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

时间:2024-05-04

罗 雅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龙溪中心小学

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代教育中,许多地方都运用了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课程的开展和提高教学水平。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要想促进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开展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掌握信息技术不仅帮助学生看到更宽广的世界,了解实时信息,还是一项能力和技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得更好。在此,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还算是很新奇的事物。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比较强盛。因此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十分有意义的,并且收效十分的大。信息技术必然不同于传统的课本教学和全程的教师讲课,它具有很大的信息空间、灵活便利的操作方式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方式等,能够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活泼和新奇有趣,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来,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再比如说,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别出心裁的课程导入,抛弃传统的教师叙述的课程导入方式,而是通过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来创设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契合的学习场景,将本来由口头表述出来的东西转化为用多媒体技术投射出来,使学生看得更加充满好奇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

要想进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又怎么去教学生呢?学校里常设的电脑课就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设置的。电脑操作不同于日常的看书,它需要认清各种选项,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步骤来操作,需要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教师自身需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素养,熟练各种程序的操作过程,这样才能在教学生的过程更加顺利和灵活。在教师的雇用上,最好是聘用专职计算机的老师,这样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才能更有保障地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能够教给学生同一任务的不同操作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一步的探究。

三、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要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教师首先需要传输给学生一些关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比如发展历程、应用范围以及功能作用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还能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乐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入门课程,具备了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后面的操作中更加顺畅和得心应手。教师传输的基础的计算机知识的过程就相当于是打好思想基础的过程,学生先把理论知识记在心里,为后面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基础,也就是理论基础指导实践,而后期的实践又能够反作用于理论基础。信息技术虽然偏向于操作动手类的工作,但是还是需要了解大量的基础知识,以便于学生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都清楚其中的过程和原理。

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要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要进行实践操作,需要学生在电脑课上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去体验操作电脑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上的操作,鼓励他们勇于去探究和摸索。信息技术就是属于实践操作的课程,没有实践操作的话,光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讲解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学生得不到任何的实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要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展示电脑技术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鼓励他们勇于去实践探究,发挥出自身的主体性,获得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以此得到一点一点的进步。进行实际操作才是真正地检验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进行结合

要想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鼓励他们从更深层次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不同的学科中去,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比如说,信息技术与数学,在进行一些需要情景的教学时,像分数的乘除法,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对分数的分析,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理解得也更加透彻。再比如,信息技术和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海量资源来选择合适的读物。

信息技术的发展欣欣向荣。要想提高现代教育的水平,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信息技术课程需要从小学就得到重视,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发挥巨大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