢着青春之美。

青年毛泽东的出场形象就是1921年的新青年,他扛了个巨大的布包,挤在电车上,一半身子探在车外,视线所及是《新青年》的广告牌。毛泽东在上海街头奔跑的一幕,更是跑出了昂扬的青春感,也是影片的重头戏之一。他从李达家晚饭后出来,被法租界欢庆法国国庆的人群吸引,却被阻拦在进入庆祝现场之时,他看着在中国的土地上庆祝法国国庆的侨民,他在霓虹闪烁的上海街头奔跑起来,影片以蒙太奇的手法,将他在少年时被父亲追打,在长沙反抗军阀压迫的场景交替剪辑,揭示了人物丰富的心灵内涵,奔腾的万千思绪:中国人何时能骄傲地为自己的国家庆生?那应该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人物告别过去,奔赴理想的形象呼之欲出:20世纪的夸父追日!

青春的岁月里当然有爱情,影片里有李达和王会悟的新婚燕尔,还有毛泽东和杨开慧恋恋不舍。青年毛泽东向杨开慧挥手道别与何叔衡一起赴上海参加一大会议,他们目光之间的亲昵自然地流露着彼此心中的依恋,这是革命者在奔赴使命时的生离;当29岁的杨开慧被子弹击中,扑向苍茫大地,殷红的鲜血渗透进泥土,她为了光明未来而壮烈牺牲时,青春的目光最后聚焦的是她心里的润之哥,这是革命者以生命捍卫信仰时的永别。

他们曾经共度新年佳节,望着升腾的节日烟花,杨开慧对毛泽东说:“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坚定地回答:“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毛泽东的誓言也是杨开慧的选择,他们是志同道合的革命爱侣,具有扎实的情感内核,他们真挚的爱情、坚定的信仰凝聚着青春生命的人性之美,激发着当代观众深切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1921》尾声的多时空叙事也体现着现代电影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从嘉兴南湖红船外彩霞满天,到上海的烟草工人大罢工,再以缅怀之情呈现青春生命在冲破黑暗,英勇奋斗之路上的壮烈牺牲。革命者,都是九死一生。他们将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理想和信仰。李大钊牺牲于1927年,李汉俊牺牲于1927年,邓恩铭牺牲于1931年,何叔衡牺牲于1935年电影前100分钟里,观众还看见他们年轻的脸庞、蓬勃的生命力,在电影的尾声中目睹了他们牺牲的场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仅有两位中共一大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青山无言,永怀碧血;日月行天,以鉴丹心。为一个崭新中国奋斗的革命者们已经融进祖国的江河、民族的星空,汇入天地凛然长存的浩气之中

“一大”召开后,几位代表及先驱者的牺牲,“二大”召开的场景,还有2021年的当下少先队员参观一大会址的场景,影片中李达家的对面,常常在窗前与李达会心一笑的小女孩芸朵,又戴着红领巾出现在上海兴业路76号门前,她对著观众回眸一笑,这一独具匠心的人物设计,这跨越百年的对视与微笑意味无穷历史与当下的闪回剪辑,将全片情绪推向高潮,与观众之前的相关观影经验形成互动、互补,产生独具魅力的观影体验。

《1921》善于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以现实主义的写实,浪漫主义的想象,以精神对话式的电影结构,虚实相生、史诗互现地将革命者坚定的信仰,真挚的情感传递到当代观众的心里,产生深刻的内在应答和价值认同:一种冲破黑暗,奔赴光明的勇气,一种无惧艰险,追求理想的朝气,一种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生命活力,一种青春的精神气质恢弘地贯穿全片,不仅有着历史文献价值,更具有新时代的艺术审美高度。

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路标,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在英勇奋斗中尽显青春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他们的人生是献给信仰与光明的赞歌;历史,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新时代的新青年以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承担在肩,重整行装再出发,为民族创造新实绩,让子孙后代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文汇报》高级编辑

  • 瞿秋白《赤潮曲》原载《新青年》季刊1923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