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彭庆中
(作者为梧州市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自古以来,地处岭南,三江交汇之地的梧州,水上航运就非常发达。梧州港口位于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居浔江、桂江和西江三江口,港口自然岸线长96.1公里,水域面积2898万平方米。梧州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商业上而言有一个重要特点——流域宽广。珠江流域横贯整个中国南部,发源于云南,流经两广,在梧州汇流成为西江。总长2167公里,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6%。
东汉建初八年(83年),大司农郑弘请开“零陵、桂阳峤道”以通外夷(零陵峤道即湘桂走廊),同时,由于战争及沿途各国的兴衰,“陆上丝绸之路”较难确保时时畅通,相对稳定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大发展,随着当时与海外贸易及内陆物资运输的需求增加,直接促进了内河运输的兴盛,也展开了岭南西江珠江流域水运发展的宏伟篇章。据谢启昆的《广西通志·梧州府》所记载,当时的苍梧“居百粤五岭之市,连九嶷七泽之胜,北接湖湘而为唇齿之邦,下通番禺而有咽喉之势。唇齿湖湘,襟喉五羊,南控容邕,西顾桂柳,东应广肇,于以坐制诸蛮。”由于水路四通八达,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隋唐时期,岭南地区采矿业、农业、手工业日渐发展,为航运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而航运的发展,又促进了整个岭南的经济发展。唐代朝廷曾颁布政令:“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通,不得重加率税。”在王锷任岭南节度使时,“诸蕃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赀。”唐开元二年(714年)在广州设市舶司。海外“蕃货”、奇珍异宝、沉香等大多从广州溯珠江、西江直达梧州,再经桂江(漓江)越灵渠转运京师、中原或西南各地。而中原和京城的丝绸、陶瓷、漆器等,也沿着水路汇集梧州,沿西江直达广州,再与外舶贸易出海。
到明清两代,两朝在长达116年的时间内,实行了严厉的海禁,至此,西江(珠江)流域内河航运一片繁荣,而海上运输陷入衰落。而同样是作为食盐和大米以及矿产等连通桂柳、通达广肇的运输中枢,梧州的航运日益兴盛。“西米东盐”是梧州明清航运的一大特色,也以此成为了当时桂东南的第一大货物集散港埠。据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广西航运史》书中考据:清代,从广西各地经梧州西江向广东方向销运的大米每年高达400万石以上,苍梧县的戎圩,广东商人多在那里贩运大米,每天二三十万斤。另据文化供应出版社1949年出版的张先辰《广西经济地理》书中考据,“广西米粮由梧州输出者,仍年达四百万石以上。”梧州当时也是竹木柴炭、桂皮、田七、茶叶、桑寄生等货物的集散地,“大舟捆载,有同柴薪,分向广东、湖南两路而去。”(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七期“农商类”)
资料显示,至少在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梧州已经有木帆船前往澳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年),梧州粮食集市每半月起运一批,河面船舶经常保持在100多艘的数量,而这种船舶可装载5000公斤左右的粮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就有木帆船来往于香港梧州两地的记载。当时,木帆船是以风帆辅助人力拉纤、篙撑桨划等为主要动力。
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中期,大量的六堡茶在“茶船古道”西江段的运输都是通过风帆大木船进行的。
清代,来到梧州的外国人拍下了当时梧州“抚河”(桂江)河面的舟楫往来的航运繁荣情况。
早期行驶的帆船
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期第三十六卷记载,西江通航最早的轮船是清咸丰九年(1859年)一月:“有英佛各国火轮等船只多艘,共载兵1000余名,有广东省城驶至肇庆,并分出船只,于一月廿二日,驶至梧州城外。”光绪年间(1875—1909年),轮船和拖渡已经不定期航行于梧州至广州、香港等地。至清光绪十八年(1897年)梧州开始有平安公司营运的轮渡直达广州(定期客货轮航线)。
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1897年2月4日),清廷与英国政府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有“今彼此言明,将广西梧州府、广东三水县城、江根圩开通为通商口岸,作为领事官驻扎所”。五月初四(6月3日)梧州正式开埠,外国货轮可直达梧州,梧州占当时广西外贸额的80%。《光绪二十三年通商各关华洋贸易论略·梧州》所载: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中国招商局的轮船开通从香港、广州直接到达梧州的航线。
很早以前,梧州已经有数艘直通香港的轮船。最早的机动轮船是宣统元年(1909年)购买的“镇威”“镇波”,两船改名为“广威”“广泰”,航行于穗、港及梧州,专营货运,运量很大。后来于1916年,香港新造客货轮“广雄”“广宽”“广英”号属于客货大轮,当时属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是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当时梧州人习惯称之为“火船”。有部分要直接运销香港的茶叶及其他货物由梧州当时直通香港的大火船运输,这部分茶叶也在都城上船。这3艘船直接来往于梧州与香港,当时也基本能保证每天有船从梧州开往香港。从梧州码头装运的货物以及沿西江装载的货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一两天内到达香港,当时西江水运之发达可略见一斑。据1931年统计,梧州进出口货物价值30.085169万海关两,占广西进出口总值的80.44%(南宁占19.06%,龙州占0.5%)。1937年全国十大商埠中,梧州港口进口货值排第九位,出口货值排第七位。
“老字号”生茂泰茶庄,位于广州浆栏路。1826年由孔宪勋创办,由于地处清末时期进出口茶行的聚居地十三行路旁,为当时国内出口量最大的集散地。1949年后划归广州土产公司,以经营茶叶、蜜糖为主。前后经历170年,1994年停业。
据当年广西省政府编撰的《广西一览》(1935年版)所记述:“来往港粤,多通大汽船;溯江而上,皆通浅水电船。沿途诸埠皆可湾泊,帆航如鲫。”
正是由于这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内河航运,使得岭南珠江流域(从梧州以上段称作浔江,以下段称作西江)的广府文化区物资交流频繁,而这正是六堡茶当年依赖水路(茶船古道)运输的原因。
六堡茶就是在宋元乃至明清这几个朝代的水运日趋发达的情况下,借助内河运输,在六堡河、东安江、贺江以及西江、珠江沿江传播,深入民心,并深深地进入到广府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茶经》首句即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并且,众所周知,茶原产于中国南方。现代的调查也在云南、广西、广东发现大量的野生茶。由于气候炎热易渴,两广民众自古就有野外采集、煮饮植物根茎叶花果作“凉茶”的习惯。可以推论,在野生茶资源极其丰富的岭南,民众自发地利用野生茶煮饮调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在宋代的史料中,有潮汕人“善茶”的记载。在宋、明两代,随着茶馆文化的普及,地处岭南、天气炎热的广东,饮茶消费早已深入到劳苦大众阶层。明代,乡村集市已经出现专门为劳苦大众解渴歇脚的茶寮茶馆,饭馆食肆更是必备茶水供应。而集市及街头巷尾的类似于凉茶的茶水摊档,在很早的时候因应着需求而产生,这些熬煮的凉茶,包含着各式不同的中草药根茎、干叶,茶树的功效,使得人们不可避免地利用起茶树的根茎、叶芽,熬煮凉茶汤水,供消暑解渴。船运的便捷以及价廉物美促使民间形成了喝饮六堡茶的习惯,在普罗大众中大量地消费,直接拉动了近代六堡茶的大规模生产和运销。
明清时期起,岭南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商业活动繁荣,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整合,形成了独具岭南特色的以商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结构。讲实际、重交流、擅融合、人达观、性通融、轻阶级、尚民俗的岭南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岭南茶文化,也成就了广府人的“饮茶”文化、“早茶”文化。
“客来先设”,寒暄问候,宾主落座,大壶大杯,请一声:“饮茶!”岭南园林,雅苑茶居,亲朋故旧,一盅两件,请一声:“饮茶!”故园轩窗,雨打芭蕉,粤韵悠扬,一声:“饮茶!”三五知己,家事国事,闲谈畅聊,一声:“饮茶!”竹篱茅舍,田间地头,陶罐瓦碗,一声:“饮茶!”酷暑烈日,屋檐树阴,竹筒葫芦,也是一声:“饮茶!”
广府文化里面,讲求实用、灵活、因地制宜的务实做法,在泡茶里面得到充分体现。如有客人到,第一件事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便是“饮杯茶先”。简单地将一把茶叶撒进茶壶里即泡,或是让茶在壶里晾着,不烫不冷,合适饮用。尤其是夏天,气温高,人易渴,不再讲究程序,就简单地大杯小碗晾着喝。在茶楼,则是大茶壶闷泡,慢慢斟慢慢品,称之为“叹茶”。
民国时期广州茶楼上一年轻茶客在喝六堡茶
岭南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也成为其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成为岭南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形式,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可以说,正是广东人的这种爱茶、嗜茶、饮早茶等等大量消费茶水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六堡茶在广东的消费,也促成了后来的六堡茶大兴盛。广东民众的大量消费,吸引了精明广东商人进入六堡茶的营销环节,甚至最终进入种植生产环节。
从明清起,岭南文化区域特别是广府文化圈中,民间形成了喝饮六堡茶的习惯,直接拉动了近代六堡茶的大规模生产和运销。
说起六堡茶,大都会说起“在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位列全国24个名茶之一”的辉煌过去。不过,要说起六堡茶的传播,早在明清时期便已经开始在珠江流域的沿江传播了。
岭南特别是广西,名茶众多,但为什么这广府文化区域,偏偏当时流行起的不是其他名茶,而是匿藏在封闭山区交通不便的六堡茶呢?其实,正是这匿藏在很“山”(意指“很多山”)的特点,才是最初六堡茶流行起来的原因。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名词“榷茶制”,这个名词看起来很艰深,不好理解,但说白了就是茶叶专卖制度,也就是说,从唐代武宗时期“禁民私卖”,榷茶形成制度。就是说朝廷对茶征收税赋之后,才允许出售。至唐宋元明清,这历代名称虽变但“专卖”性质没改变过,还一直以来不断增加。从宋元到了明代,不仅榷茶制仍在实施,而且税赋也急剧增加。规定招商中茶有引,每蒸晒1簏(即竹箱),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府分得的茶叶用来换马,商人分得的茶叶才可用作出售。这还不算完呢,官府再向商人收税茶30%。可见负担非常沉重。茶农种茶,按窝计算,官府十个取其一,并按旧制征茶。同时,茶农产茶由官府定价,全部收购。若茶树枯死,则按茶折钞。每斤茶税钞一贯。若茶园无人经管,则由守城军士经管和采制茶叶,守城军士采制的茶叶80%交官府。
而到了清代,仍沿用明末制度,商人请引纳税,自行买卖。清顺治时,商人向官府申领引票,然后才可买茶。买的茶要先交茶马司,一半入官易马,一半给商人发卖。到清嘉庆年后,茶税更加沉重。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官方的资料典籍中,从宋元到明清,对广西的茶资料甚丰,如唐代容州、柳州产茶;据《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宋代的融水、静江府的临桂、灵川、兴安、荔浦、义宁(县治五通,今属桂林市临桂区)、永福、古县(今属永福)、修仁(今属荔浦)等地以及郁林州、南流、兴业、昭州(今属平乐)、立山(今属蒙山)、浔州(今属桂平)、平南等,均记载有产茶,连领方(今宾阳境内)产700斤的地方也记载其中,却极少提到苍梧六堡所产的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里文献记载所依据的,正是榷茶制下当时茶作为商品输出而在官府所缴纳的税赋而统计出来的,而苍梧特别是六堡茶乡,当时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作为“自产自用”而不被记录在案。陈爱新在他的《广西茶业史》一书中也提到过这种现象。
事实上,六堡茶这种“产于桂而销于粤”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山区、偏僻的地理环境,以及茶船古道一出梨埠木双在东安江这段就开始进入广东并沿着贺江、西江直下广东了,这样一来,以广西土产茶而在粤地沿途贩售,避开了沉重税赋(巧妙地避开了桂江及西江梧州所设各个关卡,从水路直接进入到广东),品质优秀且兼得“水路运输价廉”的优势,从而得到西江珠江流域广大民众的青睐,极为畅销。对于广大的劳苦民众,“价廉”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研究之便利,笔者最早在2005年开始提出“茶船古道”的概念,并在2008年3月12日至21日的《西江都市报》分4期连载发表文章《茶船古道话沧桑》,正式把六堡茶运销穗港澳并转口南洋这条古老的运茶航路命名为“茶船古道”。
六堡河上偶然仍可见到当地人使用竹排小艇作为交通工具
当年的珍贵照片记录着竹木柴炭由这种叫“小铲”的小船通过狭窄的水道运送到山区外
笔者认为,“茶船古道”可以分作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狭义上的“茶船古道”,是指近代六堡茶产区所产的六堡茶通过水路运输到穗港澳并转口南洋诸国的船运航路。据笔者多年田野考察及民间调研发现,在狭义的茶船古道而言,核心六堡茶产地乃大桂山及周边的六堡茶产区:六堡、五堡、水口(包括大平瑶族乡周边古那、水车,以及当或仍属于六堡所辖的闸门、蒌底、旺湾等地)以及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下同),从这4个地方作为起点、4个分支,沿河网、沿着贺江或桂江,进入西江直到西南(即今三水西南街道),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并进入广州、虎门、珠海、香港、澳门。同样,茶船古道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那一端各个港口进入河流,也是几个河道分支,最后运输到城镇、矿区码头搬运到货仓,进入流通环节。
广义上的茶船古道,可定义为近代在中国南方的云贵高原及桂、湘、赣、闽等省所产的茶,经各种渠道集散于南方江河并沿水路运输至穗港澳并转口至海外的茶叶运销的船运航路。
就广义而言,在近代公路运输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大量借助水路运输而到达梧州作为集散地再通过水路运输到达广州香港的有来自湖南及云南、贵州的茶叶,有普洱茶,也有绿茶和红茶,同样的也包括广西苍梧周边的如藤县、岑溪、横县及南宁、百色等地所产茶叶。而江西、福建等地的茶叶,也有通过船运进入泛珠江流域并运送至广州的记载。
狭义上的茶船古道(以下“茶船古道”除特殊注明外均指狭义)只是针对六堡茶而言。
据笔者的考察,从群体种品种相近度、古法工艺的传承、销售方向以及旧时茶商分类这些方面,可以概括地把纵跨苍梧和贺州两个区域的大桂山脉及其分支的周边区域作为旧时六堡茶的主产区。
旧时,梧州及周边,熟悉六堡的人说起六堡,都会用一个很形象的粤语词汇来形容——很“山”,意思是六堡很偏僻,交通很不方便。六堡茶乡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西高东低,群山起伏,境内有19座大山峰矗立。梧桐、大宁、理冲、四柳、塘坪、不倚等都是峰峦耸立,呈现出多山多坡的地貌。即使是时至今天,很多山路依然是不太好走。如遇雨天,更是难行。一些较偏远险峻的地方,车子根本进不去。
正是这多山的丘陵地貌、林木茂密、雨量适宜以及土壤特质等环境条件,成就了六堡茶的优秀内涵。
六堡茶乡内有大大小小的河流11条。其中,较大的有梧桐河、不倚河、六堡河和九城河。
不倚河发源于不倚村的睇牛冲,经雅堂、中央村、枧田、大朗与塘坪的顺冲支流汇合,再经与四柳、理冲支流汇合,最后,经乌泥村至犀牛嘴,流入六堡河。
这张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所绘制的苍梧地图里面,“合口”和“水口”作为重要的码头而标注了出来,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苍梧县境内的茶船古道3个起点。粗线部分为本文作者所绘的运输路线。
梧桐河则发源于大宁村的九冲尾和大宁尾,经长洞、村顶与冲高支流汇合,经井汶、华山、屋面与平逻冲支流汇合,再经瞟山口与瞟山冲支流汇合,并经高枧、牛尾、陂头、石梯汇合四撩冲而成。流经保平、腊洞口与腊洞冲支流汇合,再汇合大中、大说支流,经杨梅根、木苍与九城河汇合,再流入梨埠。
这里,从六堡镇合口汇集,茶叶从合口码头汇集,通过尖头船运输往下,六堡合口是茶船古道的第一个起点。
正因为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六堡茶的运输不得不借助于水路运输,而水路运输的特点,却又反过来促进了六堡茶工艺的发展,形成六堡茶的特色,并引领黑茶工艺,成为黑茶冷水发酵的鼻祖。
广东茶商之所以选址在合口设庄,一是合口乃两水相汇,利于四乡茶叶收购。二是合口乃圩市所在,六堡茶乡之核心,商贸繁荣。三是从合口码头装运,用尖头船将茶运至九城、梨埠,水路运输极为方便。
正是六堡与外界陆路交通险阻重重的特殊因素,使得六堡茶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得不依赖水路运输。漫长而狭窄的小河航道、重重的险滩,以及香港转口远洋运输的模式,使得这条在中国茶史上绝无仅有的从桂到粤、港最后通达南洋的茶船古道,充满了传奇色彩。
年过八旬的六堡老茶人车俊良说,以前六堡河的水位比现在高很多,水量大,可以通行竹排、小艇,甚至是大一点的船。在春夏丰水期时候,水面平静,很多竹排在六堡河上来来往往,交通运输,很是热闹。一部分茶就是通过这种运输形式,运到了合口街茶庄。
合口街的老码头以及那棵老樟木,曾见证了当年尖头船、竹排、小艇往来穿梭、繁华喧嚣的热闹情景。陈振东老人说,从合口街再往下游去,要远途去梨埠、木双的,多是用一种两头尖的小船,当地人把其叫做“小铲”。
今日合口码头
合口码头岸边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浮雕,讲述着六堡人是怎样让六堡茶走出国门的。
1964年六山(六堡至山心)公路建成之前,从合口街边蜿蜒流过的六堡河,千百年来一直是六堡与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六堡河水量充沛,一年四季皆可通航,只是冬季枯水期运载量会少些。
小的尖头船载重在1000公斤(约20担)左右,大的可以载重2000公斤(约40担)或更多。运输不远的,如将收来的茶从合口街运至九城暂存,等足够数量再发运的,用竹排也可以了。
尖头船大多是把茶叶从合口街运至梨埠,远货都会转到大些的木船。然后,这些尖头船回到合口街,这时候是逆水而上,往往需要用纤夫拉纤的方式,把尖头船拉回到合口街。一起拉回的,是当地人所需的日用杂货、粮油副食等生活用品。
1997年版的《苍梧县志·附录·重要碑刻》里面记载有一块嘉庆十六年(1811年)所立《奉宪永远禁塘汛祭牛遮监簕茨(竹字头)并纤夫合乡禁革碑记》,里面就记载着以前有在五堡、六堡强征纤夫之事日后要永远禁止,可见,当时在五堡、六堡等小河运输使用纤夫是一种非常辛苦却又极其重要的苦差事。
据车俊良老人回忆,六堡河顺流而下,河面渐宽,一般在六堡合口街装运的尖头船到了梨埠都转装到大船上。当时的船是大木船,载重一般也就在六七吨,大的约八吨。
对六堡茶产、制、运历史颇有研究的易章奇介绍,当时,如果是水量不够的年份,往往还会采用筑坝提高水量的办法,来保证这些运茶船的通行。直到今天,沿着六堡河一直往下游,只要你留心,往往还可以发现一两处当年筑坝的痕迹。
据曾数次运茶到广东的几位老茶人介绍,从六堡合口出发,一直到广东封开江口,无论六堡河段、东安江段还是贺江段,均是湾多礁多,浪急滩险。再经南江口、云浮、悦城等的西江段水路也是浪高水急,激流暗涌,需要有很丰富的经验才能通行。相当大部分的茶船在都城(广东郁南)上岸转运,小部分在梨埠转换成茶庄自己的木船,直达广州。
2008年笔者采访六堡老茶人李旭秋的时候,曾听他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约8岁)就听祖母说过当时六堡茶船可以直接通达广州,并供货给香港的天顺祥茶庄,依稀记得有部分六堡茶需运至广州再加工后再外销。当时他们做好的一些装六堡茶的箩筐外就刷有“天顺祥”的唛号,后来,他本人也曾经跟六堡茶船到过香港,对茶庄骑楼两个大大砖柱上“正宗六堡茶”字样印象深刻。
一直以来,与六堡紧邻的贺州市八步区的大桂山脉及周边,都是六堡茶的产区,其品质也比较接近。六堡茶茶船古道的第二个起点是六堡镇北侧的贺州水口。
生于1941年的东安老人熊式光的父亲乃当年石桥街著名的“中兴隆”商号大掌柜熊启轩,他姐姐于1947年定亲,嫁给了当时水口街的“兆发商号”的少东家李鹏群。据熊式光老人回忆,当时他们自己家的商号也有兼营六堡茶的收购并运销,他认为把水口作为六堡茶茶船古道的起点之一是非常合适的。
老人回忆道,他小时候就听家里人说当年有相当大量的六堡茶经小水、大平河到水口街,并以船运而下。据1985版广西通志馆编纂的《广西市县概况》记载:大平河发源于贺县沙田镇与公会镇交界的枫木山(海拔1188米)北麓,流经大平瑶族乡与水口镇境内的河流小水汇合然后流下苍梧。
同样是大桂山一脉延绵北上,在八步区大桂山的山区及周边,如公会(周边的大冷水、小冷水、古仑)、沙田、鹅塘、莲塘、大宁、梅花等地,同在大桂山脉,近代都有大量茶叶的产销,而且达到六堡茶核心产区的品质。
1946年出版的《广西农业通讯》第9、10期记载:“贺县茶产颇不少,战前年产八五八六担其产量仅此于横县,占本省茶产之第二位。”“年前广西省政府与中茶公司合营广西制茶示范厂于贺县八步,对该县茶业改进,成绩颇佳。”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在贺县八步建有“广西制茶示范厂”,其具体的位置,在林其瑞所写《瑶山追记》的文章中,有贺县古仑设有“制茶所”的记载:“古仑制茶所无疑是制茶所的生命源泉,他负荷着初制和精制双重任务,在它的分支,还设立了大冷水、峡尾两初制所。拥有3个技士,5个技术员,结实的阵容,充满着新生的朝气。”(《闽茶》第一卷第二期)文中可见当时贺县对采制茶叶及制茶示范厂的重视。
据笔者实地考察,八步区大桂山脉周边的地方与六堡、五堡同属大桂山脉的土壤及小地理环境,以及当地所留传下来的茶树品种,亦与六堡茶区原种较为相似(由于历来采用有性繁殖区域间会有差异,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相似的),并且,当时所逐步形成的工艺也比较接近六堡茶,包括茶叶杀青、揉捻、堆积(有意无意形成发酵)、烘干等等工序。而且,这篇《瑶山追记》里面也提到“但据说茶叶好景时,广东茶客来收购,还以烟味浓者为上品哩”。可见,与六堡茶一样,当时同样是广东商人沿江而上来收茶,对茶品质的“烟味”推崇,也与六堡茶区颇为相似。
狮寨,清代以前称作五堡,与六堡相邻。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区,历史上茶叶的产销量可以与六堡茶区媲美。
据熟悉狮寨茶叶产销的何绍群(人称十五叔)、何绍强、何绍仙等老人回忆,当年大量五堡所产的茶,是集散到狮寨街的社口码头,装入小船,经龙江河水路经过合水,出到长发乡的龙江河口到达桂江再换船转运,沿途经桂江的龙江驿、倒水,顺江而下,最后到达梧州西门口码头(今中山码头)。
狮寨(五堡)当时有5家茶商设有店铺收购茶叶,最出名的茶商是苏甫光,他在与六堡不倚村交界的五堡永生村王岗坳设点收购不倚村的茶叶。另一个大茶商是五堡木皮村的刘晋臣,他在狮寨街和梧州都开有商铺,主营茶叶、茶油。苏甫光、刘晋臣收购的茶叶大部分是自己经营及在梧州包租船贩运至广州十三行出卖。另外的3家茶商则把茶叶卖给梧州的茶商。
当时梧州桂北街收六堡茶有两个比较著名的茶叶老板,即“梁老孔”和“张老耀”,一个住在桂北路药材铺旁的巷子内,另一个住在其斜对面的巷子。据何绍群老人回忆,从狮寨(五堡)运茶下来的船,一般一整船茶有两三千斤,运载多一点的可达近五千斤。整船都是茶叶,偶然也会随船运出一点山货。何绍群也曾多次随船从五堡出发,一直沿着长发、倒水这一桂江段“茶船古道”把茶叶运送到西门口码头。茶船靠岸后,何绍群便上北街口(今桂北路)找到收货的茶老板。据老人回忆,当时做得比较大的有两家,分别是“梁老孔”和“张老耀”,他一般都是交茶给这两家。
交易价钱谈妥后,一般要进行验货。由于是经过炊蒸压篓的,压得也比较紧,翻看不到里面的茶叶品质。据何绍群回忆,茶船上验货的手法也很有看头,是由收货的老板随机抽出一篓两篓茶叶,然后把茶篓侧放,直接从中间以刀劈开,查看里面的茶叶。有经验的茶老板,抓起劈开茶篓内的茶叶检验一下(基本不需要泡茶检验)就能确定品质。验货完毕,买卖落实,茶老板就会招呼平常聚在码头“等活”的“苦力”,把茶运送到指定的仓库。同时,茶老板往往会请运茶来的茶农去酒楼上吃上一顿,喝上几杯。酒足饭饱,生意便做成了。
“梁老孔”“张老耀”和其他的梧州茶商,往往与广州等地的粤商有生意来往,他们会根据广东客商、香港客商的要求,把这些茶通过茶船古道的西江段,从西门口码头装船,再转运到穗港澳,再出口南洋。
西江边拉纤的纤夫
本文作者在茶船古道梨埠段江边发现的当年船工撑船用的木制肩垫
在广东客商需要的时候,梧州本地的茶商或也会租用场地及雇佣工人,把收到的六堡茶进行拣选、筛分、拼配,并重新炊蒸、压篓,再装船发运。这也是后来“双蒸双压”工艺的雏形。
毋庸置疑,抛开现有的行政划分约束,以更开阔的视野客观看待当年六堡茶的主产区,整个六堡茶主产区位于纵跨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和苍梧两县的大桂山脉及周边乡镇,而在八步区域内产出的六堡茶,由水路或山路汇集于贺街码头,并以船运沿贺江而下,是当时六堡茶茶船古道的一个重要起点和分支。
同样的,水口街汇集了周边乡镇村落所产的六堡茶,也以船运方式,从大平河经蒌底、龙冲、旺湾等,与六堡合口街码头出发的茶船(大多是小的尖头船)在梨埠码头汇合,大多转运到更大的木船中,再经木双、大洲,进入广东,并在封开汇入西江,再沿江而下。
同样属于传统茶区的五堡及长发,当年的茶叶产量也不少,基本上也是通过茶船,以船运方式,经长发、倒水这茶船古道的桂江段,到达梧州,再进入西江并发往穗港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