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宫凤华
“春园暮雨细泱泱,韭叶当篱任意长。”卤汀河乡间,韭菜总是青碧的,着一身青衫,水袖轻舞,是戏曲中端庄秀丽的青衣花旦。株株的,纷长几片狭长的叶片,如兰,似蒿,沉淀着霜华露魄。一畦畦韭菜,是春季最生动的色彩,宋词小令般,轻快活泼,令人心生欢喜。
纤瘦的田埂上,有窈窕的村姑,挎着竹篮,对着新韭,小锹轻轻一铲,嗤一声,温软地躺在温润的掌心里。那种快意淋漓的割春韭的声音,与惊蛰时的春雷颇相似,隐约可闻一股微微的辛与辣以及春韭处子般的鲜与香了。那情形有《诗经》中“采薇”“采葛”的意蕴。
韭菜之食在我国由来已久。《尚书·夏小正》中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载。《诗经·豳风》中曰: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韭菜可作祭祀之用。《山家清供》载:六朝的周颙,清贫寡欲,终年食蔬。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曰:春初韭菜,秋末晚菘。可见韭菜乃俗雅共食也。
韭菜又名起阳草、长生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健身功效。古医籍《本草集注》中说:“韭菜,生食辛加行血,熟食则甘而补中、益肝、散滞、导淤。”春天,气温上升,人体肝气易旺,犯脾搅胃,有腹胀反胃的不适感,肝肾阴虚。而韭菜含有挥发性和硫化物等成分,散发辛香气味,有助疏调肝气。终年,农家餐桌上总能见她绿色的身影。
清明时节,母亲将趟网趟上来的螺蛳滴油漂养几日,缝被针剔出肉,去掉厣子。韭菜洗净,切段,嗤啦一声倒进炸油铁锅里,翻炒,再加进蜗螺肉,配上胡椒粉、细盐。起锅,浓香扑鼻,吃了滋阴壮阳,清心明目。
清明节这天,一般人家必炒一盘韭菜。放晚学后,小孩们都吃晚茶,小碗里总搛上几筷韭菜。长辈说吃了汰毒,我想也有对已故亲人“久”怀之意。
常常想起一家人在春雨霏霏的日子里包饺子的温馨场景来。母亲把新割的韭菜剁碎,去汁,锅里煎好蛋皮,再将精肉剁碎,加进油渣、细盐,把包心炒熟。包好的饺子轻轻地码在竹匾里。煮氽的饺子,盛上一碗,浇上麻油,拌进葱花,夹块脂油,吃得齿颊生香,不忍卒筷。
亲朋到家,备一盘韭菜炒鸡蛋及红烧豆腐,打趣說,今天十样菜待客,韭九谐音。客人回,蛮好,蛮好,香着哩。主客会心而笑,一屋子的温暖和亲情。一盘鲜韭炒鸡蛋色泽好看,香味通融,滑润柔嫩。吃来爽口有嚼劲,味道微微辛辣,细嚼略带甜味,纯真纯味,吃一口齿颊生香。黄绿相间的鲜韭炒鸡蛋,让人品咂出春天的味道。
作家陆文夫盛赞新割的韭菜“肥、滑、香、嫩、鲜”。经乡间巧妇精心烹制,舌尖上的滋味却是百转千回。
韭菜炒青虾味道特鲜。鲜蹦活跳的青虾炒熟后红如丹枫,衬以翠绿的韭菜,犹如红莲掩映在绿荷之中,清新怡人。食之清香柔嫩,味蕾立时陷入鲜美的沼泽中,也极令人喜悦,书写着一种渔樵乐事、农圃家风的符号趣味。吃河蚌或蚬子汤时,夹两筷炒韭菜投入汤中,好看又美味,确实相得益彰。
母亲摊的韭菜饼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韭菜香。将青嫩韭菜割下,洗净,切碎,和小面拌匀,一勺一勺地舀进炸油的铁锅里,发焦后即铲起来。此时的韭菜饼色泽黄绿相衬,清新养眼。搛一块一嚼,发出咔咔的声响,犹如冬夜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逼仄的草屋里立时流淌着馥郁的饼香。一碗清凉的薄粥、一筷咸辣的酱瓜子、一块喷香的韭菜饼,一屋子的亲情和温暖。袁枚《随园食单》记载:“韭白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母亲的韭菜饼比袁枚的更好吃。
韭菜炒百叶是农家最寻常的一道菜。农家宴席,有了她,既实惠,又开胃,且低廉。韭菜苔炒肉丝、干丝,味道爽脆。母亲烧的韭菜炒猪肝,红绿相衬,汤汁粘稠,入口生香。韭菜须旺火爆炒,略炒片刻即出锅,此时,鲜香扑鼻,嫩嫩的,让人满嘴生津。
母亲还会做韭菜盒子、韭菜炒干丝、韭菜炒豆芽、辣炝春韭菜等,每做一道简朴的菜肴,母亲都投入无限的真诚和慈爱,给我们百般的呵护和疼爱。
喜欢吃饺面店里的水饺和汤面,里面佐料是药芹和韭菜末儿。喜欢韭菜末儿那股醇香,连汤带水一仰脖子全灌进肚里。抹抹油光光的嘴,生活的惬意全写在脸上。
韭菜入诗入帖入画,着实令人回味无穷。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写出了春韭的鲜嫩及诗人的欣喜;苏轼“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预示着春天的真正到来;李商隐“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抒发思古之幽情;陆游“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把鸡和肉一起列为美肴。杨凝式的《韭花帖》令无数书家为之倾倒。潘天寿的指画《旧友晤谈图》中“剪韭共加餐”细腻清雅,意蕴丰厚,令人动容。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韭菜绿得清苍,容貌秀丽,水灵如村姑,不张扬,不邀宠,只需一抔土,即分根长蘖,蓬蓬勃勃,舞风弄月。在恬淡的农家生活中,有了韭菜绿生生的点缀,便有了一股子的田园气息和乡土风味。呵,真想挎个竹篮,握把小锹,踏着微润的土膏,沐着和煦的春阳,俯身乡野,采撷青嫩的韭菜,采撷烂漫的春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