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郭沫若与德语文学翻译

时间:2024-05-04

彭建华邢莉君

(1.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江夏学院)

郭沫若的创作和译作,正如他的人生经历,引发了长久的争议,然而郭沫若无疑是现代中国重要的创作者和译者。他的部分译作一时被认为是经典译品,其中包含一些至今犹可诵读的译作。俞森林、傅勇林、王维民(2008:66-71)指出,“从1915年翻译海涅《〈归乡集〉第十六首》开始,至1969年翻译《英诗译稿》,郭沫若从事翻译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一生之中将众多国外文学作品和理论及科学著作翻译介绍进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据笔者统计,郭沫若正式发表译著达289种之多,其中诗歌238首、小说27部(篇)、戏剧11部、理论著作12部、科学著作1部,涉及9个国家,98位作者的作品。”[1](P66-71)郭沫若的翻译主要是从英语、德语、日语译入汉语,主要是文学翻译。德语译作占有较大比重,歌德、马克思的作品较多。

郭沫若翻译了12位德语作家的54个作品(计入重复作品),具体情况如下:(一)德国(42首):1)歌德:《东西诗集》《Ganymed》《弹琴者之歌》《放浪者的夜歌》(一、二)《牧羊者的哀歌》《给迷娘》《迷娘歌》《湖上》《寄厚意之人》《掘宝者》《暮色》《暮色天空》《对月》《艺术家的夕暮之歌》《艺术家之歌》《五月歌》《一即全》《神性》《遗亚吕》《遗言》《渔夫》《屠勒国王》《赫曼与窦绿苔》《维特》“序诗”(又题名《维特与绿蒂》)《献诗》《Faust》钞译、《风光明媚的地方》(即《浮士德》悲剧中第二部之第一幕);2)施笃谟:《秋》《我的妈妈所主张》《今朝》《林中》;3)海涅:《归乡集》第十六首(又题《洋之水》)、《幻景》、《SERAPHINE》第十六首(即 XIVEsragtinsMeerderRunenstein)、《打鱼的姑娘》、《悄静的海滨》;4)其他:克洛普遂妥克《春祭》、《颂歌》,赛德尔《白玫瑰》,希莱《森林之声》,席勒《渔歌》。(二)小说(3部):施笃谟《茵梦湖》(钱君胥合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霍普特曼《异端》。(三)戏剧(2部):歌德《浮士德》(第一、二部)、席勒《华伦斯太》。另外还有8篇从德语翻译的理论著作:斯迭纳《〈唯一人者与其所有〉序》、尼采《查拉图司屈拉钞》、米海里司《美术考古发现史》,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艺术作品之真实性》、《黑格尔式的思辨之秘密》、《德意志意识形态》。

郭沫若的一些德语译作可能因为未能出版而没有保存下来,郭沫若《五十年简谱》中1932年事项下记:“‘一二八’上海事变爆发,《生命之科学》及歌德自传稿存商务印书馆被焚。”[2](P549)歌德自传(即《诗与真》)未能出版。《〈沫若译诗集〉小序》(1928)写道:“另外有一种余炳文兄译的《迷娘》(从歌德的《威廉迈斯德》摘录出来的一个故事),那里面有好几首诗事实上是我全部改译了的。那本小书将来假如蒐集得到,那些译诗我却希望能够增补在这儿。”[3](P2)未单独出版的还有《海涅诗选集》,郭沫若《五十年简谱》中1918年事项下记:“曾着手翻译海涅诗选集,亦因出版交涉失败,作罢。”海涅的译诗可能就是《德国诗选》初版、再版中的五首诗(《幻影》、《打鱼的姑娘》、《悄静的海滨》、《归乡集》第十六首、SERAPHINE第十六首),这些译诗还收入《沫若译诗集》,有修订。

一、德语学习和德语文学

郭沫若在日本冈山、福冈开始学习德语的,他的德语译作应该是从德语翻译的。虽然在郭沫若的自传材料中有某些不调和地方,但是,在高等学校学习德语大致还是一致的。郭沫若(1932)写道:“准备学医的人,第一外国语是德语,日本人教语学的先生又多是一些文学士,用的书大多是外国的文学名著。例如我们在高等学校第三年级上所读的德文便是歌德的自叙传《创作与真实》(《DichtungundWahrheit》),梅里克(Morike)的小说《向卜拉格旅行途上的穆查特》(MozartaufReise nachPrague)。这些语学功课的副作用又把我用力克服的文学倾向助长了起来。我和德国文学,特别是歌德和海涅等的诗歌接近了,便是在这个时期。”“我的短短的做诗的经过,本有三四段的变化。第一段是太戈尔式,第一段时期在‘五四’以前,做的诗是崇尚清淡、简短,所留下的成绩极少。第二段是惠特曼式,这一段时期正在‘五四’的高潮中,做的诗是崇尚豪放、粗暴,要算是我最可纪念的一段时期。第三段便是歌德式了,不知怎的把第二期的情热失掉了,而成为韵文的游戏者。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助成这个影响的不消说也还有当时流行着的新罗曼派和德国新起的所谓表现派。特别是表现派的那种支离灭裂的表现,在我的支离灭裂的头脑里,的确得到了它的最适宜的培养基,妥勒尔的《转变》,凯惹尔的《加勒市民》,是我最欣赏的作品。”[4](P66,P76-77)其后(1941)写道:“得读海涅、屠格涅夫等人之作品”,“读歌德之作品”。[2](P545)而后(1942)写道:“三部的课程以德文的时间为最多,因为日本医学是以德国为祖,一个礼拜有十几、二十个钟头的德文。此外拉丁文、英文也须得学习。”“但日本人教外国语,无论是英语、德语,都喜欢用文学作品来做读本。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期间,便不期而然地与欧美文学发生了关系。我接近了太戈尔、雪莱、莎士比亚、海涅、歌德、席勒,更间接地和北欧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都得到接近的机会。”[5](P15-17)再后(1944)写道:“我在民国二年的正月到了日本的东京,……其次是因为学医的原故,日本医学几乎纯粹是德国传统,志愿者便须得学习德文,因此又接近了海涅的初期的诗。”[6](P407-408)

1920年以前郭沫若已经发表了白话迻译的外国诗,郭沫若最早谈到德语学习和德国文学的材料是《三叶集》(1920)中的片段。《三叶集》中所论的德国文学大体以歌德为中心,而且郭沫若的序言是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城门之前”一节中浮士德的唱词,在译文之后题写道:“沫若自哥德之《浮司德》中译出,即以代序”。郭沫若从1919年开始翻译歌德《浮士德》,最后一次修改是1959年。《三叶集》中还引用了《浮士德》第一部“献诗”(即《题辞》)、“舞台上的序剧”、“天上序幕”、“城曲”中甘泪卿面对圣像唱的一节诗、“监狱”的结尾靡菲斯特唱的两句诗。以下迻录《浮士德》第一部“城门之前”中浮士德的对白,原诗是4组四行诗节,交叉韵式,一般的,每行10个音节,有变化形态。郭沫若对原文的结构和意义有目的的改写是明显的,每行8-12字,译文另作韵式。1920年译文表明白话及其新诗是极不成熟的,这份最初译诗是青涩的,1955年修改的译文则显得整齐圆熟,白话译文在文体上有了明朗的区分,而1959年又有较少的修改,例如“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向崇高的灵的境地飞驰”。

FaustI JohannWolfgangvonGoethe 郭沫若译(1920) 郭沫若译(1955)DubistrurnurdeseinenTriebsbewuβt, 啊,你只知道有一种的冲动,Olerneniedenandemkennen! 另外的一种你便全无所知!ZweiSeelenwohnen,ach,inmeinerBrust. 两个心儿,唉!在我胸中居住在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们心胸,Dieeinewillsichvonderanderntrennen: 人心相同道心分开: 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Dieeinehält,inderberLiebeslust, 人心耽溺在欢乐之中, 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SichandieWeltmitklammemdenOrganen; 固执着这尘浊的世界; 执扭地固执着这个尘世,DieandrehehtgewaltsamsichvomDunst 道心猛烈地超脱凡尘, 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ZudenGefildenhoherAhnen. 想飞到个更高的灵之地带。 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OgibtesGeisterinderLuft, 唉!太空中若果有精灵, 啊,大气中如果有精灵存在,Die zwischen Erd und Himmelherrschend weben, 在这天地之间主宰, 支配着上天下地在彼徘徊,SosteigetniederausdemgoldnenDuft 请从那金色的霞彩中下临, 请从那金色的雾霭中下临,Undführtmichweg,zuneuembuntemLeben! 把我引到个新鲜的,绚烂的生命里去来!引我到光彩陆离的新的生命!Ja,warenureinZaubermantelmein, 真的,我愿有一件魔术的外衣,UndtrügermichinfremqeLänder! 能把我幻引到海外的异邦,MirsollterurndieköstlichstenGewänder, 我可以敝履那最高贵的穿着,NichtfeilurneinenKönigsmantelsein. 我可以敝履那皇帝的衣裳。

从道德出发,郭沫若担忧海涅诗译入汉语易招误解,却也肯定“海涅之贞于情”。《三叶集》中收录了2首海涅的译诗:《海滨悄静》和《归乡集》第十六首,①唐弢《晦庵诗话》之“译书过眼录”,“《浮斯德》献诗”项下指出,创造社印行的《德国诗选》(成仿吾合译)再版本新增海涅《打鱼的姑娘》一首。1920年译文交织了文言白话,长短错落,而且文体上是不调和的;1928年修改的译文则表现出明显的调和,练达了些。

II Seraphine,Verschiedene,NeueGedichte HeinrichHeine 郭沫若译(1920) 郭沫若译(1928)AndemstillenMeeresstrande 海滨悄静, 海滨悄静,IstdieNachtheraufgezogen. 夜色深沈。 夜色深沈。UndderMondbrichtausdenWolken, 月自云中破绽, 月自云中破绽,UndesfluestertausdenWogen: 海向明月谈心。 海向明月谈心。"JenerMenschdort,isternaerrisch, 那儿的那位先生, “那个人,是个痴汉,Oderistergarverliebet, 是痴呆?还是硬在钟情? 还是个情郎?Dennerschautsotruebundheiter, 他怎么那样地伤心,又那样地高兴? 他看来似忧还喜,Heiterundzugleichbetruebet?" 分明是在高兴,同时又在伤心。 时而愁容满面,时而喜气洋洋。DochderMond,derlachtherunter, 明月儿笑脸盈盈, 月儿露出笑脸UndmithellerStimmesprichter: 发出着嘹亮的声音: 传下朗朗之声:"Jeneristverliebtundnaerrisch, “他也是个痴呆,他也是在钟情, “那人是情郎,也是痴汉,UndnochobendreineinDichter."而且况且呀——他还是个诗人。” 更加上,他还是个诗人。”

二、歌德诗歌迻译的考察

郭沫若对歌德的批评较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变化。1920年代主要是热烈的赞誉和认同,例如《三叶草》中推崇歌德是立体发展的天才,“乃所愿则学哥德也”。1930-1945年出现了一些否定的批评,郭沫若承认,翻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留下了一个很不好的影响。《序我的诗》写道:“歌德的诗体在欧洲已经属于旧的范围了,而他的《浮士德》,事实上并不如德国人和其他各国的人所评价的那么超越。我翻译它的第一部时已经感受着无限的痛苦,特别是那些鬼鬼怪怪的世界,用尽那么多的力劲去刻画,使我费了不少的气力再来转译。没有办法,我曾经采用了旧诗的形式来表达他那里面大部分的并非诗的世界。诗人美名其曰象征,我实在昧不过良心,信口地奉献出一番恭维的话。”[7](P409)1940年代后期,郭沫若重又宣称歌德的伟大,认为《浮士德》主张的是有为哲学。②1950年以后一般是社会学的新批评,尤其是《浮士德》第二部的译后记较熟练地表达了新倾向。

以下迻录《浮士德》第一部之“舞台上的序剧”(VorspielaufdemTheater)中一节诗人的对白,它最初刊录在郭沫若《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中,1954年郭沫若稍作修改,白话及其新诗迅速的发展促进了该译文的更新,却依旧交织着文言和白话。原诗是4组四行诗节,交叉韵式,一般的,每行10个音节,有变化形态。根据汉语的惯例和规范,郭沫若对原文的结构和意义有目的地改写是明显的,每行7-13字,译文另作韵式,例如,“是谁组彼无心之碧叶,/而成荣誉之冠冠彼人豪?”(WerflichtdieunbedeutendgrünenBlätter/ZumEhrenkranzVerdienstenjederArt?)

FaustI JohannWolfgangvonGoethe 郭沫若译(1923) 郭沫若译(1955)WenndieNaturdesFadensew'geLänge, 自然空自缲长丝, “自然”空自缲长丝,Gleichgültigdrehend,aufdieSpindelzwingt, 百世不易地在纺锤头上运转, 百世不易地在纺锤头上运转,WennallerWesenunharmonischeMenge 万汇只是噪杂的集团, 万汇只是喧嚣噪杂,Verdrieβlichdurcheinanderklingt, 百无聊赖地相互击攒。 百无聊赖地相互击攒。WerteiltdieflieβendimmergleicheReihe 是谁区分出这平匀灵动的节文, 是谁区分出这平匀的节文,Belebendab,daβsiesichrhythmischregt? 永恒生动着一丝不乱地动颤? 永恒生动着一丝不乱?WerruftdasEinzelnezurallgemeinenWeihe, 是谁唤集万散而成一如, 是谁唤集万散而成一如,WoesinherrlichenAltkordenschlägt? 调和音雅地鸣弹? 调和音雅地鸣弹?WerläβtdenSturmzuLeidenschaftenwüten? 是谁使狂风暴雨惊叫怒号? 是谁使狂风暴雨惊叫怒号?DasAbendrotimernstenSinneglühn? 是谁使落日残辉散成绮照? 是谁使落日残辉散成绮照?WerschüttetalleschönenFrühlingsblüten 是谁投美丽的春花 是谁投美丽的春花AufderGeliebtenPfadehin? 于彼情人并步的中道? 于彼情人并步的中道?

由于出版社或者别的原因,郭沫若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未迻译《浮士德》第二部,他甚至声称只译《浮士德》第一部,然而,不是出于一种对(老年)歌德的误解。1920年《时事新报·学灯》(1920.3.20)已经刊载《浮士德》悲壮剧中第二部之第一幕“风光明媚的地方”,这是最早刊载的郭沫若迻译《浮士德》的片段。以下迻录“风光明媚的地方”阿练尔所唱的诗歌和一节合唱歌。阿练尔的第一节诗歌是两组四行诗,交叉韵式,主要是六音节、八音节诗行,有鲜明的抒情色彩。郭沫若采用文言七言诗体迻译,韵式与原诗不同,有鲜明的汉化改写,例如,“春花如雨四飘飞”(WennderBlütenFrühlingsregen/Überalle schwebendsinkt,);阿练尔所唱的第二节诗歌共有十三行,是叙述性的对白。第1-2,12-13行是两组押韵的双行诗,每行主要是10个音节,第3-7行是一个五行诗节,一般的,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A,第8-11行是一个四行诗节,一般的,每行10个音节,交叉韵式。郭沫若采用了白话迻译,译诗较为严整,每行11-12字,另作白话韵式,有明显的汉化改写,例如,“从初更以至五更酣睡雍容”(ViersinddiePausennächtigerWeile,/NunohneSäumenfülltsiefreundlichaus.)。合唱歌共有4个八行诗节,迻录的第一诗节即是黄昏之歌,歌德原标示为小夜曲(Sérénade)。原诗有2个四行诗节组成,交叉韵式,主要是六音节、八音节诗行,有鲜明的抒情色彩。郭沫若采用文言七言诗体迻译,韵式与原诗不同,有鲜明的汉化改写,例如,“和风习习野苍苍,/ 晚色昏黄散逸香。”(WennsichlaudieLüftefüllen/UmdengrünumschränktenPlan)

AnmutigeGegend FaustII浮士德 第二部JohannWolfgangvonGoethe 郭沫若译(1955)ARIEL.WennderBlütenFrühlingsregen 阿练尔唱 春花如雨四飘飞,Überalleschwebendsinkt,WennderFeldergrünerSegen 春野如茵横翠微,AllenErdgebornenblinkt, 欣欣万类沐春晖。KleinerElfenGeistergröβe 小小精灵心宏惠,Eilet,wosiehelfenkann, 奔先走后救人危,Oberheilig,oberböse, 怜悯世之不幸者,JammertsiederUnglücksmann. 救之不问圣耶非。DieihrdiesHauptumschwebtimluft'genKreise, 环绕着此公的头上载飞载翔,ErzeigteuchhiernachedlerElfenWeise, 在这里请表示出精灵的榜样,BesänftigetdesHerzensgrimmenStrauβ, 在他心中的苦闷要为他缓和,EntferntdesVorwurfsglühendbittrePfeile, 把如焚的毒箭拔去他的心窝,SeinInnresreinigtvonerlebtemGraus. 要使他内心清澄,免除震恐。ViersinddiePausennächtigerWeile, 从初更以至五更酣睡雍容。NunohneSäumenfülltsiefreundlichaus.ErstsenktseinHauptaufskühlePolsternieder, 先使他头颅稳定,一枕清凉,DannbadetihnimTauausLethesFlut; 再浴以迷魂川水,夜露瀼瀼。GelenksindbalddiekrampferstarrtenGlieder, 等他安睡到天明,醒来时分,WennergestärktdemTagentgegenruht; 他那半僵的四体会立转轻灵;VollbringtderElfenschönstePflicht, 请把他再交还到神圣的光明,GebtihnzurückdemheiligenLicht. 精灵们最美的义务得以完成。CHOR.WennsichlaudieLüftefüllen 合唱 和风习习野苍苍,UmdengrünumschränktenPlan, 晚色昏黄散逸香,SüβeDüfte,Nebelhüllen 低徊四顾渐迷茫,SenktdieDämmerungheran. 雾帏天际徐徐降。LispeltleisesüβenFrieden, 平安之歌低浅唱,WiegtdasHerzinKindesruh; 抚心如子入睡乡;UnddenAugendiesesMüden 相看倦者眼之前,SchlieβtdesTagesPfortezu. 白昼之门已关上。

以下迻录第二部第五幕之“宫中广大的前庭”浮士德最后对白的一个片段(不是十四行诗),原诗有多种韵律形式,每行主要是10个音节,另有八音节诗行,第1-4行是一组四行诗,交叉韵式,第5-14行是五组双行诗,第5-8,11-12行押完全韵,第9-10,13-14行押近似韵。郭沫若采用白话迻译,诗行较为整齐,每行9-14字,另作白话韵式,流畅而文采斐然。

GroβerVorhofdesPalasts FaustII浮士德 第二部JohannWolfgangvonGoethe 郭沫若译(1920)Ja!diesemSinnebinichganzergeben, 是的!我完全献身于这种意趣,DasistderWeisheitletzterSchluβ: 这无疑是智慧的最后的断案:NurderverdientsichFreiheitwiedasLeben,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Dertäglichsieerobernmuβ. 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Undsoverbringt,umrungenvonGefahr, 所以在这儿要有环绕着的危险,HierKindheit,MannundGreisseintüchtigJahr. 以便幼者壮者都过活着有为之年。SolcheinGewimmelmöcht'ichsehn, 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AuffreiemGrundmitfreiemVolkestehn. 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ZumAugenblickedürft'ichsagen: 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Verweiledoch,dubistsoschön!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EskanndieSpurvonmeinenErdetagen 我在地上的日子会有痕迹遗留,NichtinÄonenuntergehn. 它将不致永远成为乌有。ImVorgefühlvonsolchemhohenGlück 我在这样宏福的预感之中,Genieβ'ichjetztdenhöchstenAugenblick. 在将这最高的一刹那享受。

1915-69年,郭沫若的文言诗译是一贯的,1921年诗歌《女神之再生》的题记即是《浮士德》第二部最末的“神秘之群合唱”(CHORUSMYSTICUS),用文言五言诗体迻译,1955年出版的《浮士德》第二部译文对此未作任何修改。郭沫若迻译《浮士德》文言诗体较多,尤其是《浮士德》第二部(1959.9),共计78节文言诗体译文,这显然受到了共和国初期的民族文学观念的影响。这些文言诗体的译文主要是庄重严谨的对白和各种唱词。③以下迻录第五幕之“宫中广大的前庭”一节死灵们(LEMUREN)所唱的八行诗,这首歌谣可能改编自一首中世纪歌谣(IloathethatIdidlove),同样出现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场。德语原诗主要是八音节诗行,双行押韵,韵式为AABB。郭沫若采用文言五言诗体迻译,第1-2行不是诗行对等迻译,而且有明显的汉化改写,例如,“十处如打锣,九处必然在。”(Wo'sfröhlichklangundlustigging,/Darührtensich meineFüβe.)

FaustII Hamlet5.1:51-54,60-4 JohannWolfgangvonGoethe WilliamShakespeare 郭沫若译(1955)Wiejungichwarundlebt'undliebt', InyouthwhenIdidlove,didlove, 当我年轻时,求生亦求爱,Michdeucht,daswarwohlsüβe; Methoughtitwasverysweet 今日试回思,甘味尚萦洄,Wo'sfröhlichklangundlustigging, Tocontract-othetimefor-amybehove, 十处如打锣,DarührtensichmeineFüβe. Ohmethoughtthere-awasnothing-ameet.九处必然在。NunhatdastückischeAltermich Butagewithhisstealingsteps 年岁不容情,MitseinerKrückegetroffen; Hathclawedmeinhisclutch, 杈着拐杖来;Ichstolpert'überGrabesTür, Andhathshippedmeintiltheland, 倒在墓门前,Warumstandsiejustoffen! AsifIhadneverbeensuch. 墓门巧好开。

1921年诗歌《女神之再生》的题记即是《浮士德》第二部最末的“神秘之群合唱”(CHORUSMYSTICUS),1955年出版的《浮士德》第二部译文对此未作任何修改,这是郭沫若译诗中最成熟的诗节。原诗为两组四行诗,交叉韵式,主要是五音节诗行。郭沫若的译诗为文言五言诗体,韵式与原诗近似,再现了原诗宗教的庄严。以下迻录第二幕之“莪特式的居室,狭隘,屋顶穹窿”(HochgewölbtesengesgotischesZimmer)中一节学士(BACCALAUREUS)的对白。原诗是七组押韵的双行诗,主要是10音节诗行,从《旧约·创世纪》的神话仿写,有鲜明的抒情色彩。郭沫若采用白话诗体迻译,每行10-13字,韵式与原诗不同,有鲜明的汉化改写,例如,“春和秋装饰着我的道路,”(DaschmücktesichderTagaufmeinenWegen,),“但我自由地追随着内在的光。”(Ichaberfrei,wiemir'simGeistespricht,/VerfolgefrohmeininnerlichesLicht,)

Faust浮士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 郭沫若译(1920)DiesistderJugendedelsterBeruf! 这是青年人最高贵的使命!DieWelt,siewarnicht,eh'ichsieerschuf; 在我创造之前,世界原未生成;DieSonneführtichausdemMeerherauf; 是我把太阳从海里引出;MitmirbegannderMonddesWechselsLauf; 月亮的盈亏和我一道发轫;DaschmücktesichderTagaufmeinenWegen, 春和秋装饰着我的道路,DieErdegrünte,blühtemirentgegen. 大地青青,群花向我欢迎。AufmeinenWink,injenererstenNacht, 在最初的一夜,由我一瞬,EntfaltetesichallerSternePracht. 一切星星发出灿烂的光明。Wer,auβermir,entbandeuchallerSchranken 从庸俗偏狭的思想把你们解放,PhilisterhafteinklemmenderGedanken? 除我而外还有谁的力量?Ichaberfrei,wiemir'simGeistespricht, 但我自由地追随着内在的光,VerfolgefrohmeininnerlichesLicht,Undwandlerasch,imeigenstenEntzücken, 我迈步前进,精神至为酣畅,DasHellevormir,FinsternisimRücken. 光明放在前面,黑暗背在后方。

三 简短的结语

多重的、多层次的文化规范制约着文学翻译,翻译是译入语文化中一种鲜明的目的性行为,文学翻译是阐释和创造性的改写,郭沫若一贯宣称“仿佛等于自己在创作”的翻译取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迻译过程中体现某种约束的规范和文化目标,甚至主观的意图,例如诗剧《浮士德》(尤其第二部)译文中包含较多的文言诗体,直接关联着当下的意识形态。虽然这些文言诗体可以标示文体上的区分,但是通俗的歌谣和一些吟唱的浅易诗节采用文言格律诗体对等迻译,在风格上是不协和的。郭沫若的《浮士德》翻译标示着了一种特殊的、成熟的翻译风格,即“郭沫若式”:在语体上,译文一般追求白话与文言的融合(而不是对立),甚至文言与白话交织,可庄可谑;在风格上,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追求译文的流畅,韵律自由,文采斐然;在效果上,虽然也有亦步亦趋,译文主要是艺术的创造,即相信译作是一种艺术品(风韵译),有明显的汉化改写;在色彩上,译文普遍感染了译者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绪,以至于过度的情感表达。总体上说,郭沫若译介的德国文学是极重要的,尤其是歌德的文学翻译,至今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注释:

①郭沫若译诗标题有误,应是第十四首诗,XIVDasMeererglänzteweithinaus,inDieHeimkehr,inBuchderLieder,Hamburg:HoffmannundCampe,1827.

②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重印感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浮士德〉简论》(194.10)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68.

③华少庠、甘玲,郭译《浮士德》中中国古典诗体的运用,郭沫若学刊2010(1):28-32。华少庠、甘玲分析了2个译例:《浮士德》第一部之"天上序幕"片段(PrologimHimmel:1-8),和《浮士德》第二部之第五幕"山谷,森林,岩石,邃境"片段(Bergschluchten,Wald,Fels,Einöde:1-10)。

[1]俞森林,傅勇林,王维民.郭沫若译著详考[J].郭沫若学刊,2008(4).

[2]郭沫若.五十年简谱[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郭沫若.沫若译诗集[M].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8.8

[4]郭沫若.创造十年[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郭沫若.学生时代[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郭沫若.序我的诗[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