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扎根于民间艺术的“老黄牛”

时间:2024-05-04

陈浩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李锦辉先生,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于青海艺术事业,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为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启艺术之门

李锦辉老家在青海省化隆县巴燕镇李家庄村,与藏滩村一河之隔,相距不到两公里。李家庄在方圆算是较大的汉族村,尤其在每年春节耍社火小有名气,当地有“李家庄的龙灯辛家窑的蟒,下(哈)洞的牦牛呛噔呛!”之说。每年秋收后的闲暇时节,村里的社火头人要组织一套“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的社火队,为春节耍社火作准备。社火队成员都是从村里挑出的文艺骨干,有些已经是具备相当水平的民间艺人。每当春节,社火队走村串巷,为各家各户耍社火,以示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社火队也可“耍”到邻村,村与村之间互致祝福。所以,春节期间能看上社火,对于文化生活很单调的那个年代,是全村人的一件幸事,尤其小孩们更是欣喜若狂。儿时的李锦辉也经历过那段快乐的时光,耍社火对他可谓起到了音乐艺术的熏陶。

李家庄村子前面有一条小河,水虽然不大,但能带动一盘水磨。河边有一片白杨树林,树林里有一个约一米五深的大坑,坑里能挖出具有一定黏性的黑胶泥,用它可以捏出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四轮车、泥人、泥猪、泥狗、宝塔、亭台等,所以这个大坑便是全村孩子们最喜欢去的一处乐园。这个乐园,也是孩提时代的李锦辉常去玩的地方,最让他喜欢的是用这里的黑胶泥捏制“响响儿”,又叫“哇呜儿”,可能是因為它吹出呜哩哇啦的声音而得名。其捏制方法是选取两块较细腻的黑胶泥,揉捏成包子皮大小的两个圆饼;将两饼对接,捏成铁饼形状,中空;再用小棍在顶端掏一眼,系吹嘴,前面“圆肚”上掏四个或六个眼,系出音孔,然后阴干,“哇呜儿”即捏就。当嘴唇触近用嘴吹气时,会发出一种“呜呜”之声,再用手指按住或抬起音孔,会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一首简单的“曲子”即能吹出。一来二去,心灵手巧的李锦辉做的“哇呜儿”,在他们一帮小伙伴里算是最好的,形状圆润光滑,声音好听,他还能吹出大家熟悉的一些简单曲子。于是乎,李锦辉便成为会做“哇呜儿”的娃娃头,大家争相学习。长大后他才知道,小时候做的那个“哇呜儿”,其实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家庄,属于高海拔地区,每当端阳节,村河边那片杨树林才会显出春意盎然的姿态。这时村里的小孩们,又有另一种玩法,叫吹“咪咪儿”。从白杨树上折一枝筷子粗细的树枝,褪下半寸长的树皮筒,一头捏扁,削去厚皮,将其半含在嘴里吹,用手圈成喇叭状,一合一开,能吹出模仿小孩和大人的声音,如呼唤“哎!娃娃!”的声音,可逗乐大家。继而大家都做“咪咪儿”,吹奏声此起彼伏。其实,这种“咪咪儿”相当于唢呐的“哨片”。“咪咪儿”的粗细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短而细的发声尖高,粗而长的发声低沉。如果再选出一段合适的枝条,褪下一段长约10公分的管,管上削几个眼(音孔),再将一只“咪咪儿”插进管的一端,就能吹出简单的音乐旋律。玩来玩去,李锦辉发现用竹管做出来的“咪咪儿”效果更好,于是他用两支竹管并排绑扎成双管,插进两只“咪咪儿”,吹出来的声音更是迷人。“咪咪儿”的玩法,还是李锦辉比别的小孩玩得好。无论玩“哇呜儿”,还是“咪咪儿”,李锦辉总比别人略高一筹,其实这预示着,他具备某种音乐艺术的天赋。

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从家里拿来一把二胡,拉“满天星”曲子。李锦辉羡慕不已,想拉一下,可二胡主人死活不让他动。于是,李锦辉找来一根木棍、一个铁皮罐头盒、竹竿、马尾、钢丝,模仿着硬是做成了一把 “胡胡儿”。可是没人教,不知道怎么拉。李锦辉有个“掌尺”(木工大师)姨夫,会弹三弦,也会拉二胡,还是李家庄社火队的乐队伴奏员。他看见李锦辉做的“胡胡儿”后哈哈大笑,说你做的这是个“四不像!”过了一段时间,姨夫拿着一把做工精致的二胡来到李锦辉家送给他。他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姨夫还教他怎么定弦、怎么拉,教的第一支曲子就是《满天星》,还让他记牢“车车六六上上.......”从此,这把二胡成为李锦辉最心仪的玩物,整日爱不释手,琢磨着拉曲子,不会就向姨夫请教。不久,李锦辉拉二胡的水平早已超过了曾经在班里炫耀二胡的那个同学了。

上小学时,李锦辉非常喜欢音乐课,可一周只有一节,而且音乐老师只是应付着教个简单的歌儿唱唱。1965年进入初中时,李锦辉遇到了一位有水平的音乐老师——魏崇,他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视,每次上课,先讲基本乐理,后教识谱练习。所以,李锦辉真正受到的音乐启蒙,是在初一时期。由于他接触过二胡,还会拉几首简单的乐曲,初二时,李锦辉被选进化隆中学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通过宣传队的演出活动,才使他的音乐启蒙得到了升华。

投身艺术行业

1971年,化隆县组建“文化艺术工作队”,简称“文工队”,李锦辉有幸被选入文工队。从此,他就真正走上了漫长的艺术生涯之路。

“文工队”的宗旨是学习乌兰牧骑式少而精的编制、一专多能的队员宣传演出,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功训练和排练节目。因为李锦辉是从当地选拔的学员,并不了解表演的真正内涵,而形体训练又是必修的功课,学习难度很大。但他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训练,还是过了关。其次是声乐训练,主要学习乐理、视唱、练耳、练声。当时,文工队调来了两位音乐老师,一位是原青海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马忠国,另一位是原青海广播艺术团扬琴演奏家马玉琳。有这两位高水平老师的教学,使李锦辉在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上进步很快。第三是器乐训练,文工队要求每个队员在较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一种乐器,另外了解一至两种其他乐器。李锦辉专攻的乐器是板胡,兼学二胡、扬琴和萨克斯。为了尽快掌握板胡的演奏技巧,他下过一番很大功夫,刻苦训练。他曾听老人们说,晚上在坟地里学乐器,常常会得到鬼神的帮助。虽说这是一种玩笑,其实是在暗示学乐器者需要集中精力学。李锦辉为了练好板胡,曾连续几个月在坟地里练习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在青海省文艺汇演中,李锦辉的板胡伴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第四是排练节目演出,李锦辉参与的小歌剧《收租院》,在全县巡回演出中,受到极为强烈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普及革命样板戏,化隆县文工队也不例外,开始普及样板戏。可京剧对他们来说,属另一门艺术,谁都不熟悉。幸好化隆县某乡镇粮站有位主任叫王长华,南京人,京剧票友,能拉会唱。为了完成普及样板戏,县上把他从粮站调到文工队,专门负责样板戏的教学、排练、演出任务。在王老师的严格训练下,文工队在短时间内排练出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样板戏的选场或选段,京胡主要伴奏者为李锦辉。同时,李锦辉还被选为杨子荣、李玉和、刁德一等角色演员。当文工队把革命样板戏搬上舞台时,观众争相观看,场场爆满,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化隆县文工队工作的前五年,是李锦辉打牢文艺基本功的阶段。这一阶段,领导还曾派他在内的文工队员赴兰州青年京剧团、兰州歌舞团学习戏曲和舞蹈基本功。同时,青海省每年举办一至两次文艺汇演或调演,这些规模较大的汇演,是文工队员们学习提高的极好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和演出活动,李锦辉的文艺演出水平提高很快。

1976年,在全省文艺汇演后,青海省文化厅从各县选出了一批曲艺节目和演员,组成“青海省曲艺代表队”,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李锦辉被选入。当时,分配给李锦辉的节目是三人表演的青海道情《夸书记》,三弦和渔鼓分别为海北州歌舞团的董金祥和刘艳萍,四胡由李锦辉伴奏,这个节目的难点是表演者要自己伴奏自己表演。他在前期排练中下了比别人多一倍的功夫,结果,演出成功,得到好评。

随着艺术技能的不断提升,李锦辉又制定出新的奋斗目标。一是进一步向民间学习,收集积累民间艺术元素,如民间小调、回族宴席曲、青海花儿、青海民间小戏等,将这些艺术元素运用于艺术实践。二是尝试音乐创作,一些剧目的配曲,如青海眉户戏《审椅子》《拾玉镯》《小姑贤》《墙头记》等都由李锦辉参与配曲。其中由他创作的花儿歌舞音乐《果园情趣》,在青海省文艺比赛中,获得优秀创作和表演奖。

化隆县文工队从1971年组建到1980年撤销,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演出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工队员们的足迹踏遍了化隆县的山山水水,下乡送戏到每一个大小村庄,演出的节目有戏曲、歌舞、说唱、器乐等,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化隆乌兰牧骑”。这一时期,李锦辉通过刻苦学习、练功,基本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理论、乐器演奏技巧、

表演技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他出色的演奏能力,担任了乐队队长。十年磨炼,他付出了艰辛也收获满满。但艺无止境,李锦辉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

积累民间艺术

1980年底,化隆县文工队正式撤销,队员分配到其他单位,李锦辉被留在化隆县文化馆,担任辅导部主任。文工队和文化馆虽属文化系列,但工作性质完全不同。文工队以宣传演出为主,而文化馆则以群众文化工作为主。李锦辉到文化馆后,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好在靠文工队时打下的文艺基础,很快进入了角色。首先,他对全县农村原有的文艺团队进行普查。通过走访调查,全县农村有秦腔剧团4个、眉户剧团6个、皮影剧团4个、社火队28个。这些农村剧团和社火队由于中断活动时间太久,大部分文艺骨干已经作古,为数不多的已年迈体衰,无力参与活动,年轻一代又没有培养出来,农村文艺骨干断代现象十分严重。这时,文化馆有能力做辅导工作的只有王绳忠和李锦辉两个人,于是,他们俩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和下乡辅导、分级培养的办法,将农村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集中到县上统一培训。之后,他俩又下基层,深入到农村团队进行辅导。经过努力,王绳忠和李锦辉培养了一批能够编排节目并进行演出的文艺团队青年骨干,使化隆县消失多年的农村文化活动重新焕发了青春。

1982年5月,湟中和化隆两县文化馆联合在湟中县举办农民“青海眉户和越弦学习班”。学习班分演唱、乐器两个组,主要学习青海眉户的各类唱腔、器乐曲牌和表演、伴奏技巧,同时对一些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的革新进行了尝试,如将原来的苦音曲牌改成欢音曲牌等。湟中和化隆两县文化馆的业务骨干以及外聘的专业老师共同担任教员,李锦辉和王绳忠也承担了教学任务。该学习班为期40天,近200人参加,化隆县文化馆派出三个眉户剧团的演员参加了培训。下半年,在大通县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青海眉户(越弦)讲习班”,参加者有大通、湟中、化隆、乌兰四县的学员。1983年5月,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在大通县又举办了为期40天的“全省青海眉户戏(越弦)讲习会”。这次讲习会比前两次规模更大、内容更完善,教员除省文化馆以及各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外,还聘请了市秦剧团专业演员和鼓师。讲习会上对许多唱腔、器乐曲牌做了革新。讲习会结束后,排练了革新后的《三对面》《冤家亲》《杀狗劝妻》《断桥》等折子戏,并进行了专场演出,收到很高的评价。同时,将“全省青海眉户戏(越弦)讲习会”教材资料汇编成册。1984年,青海省群艺馆在乐都县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全省社火改革培训班,为全省农村社火的发展作了一次全面革新的尝试和推动。同年又在乐都县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秦腔培训班,对全省农村秦腔剧团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983年年底,全省皮影戏改革,李锦辉被青海省群艺馆借调去协助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对刘文泰先生主编的民间故事改编的两个剧本《显容珠》和《揾毛朗萨》修饰加工,三个月后,剧本基本定型。紧接着李锦辉又承担了舞台灯光设置的革新,将原有的屏幕尺寸放大,加上雪花射灯、圆盘放射灯、幻灯背景、字幕等,而且这些舞台灯光制作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当这两个皮影戏演出后,引起觀众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皮影戏可以和电影相媲美。这次皮影戏改革后,省群艺馆在湟源县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省灯影戏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化隆县农村皮影戏的革新和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些紧锣密鼓、连续不断的各种培训活动中,李锦辉一边学习、一边承担着各类唱腔、器乐曲牌和表演、伴奏技巧、各类剧种的辅导老师,从而使他对化隆县农村眉户戏、秦腔戏、皮影戏和社火的恢复、发展、革新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在这期间,他通过各种培训向民间学习,进一步积累民间艺术元素,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工作能力大大提高,成为音乐、舞蹈、编剧、舞台灯光、舞台音响等艺术的全能人才。1984年,李锦辉被任命为化隆县文化馆馆长。

这时,他的工作从文艺辅导上升到文艺理论的实践和民间文艺的积累阶段。1982年,当接到青海省文化厅下达为《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编撰提供资料的任务后,从1982年至1987年间,李锦辉和文化馆同事们一道,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化隆民族民間歌曲、民间戏曲、曲艺、舞蹈、文学(故事、歌谣、谚语)等资料,并编印出《化隆民族民间歌曲》《民族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文学三套(故事、歌谣、谚语)》等艺术资料。搜集整理的这些资料,为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青海卷)”的编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88年10月,李锦辉获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同颁发的个人贡献纪念奖。

编撰艺术卷帙

1992年,李锦辉被调往青海省群艺馆(现文化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青海卷》和《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三套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工作。

刚进群艺馆时,李锦辉担任《曲音》部分章节的撰稿、记谱和全卷的责任编辑和录音编辑。这部著作包括了青海平弦音乐、青海越弦音乐、西宁贤孝音乐、河州贤孝音乐、快板贤孝音乐、青海道情音乐、青海下弦音乐、青海搅儿音乐、青海太平歌音乐、回族搅儿音乐、藏族格萨尔音乐、藏族仲勒音乐、藏族折尕音乐、蒙古族图吉娜木特尔音乐等十四个地方曲种,共150万字。其中少数民族曲种比较多,除回族使用汉语外,藏族、蒙古族是本民族语言的特有音乐,对不懂藏族、蒙古族语言的李锦辉来说,记谱、翻译、编辑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时,编辑部只有六七个人,要按时完成150万字复杂而繁重的编撰工作,压力非常大。他们走村串户,搜集整理,请各民族学者专家翻译,再编辑加工,夜以继日地苦干,于1997年11月,《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终于通过了文化部的终审,并以文化部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辑委员会和青海文艺集成志书编辑委员会的名义,联合付梓出版。同年,由“全国编辑委员会、青海编辑委员会”联合出版的《曲音》获文化部编纂成果集体奖,个人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纂成果一等奖;1999年,该卷又获青海省政府、省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优秀奖。

完成了《曲音》编撰工作后,继续《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青海卷》编撰工作,这部著作中李锦辉担任编委、副主编、责任编辑、文字统稿、曲谱校订、录音编辑等。《民器》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共100万字。其中民间音乐分为合奏曲和独奏曲两类,合奏曲又分为弦索音乐、锣鼓音乐、鼓吹音乐三小类;独奏曲为各类民族民间乐器独立演奏的乐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佛教音乐又分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伊斯兰教经韵三类,这几个宗教音乐又分为经韵部分和法器部分。当把《民器》资料搜集到后,案头工作是个精雕细刻的活儿,特别是宗教音乐,不像民间音乐那样规整,按曲谱配歌词时,时常会出现谱、词不能对位的问题。所以,记谱时需要反复听、反复记,才能定型。道教经文和佛教经文的歌词还好解决,因为书写方向一致。最难、也是最耗费精力的是记录伊斯兰教经韵,因为简谱是从左往右书写,而阿拉伯文字是从右往左书写,曲谱和歌词根本无法对应。所以,他们采取在曲谱下面先用国际音标标注,再将阿文歌词翻译成汉文附在国际音标下面的办法解决。蒙古族歌词是竖写,也不好处理,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

《民器》书稿的编撰工作,因为前期工作比较薄弱,基本上算是从头开始。这时,编辑部只剩下包括打字员在内的三四个人,完成这样一种纷繁复杂、甚至从无接触过的浩繁工程,李锦辉肩上的担子非常繁重。这种音乐没有现成的图书资料可查,只能下基层对接民间艺人,边搜集边采录。李锦辉就和比他年长十六七岁的石永先生,肩扛着生活用具和笨重的录音、照相器材,几乎跑遍了青海各州县的角角落落,艰苦奋斗了三年。到2000年12月,《民器》书稿终于通过了文化部的终审,并予付梓出版。同年,由“全国编辑委员会、青海编辑委员会”联合出版的《民器》获文化部编纂成果集体奖,个人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纂成果一等奖。

《民器》付梓后,李锦辉又继续《中国曲艺志·青海卷》的编纂任务,并担任副主编、编委、编辑部主任、责任编辑和录音编辑。《曲志》包括图表、大事记、曲种、曲(书)目、各曲种音乐、表演、美术、机构、场所、习俗、文物、报刊、传记、轶闻、行话等十八个部类,各个部类中又有不同民族的曲艺沿革、艺术形态、传承体系等,全卷约70万字。好在《曲志》是在前人8万字的已有初稿基础上接续的,因此编纂工作还算比较顺利。难点是,旧档案资料虽说能够查找,但还有许多资料是老艺人们留下的口头资料,没有史书记载,对这一部分资料,需要核实其时间段和真实性。因此,他们通过反复走访知情人,旁引曲证,使搜集的资料尽量真实可靠。这期间,李锦辉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并搭上无数个夜晚,加班加点,至2004年元月,完成了初审。初审后,他又对初稿进行了四次大的补充、修改,使其尽力完善。《曲志》最终于2004年12月按时交稿,通过了文化部的终审出版。同年,由“全国编辑委员会、青海编辑委员会”联合出版的《曲志》获文化部编纂成果集体奖,个人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纂成果二等奖。

“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是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它的编撰从1980年《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开始到2007年全部完工,历时27年,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青海省群艺馆承担的《曲音》(青海卷)《民器》(青海卷)《曲志》(青海卷)三部著作,从1985年开始到2004年完工,历经20年,已全部圆满完成。每一部著作以齐全的品种、真实完整的史料和高质量的影像为基础,按文音同步、忠实记录,其中尤以故去的老艺人的影像资料更为珍贵,它全面反映出地方曲艺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曲音》《民器》《曲志》三部著作的编撰工作,都要经过听曲记谱、分析音乐、研究考证、梳理编辑等极为繁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还要经过多次反复修订,才能保证它的质量。完成这项工作,还需要编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字处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李锦辉为之奋斗了整十二年,这十二年是他呕心沥血、忘我付出的十二年,是他挖掘青海民族民间艺术而辛勤耕耘的十二年,苦而快乐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汗水没有白流,回馈他的是收获满满,硕果累累,2000年他被晋升为副研究馆员,2020年被省文旅厅聘请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专家。

艺术求索不辍

李锦辉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争分夺秒,废寝忘食,不断地挖掘积累青海民间文艺和群文方面的文化遗产,尤其在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鉴于《曲音》篇幅所限,有许多大量的唱词不能全部收录进去,这些文化遗产如果得不到问世,就有可能失散殆尽,因此,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自己编纂,自己出资,耗时两年,编写出较大部头的《青海平弦音乐》一书,于2011年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6月开始,他着手编辑《青海民间文艺丛书》(青海平弦音乐、青海平弦词本、青海越弦音乐、青海越弦词本、青海弦索音乐、青海贤孝、青海道情、青海民间小调、河湟皮影、青海下弦、青海民间小戏等),2011年11月至2016年1月,由九州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2010年1月,青海人民出版社组织策划并出版发行的大型图书《青海花儿大典》,由吉狄马加担任主编、赵宗福担任执行主编,李锦辉担任副主编之一,并撰写了“花儿曲令”一章;为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西宁市群艺馆组织编写《青海汉族民间小调》《青海平弦唱腔选》《青海越弦唱腔选》《西宁贤孝唱腔选》,李锦辉担任副主编兼撰稿人,由青海民族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和2016年1月分批出版发行。这些图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的书被销售一空。2012至2017年,他为《青海艺术史》一书撰写“青海曲艺史”一章五万字;为《中国美术大全》一书撰写“青海民族民间乐器”分章十万字;为《青海省志·文化艺术志》一书撰写“文化市场”一章十万字,青海民族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河湟雅韵——雷少云平弦艺术纪念文集》一书,李锦辉担任编委、统筹,由青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其论文《扎根民间土壤,汲取营养精华》,发表于2009年12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發展中心出版的《构筑文化长城的人们》一书。

退休后,他为配合宣传青海三农、三江源保护、道德模范人物等活动,创作曲艺、小调等文艺作品,如青海平弦《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越弦《马玉寿博士的心愿》、贤孝《百善孝为先》、搅儿《藏汉一家亲》、小调联唱《众手浇开幸福花》等四十余篇。

1993—1997年间,李锦辉还做了大量群文方面的工作。他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农村俱乐部》栏目,组织、创编、录制了5期以地方曲艺、小调为主的春节特别节目;为青海省电视台《河湟风》栏目组织演播了6期介绍青海地方曲艺的专题讲座节目,录制播出了由他本人参与策划、表演的《王大妈回娘家》《短期庄廓》《张生戏莺莺》《打虼蚤》等一批曲艺TV节目,其中《王大妈回娘家》在1996年全国电视节目评奖中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星光奖”小型电视文艺节目三等奖。1995年,他应邀为大型广场舞蹈《日月山之夏》的伴奏,获文化厅优秀演奏奖。2000年10月,李锦辉被《青海文艺家传略》收录入册。

***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构成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李锦辉先生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靠脚力、脑力、眼力和笔力,更靠辛勤的耕耘和付出的汗水,为青海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保护和传承作出了贡献,也为青海民间艺术战线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工作者。退休后,他仍践行着***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指示精神,奋斗不息、笔耕不辍,继续为青海的民族艺术事业发挥着余热。

陈 浩 原青海人民(民族)出版社总编办公室主任,副编审。曾获青海省首批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