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龚 娜 孙 童 孙 也 周伦田 杜小歌
郑州师范学院
小学教师全科培养、公费师范生项目,是教育类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民生一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自2016年河南省实施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以来,小学教育全科专业学生(以下均简称“公费师范生”)将走进小学校园,开启自己的教育征程。公费师范生对这一特殊性质的职业认同感,不仅影响着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与职业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1.理论意义。对于教师职业认同而言,其主要是教师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正处于不断发展过程,而这为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作为公费师范生,未来工作地区可能在农村教育一线,相较于城市地区,他们会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认可与尊重。只有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公费师范生对自己职业的热爱程度,积极投身于农村教育,从而利用在校期间进行自我知识储备与道德素养的提升,为以后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现实意义。毕业之后公费师范生会立即走上教师岗位,本研究能针对现今所发现的问题漏洞及时进行弥补改正,进而普遍提高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这不仅有利于公费师范生真正体悟到农村教师的职业价值和意义,也有利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坚定的职业信念有助于小学全科教师主动深入基层,扎根于基层教育,改善基层教育水平,并逐渐打造出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与此同时,还能够造就一支高素质、具有奉献精神、扎根基层农村的专业化教育队伍。
1.职业整体认同感不高。通过调查得知,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总体处于中等水平。18.19%的公费师范生非自愿选择,而是听从父母安排选择该专业;29.08%的公费师范生因为现行社会条件下就业难,毕业之后想要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选择该专业;52.73%的公费师范生选择该专业是出于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约半数公费师范生对于该专业的选择并非来源于教育初心,从而出现对所将从事的教育职业没有自我见解与看法的现象,导致公费师范生对于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
2.职业发展期望值不高。公费师范生定向在农村教学点,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期望不高。第一,农村小学教师严重匮乏,多数教师身兼数科,自身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且与城市教师待遇相比差异略大。第二,教学资源及设施的不完备,使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达不到自己所理想的教育效果。第三,多数家长外出务工,无法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教育工作中家长参与度低。基于以上原因,部分公费师范生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配合与待遇,从而导致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期待值偏低。
1.提高公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学校可定期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小学教师来校开办讲座或座谈。以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案例或者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让教师能够体悟到教育职业特征,正确认识到教育职业价值和自身重要性,增强公费师范生对未来职业可能性和多样性的畅想。其次,学校应加强专业课的整合,定期召开专项教育类、心理学类讲座。讲座不止讲授师范生在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去揣摩学生心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提升自我教育水平的目的,也可结合一些教师相关待遇政策等社会焦点问题。最后,落实公费师范生生涯教育。由于学生对其职业认知的态度取决于自身能力。所以,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应面向师范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规划指导,让师范生通过自我探索与学习认识到自身优势和缺点,实现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潜在从教潜力的挖掘,真正了解教师职业。在该情况下,学生会主动优化个人能力,使其能够与当前社会教育人才需求相匹配,为教育职业奠定良好基础。
2.注重职业情感培养。在培养师范生职业情感时,应立足于教育学课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性质,树立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同时,加强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性认识转变为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不断深化自身的职业价值观,最终将其内化,形成行为习惯和专业能力优化的持续发展动力。
3.提高未来农村教师地位与待遇,健全教师考核机制。创新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乡村小学教师为发展乡村础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师考核进行改革。首先,公开、客观、透明、公平的开展教师评价与考核工作。其次,落实奖惩制度,及时奖励教学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教师,逐步以此为基础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另外,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技能等专业类比赛,并优先考虑成绩优异、有实力教师的职称评定。最后,提高农村教师薪资、评优方面的待遇,平衡城乡地区间差异,消除农村教师不平衡待遇的心理。
作为我国未来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应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在对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进行培养时,由于该培养过程是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社会各界、相关院校、教师与师范生个人应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不断增强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使其能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于未来的教育工作岗位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