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2016年8月,第一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在上海拉开帷幕。在组委会提供的评委名单中,我看到一个亲切又熟悉的名字——大卫·斯特恩。恍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位竟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那部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Isaac Stern In China》(《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片中斯特恩的笑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前因特殊时期的局势而封闭已久的中国学生在他的点拨下,技巧训练收效甚佳。时间跨越20年,在1999年斯特恩重访的纪录片中,这种笑容更多地被疑虑取代,沉思良久,从他的话语中可窥见一斑,他讲“这一次来,关心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心”。回到今天,在即将举办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组委会明确提出更关注于选手的成长和对音乐精神的领悟,要以发现“整体修养最好、人格最完整的演奏者”为本。从关注技巧训练到重视人文修养,三个时间节点,两代斯特恩共同见证了中国音乐人的进步和发展,也同时发现了我们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恰恰是在发展中才能暴露明显的。
反观历史,关照当下。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教育观念存在盲点;其次是教育引导方式不当。
关于音乐教育观念的盲点,我想谈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第二是讨论“音乐教育的目的”。
技术等于艺术吗?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作家格拉德威尔曾在《异数》一书中提出“1万小时定律”,我想所有学习过器乐演奏的人都是深有体会。如果说在别的领域从平凡变超凡需要1万小时,那么在音乐领域这个时间只能更长。不过,专注于技术的训练,短期来看确实收效显著,但是我们若反观现实场景,在大多数音乐学习者中,我们听过太多技术不错但面无表情的演奏,见过太多被练琴剥夺快乐的童年,也有太多从小学琴的孩子对音乐“say no”……对此音乐心理学研究专家周海宏教授曾奋力疾呼“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技术通过重复而获得,而艺术只能通过创造来实现,这也是匠人与艺术家的本质区别。多年来我们的艺术教育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技术至上,甚至将两者画上等号,这样错误的理念对艺术教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戕害。技术决不能与艺术等同!这是中国音乐教育面临人文素养缺失问题,要亟待扫除的一个盲点。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回归音乐教育的初衷,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让孩子学习音乐?通过音乐教育我们想让孩子收获什么?据考察,“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艺术特长加分项”“升学优势”这几种答案中标率最高。所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你拼我赶,在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道路上乐此不疲。但殊不知在音乐教育如此繁盛的表面下,我们已经离它的真实目的越来越远。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想跟大家先谈一下“关于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条件”的问题。在我看来,基本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通俗讲即通过工作能满足生活需要;二是要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就是说要能敏锐地感受生活,细腻地体会情感。如果说科学知识能够为我们创造获得幸福的条件能力的话,那么音乐艺术就是培养体验幸福感受能力的最佳手段。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它能够满足我们的听觉感受,如同人的眼睛想要看到美好的景色,人的嘴巴想要尝到美味的食物,人的鼻子想要嗅到沁人心脾的味道一样,美好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满足感。音乐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借助声音它能够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冲击。音乐还是高级的精神艺术,它包含着人的思考和创造,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通过它我们能感受到人类感性智慧的温度。如此,音乐教育直接关乎人感性能力的培养,对成年后一个人是否能够享受经典音乐也有着巨大影响。
在明确了以上两个教育观念之后,回归实际,我们来谈谈音乐教育引导方式的问题。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德国音乐教育的文章,作者提到,在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一切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们在上小学后,上午半天课程,下午会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上一些音乐、绘画、手工等素质培养课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太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让他们失去了发现学习乐趣和自主选择兴趣的能力。这个做法让我印象深刻,原因就是在中国大批的小孩过早地受家长们热衷的“目标”趋势而被引导、被培训、甚至被“绑架”。大部分学习音乐的孩子,在家长们以为的兴趣和家长们期望的成果中不堪重负,他们不爱自己学习的乐器,甚至不爱音乐。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殊不知兴趣也需要培养和激发。正如肌肉需要锻炼、头脑需要思考一样,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孩子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家长把自己的兴趣安排在孩子身上,势必不能引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收获好的学习成效。对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学前的聆听、音乐基础知识的构架必不可少。学前聆听应该从成长环境开始,让音乐走入家庭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挑选一些适合的音乐,在平时的聆听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喜爱。音乐基础知识可以安排在一些音乐小游戏当中(如奥尔夫开发的一些节奏律动、音高韵律的训练),通过亲子活动,让父母参与到学习中来,与孩子一同感受音乐,循序渐进地架构起孩子的音乐知识框架。让孩子在学音乐之前爱上音乐,由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变是影响之后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培养学习兴趣只是一个开始,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比拼耐心、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长期工程。音乐心理学教授周海宏曾经提到过:“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成效感是支持他们音乐学习走下去的有效方式。”因为人总会倾向于通过与别人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但一味地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非常不利于学习的进行。一是由于每个人的标准高低不同,过高的标准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没达到标准的预期,严重的挫败感会让学习举步维艰。二是由于成就感来源于那些需要经过一些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如果标准过低,孩子会感觉没有任何挑战性,也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孩子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评价自己的水平及自己取得的成就,用一种比较现实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多关注内在的“学习的成效”,而不要完全由外在的指标来衡量学习效果。这样与自己比较,能够使孩子经常获得成就感,使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谈到操作,我们说了很多,但音乐人文素养的养成绝非一蹴而就之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从观念上对音乐教育的内涵及目的要重新认识,其次还要多方面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最后注重社会人文素养的养成,培养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才是改善音乐教育困境的长久之计。回归到本次比赛,国际性的音乐艺术竞赛是一种很好的发现人才、有效交流,提升艺术影响力的形式。组委会明确提出的要以“关注选手的成长和对音乐精神的领悟”为宗旨,以发现“整体修养最好、人格最完整的演奏者”为目标的口号,给了中国音乐教育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透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艺术追求最本真的状态,对于艺术学习者来说,审美素养和精神领悟的成长远比技术精湛更为重要。虽然基础音乐教育不易,培养艺术家更难,但聆听与思考却是通往音乐圣殿的不二法则。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