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昭伦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浣花溪,至今我还没有见过有哪一座城市有比它完美迷的风光,有比它众多优秀的诗人。伴随着脍炙人口的诗句,浣花溪穿越万里时空,在中国人文精神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花潭潭西,万里桥桥东”。这一描述成都杜甫草堂地理位置的楹联,挂在草堂的西大门。草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避祸战乱流居成都时的寓所。在这里数年间,杜工部临浣花溪水,眺西岭雪山,睹锦江千帆东泊,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作品。其中著名的便是写草堂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然,也还有歌咏成都人杰地灵的鸿篇巨著。这些,无不在中国诗歌文化艺术的长廊里,永久地熠熠生辉。
杜甫流寓成都之时,时值“安史之乱”。当时,长安城内一片血雨腥风,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诗人在仕途心灰意冷、心灵无家可归的双重打压下,过长江,越蜀道,辗转数千里漂泊来到成都。当时的成都,是一个远离战争、歌舞升平的地方。靠着蜀郡太守及文朋诗友的周济,杜甫在浣花溪畔搭建了一处茅屋,开始过起忧国忧民的生活。在那些简短而又心灵生疮的日子里,在川西平原晴空万里、芙蓉花开、锦江春色香自流的意境世界中,杜甫完成了除李白可以与之媲美的大量写实诗歌作品。杜甫入川,太白云游,李杜握手,从而把中国诗歌文化推崇到了至今无人能及的艺术殿堂高峰。那些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精品力作,终成就了一个诗仙,一个诗圣。
草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浣花溪畔,这里人文精神荟萃,花木幽香,环境清幽。在它的北面,是久负盛名的道教发祥地青羊宫。往南顺一环路南行,是三国文化的瑰宝遗址武侯祠与锦里。往西是寸土寸金的外浣花居住区。浣花溪是成都最好的市政公园,占地1000余亩,树木青翠,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烟波浩渺,芙蓉花绽,与草堂一左一右,相映生辉。我不知道史册里是先有草堂呢,还是先有浣花。但今天二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一幅旖旎的浣花溪风景区名胜图。
毫无疑问,浣花公园,传承和记载了中国优秀诗歌文化的精髓。在草堂,我读到的是诗圣千古不息的华章;在浣花溪,我读到的却是整个中国灿若繁星的精神文化艺术长卷。在浣花溪公园里,有中国独树一帜的“诗歌大道”。这标志着成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诗歌文化艺术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先后走出过许多的先哲,比如陈子昂,比如李太白,比如杨雄,比如三苏父子,等等等等。
浣花诗歌大道宽3米,长388米,落成于2005年底,大道全部由上等的大理石铺成。整个大道恢弘大气,庄严肃穆,与草堂遥遥相对。在主道脚下,镶刻着由清推至先秦,直到楚辞、诗经,以年代为序的三百多位著名诗人最脍炙人口、最发人深思、最撼人心魄的千古绝句。尽管它采撷的只是诗海“凤毛麟角”,尽管它“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徜徉诗歌大道,可以感触到漫溢在林荫幽篁中的浓浓诗情画意。
诗歌大道两侧的青葱竹园旁,以雕塑形式展示了包括“圣仙魂”“初唐四杰”“三苏”“三曹”等在内的16尊神态各异的历代最杰出诗人的汉白玉石雕像。诗人们有的目光炯炯有神,有的深沉哲思状,有的或歌或琴棋书画,有的尘风飘逸,不失指点江山的豪迈。同时选取了重要诗歌故事或诗人代表性诗句中富于情节性的经典瞬间加以刻画,彰显出诗人的强烈个性和神采风貌。在一路悠悠古乐声中漫步诗歌大道,心灵享受到的是如月般的铅洗。
在草堂与浣花公园的对接处,是元稹对杜工部一生的评价,一方汉白玉石,狂草飞云,就像杜甫的脊梁,伫立风雨千年,身影依旧,傲骨依然。再往前行,一派古林深深,清香竞流,这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上等的刻着《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小雅·鹿鸣》《离骚》《关睢》等诗歌文化艺术鸿篇巨著的雕刻。小桥流水,红鲤逐人。看过诗经楚辞,来到两尊巨大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雕塑前,只见雕塑一左一右,浑然一个整体,伫立于诗歌大道的正中央。
在诗歌大道居左的为杜甫,只见他正襟危坐,呈静静深思状,仿佛千百年来,他的步履和思想从未离开过草堂与浣花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水。他心中装的,依然是那一腔沸腾的报国热血与哀鸿遍野的民众戚伤。居右的是诗仙太白,他还是那么狂放不羁,挥手临风揽月,词漫天下。一杯酒,尽染天下风流。歌与咏,是他豪迈的诗篇楚楚。一路款款,一路缓缓,一路深情而凝重,走过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艺术的殿堂,虽只有区区200米之遥,却足够令任何人回味一生,品咂一生。
在诗歌大道的右侧,同样有一处茂密的竹园。与左侧不同的是,竹园旁边多了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水从西往东,就像月光下的素琴或时光的河流,把人们的思绪从远古时代牵拉回到现实中来。小溪岸边,花草茵茵,石阶漫漫,一路幽长,一路径深,这就是现代诗歌长廊。现代诗歌长廊的石雕处雕刻有“爱情诗篇”“生命诗篇”“故乡诗篇”等类别当代一些著名诗人的精典名句,在这里你能读到让你万般动心的纪弦的名作《你的名字》,读到耳熟能详却又极具震撼力的余光中的《乡愁》,闻一多的《一句话》,以及郭沫苦《天上的街市》等现代名家的精品之作,让我意犹未尽,在时光中不断穿行。当然,若有喜爱诗歌的朋友到此一游,你也可以抒写上一两首。因为在现代诗歌的小径尽头留有一个圆型的纪念雕,专供游人把一路所感所思所咏题上壁头,作为此生永久的留念。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從现代诗歌长廊折身返回,继续一路前行,在主体诗歌大道的尾端,铸有一个重达数十吨重的大鼎。大鼎高高耸立在离地面五米开外的净空,一年四季水溢不断,远看是飞瀑,近看似白练,又像悠悠中华文化意象思想之亘古不断,连绵不绝。在鼎的右侧,还有一组更大的红褐色石雕群,上面镌刻有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鲁迅、闻一多等老一辈革命者创作的诗作。这些“五四”以后的现代诗歌,与诗歌大道的古代诗歌紧密衔接,形成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清晰脉络。整个诗歌大道将中国三千年诗歌的悠久历史空间化形象化。漫步其中,犹如走进了中国诗歌久远的历史里,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诗歌的魅力。
漫步浣花溪,品读诗圣杜甫写下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边走边读,顿觉诗歌其实离我们很近,诗情诗意其实就围绕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