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以案例《弹珠》为例

时间:2024-05-04

殷丹丹

常州经开区东城幼儿园

在观看了《弯管大作战》和《天宁宝塔》案例分享中发现,他们都是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儿童探索的,整个案例可以分为:真实的情况问题、假设、实验、论证这几个过程进行。那么怎洋才能找到整个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有不断的问题产生,这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纲要》中指出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要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支持。那么老师又该如何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呢?我们就以小班数学案例——《弹珠》为切入点谈一谈。

一、教师找到幼儿的兴趣点

活动背景:前阶段在美工区里开展了以弹珠为工具的美工制作,于是孩子们自发收集了一些弹珠,老师将这些弹珠投放在了数学区,一天,孩子们进入数学区,有人就拿起了那一筐的弹珠,两三人围在一起,没过多久就听到:“老师,他拿我的弹珠。”“老师,那是我先拿到的!”孩子们都很愿意去接触这个游戏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数学绝不只是机械地计数。他们数真实的物品的数量,而且喜欢做与数字相关的事情。《指南》中也指出:“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我们老师及时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一个兴趣点,以点带面,慢慢展开了这次的探索之旅。

幼儿的学习是以兴趣为驱动的,教师要有充分的敏锐度,及时抓住。案例的起因就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展开的活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能被孩子们的“高光点”所吸引,但这样的“高光”确实屈指可数的,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而是需要从小事件去发现所谓的“高光”或者去寻找能让幼儿“高光”的一个契机——兴趣。兴趣的出发点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出于对于某件事物、现象的特性感兴趣比如:(1)我们观察到一名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炫彩棒的使用很感兴趣;(2)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发现的动物的有趣,而感兴趣。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是幼儿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让他们感到疑惑或者困扰,而让幼儿产生兴趣,而案例中的兴趣起源就是后者。

二、教师发现幼儿现有的能力

区域活动开始了,有孩子选择了弹珠游戏,他们拿起勺子,从框中舀起弹珠。一开始,他就是从弹珠框中用勺子将弹珠一点点往托中放,先是将一格一格的填满,填满后继续将整个托填满。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很多孩子都是这样操作的,这时候我们认为是需要老师的介入的时候了。于是,当一个孩子从弹珠框里舀出弹珠时,老师提问到:“你舀了几个弹珠?”他举起一个手指头说:“1”。他继续舀,看着勺子,拿出三个手指头说:“3”。然后把勺子里的弹珠放进了托盘中。

经过刚刚的操作情况,我们又让更多的孩子也尝试了一下。大多数的孩子在教师提醒之前都是将弹珠一点一点将托填满,而经过老师提醒之后都能说出自己舀的数量(1-5以内)。但也有个别的幼儿在教师提醒之后也无法做到。其中不需要提醒的小朋友达到14%,提醒后能够完成的达到78%,提醒后仍做不到的达到8%。

小班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对于用勺子舀这个动作和弹珠本身充满了好奇,即使他们前期已有能点数的能力但也是很少会在不提醒的情况下,自己就说得出来。

高瞻课程中也指出:“与成人自然的交谈可以帮助儿童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所以,在孩子对与遇到的问题出现茫然时,我们老师与幼儿进行适当的交流、引导是有利于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的。

兴趣点找到后,有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让幼儿有所收获?对幼儿来说,采取这样的活动过程是否适度,活动的内容对幼儿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了找到这个度,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幼儿现阶段的能力水平,分析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那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活动前一定要充分的观察分析情况,观察发现现有的能力水平之外还要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还有他们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这样的活动是否能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归属感等正面情感)。

三、教师提供适宜幼儿的“材料”

1.物质材料。

了解了幼儿兴趣点及能力之后,我们就可以给幼儿提供材料了,这个材料应该是根据能力而提供的。将材料提供出去就可以了呢?并不是!幼儿在操作活动材料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的积累幼儿的能力水平也会产生变化,这时我们就要对现有的材料进行调整,这就是我要提的选择适宜“材料”第一点:要根据能力情况进行材料的调整。

案例中讲到:活动发展到现在,孩子的能力也随之一点一点被挖掘。指南中对3-4岁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之间关系的目标中指出:“小班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而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发展是不同的,有的能力强有的能力弱。

那么,我们班孩子的能力是否都达到了呢?是否还能提高一些呢?于是,我们让孩子们都尝试了活动,并做了观察与统计。通过再次统计发现30%的幼儿能做到点数对应,只有12%的幼儿做到点数、数字、颜色都能同时做到对应,根据统计才能进行符合不同能力阶段的幼儿操作的材料投放。幼儿的活动是以兴趣引导的,当材料的使用已经对他们没有兴趣时,这个材料一定不再适宜幼儿。那又该怎么调整材料呢?

选择适宜“材料”第二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情况进行调整。将材料提高难度,让幼儿产生挑战性;将材料进行“美化”,让幼儿产生兴趣(如:创设情境,给予有主题的辅助材料等);材料的使用时是否会出现影响幼儿专注度的问题,让幼儿失去兴趣,这样的情况需要将其排除或者解决。

我们来看看案例中一共调整了的四次材料吧

(1)第一次添入。尽管数学学习可以是非正式的,但是不能是无计划和随意的。教师应该有目的、系统地将数学融入到幼儿教育计划的每日常规中。所以在观察了之前的活动情况后,我们对此操作材料进行了一些调整,根据高瞻课程的能力级别中能看的出它的能力已经到了数字与数数的等级1“幼儿用一个词、手语或短语表示想要更多”,那么怎样才能继续推进他们的学习呢?经过思考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16格的托,及几把勺子,在没有任何其他提示的情况下让孩子尝试玩一下。

如图:

(2)第二次调整。经过观察发现在之前孩子的操作中,只有个别的孩子还不能够说出自己舀的数量。根据孩子们已到达的能力我们对操作材料又进行了调整,我们在其中添加了写有(1—5)点子的瓶盖,。

如图:

(3)第三次调整。在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圆圆的托不能让弹珠很好的放在其中让幼儿观察,稍微一动瓶盖就会有翻转的可能,而且分散了幼儿的关注,所以我们重新进行调整,提供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在其中放入了布丁胶,让他们自己摆,自己放。

如图:

(4)第四次调整。孩子们在前三个阶段经过材料不停地添入与调整已经了解到弹珠游戏的游戏规则了,同时为了让幼儿对这个弹珠活动的兴趣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在瓶盖框中加入了写有阿拉伯数字(1-6)的瓶盖让幼儿进行游戏。

如图:

2.精神“材料”。

以上讲的是物质“材料”,还有一种精神“材料”——同伴,同伴的合作、分享、互相学习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的发展,作为老师我们可进行分组,让能力强的带动能力差的,或者能力强的在一起强强结合,能力弱的在一起互相提高。

四、活动的总结反思

对于如何支架儿童的主动探索,我就以案例通过上述4个方面讲述,我一直相信作为幼师要坚持幼儿为本。引用案例中的结束语,活动(思考探索)已经展开并且会持续展开,期待孩子们之后会有更多的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