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潘铭方
文字秀
借钱记
○潘铭方
潘铭方,在国企和中央部委工作多年,曾下派陕西扶贫担任副县长职务,现在央企任职。多年与文字工作打交道,业余喜欢文学。
邹文乃中年人士,在一线城市打拼二十多年,在一家国企位居中层。因为二十多年一直古道热肠,仗义疏财,又加上在国企工作,有固定的高薪收入,颇受人尊敬。
去年上半年,一线城市房价飙升,邹文准备买一套房子。由于资金在股市套牢,为了凑够买房的百余万首付款,他决定找二三人借钱,钱少的三十万左右,钱多的五十万或八十万左右。
第一波是试探性的。
第一个人,邹文找的是有三十多年交情的老同学曾少强。在听了他买房的大概想法后,曾少强向他讲了自己大概的财务状况:换房装修,送小孩去美国上学,以及前一段时间为防止人民币贬值,也为了小孩用美元方便,将手上的钱全部换成了美元,所以没法借。当然,曾少强很关心地询问了一些买房的情况。
接下来,邹文先生找了他的老乡,认识二十多年的房地产公司老总刘老板。邹文早年间还帮刘老板招揽过生意,这些年,偶尔见面一起吃吃饭。邹文本来有从刘老板手上买房的机会,前些年刘老板在近郊的一个楼盘封顶,但当时邹文还没有投资房产的概念,没有买。刘总在电话里说,家里的钱都由老婆在打理,要回去问问。过了两天,邹文又去问刘总,刘总说老婆不同意,并说为此和老婆吵一架也不划算,还是作罢。
第一轮的借款铩羽而归,邹文心里不免有点气恼。
第三个人是邹文读博士时的同学李小军。邹文有很多同学活跃在经济领域,有不少是有一定能量的人,还有几个企业老总。这天中午聚会时,正好企业老总李小军有个事想和邹文合作,邹文便乘此机会向他提出借钱。李小军说钱在前年炒股时被套住了。因李小军投资了几家公司,邹文又提出可否从公司借款?李小军说等下次具体聊聊吧,邹文也就暂时放下了。
第四个人,邹文找了在老家省城的一个朋友,叫王义成的老板。以前王总托邹文买过纪念品,因为邹文当时帮忙砍价,买得便宜,应该退还几千元预付款,这天退预付款时,便顺道和他说起借钱的事。王总解释说钱都投资出去了,家里的钱被老婆炒股套住了,无能为力呀。不过王总表示,退款稍微晚一点倒没什么关系。
钱还是没解决,邹文先生便决定找工作圈子里三个比较要好的朋友问一问。
第五个人,邹文找了南方经销公司的李总。几年前,他们经人介绍认识后有不少交往,关系可以说好,但也没到特别贴心的程度。邹文想,李总的公司有几千万的资金在运作,借出个五十万或八十万元,用半年左右,不跨年,应该问题不大吧?于是在一天晚上,邹文一边散步,一边打电话给李总,一番问候之后,进入借钱的主题。李总说,资金周转暂时有点问题,但过半个月到四月中旬有一笔大的款项还回来,就可以帮忙了。邹文想,总算找到一个痛快人了,于是很高兴地按四月中旬这个时间节点,决定了买房的时间,总资金规模在四百万左右。
没想到时间一到,李总却又变卦了。
第六个人,邹文找了老家北方经销公司的张总。张总一再表示,这个事应该帮忙,要在以前,绝对没有问题,但是目前正值公司改制转卖期间,每一笔大的资金都受监管,由法人代表董事长签字,爱莫能助。
第七个人,邹文找了华东下一级分销公司老板佟建国。佟总属于行业圈子内的人,是更下一级的经销商,总想和总公司的人搞关系,和邹文认识也有十几年了,表面上看起来关系还不错。开始答应借,后来又叫苦。讲了几个理由:以前用钱买了很多样品做博物馆,都没卖出;老婆拿了很多钱去买长期保险;最近又拿几千万参股了两个公司,所以手上没有灵活的钱。几次电话询问,几次叫苦。邹文想,佟总在担心什么呢?担心我不还本金?还是不还利息?
邹文只好再次找他的老同学曾少强。曾少强答应可以把美元借出来,以后还同样多美元给他就行,可惜不多,只有两万美元,相当于十几万人民币,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来回两次买卖美元有点麻烦,还有汇率变动风险。
一番思考后,邹文在自己总公司内部推敲了一番人选,决定先问几个单身未婚的女同事看看。
第八个人是同事小苇。这天,邹文先和小苇闲聊了一番,关心地问了一下她的家庭和年迈生病父母的情况,之后,转到了怎么理财的问题。小苇女士倒也简单,说自己主要是长期的存款,三年或五年不等,都没有到期的。而且还说,她的亲姐姐有一次找她借钱都没借。小苇说让我再考虑考虑。邹文之后也没再去问她。
第九个人,是同部门的女同事小媛。她说大部分钱是长期存款,长期理财,股市套牢了一部分,有一笔钱可能两三个月后到期,到期后可以支持,可惜比较少,杯水车薪。
第十个人是同事李平,也是邹文的老乡。她说在外面搞了个高息理财,去年又买了房,没有多少余钱。
第十一个人,是邹文比较聊得来的男同事赵文军。赵表态说积极支持,但大部分钱在股市里面套着,有一笔也是两三个月到期,到期后可以支持,可惜太少了。
从试探性接触的几个同事来看,邹文发现总公司同事大部分人都有闲钱在理财,仔细挑选一下,并对这些人承诺高额利息或理财收益,应该可以借钱成功。
这天,邹文去人事部管劳资的负责人范小云那里办理收入证明时,和范简单地交换了一下意见。由于当时银行理财是4%左右的年化利率,邹文很大方地说可以给出6%的年化利率,范很痛快地答应了。范表示信得过邹文的为人,而且邹文的工资户头在公司归她管。之后,邹文写了承诺书和借条,同时让范在认可人那里签了名。范预估可以在二十天以后借款一百万。有了这个承诺,买房的事终于可以加快进度了。
二十天后,邹文收到了一百万。就这样,辗转好几轮,找了同事、同学、老乡、朋友,邹文终于凑够了首付款。
历经几个月的波折,邹文感慨不已,以往二十多年,他热心帮助过很多人,对同学嘘寒问暖,对朋友推心置腹,对老乡热情有加,对同事谦虚有礼,一直和他们把友情维持得很好。可是,到了需要大笔款项的时候,借钱为什么碰壁了呢?也许只有到借钱时,才能测量出人心,才能真正知道谁的友情到底如何?友情一般的同事,因为有一定程度的还款保证,许诺高额的利息,钱很容易就借到了。那些老朋友或合作伙伴可能是顾及友情,不好意思多要利息?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实在的担保或抵押,只有人品和信誉的保证,终究不可靠。
过了一段时间,邹文换了个角度,反思自己借钱的动机。从根本上讲,自己也是为了投资房产,为了资金的保值增值或者说是为了自己赚钱。由于自己股票套牢太深,卖掉股票来支付首付款,不一定是一件划算的事,但找朋友就合理吗?尤其是借大笔资金。这让朋友们陷入了尴尬。
换位之后,邹文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