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

时间:2024-05-04

马 君

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中心学校

传统民俗文化教育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浓缩而成的精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知识体系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中的萃华充分提取出来,融入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民俗文化素养与开阔文化视野,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细分主次以融入民俗文化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传统民俗文化知识点分布零散不集中,并未作为重点教学的知识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整理教材的时候,不光要考虑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将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内容融合进去,熟稔操作教学内容。[1]例如,教师在教《刷子李》这篇文章的时候,其教学核心在于让学生深刻领悟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性,了解作者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刷子李》这篇文章的文字朴实,语言简单,其表达方式为天津方言,给人一种浓厚的“天津单口相声”之韵味,作者冯骥才对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的描画,就是依靠“天津味”方言用词和表达来进行的,为的是凸显人物的丰满形象与高超技艺。教师除了教学内容的把握之外,还要细分主次,将教学内容和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教师需要筛选、组合、归类教材中和传统民俗文化相关的内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将所有关于传统民俗的内容都讲解给学生听,而是要根据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目标,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主次分明的将民俗文化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二、持恰当的时机,授学生传统民俗文化知识

我国的民俗节日都有其来历故事,想要让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民俗节日是不可多得的契机。首先,在民俗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多安排传统民俗知识讲解环节,学生在节日气氛的感染下,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也会随之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参考不同的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例如传统民俗文化主题班会、民俗节目观影课、民俗歌曲演唱比赛等。民俗节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组织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氛围中对民俗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些节日相关的民俗手工艺品,如灯笼、剪纸以及风筝等,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收获制作的快乐与动手的乐趣,能充分体悟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劳,能明白古代百姓对平安和乐的追求与冀望。制作过程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既增进了感情,又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2]

三、以文字为载体,教学生写民俗作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于民俗书写的习作课单元,教师可以利用该教学单元,来引导学生感受民俗的丰富多彩性。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之前,可以带领学生去收集民俗相关资料,为后续的民俗书写准备资料。[3]例如,在《说说端午节》这一民俗习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端午节的视频影像、给学生讲屈原的故事,给学生猜端午节谜语,通过这些方式来营造起和谐有趣的民俗写作氛围,并导入习作主题。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课下收集资料,然后在课上谈谈自己的端午节见闻、家乡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民间故事等,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动学生的写作思维。准备工作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课文素材通读一遍,自行选择材料进行写作。因该习作主题是没有例文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范文,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挑选合适的写作材料,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条理清晰,有重点有省略。最后,教师要对完成的作文进行点评,给那些有创新有新意的学生以鼓励赞扬。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学生对于端午民俗文化了解也更深刻了。

四、走出课堂,于课外教学中拓展民俗文化教育

传统民俗教育不应局限于语文课堂之上,课外教学“延伸性阅读”也是民俗教育的重要方式。“延伸性阅读”就是指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语文的字、词、语法后,开展的课外阅读涉猎。例如,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关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不胜枚举,如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等,堪称传统民俗文化百科宝典。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小学版“红楼梦”。学生从传统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阅读《红楼梦》,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扩展学生民俗文化知识面,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中的人物感情与内容表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传统民俗课外作业,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现实,在课下收集调查民俗文化有关资料、故事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和同学相互交流相互传阅观看。如此,既能培养学生的传统民俗文化欣赏趣味,又能树立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和探究合作学习精神,语文课堂质量也能随之提升。

五、结语

将传统民俗文化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既能加深小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共鸣感,又能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小学生在这过程中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这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