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春风化雨润心田

时间:2024-05-04

郭勒木德镇: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地位突出,尤其是在多民族乡镇,其民族团结、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突出。

郭勒木德镇是格尔木市管辖的一个小镇,位于格尔木市区西郊,距市府驻地仅7千米。辖区面积约2.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844户37535人,全镇共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东乡、满族等8个民族,占总人口的27%。全镇共有耕地1.9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086万亩。辖中村、盐桥村、民康村等13个村委会,阿拉尔、托拉海、清水河等5个牧委会,撒拉村、西大滩村、八一农场3个自然村。1953年,因安置流散的哈萨克族牧民,这里曾成立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1985年,当地哈萨克族群众迁往新疆后撤销了阿尔顿曲克区,设立郭勒木德乡。2005年,格尔木市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郭勒木德乡,设立郭勒木德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

近年来,郭勒木德镇按照“抓龙头,强堡垒;抓规划,统城乡;抓产业,促增收;抓服务,促管理;抓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在加大统筹城乡建设力度,加快中心区域小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促进产业升级提档,以发展成果惠及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同时,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要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想’处见行动,在群众最‘急’处抓整改。”这是郭勒木德镇党委书记贾得福写在日志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贾得福补充说:“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干部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如此,干部的威信才会树立起来,凝聚力、向心力也就会越来越强……”

贾得福,是一位扎根基层35载的基层干部,在2017年的換届选举中当选为郭勒木德镇党委书记,也是班子成员中较年长的一位。2017年镇党委班子换届时,正值精准扶贫、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创建、枸杞采摘的关键时期,新当选的班子成员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基层、访群众、听汇报、理思路。

全镇18个行政村留下了班子成员的足迹,在贾得福的带领下他们走村串户逐一摸清“家底”,并通过反复征求意见,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和时间表,细化了方案和措施,精准扶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农牧业发展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郭勒木德镇有6个重点贫困村、3个一般贫困村,贫困户258户777人,占全市贫困户的92.8%。”提起精准扶贫工作,贾得福对全镇的贫困情况如数家珍,光他手头做的贫困户笔记就有三四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存在的问题、帮扶方案、思路及方法等等。为帮助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镇党委班子结合国家扶持政策,对贫困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规划、目标转化为一件件群众期待的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到了最大。

脱贫离不开农牧业经济发展,为此,郭勒木德镇党委率先推出了“支部+协会+经营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群众富农业”的浓厚发展氛围,不仅有效促进了农牧业经济发展,而且在保障扶贫攻坚上见到了实效。产业红火了,不仅鼓起了农牧民群众的腰包,还激发起了合作社做大做强,农牧业不断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郭勒木德班子成员每人手中都有一本工作日志,上面记录着下基层解决问题征求意见的情况。以枸杞种植为主要产业的新乐村,种植枸杞近4000亩。村民给班子成员算了一笔账,1亩地产枸杞干果250公斤,4000亩地产果100万公斤,每公斤压价6元,全村经济损失近600万元。导致如此大的经济损失的原因是该村枸杞晾晒困难大,每年枸杞采摘后晾晒受风沙、雨水等天气影响较大而造成枸杞质量较差,采购商便趁机压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村民们的经济损失,贾得福带领班子成员专门请教专家、走访市场,并派人到诺木洪、都兰等地了解枸杞烘干工艺,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经过多方考察和综合论证后,制定了“枸杞晾晒棚建设项目”,经过建设,目前这个项目已初见成效,为群众避免了部分经济损失。

干部干得怎么样,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老百姓心里的秤“称”出来的。郭勒木德镇党委班子成员采取“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每周有三天时间是在村上一对一地开展工作,联点干部有2—3次是在农户家中蹲点调研、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每月郭勒木德镇党委班子都会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解决实际问题。

贾得福说:“农村工作不能靠坐在办公室里,不熟悉情况的干部群众是不会信任的。”贾得福是这样说的,班子成员也是这样做的。新班子上任以来,班子成员主动深入基层各党支部、村社开展调研,走访党员群众,协调解决落实基层党支部专项经费、村党支部建设、村社基础设施、调解矛盾纠纷等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积极推行“一育三代十评”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党组织服务内容,延伸党员服务触角,架起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直通车”“连心桥”,开辟了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镇党委、政府是咱郭勒木德镇人的主心骨,有这样的班子我们放心!”这是我们在郭勒木德镇农牧民群众中听到最多的声音。牧民草场划界问题造成的矛盾纠纷、牛羊养殖大户发愁的销路问题、村里人畜饮水困难等等,无论大事小事,农牧民群众都会及时向郭勒木德镇党委班子成员反映,班子成员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信赖。

“以前,我住的是很小的土房子,现在托政府的福给我盖了新房,连热水器都给我安上了,真的非常感谢政府。”谈及现在的幸福生活,富源村村民王玉莲高兴地说道。王玉莲以前住着濒临倒塌的土坯房,儿子重度残疾使她无法外出打工,家里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在扶贫工作中,镇党委、政府为她这样的低保兜底户申请了7.2万元的危房改造款,让她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贾得福告诉我们,目前,全镇已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的目标。

郭勒木德镇民康村的广场上,十余块民族团结宣传展板十分显眼,展板前空地上,七八个年轻妇女在载歌载舞;放了学的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坐在一旁观看的老人们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

民康村是郭勒木德镇一个纯回族村,这里居住着433户回族群众,他们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多年来,民康村以党的民族政策为根本,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民康村的村支部书记白有布说:“大家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早日富起来。过去,农牧民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增收步伐缓慢。如今,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农牧民抱团经营,生产有了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村里有了广场,村民们健身、休闲、娱乐有了场地。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事实证明,只有团结、和谐、稳定,社会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郭勒木德镇乐苑村,现有5户回族,2户土族,2户藏族,虽然少数民族不是很多,但是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摆在首位,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修建柏油路、通行公交、修建小广场等各项实事、好事,拉近了各族群众之间距离,大家相亲相爱和睦相处,邻里关系更融洽了。

村委书记王进良说,刚刚搬来的时候,村里的个别少数民族家庭由于生活习俗有些许不同,常与村里邻居发生摩擦,通过日常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邻里之间的相处也融洽了。如今各族同胞一同活动、一同歌唱,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之余,还架起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近年来,乐苑村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创建工作,通过春节社火演出、端午节射箭、“花儿”会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徐岳国是郭勒木德镇西村的村民,原本家庭条件不好,又因车祸让贫困的家里更是雪上加霜,車祸的后遗症致使徐岳国几年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妻子一人打工维持全家的生活,当时的徐岳国对生活充满了绝望。村干部对他家的情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他列为贫困户,进行帮扶,解决他的生活困难,还争取了6.5万元为他家修建房子。徐岳国身体康复之后,又赶上国家好政策,免费技能培训,获得了司炉工执业资格证,就业后每个月也能挣3000多元工资,2014年正式脱贫。徐岳国说:“党和政府给了我生活的希望,我觉得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敞亮!”

76岁的赵承范老人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与妻子两人身体都不好,加上儿子有精神病,因病、缺少劳动力致贫。精准扶贫实施后,国家补助让他家盖了新房,家里每个月领800多元钱的低保金,每年村里的产业分红还能拿到三四千元。去年,他得了肺心病,看病花了2万多元,报销下来自己仅掏了4000多元。赵承范说:“以前住的是土房、土墙,现在的条件,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怎么也不会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情,可是现实就摆在眼前,是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

第一书记祁子文说:“对于西村这样的贫困村,2016年以来,政府累计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西村上沙滩片区电网电路升级改造、31公里农田灌溉水渠、西村自来水管网并网项目。2017年投资2600万元实施17.6公里村级硬化道路维修、村委会危房改建和全村农户房屋改建、全村亮化工程等项目。如今,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致富热情更加高涨。”

如今,在郭勒木德镇,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情形非常普遍,随意推开一扇大门,都可以看到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每到藏历新年、春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住在同一社区的居民不分民族,都要聚在一起吃民族团结饭、跳民族团结舞。这些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举动生动地诠释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真谛。

同心之路,如此铺就

都兰县的香日德是海西州的一块绵绵绿洲,也是海西境内地表生态最好的地理板块。早在1918年随着第一批穆斯林劳动者来到这里垦荒造田,香日德便成为青海省的囤粮基地,回族先辈们的艰辛付出和后来的农场职工们以及移民的不断打造,今天的香日德已经成为柴达木盆地一块生机勃勃的宝地。

香日德镇是青藏公路线上的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牧业结合的新兴小镇。辖区面积360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37个企事业单位,8.7万亩耕地,有4.5万人口(含流动人口),是一个蒙古、藏、汉、土、回、撒拉民族聚居的小块农业区。走进香日德,但见村落庭院,绿树掩映,整洁干净。田边地头,麦浪滚滚,果树蔚然成林,一派祥和景象。全镇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翡翠镶嵌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

香日德是绿色长城,拥有六七百条防护林带,2.5万多亩林地,数千万株树木,近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林木覆盖率达15%。有人曾做过计算,香日德的树木,如果株距一米从香日德栽起,经过青海湖,翻越日月山,过西宁,一直能栽到兰州,堪称柴达木一大奇观。

香日德是“柴达木粮仓”。早在20世纪70年代,香日德就连续三次创造了春小麦单产全国纪录,将柴达木绿洲农业载入了世界农业史册。如今,已是大面积亩产超千斤,人均产量4000斤,青海省80%的万斤粮户都出在这里。这里不论粮食还是蔬菜果类都高产稳产,“蒜如拳头豆如蒜,一亩白菜收两万”的说法并不是天方夜谭式的神话。香日德,是青海省唯一的“中国乡镇百颗星”。

在香日德,无论在乡镇还是在乡村,说起民族团结这个话题,干部群众都会拿过去和现在做比较,都会讲述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小镇如何摆脱发展的瓶颈走向富裕的故事。其中,东山村的故事尤为典型。现有500户居民的东山村,是一个汉、藏、土、回等多民族群众居住的规模比较大的村,大部分村民都是从海东移民而来的。由于是移民新村,加上人多地少,早先这里的社与社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时常有摩擦,经常有“抢水”“抢地盘”等现象发生,镇干部、村干部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成效,成为镇上的一个“问题村”。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穷志短,东山村的问题就是太穷了,村容村貌差,致富门路少,这也不能怪老百姓们观念落后啊!”藏族村主任道见说。

是的,发展连着民生,抓住了民生,就是抓住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牛鼻子”。在百般思量,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后,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成为香日德镇党委政府解决东山村问题的主抓手。在政府资金的扶持下,梅花鹿集中连片养殖、苜蓿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在东山村徐徐展开。从此,东山村变了,村子干净了,收入增加了,农民陆续住上了新房子。而在共同走向致富的路上,村民也开始形成了“生产上相互学习,生活上相互帮助,习俗上互相尊重”的常态。

就在今年秋收时节,回族村民马龙家种的30亩小麦全部进入收割期。由于两个小孩要上学,家里劳力少,看着其他人的粮食都进仓库了,他们家的都还在地里,愁坏了马龙夫妻俩。汉族村民何生福和土族村民王海林知道情况后,各自开着自家的收割机来帮忙。

在携手奔小康的路上,发展带给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道见还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前,因为穷,东山村还出现过拉帮结派的现象。藏族村民拉生因为家庭条件好,村里亲戚多,比较霸道,就连村干部,他都不放在眼里。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村子里的其他村民都陆续富起来了,钱包鼓了,腰杆子也硬了,拉生在村里的地位不断下降,很少有村民再去向他借钱借东西了。拉生困惑了,就找道见问个究竟。

道见说:以前,你有个四五万块钱,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现在,其他人挣的都比你多,家里条件都比你好,你还在这里原地踏步!

道见的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拉生,于是,拉生开始一门心思搞发展。如今,在镇上开了个汽车维修厂,吸收了不少村里年轻人到他那里去工作,成为致富带头人。

其实,在香日德镇,像东山村一样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的村子还有很多,比如,政府引导种植结构调整靠枸杞致富的小夏滩村、香乐村、察汗毛村等等。

9月份是枸杞成熟的季节。小夏滩村的枸杞园里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一颗颗熟透了的红枸杞,挂满了树枝,在绿叶的陪衬下,饱满,精神,红彤彤的,非常鲜艳夺目。

枸杞园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三茬枸杞。虽然已经是第三茬,枸杞看起来还是鲜艳欲滴,颗颗饱满,摘一颗放进嘴里,透过薄薄的皮儿,那浓浓的甘甜,淡淡的清香,定会令你陶醉。在香日德镇,这样的枸杞园有200多公顷。

“调整种植业结构,改种枸杞真是太好了!政府从政策扶持、科研推广、基地建设、龙头带动等方面都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几年下来,村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忙着收枸杞的回族村民马海买说。

马海买是2004年从海东地区移民到原香日德农场小夏滩的。刚来的时候,这片地处在香日德地区西风口,三面全是荒滩和沙漠,冬春季节整天刮风,刚发芽的青苗时常被风沙掩埋。73户村民只能靠微薄的收入和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那时候家家户户吃救济粮,面粉、清油都要政府发,绝望的村民想到了再次搬迁。于是马海买背井离乡,跑到广东开拉面馆,起早贪黑,苦心经营,虽然有了收入但除去成本,一年下来并没有落多少钱。2011年开始,小夏滩村在政府引导下调结构转方式,坚定不移地发展枸杞经济林。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靠种枸杞走上了致富路。2012年,听说家乡种植枸杞效益好,他就回到家乡开始种枸杞,没想到“小红果”成了致富大产业。

马海买说,红枸杞每亩一年投入的成本是2000多元,包括肥料、农药和采摘费三部分,其中采摘费占投入成本的50%。一般每亩地出300公斤左右枸杞干果,干果的市场价是每公斤40元到50元不等。去年种植的30亩枸杞里有12亩挂果供采摘,大概纯收入15万元。到了明后年,枸杞都能摘了,就不止这个数了。这完全是政府加强生态治理,发展林沙产业的政策帮我们摆脱了困境。

如今的小夏滩村村民向沙漠要耕地、要效益,脚踏实地发展枸杞产业,已经实现了人进沙退的目标,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万元以上。过去的风沙滩如今变成了金银滩,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小夏滩变成了金夏滩”。其实,像马海买这样通过种植枸杞致富的,在都兰县并不鲜见。早在2013年,就有1000多人加入枸杞种植和加工领域,有近2万名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使主产区周边乡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采摘人员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目前,都兰县种植枸杞面积累计达17.2万亩,可采摘面积约为14.8万亩。枸杞干果产量已达3万吨,经济产值达12亿元。

都兰县委书记张纪元说:“都兰县枸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流通加工、印刷包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据都兰县提供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关联产业年收入达5亿元。都兰县枸杞产业是柴达木盆地的一个缩影。”据海西州农牧局枸杞办主任徐效海介绍:“目前柴达木盆地共种植红枸杞40多万亩,产值约20亿元,是国内戈壁滩上连片种植面积、品质较好的枸杞生产地之一。带动农牧民致富的‘小红果’,不仅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特色产业,还是戈壁防风固沙的环保卫士,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

深秋季节,落叶飘落在枸杞上,红色枸杞和黄色落叶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画卷。只有亲身站在枸杞地里,你才最能感受枝头那红彤彤、沉甸甸的喜悦。也只有对比着远处的荒山,才能感受到眼前这片枸杞园给大地带来的生机。

走出香日德镇约15公里,有一个村叫幸福村,走进村里,只见一条条乡村道路平坦整洁、一户户农家小院漂亮干净、一面面道德文化和民族团结宣传墙生动形象……这令人目不暇接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乡村美景处处见,文明新风扑面来。

在幸福村,我们听到了一个驻村干部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使我对这个村的发展轨迹有了大概了解。全村共148户548人,汉族103户、藏族45户,耕地面积3980亩,人均耕地7.26亩,人均收入5986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18人。多年来幸福村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增收门路少,村内没有集体收入,农民基本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2015年9月,一个叫夸尔新加的人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夸尔新加是海西州农机推广站的干部,他是带着精准扶贫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的重任来的,一到村里,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当中,为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用行动托起贫困户致富的希望。为了加大幸福村的扶贫攻坚力度,夸尔新加与扶贫工作队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增进与各民族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并以找準贫困户、因户施策、查明致贫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帮助贫困户斩断穷根、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目标,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等方式对村里7户困难户精准扶贫。

贫困户张永录老人无劳动力,生活困难,多年来居住在年年修补的危房中。2018年6月,扶贫工作队为老人新盖了四间瓦房,并把他纳入低保户。和张永录老人一起,村里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每户安排一名生态管护员。有了收入,他们的生活大为改善。

今年春播工作结束后,为确保扶贫全面“清零”,夸尔新加为村民举办科技培训班,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提高村民致富能力,并把活跃村里文化生活,开展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射箭等文体活动,作为一项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心全意为幸福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一年来,在夸尔新加和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在县委、县政府及州农牧局、州军分区等联点单位的帮助和扶持下,幸福村除争取了国家常规扶贫项目之外,还争取到各联点单位和企业帮扶资金18.5万元,修复田间道路9公里、桥涵11座,修建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4公里,今年新增枸杞种植面积500亩,引进枸杞烘干企业一家,解决了多年来该村枸杞种植户烘干加工枸杞的难题。争取到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60万元,用于农资、水渠、林带建设等。为村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10人办理了门诊特殊病医疗证,每年每人纳入2000元低保。

如今,走在幸福村,处处能看见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在“第一书记”夸尔新加的带动下,村民期盼多年的农田、公路及渡桥建好了;修建改造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活动室,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看病也方便了许多;家家户户发展养殖业,没劳动力的贫困户也享受了低保。村容村貌干净整齐,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五星级文明户”、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村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集中力量,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各类困难和问题,香日德镇党委、政府借助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发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业,引导有潜力的各民族群众参与到旅游业中,大力发展民族农家风情园,农家乐等项目,在上柴开村、沙珠玉村率先开始试点、形成集藏式特色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牧家旅游产业;申报沙珠玉村、中庄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庄,加强香日德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

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香日德镇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多年来香日德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抓不懈,扎实工作,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努力奋斗的良好局面。

美丽和谐柯鲁柯

一场绵绵秋雨,给一向干旱、多风、少雨的德令哈带来了湿润。虽说空气清新了不少,却含着丝丝的凉意,但总比它惯常的燥热要让人感到惬意得多。

小雨后的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在橘红色的朝阳沐浴下,我们暂时挥别了这座在数年间发生了巨变的高原城市德令哈,沿着315国道西行。

走出德令哈市不久,视野豁然开阔,柴达木的茫茫戈壁展现在面前,让人不免顿生“不到柴达木不知地之阔”的感慨。就在戈壁的单调让人产生几分倦意的时候,公路南侧出现了一道让人眼睛一亮的风景,一道在阳光下显现出浓浓绿意的林带,与北侧的戈壁滩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正是这道绿色屏障堵截着来自戈壁风沙的袭击,护卫着林带内的万顷良田。

穿过林带向南,驶上一条岔道,仅仅几公里,一个别具一格的小镇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柯鲁柯镇。柯鲁柯为蒙古语,意为“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是德令哈西部和315线上的一个重镇,总面积6125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5人,辖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耕地面积5.2万亩,草场总面积20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9万亩。辖区有蒙古、藏、汉、回、土、满等19个民族,是一个农牧结合的镇子。

20世纪50年代,千万热血青年在“开发柴达木”的召唤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潮涌而来,在这片荒凉的瀚海戈壁上开垦土地、辛勤劳作,与恶劣环境顽强斗争,创建了青海省第一个大型国有劳改农场——德令哈农场,柯鲁柯镇就是当年农场的场部。

走进柯鲁柯镇,整洁的街道两旁均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这些修旧如旧的商铺一律是模仿旧日农场的建筑风格,还有合作社、电影院等也都基本上还原了当时农场的情景,随处显现出浓厚的农垦文化底蕴。街道两边,商店、饭馆、旅店、超市、农资供销站一应俱全,前来购物、观光、交易的人们络绎不绝。一种浓浓的商业气息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扑面而来。

说起柯鲁柯镇的变化,一位叫肖四十六的农场居民说:“我是1983年搬到农场的,来的时候住的是土坯房,房子结构不好,而且质量差,雨天外面大下,屋内小下,即便到镇上也没有个像样的房子,到处都乱糟糟的。现在你看镇上建设得多好,不但干净而且外地人来这里旅游的也越来越多,我感觉现在我们这边真的好。”这位肖四十六已经在这里生活了34年,是小镇日新月异发展的见证者。

开百货商店的李田基在镇上做了多年生意,对镇上的变化赞不绝口。他说:“镇上以前和现在相比变化太大了,近年来,国家发展旅游业,把我们镇建设成风情小镇,给做生意的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以前我们商店的物品单一,现在我们既要改变发展思路,还要让物品更丰富,卖点当地特产,枸杞、藜麦等增加收入,同时想办法搞好服务业,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

说起柯鲁柯镇的建设情况,陪同我们采访的柯鲁柯镇政府工作人员吴旭红介绍说,按照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2015年,德令哈市开始实施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建设,总投资近1.5亿元,修复了具有年代建筑风格的农场礼堂、办公总部旧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为了给小镇增添一些“岁月印记”,柯鲁柯镇还通过多方收集整理老照片、旧书信、旧家具,创建了农垦文化博物馆。相繼完成了镇政府办公用房、卫生院、文化站等基建设施,改造临街商铺住房110户,电影院广场、三角花园改造一新,城镇亮化、绿化成果显著,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随着农垦文化的招牌不胫而走,柯鲁柯镇特色旅游也活了起来,除了许多当年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人来寻找当年的记忆外,还有不少热爱旅游的人来此观光。

1990年出生的吴旭红是河北张家口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从河北来到青海,一头扎进柯鲁柯镇的连湖村,担任村委会大学生“村官”。她实实在在的工作热情,赢得了组织和村民的信赖,2014年11月,她被全票选举为连湖村党支部书记。

在村里工作期间,吴旭红非常注重扶贫工作,随着一次次走访,她发现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缺少技术、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微薄是造成贫困的根源。掌握了制约脱贫的瓶颈后,她和村委一班人,按照“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思路,制订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貧、医疗扶贫、金融扶贫等一系列帮扶措施。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养殖者提供蔬菜温室和相关技术指导;为贫困户申请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联系德令哈市的一些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建立网站,通过网络平台,推销农产品等具体办法,使绝大多数贫困户脱了贫,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担任了3年村书记后,2017年吴旭红被调到镇政府做扶贫工作,现在负责党建工作。

吴旭红说:“农垦文化在这里化为特色风貌的同时,也成为柯鲁柯镇站稳脚跟、面向未来、谋求发展的最大资源和撑家的‘本钱’。不仅如此,我们镇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繁荣了城镇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为德令哈市的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柯鲁柯镇政府的对面有一面民族团结墙,说是墙,其实是一面很长的宣传栏,这面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宣传栏,记载了这个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经历。吴旭红说:“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实现德令哈市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工程。为了全面实现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镇,柯鲁柯镇积极探索,强化措施,先后建立健全五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尤其是紧紧抓住民心这条主线,通过创新载体凝民心、发展经济惠民心、服务群众赢民心、社会管理稳民心、精准扶贫贴民心、群众文化感民心、组织建设聚民心‘七心联创’,努力推动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七心联创”,柯鲁柯镇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赞同和上级政府的肯定,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一致的习惯。从2006年开始,全镇先后完成了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5个,累计投资1.5亿元。建设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项目9个,解决了金源村等9个村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民兴、安康、连湖、希望村农电户户通工程。完成了乌兰干沟等10个村的农村道路硬化和通乡油路、通村沙路100余公里。建成日光节能温室360座。同时,通过加大服务群众工作力度,进一步筑牢创建民族团结先进镇工作的群众基础。全镇入学率达100%,青壮年非盲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60岁以上参保率达99.2%;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重残户、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参合率达100%。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建民族团结先进镇工作的稳定基础,认真落实深化平安柯鲁柯、法治柯鲁柯建设,群防群治队伍的组建率达100%,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为和谐稳定提供了有效保障。在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柯鲁柯镇还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上。经过深入扎实开展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制订帮扶措施、开展脱贫等系列工作,近几年,共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296.75万元,争取整村推进项目3个,输出劳动力带动2121户7206人脱贫。始终坚持把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德都蒙古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六月六“花儿”会、祭敖包等节庆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108户,“好婆婆好媳妇”44人,“美丽家庭小庭院”50户。依托柯鲁柯镇风情小镇建设,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狠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进一步奠定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镇工作的组织基础。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强村富民等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要求所有干部职工下村入户不少于180个工作日,细化工作流程、办事程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累计面积达600平方米,农牧家书屋13处,围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户创建、精准扶贫、民族团结创建等内容的宣传教育4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册,受教育党员群众达100%。

柯鲁柯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极大地凝聚了全镇上下的信心和斗志,形成了干部一心干事、干劲十足,群众一心致富、团结和睦,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生动局面,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柯鲁柯镇镇长辛素萍说:“近年来,德令哈市以农垦文化特色街为中心,先后投入2.7亿元对镇区及周边农村实施了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景点打造等重点建设项目,一批产业特色村、生态旅游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事实表明: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只有加强民族团结,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各民族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民族坚持和发扬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各民族团结之花就一定能绽放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简介:李向宁,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我不敢忘记》,报告文学集《青藏大铁路》(合作,上部),报告文学《青藏大铁路》,电视剧《左边是共河,右边是崖》(编剧)获青海省“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乡魂》(编剧)获青海省政府文艺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