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起回忆,一起歌哭

时间:2024-05-04

这个春天打开了丽一的文集《瓦蓝色天空下》,读着读着就觉得丽一端坐在我对面,轻声细语地给我讲她的故事,故乡、童年、德令哈;讲她铭记在心的亲人、朋友;讲曾经触动过她的人与事,渐渐地时间开始旋转,接着湍急得像汹涌澎湃的洪水将我卷回到自己的故乡、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亲人身边……那一刻意味着我和丽一携手一起回忆,一起歌哭……

我一直觉得散文写作,客观陈述是次要的,真正的创作,取决于一个人写作时的心态,这个心态其实就是你的主观意识,直接关系到你的经验、知识、涵养、世界观以及眼界。面对往事的丽一,有着极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笔下的人文地理润泽且辽阔,有着文化厚度以及历史的大时空;兼具绘画、诗歌、音乐的艺术元素,这些丰厚的经验使得她拥有了一颗开放的胸怀。

在第一辑:大地与人的关系中,显现出一种缠绵且迷人的记述状态,丽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长大,整个童年都奔跑在这片土地上,她喜欢用温暖的“黛青色”这样的词,写故乡、草原、巴音河,描写的情境上升到极有诗意的高度,并将历史的记忆、长辈的生活和童年的往事融入其中。这个时候海西在读者眼中便有了神韵,一个成年人再回首“童年经验”时,拉开了一个横跨历史时空的大海西,这里是丝绸之路上遗留了祖先步履的驿站;是父辈融入了青春和热血的温热大地,多少“人与事”撞击并抚慰着丽一的心灵,个体生命的风云,依托在人文地理的旷美之上,丽一在散文集首篇《又见巴音河》中说:

历史上,古羌族群、吐谷浑王国、吐蕃、东蒙古土默特部、西蒙古和硕特部都曾进驻柴达木,在这里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记。想来他们也一定在巴音河边流连徘徊过吧?浩瀚的戈壁滩上,有这么一条碧波盈盈的流水,多么让人惊喜!正是这河水,孕育出绿色和生命,让德令哈成为戈壁荒漠中一片摇曳温情与诗意的绿洲。

她首先将温热的历史铺向这片戈壁荒漠,接着去说巴音河,这片地域在读者眼里立刻有了家园感,在世俗世界里,我们习惯把自己出生的地方称之为家园。当丽一走出家园,10年的时间,在回归家园时,德令哈的许多地方变成了陌生的模样,丽一在记述往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忧伤的情绪,我们回归的是否是当初的家园,其实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家园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这个规律。丽一不属于那种一直在亢奋的记述中勇往直前的人,她懂得停下脚步,在小憩中思考社会反省自己,冷静地面对眼前的发展变化。一座城镇是否能为离乡的人保留一条老街、一座小桥、一栋老房子,让游子有一个认祖归宗的地标,那片散发油墨清香的八月星空,那条在城郊才恢复了儿时熟悉的模样的巴音河,那幢仍留有父辈们争论余音的不起眼的老楼,在丽一眼里远胜过那些灯红酒绿的热闹城区,它们在岁月更迭中显得厚重且泛着人性的光彩。她写道:

这笑声,这场景,让我不由得想起父亲年轻时在德令哈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创办《瀚海潮》时的激情喷涌。那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父亲比我现在还年轻吧?我的少年时光最常有的记忆片段就是父亲和他的那些文学伙伴们在家中高谈阔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

这一切对一座城镇来说何等重要,说到底就是在吁请要留住一个城市的根和文脉……家园或故乡深深地印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有形的地理区域,人们通过经历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

茶卡、察汗诺、希里沟,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点点滴滴唤醒着曾经的记忆。快到乌兰时,一片片连绵的山脉远远映入眼帘,缓缓起伏的山峰和谷地在阳光下呈现着黛青的色彩,有深有浅;山脚下,是巨大而平整的流水冲积扇,冲积扇上,长满茵茵的绿草……山脉与草地相映成趣,顯得博大、深邃,无以言表……这是我从小在海西见惯的色彩与地形,尤其是那让人无法描述的黛青色,正是海西独一无二的色彩!内心忽然就有了一点潮湿。我以为我已忘记这风景!

另一个是纯粹精神性的故乡,它存在于丽一的语言之中,丽一朝气蓬勃地生活在自己的语言当中。海西德令哈是丽一生命中永远的黛青色的远山,它就高耸在那里,成长的整个过程,作为丽一的一个地理抑或故乡的标志,离她的地理距离越远,精神距离却越近。在不同成长阶段,童年、中学、大学工作后,每每想起故乡,不同的时空形形色色的“我”便潮水般涌来,将故乡的恩赐与厚爱,完完全全地释放出来,这个真理就是离开故乡,客居他乡时,你才深切地体会到故乡存在的力量。丽一在第一辑中有一段挽歌式的表达:

那些曾令我们缱绻迷醉的往事,在时光的隧道中和那个“漂流瓶”一样,大多都已无从寻觅……或许,正因为人生充满惆怅和忧伤,也才充满寻觅与探求吧!

丽一将这些迷惘、忧伤的情绪表现得很克制,反而让读者产生了一种美感。散文的美感,就是在这种“克制”以及假设的“可能性”中产生的,并且丽一的散文使我们得以在感受到历史深度的同时,客观地认知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家园。

丽一的写作状态始终抱有一种与客观事物平等相处、和谐沟通的状态,并将有血肉之温的“人与事”建构在平等交流之中,表达出来的情绪是一种自然之在……这样克制的写作,是典型的济慈所说的创作中的“消极感受力”。丽一的创作品质在于“感受”、接受并尊重与客体交流时的种种体验。

一个写作者的底蕴就在于她在语言中找到了返回童年、少年的途径,经历人与事的过程,无疑从不同的方面成就着一个人。人通过自己的机遇形成了多样的社会关系,在关系中交流、交往,继而产生了故事,这些故事在悲欢离合中构成了生活的意义。

海西不仅仅是丽一生长的沃土,日后更成了她久久不能忘怀的精神沃土。丽一的记述充满爱与发现,她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感受,在忧郁和怀念中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联想空间:

在这样的荒原旷野,我不仅领略了一份难得的草原之美,也触摸到了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温度,感受到了那一份从来不曾中断的文学脉动。是的,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诞生的却不是荒芜,从来不是。相反,那丰盈的精神之美,那需要世代相传的文脉一直都在。

我更愿意将丽一文集的第二辑和第五辑合起来读:她通过这两辑来展现自己成长关键期的个人历史。她笔下的人与事常常是在事件的展开中丰富深化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的,这样的记忆,其实是一种回望;回望,便有了认识,继而有了自我反省的意义,这个过程关乎能力的提升,而且涉及德性的养成,意义的本身首先承载着时间的风雨。事件的意义既可以呈现于当下,也影响了丽一较长一段的历史时期。

往事与经历,历练了丽一的精神力量,恰恰是无数次的悲欢离合,让她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深层的体验,最终构成了她超越自己的底蕴,达到了更深一层的思考,那就是爱与死亡;人性的善、痛苦、遗憾、快乐交集在一起,就像用千万个“解”去猜想破解生活之谜,在迷失中寻找……这种主观意识其实构成了丽一深刻的创作状态,状态的深度有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自然而然地牵引着你,在意外发现中达到了某种表达的深度。

作为同行,我特别喜欢读丽一对人物深刻而细致的描述,是林锡纯老师曾经夸赞过的:“她的创作是贴着人物写。”这句话的出处来自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其中提到了沈从文先生讲写作课:“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着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人物写作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着这些意思:作者的主观抒情和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作者敘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

丽一笔下的为人忠厚的外婆,热爱秦腔的爷爷,去西藏支教的大学同学,女生宿舍的守门人以及中学同学姚家惠,还有散落在城市碎片中的普通人,鞋匠、母与子、军嫂吴、小芬,她记叙的这些人物都是“贴得住”的,这些人物在丽一记忆的集市上来来往往,相遇与离别,快乐与不幸,这些性格迥异的人构成了丽一丰富的人生经验,她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其笔下诸多人物的境遇、举止、语言都是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

每年一到农闲时节,爷爷就会和他的秦腔搭档们四处“喧荒”。他拉着板胡,边拉边唱,好不陶醉。 无论是《周仁回府》《三滴血》,还是《五典坡》《火焰驹》等秦腔经典,他都一概烂熟于心。听父亲讲,爷爷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大名鼎鼎的西安“易俗社”看一回戏。他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啥烦的,听听戏就好咧!”

对爷爷来说,秦腔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凡是和秦腔有关的,他都感兴趣,他都尽可能地予以了解、熟悉并且当成乐事挂在嘴边。正是从那些高亢激越的秦腔演唱中,爷爷感悟到了人生的波澜起伏;正是从那些回肠荡气的戏曲故事里,爷爷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秦腔是爷爷最好的精神寄托,凭着那些秦腔戏文和秦腔旋律,爷爷度过了人生最艰难最抑郁的时光……

这段描写特别符合爷爷的人物身份,他身上所带有的地域特性,准确展示了一方水土之人,读起来像喝一杯原汁原味的饮料,顺畅、舒服之余,你已从他的习性中获得其文化身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当我再次翻动丽一的散文集时,我渐渐地从平静到不平静直到惊讶。许多章节段落展示的正是我的体验,我的希望,甚至我在其中碰触到了我自己……丽一以她的学养和智慧,以她丰沛的情感为自己的经历做出了精彩的印证。所以我要说丽一有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和感官,她能从往事中捡拾起那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人与事:

晓民狭小但极为整洁的单身宿舍里,除了书,便是靠墙放着的一辆带横梁的自行车。晓民看着自行车,对我解释说:“西藏让人想去的地方太多了,一个人骑车走走看看,觉得挺幸福。”“还是带横梁的?”“嘿,我是农民的儿子,骑这种车骑惯了,可以捎些东西还可以送送学生。再说这种车结实,适宜跑远路,我想骑着它好好看看阿里旷野的荒城,看看古格王国的遗址……”晓民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些地方的无限神往。我的心里,有一些温热的东西在涌动。看来,西藏真是一片让人诞生激情的土地。在这里更重要的不是丽一叙述了些什么,而是她怎么说的;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见解,而是她陈述内心的状态时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无须任何理性的分析,人物的语言、举止自然生动地显现了出来。也正是这种坦诚的心态,让作者与读者彼此充满信任,心靠得更近,进入一种对话和友爱的关系里。我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爱与光明,也同样会感受到与个人生存相似的怅惘与忧伤。在阅读的过程中彼此奉献出的怅惘与忧伤,产生了一种淡淡的“温蕴”,最终是一种人性的慰藉。

丽一所持有的眼界和胸怀,不仅从文学,而且从音乐、绘画电影中汲取营养和灵感。当读到她的第三辑:音乐笔记系列时,心里渐渐潮润起来,感觉到丽一对世界对生命的诗性一般的感恩,“音乐笔记”是丽一迎风唱出的生命组曲,带着青春的梦和对生命的热爱。世界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同的,音乐同样如此,每一个生命个体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其对人生及对音乐的感悟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比如谈及《悲情难抑的爱尔兰民谣》时,她写到:

朴素是艺术最本真的力量。以叙事疗伤,用自然赋予音乐以灵感。民谣本该如此,它应当是最接近自然、接近纯真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悠长婉转的音乐声中,我们仿佛踏入欧陆海隅的爱尔兰高地,但见芳草萋萋,花朵竞相盛放,远方绿树婆娑,鸟儿嘤嘤歌唱……那叶片缝隙间洒下了斑驳的光与影,年轻美貌的女主人公正与她年迈伤感的父亲在树下倾心交谈,有埋怨、有悲怆、有争辩,更有理解……

一曲终了,那种渗入骨髓却又淡到极致的哀伤令人心弦为之颤动……

这种感受和体验他人无可替代,只有自己去独自咀嚼品味,有时会到了无以表达的地步。经历不同,给人带来的精神体验以及各方面的感受也不相同。音乐所能带给人的精神作用,自古以来、不分国界,尽管我们经常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不懂音乐,更不会音乐创作,但我们可以聆听音乐。在我们放下手里的活计时,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旋律的悲伤与温情仍然会伴我们左右:

但见指尖滑动,琴弦抖颤,整个世界寂静无声,除了琴音,别无所有……阳光是那样炫目,能照见空中翻飞的微尘,琴音就在那间并不宽敞的教室流淌,缓慢却又坚定地将我们带离了身边的世界,使我们置身另一个时空现场——冷酷的战争、悲怆的死亡、历史的伤痛、灰暗的天空,到处是凄楚和阴冷的画面,看上去并不完美的辛德勒身上却散发出人性的温暖和光芒……

黑暗与光明在音乐声中交织,美好与罪恶在音乐声中缠绵……

小提琴以它宽广的音域和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就这样娓娓动听地为我演绎着一段悲怆的历史,讲述着另一个时空现场残酷与温暖并存的故事。

前些年,我在北京图书馆意外发现加博·塞普雷吉所写的《顿悟时刻》,那时我办过北图的临时借书证,有幸借出来认真地读了一遍,并做了笔记。他说,六种时刻可能给人的生命带来重大变化:作出决定的时刻;脱离现实的时刻;遇到人生楷模的时刻;沉浸在异国文化中的时刻;聆听震撼音乐的时刻;以及践行道德行为的时刻。

是的,在这里我们只说“聆听音乐的时刻”,从某种角度说,音乐艺术体现了人类的理想,音乐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满足人类追求精神情感的渴望。人类的情感在追求真善美的本能,在音乐的时间里,现在、过去、未来可能交替出现,让我们看看丽一是怎样以古典之心,记述那首迷人的歌曲《斯卡布罗集市》的:

也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这样一个集市:安放着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就在那丰满的和声和忧伤、迷惘的旋律中,我们仿若看到往事迷离的光线,看到那些依旧年轻挺拔的身影,那些细碎缠绵的往事,那些灿烂抑或哀怨的笑容,看到英格兰小镇集市上那热闹的场景,看到战争过后湛蓝的天空、轻柔的夏季的风、云中的鸽哨、大地上伸展着的每一个枝丫的表情和心事……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没有什么乐器能像一把吉他那樣直抵青春的心房。

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感情和音乐中表现情感相互交融共鸣的过程,丽一以良好的音乐听觉引领读者走向更深层的情感体验……从这段文字中升腾起一个现场——小镇的“集市”,集市是多么清新又热闹的一个现场,这个现场包容着青春梦幻、朦胧的爱情、过往的人群以及迷离的往事,丽一强大的音乐感受力优雅从容地显现在这段音乐笔记中。

每一个听众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时空,并在这个时空来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假如音乐的语言如果可以翻译成逻辑语言的话,音乐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音乐面前我们只能谈个人感受,之所以喜欢丽一的这组音乐笔记是她启发性地触动了我的灵魂,从而打开了我沉潜在内心的悲喜和牵念……这就是音乐之美的秘密和美妙所在。从热爱开始,音乐,积蓄并滋养了丽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多的音乐记忆刺激着她的创作激情。这就是丽一音乐笔记的力量,她能够借音乐打开读者的心魂,让你获得你想要的感受。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任何生命,无论多么漫长和复杂,实际上都是由一个特定时刻组成的——一个人永远了解自己的时刻。”其实聆听音乐,就是自己遇见自己的时刻,遇见自己的过往,与自己低声交谈、握手、和解。

苏联作家、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说:“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无论古典音乐《蓝色的多瑙河》、还是通俗音乐许巍的《蓝莲花》《像风一样自由》都是滋润我们灵魂的涓涓泉水……它可以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最终,音乐的力量能够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所以说,丽一在音乐中顿悟的瞬间,也是她不断成就和完善自己的“人生瞬间”。

丽一专注于自己的思考,同时构建着“我与你”的交流空间,并用一种人性的光辉照亮客观事物。她一直在丰富着自己的创作经验,通过回忆、亲历、聆听,她的这些记述终将与心相关,与心相依偎,丽一淳朴又深沉的创作风格,在盛极一时的抒情花哨的写作背景中显得更为沉厚。

所有觉察到变化都在于丽一个人所具有的反思精神,她的文笔清新而动人,以最自然的方式记录筛选思考,阐述自己的立场价值观,在对往事、对生活、对生命认知中完成创作,散文集中的每一篇都是别样一个新的角度,一种新的体验。这一点无疑是她天然的艺术感受力所成就的,在阅读散文集《瓦蓝色天空下》时,是那种古典的“明朗和精致”自始至终环绕在我的阅读过程中……

赵秋玲 中国作协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著有文学作品集《心灵的方舟》《青海——神奇的三江源》,作品多次获全国报纸副刊奖金奖、铜奖。2005年荣获青海省第五届文学艺术创作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