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回首遥望“江河源”

时间:2024-05-04

大约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青海日报》副刊编辑王展老师来到我供职的青海师院(今青海师范大学)院刊编辑室,约我写一篇评论,随即将一本《我爱高原》的诗集交给我,约定一个月后交稿。我虽然是《青海日报》的通讯员,但除了写过一些报道,只发表过几首诗歌,从未写过文学评论,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毫无把握。翻开总后军旅诗人时永福的这本诗集,立即被他笔下绮丽豪迈的诗句吸引住了:雪山,草原,峡谷,云朵,太阳雨,六月雪;还有那碧波连天的青海湖,遥远神秘的海心山……精彩纷呈,令人陶醉。待我读完诗集,一篇题为《壮美的高原画卷》的评论顺利写出,提前半月交稿。不久,这篇近三千字的文章在《青海日报》副刊发表。一年后,在王展和刘险峰

(时任总编室主任)的大力举荐下,我从高校调到《青海日报》文艺部,成为一名心仪已久的副刊编辑,从此,和各路业余作者们结下了终生难忘的文字

之缘。

当时正值青藏铁路破土动工之际,铁道兵七师进驻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十师进驻海西乌兰和天峻,拉开了在世界屋脊修筑铁路的序幕。那些地方都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青海西部,既没有红花绿树,也没有群雁野鹤,峭壁上只有灵敏的黄羊出没,荒原上只有流浪的野驴漫步……地势高寒,空气稀薄,含氧量不到内地的一半。而且气候变化无常,一天里可见识一年四季的景象,让初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年轻战士难以适应。然而,指战员们抱着战胜困难和艰险的决心,扎下营盘,挥动镐头,举起钢钎,将一面面战旗插在工地前,将一根根铁轨铺在荒漠上。栉风沐雨的筑路生活催生了火热的诗篇,编辑部每天接到的来稿中,铁道兵的诗稿最多,七师的朱海燕、十师的韩怀仁(该作者后来失联),就是那时崭露头角的年轻战士。

1978年秋天,编辑部派我到格尔木组稿,重点是铁道兵七师。当时,朱海燕是筑路工地上的风枪手,他接到通知来到师部,带来了一叠诗稿,其中有一首《天路剪影》写得很不错。内容是铁道兵司令员吴克华来到连队看望筑路战士,当他吃着战士们长期吞咽的压缩菜,这位曾经指挥过“塔山狙击战”的铁汉竟流下了眼泪,立即作出决定:每个连队每月增加二百斤猪肉,一百斤黄豆,这在物质生活还很贫乏的七十年代,真是莫大的福利!

这首热情洋溢的长诗感动了我,基本未做删改,以半个版的版面在刚刚复刊的“江河源”隆重推了出来。朱海燕自此踏入文坛,成为青海作协“三大军旅诗人”之一。

让我惊叹不已的是,多年之后,从青藏线起飞的朱海燕展翅翱翔,出版了有关铁路建设题材和其他题材的著作近四十部,摘取了第二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以及“全国报告文学奖”等重要奖项,成为铁道系统的著名作家。

青海武警部队的作家李晓伟来自陕西关中,曾在海西香日德农场驻守十年之久,对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沙丘都充满了感情。他也是从写诗起步,第一次来稿题曰“荒原人物”的组诗就很成熟,由我编发,以头题位置刊登在“江河源”副刊上,引起读者好评。故乡的陈年旧事和西部的生活积累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写诗,也写散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转业到青海电视台后,他凭借长篇纪实文学《昆仑殇》获得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后改编为电视剧《魂归可可西里》,荣获“全国少数民族駿马奖”。从新世纪开始,他的文学风帆驶进了昆仑文化研究领域,将军人的大气和诗人的睿智融为一体,相继写出了《西王母故地》《触摸大昆仑》《与大河同行》,这套三卷本的丛书由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获得青海省人民政府“建国六十周年优秀作品奖”;根据《西王母故地》改编的电影纪录片《再塑昆仑》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纪录片奖”。此外,他还出版了《柴达木文史丛书》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皇脉》《金魔方》等,可谓成果累累,成绩辉煌。

驻军汽车九团宣传干事雷献和来自江苏南通,英姿勃勃,气质儒雅,是一枚帅哥。他被派到报社文艺部实习,具体由我带他。由于他已在“江河源”发表过诗作,我就从来稿中分出部分诗歌让他编。小雷文学基础比较扎实,看稿认真细心,很快进入了角色。九十年代初,他被调到兰州军区电视剧中心,从写诗转入电视剧创作,先后编剧或与他人合作写出了十多部电视剧,其中再现长征的电视剧《大会师》影响比较大,多次在央视播出,曾获全军和全国“优秀电视剧”奖项。遗憾的是,这些电视剧我未曾观看,只看过由他担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我百感交集,对他刮目相看。

以上三位青海文坛的“军旅诗人”都成功转场,各自在新的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果。

此外,还有一位让我由衷钦佩的军旅作家王宗仁,参军初期,在格尔木驻扎七年,曾驾驶“铁马”逾百次穿越青藏高原,积累了大量素材,创作出了有温度有风骨的文学作品。当年我曾编发过他的《女兵墓》《走昆仑》等散文。后来他调到总后政治部创作室任主任,但仍然牢记着“江河源”的滋润,不时有新作寄来。九十年代初,我随夫调到重庆的一家报社,重操旧业,却没有再为他编发过作品。

2002年,我被推选为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他是中国散文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重新接上了一度中断的联系。

2011年,他以《藏地兵书》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我第一时间送去热烈祝贺。随后,他在百忙中为我的散文集《西部神韵》写了序言。2012年8月,我们在广西北海市举办的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会上见了面,他为我颁发了奖状,让我倍感荣幸。2013年,他应邀来到重庆长寿古镇,参加了由我主持的第三届“西部散文家论坛”,并在大会上作了精彩演讲。

王宗仁老师已经年逾八旬,仍然笔耕不辍,出版著作四十多部,可谓军旅作家中的标杆!但他一如既往地谦虚谨慎,朴实敦厚,令人可亲可敬。

当年的“江河源”上,不仅闪耀过“红五星”,而且云集过“蓝工装”。一大批来自山川铸造厂、海山轴承厂、西宁钢厂、西宁铁路分局等知名企业的工人作者在劳作之余,创作出了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大多发表在《青海日报》副刊,为“江河源”平添了几多翠色,几缕芬芳!印象比较深的是火车司机程枫的短篇小说,不仅格调高昂,而且文字流畅,结构严谨,很快在青海文坛脱颖而出,被省作协选送到鲁迅文学院深造,写出了数部长篇小说。后来,铁路部门年轻作者冯文超的散文自成一格,多次刊发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

从山川机床厂走出的“青工诗人”最多:刘明欣、王度、张义涛等,最有实力的是金元浦和李镇,他俩经常联名发表诗作,很快声誉鹊起。后来,他们一起考进大学,又一路奋进,考上了北京高校的研究生,金元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李镇当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总编辑。

相对来说,农民作者比较少,但是写农村题材的作者不乏其人,湟源的井石、互助的蔡西林、大通的张英俊、贵德的轩锡明都有生活味浓郁的作品在“江河源”发表。特别是湟中的滕晓天和韩玉成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正在青海师大中文系读书的滕晓天根据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接地气的短篇小说《送礼》,将青海农村的乡情民俗描绘得有滋有味,活灵活现,突出表现了八十年代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特别是作者对青海方言驾轻就熟,小说写得妙趣横生,引起本土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紧接着,韩玉成也用青海方言写出了短篇小说《账主儿尕七斤》,塑造了一个好吃懒做,靠救济款度日的“贫困户”,为农村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一时引起读者热议。由于作者时任鲁沙尔公社青年干事,熟悉农村的人和事,从大量生活素材中捕获了“尕七斤”这个人物,他凭着出身好,以贫困为借口,一再向组织申请救济款,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大家的公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至今记得尕七斤的“口头禅”:“吃好点,穿烂点,见了干部走慢点。”还记得这篇小说被评为本报“年度优秀作品”。之后,韩玉成又写出了《荒地》等颇有深度的中篇小说,出版了小说集《男人的地平线》。如果坚持写下去,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可惜,后来由于工作的变动和职务的晋升,他忍痛割爱,放弃了创作,至今引以为憾。他在发给我的微信中说:“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选择文学。”

正当我写这篇稿子之时,远在青海贵德的张顺祥打来了拜年电话,得知他在县委宣传部供职多年,已经退休。儿子考上了中国武警部队工程大学,已成长为副团级干部;女儿考上了青海医学院,现在贵德县医院当大夫,一家人生活十分美满……

蓦地,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一幕往事:那是一次颇具规模的“青海省各族青年作者创作座谈会”,聚集了来自省内各州县及西宁地区的优秀青年作家,我也应邀赴会,既是代表,又是记者。就在那次會议上,认识了来自贵德县河阴乡的农民作者张顺祥。他拄着双拐,艰难地走在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作者中间,格外引人注目,也引起代表们的广泛同情。为了写好大会侧记,我特意采访了他。从交谈中得知,他从小热爱学习,喜欢读书,不幸的是,上到小学四年级,他突发脊髓炎,农村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救治,病情越来越严重,直至失去了行动能力。他万分不舍地离开课堂,辍学在家,一边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一边在土炕上自学,早就学完了中学语文课本,又读了一些课外书籍,自己也练习写作,已在本县的内刊和《青海青年报》发表了十多篇作品……

我和文友裴林都喜欢“管闲事”,找到时任省团委书记的李沙铃,商量为张顺祥治病之事。他是这次会议的主持者之一,又是作家,同样很关心张顺祥,当即答应派人联系医院和床位,让张顺祥会后住进了青海省人民医院。经过三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张的病情大有好转,医疗费用也全部报销。出院时,他扔掉一根拐杖,能够靠单拐行走了。回到贵德后,他更加勤学苦练,朝耕暮锄,一篇篇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发表在《青海日报》《青海湖》《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

《中国残疾人》《青春》等报刊,获得各种奖项四十多次。他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被共青团青海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青海省十佳自强模范”,贵德县破格录用他为公务员。

张顺祥重情重义,不忘当年扶持过他的人,在多篇文章中都表达了感恩之情。他的散文集《傲立人生》就是请裴林写的序言。他在发给我的微信中说:“我最早的一篇散文《迎着朝阳》,就是由您修改发表在“江河源”上,我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当年您的扶持和帮助。”我相信这是由衷之言,也是对我这个老编辑的最大慰藉和最高奖赏,我为此而自豪!

邢秀玲 生于青海湟源,现居重庆。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出版散文集《情系高原》《西部神韵》等五部,作品入选《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等几十种选本。曾获“青海省建国35周年优秀作品奖”“首届重庆散文奖”“首届四川散文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