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六堡茶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4-05-04

● 梁 直

(作者为苍梧县文联副主席)

舜帝南巡苍梧古国初开岭南茶文化之源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传说来源于三皇五帝时期。茶叶的发现,源于上古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中的神农氏。

苍梧与虞舜的渊源极深。苍梧由岭南蛮荒之地而得到中原文化的启蒙,肇始于虞舜的南巡。《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大戴礼记·少闲篇》也记载:“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交趾”一词最早见诸于先秦史籍,泛指今五岭以南的广袤地带)虞舜挟着强势的政治经济背景南巡“蛮夷”之地,带来的不是金戈铁马,而是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文化科技知识。舜帝南巡,把中原文明之光带到岭南来的同时,也把茶文化带到了岭南,带到了苍梧。

民间传说,舜帝抵达苍梧之后,曾进入六堡塘坪村,在最适宜种茶的地方播下第一批茶籽。后人为了纪念舜帝传茶之功,遂将他到过的塘坪路口命名为“古舜口”,并一直沿用至今。时至今日,六堡一带还有王母娘娘传播仙茶到塘坪黑石村的神话传说。考其历史,王母娘娘所处的年代与舜帝所处的年代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她本是西部母系社会中长着豹尾虎齿的奇貌女首领,而虞舜则是中原父系社会各部族的领袖。虞舜南巡,传播物种,讲授农耕,得到各地部族首领的欢迎接待和陪同,是很自然的事情。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上已有“仓吾”的文字记录。有传说苍梧是岭南最早建立的古国之一,与中原尧舜古国存在于同一时期。苍梧古国是否真实存在,学界未有共识,但历史文献可证,早期的苍梧位于楚、秦的南部,其地理范围含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的大片区域(九嶷山周围一带的广大区域)。《战国策·楚策》记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可见苍梧在洞庭之南)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南越国后在原秦岭南三郡(南海、象、桂林)的基础上分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置交趾部刺史总领各郡,交趾部治所在苍梧郡广信县。东汉改交趾为交州。

关于苍梧产茶的较早记载

成书于东汉甚或更早的《桐君录》有关于苍梧产茶的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意思是交广地区(那时的交州州府设在苍梧郡广信县)被称作瓜芦木的茶树品种,和北方的茶树——茗相似但更苦涩,煮盐的人就是喜欢买它来饮,用它来提神醒脑以便通夜不眠地连续工作,而本地的人也喜欢将它加工成香茶招待客人。

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测,早在汉代及以前,苍梧一带便已盛产茶叶,所出产的茶叶在岭南一带普遍饮用,甚至远销至产盐煮盐的内陆地区。

唐代陆羽乘舟觅冬茶

都说茶叶是盛世时期的民生宝物,此话实非虚言。茶之为饮,从初始时的药用,进而成为去腻解渴提神醒脑的饮料,与柴米盐油酱醋一样作为日常所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一直以来也将它作为祭祀待客的礼品,地位颇高乎其它生活必需品之上,但将它提升至“道”这种高级文化层次上并在全社会引起热捧的,乃在大唐。而倡导和引领这种时尚的,首推陆羽。

陆羽,字鸿渐,唐天宝年间,据说是一个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在路边捡来的弃儿,少年时期在寺院里学会了烹茶,并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21岁开始游学天下,详细考察各地种茶、制茶、煮茶之法,访水问俗,历经26年艰辛,写出了茶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茶经》。

民间传说,陆羽进入八桂时已是冬天,乘舟从漓水下苍梧,沿途山寒水冷,又有瘴疠侵扰,以致于病倒了。在江风猎猎的鸳鸯江头,他孤卧舟中,病痛中的心灵显得特别的脆弱,听着船板下的江水拍打船舱,不禁百感交集,想起了自己家乡的西江,想起早已模糊不清的母亲的面孔以及像小船般晃荡的母亲的怀抱。于是他忍着病痛,抱枕起坐,写下了流露着真挚感情的《歌》: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惟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

苍梧那个时候还是流放之地,道路偏僻,山岚瘴气横生,是中原士大夫闻而生畏的地方。陆羽到此极不适应,加上身体抱恙,不能久待,稍加药疗之后,就想雇人带路进山访茶,询问之下,知道苍梧最好的茶叶出在黑石村,但由于冬天水位低落,难通舟楫,走陆路则要翻山越岭步行数天,无奈病体难支,只好作罢。临走时买了数种苍梧茶叶带在身边,慢慢烹尝。后来写《茶经》时,回想起苍梧冬茶的滋味,尤觉得风味独特,与众不同。但要说到茶树以及产茶制茶的具体情况,又未得其详,只好笼统地说作“……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留下了千古遗憾。

茶圣陆羽

宋代苏东坡品茗过西江

茶之为“道”,兴于唐,盛于宋。唐代茶的兴起,是富足的生活和繁盛的经济活动使然,并使得饮茶这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通过“万邦来朝”的国际交流平台流播到世界各地,中国因此而成为世界茶文化的根。到了宋代,理学的流行使文化由宏阔渊博而转向精微深化,品茶的清闲静寂更容易促使人的思想往性灵的方向探索,正好顺应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潮,与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的学禅修道也深深契合,于是评水品茶乃至斗茶便成了整个上层社会的时尚。北宋时期,绝大多数的文人名士都有诗词或者文字涉及到饮茶,而那些文学艺术界响当当的大名家如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沈括等等,实际上也都是响当当的著名茶客。传说有一次苏东坡与司马光斗茶,苏东坡的茶沫细白汤面上云气氤氲,比司马光的更胜一筹,司马光输得心有不甘,便出一个难题给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苏东坡随口即答道:“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

苏东坡一代文豪,才气纵横,兴趣广泛,涉猎甚广,亦茶酒不离,修禅学道,心得颇深。他一生之中写下了近百首有关烹茶赏茶的好诗,把自己对于饮茶之道的独到见解以诗阐述,如这首《试院煎茶》: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蟹眼已过鱼眼生,

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

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

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

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

砖炉石铫行相随。

清代,广东人在岭南园林庭院饮茶的场景。

诗中谈论煎茶要注意火候的问题,其描述茶、茶汤、茶具及茶效,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至广东惠州,并续贬至海南儋州,其间两过苍梧,均有诗作流传。元符三年(1100年),他最后一次赦归经过苍梧时,与都峤山邵道士泛舟西江,夜下苍梧滩。秋高气爽,夜气清漫,苏东坡与邵道士相与一叶,清风对饮,和月弹琴,复取江心清水,活火烹茶,一盏入口,肝火全消。畅快之余,赋诗一首赠给邵道士,诗中有云:

江月照我心,

江水洗我肝。

端如径寸珠,

堕此白玉盘。

我心本如此,

月满江不湍。

传说,在邵道士家中,苏东坡还特意用西江中心所取的水、桂江的江心水和梧州冰井香泉所取的水分别烹茶,结果还是认为桂江水更合乎苍梧茶叶的茶性,所烹出的茶汤清而不寒,厚而不结,爽而不散。

明代六堡的得名与六堡茶的形成

宋元以前,中国的茶叶基本上还是按照产区来划分和品评茶类,获得广泛认知的基本上还是长江流域江淮一带的茶品。岭南与福建、贵州等偏远地区的茶叶尚未广为人知。苍梧的茶叶基本上还属于“峒茶”之列,即乡间普遍的农产品一类,还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自宋代开始,茶业的中心开始南移,闽南茶、岭南茶因为质量优异而得到重视,开始兴起。苍梧作为岭南故郡,所产茶叶又质量上佳,自是使人另眼相看。再加上宋元以前的贡茶以团茶、饼茶为主,民间所饮用的散茶、末茶、粗老茶等等一概被称作草茶,不为士大夫阶层重视。进入明代以后,草莽出身且一向喝惯草茶的朱元璋认为制造龙团凤饼“重劳民力”,于是颁旨“罢造龙团”,改进芽茶。这样一来,一改以前茶叶以制作工艺取胜的局面为工艺与茶叶本质并重,南方各地的地方茶类得以与以往的名品贡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建茶、岭南茶遂得到长足的发展。

明代以后,苍梧分为11个乡,乡下设堡、闸、洲、甲。六堡隶属多贤乡管辖。因为苍梧茶叶以六堡所产的质量最优,所以对外皆称六堡茶。茶以地名,地以茶传,数百年过去了,原有很多的乡村名称包括多贤、五堡、四堡等都已废弃不用了,唯有六堡,因为有好茶的原因而一直沿用且名扬海外。

六堡茶一向为炒青散茶,尤以霜降后采制的粗老茶叶为一大特色,这也是被以研磨粉碎并压制团茶的唐代和以蒸青为时尚的宋元视作“峒茶”的主要原因。但是“峒茶”虽土,在崇尚以真为美的草根茶人那里,她所拥有的生命力,却比那些阳春白雪般的龙团凤饼长久得多。

清代六堡贡茶浮沉录

任何一款茶叶,要在浩如烟海的茶林中脱颖而出,成为贡品名茶,必然要具备品质优异、特色鲜明、其它茶类无可替代等先决条件,而且还要讲究机遇。原产地的六堡茶具有形成槟榔味的底蕴,再经过茶人的苦心研究试验,终于掌握了炒制带有槟榔味的茶品的方法,使得六堡茶的品味绝不类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茶品,它的口感极其甘醇,味道和槟榔的味道很相像,但又比槟榔的味道更浓厚更清滑绵长,也完全没有嚼槟榔时候喉咙苦涩拧结的感觉,这种品质上的特色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更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清嘉庆年间,朝廷组织品评各州县贡茶,苍梧县六堡茶因为特异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优等,跻身全国24种名茶之列,以闪亮的姿态开始进入中国的正统茶文化序列。

鸦片战争以后,兵灾迭起,据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自道光末年至咸丰七年城陷,近两百年来未有之变……招募壮勇,散而为盗。始则沿江劫掠,继则横行乡间……道光二十九年,土贼钟敏和、邓立奇各聚数百人窜扰思德、安平、平政、多贤各乡。咸丰五年五月,贺县匪首万余,由浔阳出甘村沿府江掳掠,多贤二、五堡尤被其害。”正是因为咸丰之乱,六堡茶的生产陷入停废状态,更为令人痛心的是,连制作槟榔香茶的技术也由此失传了。

同治之后,清政府“豁免咸丰九年以前民欠钱粮”,重新扶持六堡茶生产。此时的产品已经失去了制造槟榔香味的成熟技术,但凭着优异的特质和底蕴,加上多年以来流传在外的名声,仍具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适逢当时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矿产发掘的高潮,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很多华人因此漂洋过海来到南洋。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无法遏止。恰巧这时有人随身携带有苍梧六堡茶,泡煮饮用之后竟似药到病除,使人立即脱离水土不服之苦。从此一传十十传百,六堡茶成了南洋锡矿日常必备之茶,“是南洋华人共同的乡井土”。正是藉着这样一种机遇,本已逐渐淡出中华茶文化圈的六堡茶,摇身一变,成为了出口量极大的侨销茶。六堡很快又恢复了以前的产茶盛况。

近代六堡茶的逆势勃兴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荷兰在大量进口中国茶叶的同时,也开始在南亚发展自己的茶叶产业,并不时地从中国购买茶种和延聘种茶制茶的技术人员前往指导。到光绪年间,西方茶叶生产和近代茶叶生产科学技术建立发展起来了,机械化的生产和运输技术大大降低了成本,取得了价格竞争上的巨大优势,中国的传统茶业立即受到巨大的冲击,产销情况急转直下,整个中国茶业遭受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而与此同时,六堡茶由于走的是廉价路线,却在逆势中一枝独秀,年出口量达60万至80万斤,占全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一强,最多时候甚至年出口2万余担,占有全国总出口量1/50的份额。

调整生产策略去适应买方要求,是六堡茶人应对竞争并取得胜利的法宝。针对国外消费群对茶叶的要求只是“提神、祛疾、健胃、解渴”和“价廉”的原则,茶农和茶商们实施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在积极扩大种植的同时,放弃了芽茶的采摘,而以中粗茶叶为主,扩大了产量并缩减了采摘所需要的时间;制作方法也改手工揉捻为用脚踩揉,即把炒青后中粗茶叶放置在纱布袋中,隔着布袋用脚踩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为了消除茶叶的苦涩味,他们延长了堆置时间,让揉捻好的茶叶有适度的发酵时间,促使味道转化,变苦涩为甘醇,然后再烘干提香,得到了香高味厚又如陈茶般甘醇的茶品,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追捧,牢牢地占据了南洋的茶叶市场。

六堡茶揉制

六堡茶产销的兴旺,使得六堡街“沿河夹岸,商铺如云”。从清代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小小的六堡街内云集了文记、英记、万记、盛发、源盛、公盛、同盛、生记、协记、广元泰、广福泰、天顺祥、兴盛庄、恒昌号、元盛、天盛、群兴、大生、新记、三记、永记等几十家茶叶商号,鳞次栉比的茶庄,开秤收茶、筛茶拣茶、蒸炊压篓,熙熙攘攘。有些实力雄厚的茶商还进村设厂,甚至开设银号,发行银票纸币在茶市流通。

六堡茶的水运输出

质优价廉的六堡茶,被茶商们在六堡初步分拣之后,即用大锅烧水蒸炊至软,然后填装入大竹篓里面压紧,用木船竹排顺六堡河水运到郁南江口,再转船运送到广州。在广州,茶商们还要将

茶叶另行包装,打上自己或是客户指定的唛号,出口到香港、澳门、新加坡、怡宝、吉隆坡等地去。当年香港经营六堡茶的商号有永生隆、义安隆、鸿华茶厂、致生祥、慎昌等等,而吉隆坡、怡保等马来西亚锡矿城市的茶庄就更多了,都是销售苍梧六堡茶,比较著名的有联龙泰、广福源、裕生祥、南隆、广汇丰、建源、天利、永和隆、胜香堂、陈春兰烟茶坊等等。

六堡是一个偏僻而又封闭的山区,以前只有一条六堡至多贤乡(今夏郢镇)的乡村道路,来往商旅步行肩挑,艰辛异常。而货物的出口则全靠六堡河一条水路。收茶的季节里,环碧拥翠的六堡河突然就热闹起来了。撑木船的船工们每天满载茶叶放舟出山,然后又装满布匹、煤油、生盐等货物回来,因为回程是逆水行舟,很多河段必须要下水拉纤。而撑竹排运茶的船工就轻松一点了,他们把茶叶运到目的地以后,会连扎排的竹子也顺便卖了,空手走路回来。但他们的收入没有撑船的高。

1964年修通了六堡至山心的乡村公路,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除水路运茶之外,公路货运开始发挥作用。至1966年兴建九城双学水坝和大中电站水坝以后,六堡茶的水路运输随之改为陆路汽车运输了。

半世纪以来六堡茶的大起大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抗战期间曾经一度荒废的六堡茶,又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促使这种高速度发展的形成,既有外部需要的因素,也有内部需要的因素。外需的因素是因为一度停产而导致东南亚茶叶市场的供给紧张,货源紧缺;内需的因素是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收入,但受国际环境的制约,中国货物的出口国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诸国,而东南亚国家需要的最大宗商品就是六堡茶。六堡茶的生产因此被提升到战略物资般的高度。多种茶、多卖茶叶给国家,就是爱国之举。所以,新分得土地的茶农们热情高涨,全心全力发展生产,从1951年复垦茶园开始,到1954年年产茶叶便已达到54万斤,1956年更是达到了56万斤的高峰。1953年,成立了中国茶叶总公司梧州支公司以及梧州茶厂,六堡茶由个性多元的时代进入了规范科学的发展空间。政府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如预购、贷款、全部收购、提高茶价、技术指导等方式加以扶持,六堡茶的产量逐渐得到增加,品质也提高很多。

在这个时期里,技术人员从保存茶叶的仓储环境变化而引起茶叶品质味道变化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发明了渥堆制造熟茶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快速地把茶叶中的苦涩味去除,制作出类似于陈年老茶的品味来,把六堡茶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而且还可以把与六堡茶茶多酚和花青素含量相类的其它茶叶,制作成与之一样的六堡熟茶。这一发现,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全省推广,很快在南宁横县、桂林等地就生产出了六堡茶,为六堡茶的大规模生产和出口创汇立下了大功。

进入1970年代中后期,南洋的锡矿业开始逐渐萎缩,对六堡茶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减少。对于南洋以外的其他销售区域如港澳地区等,因为制茶口味的变化以及其它品种如普洱茶等对市场的冲击,六堡茶开始进入滞销阶段。直至1980年代中期南洋锡矿业全线下滑,六堡茶产业也深受其累,除了资本雄厚存货量大的几家大茶厂靠着精制的六堡熟茶还在苦撑市场,保存着六堡茶一脉传承的香火不断之外,原产地的六堡茶因为生产成本高而惨遭淘汰,大量茶山被荒废或改种八角、湿地松等。到1987年,六堡乡全面停止向梧州茶厂提供茶叶,六堡茶农也不再以种茶为业。

1990年代后期,藉着普洱茶在全国掀起的陈茶之风,六堡茶凭着早已被人熟识的“越陈越香”的特性(早在晚清、民国年间,香港的茶庄茶楼就以“远年六堡”“不计年”等为广告招牌招徕顾客了),重新又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在热心茶人们接连数年不遗余力地推广宣传之下,六堡茶文化不但在当年的热销地区家喻户晓,在国内也广为人知,完全改变了当年作为侨销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格局,成为中国茶文化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劲旅。

六堡茶的特质、传统、经典及其流变

什么是六堡茶?什么是传统的六堡茶?什么是正宗的六堡茶?这是一直以来都让人觉得困扰的事情。但只要了解了六堡茶的特质、传统、经典以及它的流变历程之后,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产地决定品质,制作决定品位。因为产地的水土气候,决定了茶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例,这是茶叶在后期加工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同香气和味道的物质基础。将同一株茶树移至土壤成分不同的其它地方,所长出的茶叶品味必不相同,年久之后连茶树本身也会发生变异。六堡茶的特质就是茶多酚和花青素含量较其它茶叶更高,茶味更浓厚,但又清醇回甘。这是六堡茶产区独特的水土气候环境造就的,离开这个环境,就没有这种特质了。广东小江流域一些村寨以前有人到六堡采种种植六堡紫芽茶,数十年过去了,茶园里茶树的长势很好,但从没有长出过紫芽来。茶味也淡薄苦尾。虽然当地茶农一直强调它的出身正统,称它为“六堡茶儿”,但是完全没有六堡茶特有的味道。

有的时候,传统也会发生变化。唐及以前,人们喜欢喝蒸青饼茶,宋元时候不喝蒸青饼茶了,茶农们又改做茶膏和龙团凤饼,甚至做过晒青茶也未可知。到了清中期,六堡茶农做出了带槟榔香型的炒青茶,使之成为六堡茶的经典之作,六堡茶由此名声大振,使之成为当时全国24种名茶之一。晚清以来,由于技术的失传,做不出(准确说是无法可熟练掌控地制作出)槟榔香型的六堡茶了,但是机缘巧合,这个时候市场上需要的是对肠胃更少刺激性的陈茶,六堡陈茶和熟茶又大行其道。传统之中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品种和与之相关的特殊工艺,只有尊重传统、认识经典,才能真正体会到六堡茶的妙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