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古诗词为例

时间:2024-05-04

彭金凤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学校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瑰宝,作为接班人,我们要肩负起传承的重要责任。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有着深远的意义。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诗词,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长远来看,当前的国际竞争如此激烈,高科技以及经济的竞争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内在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层面,通过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也可以去弘扬和传承,更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社会找到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语文是初中主要的学习科目,也是一门国学,它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学好语文,尤其是学好其中的传统文化,建立起正确的国学思想,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需要费心去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将以古诗词为例,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巧用教材,探讨传统文化的内涵。

今天我所讲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基于初中语文教材,都是要在有限的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中,有一首李益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云:“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根据课下注释,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间是在重阳节,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重阳节,适当发挥,补充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与时俱进,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国家更是法律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通过这样的知识讲解,学生不仅对重阳节的来历、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能理解此刻作者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2.联系生活,贴近传统文化的内核。

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流于表面,要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植于学生心中,最好的方法便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实际,消除与传统文化的隔阂,真正贴近传统文化的内核。

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正好在重阳节之前,在课堂上跟学生普及完重阳节的相关知识以后,我便有意引导学生去关注重阳节那天的习俗,鼓励学生用写周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令人欣慰的是,在上交的周记中,真有学生记录了重阳节那天家人的活动。今年的重阳节正好是在周末,在某个学生的周记中,当天他和爸妈先是去了爷爷奶奶家看望老人,又开车载着一家五口去登高望远,晚上聚餐还喝了点菊花酒。看着这样真情流露的记录,我深深地觉得重阳节的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了重视并留心传统文化的种子。

又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其中有一句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年已来,在对这句诗进行背后寓意的探讨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过新年的意义,辞旧迎新,暗示旧事物终将过去,新事物终将到来。学生对新年有了更深的理解,新年不再是简单的放假、换新衣、得压岁钱、走亲访友,更是这一年对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终将过去,新的一年期待新的收获和体验。

三、结束语

由于外国文化的渗透,学生普遍忽视中国传统节日,甚至对传统文化也不甚了解,但好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向师性和可塑性,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普及,并有意引导学生留意实际生活,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联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进而接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有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身体力行地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