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向东
合川两题
□刘向东
细雨中独自走近上涞滩,这0.25平方公里的小镇。
来了才知道,不能不来。来了才知道,没有白来。
独自走,细雨中,喃喃自语。
这是从未失落的文明,亲眼所见才明白,美妙的传说不足为据,行家的诠释也帮不了忙。
看似一个镇,小小的古镇,一个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容量和体积,似乎一成不变。
其实它是活的,那么有活气儿,也活在个人历史想象力之中。
你好,瓮城。转一转,转不开身,似乎只有象征意义。半径30米,总面积400平方米,像是瓮中捉鳖的地方?倒像是一个客厅,吃茶吃酒的去处。终归还是瓮城,拉不开弓也要拉一拉,抡不开棍也要抡一抡,告诉对手:我在这儿等你。
你好,顺城街。走一走,顶多二百步,悠悠上千年。唐宋元明清,请排好队,一二一,跟我走,莫回头。忽然脚下一滑,让我双手抱住那锃亮的石头,如果不是卖阴米的大嫂盯住我,我将把那石头抠出来抱回家。
你好,阴米。卖阴米的大嫂告诉我说,那是精选过的糯米,浸泡12小时,然后沥干蒸熟,然后阴干。我偷偷捏了三粒,让雨淋湿,攥在手心焐着,焐成檐下麻雀的方便米饭。
你好,二佛寺。一尊大佛,但不贪大,当年蜀中第二,至今让着第一,其实是绝无仅有。闭目摸一摸大佛立足的石头,不为参悟,只为那牢固和持久的信息。
曾经存在的依然存在,不装,不假,给人类生活种种可能以记忆储存。
站在小寨门的门楼上往下望望,渠江浩浩,逝者如斯,留下来的是江边上的下涞滩,只等着与上涞滩形成比照。
动乱的时刻,下涞滩人是怎么想的?人挪活,往高处走!将下涞滩垂直提升50米,把寨子变作上涞滩镇,形成一个适者生存的路标。
回想历史,乱多于治,大乱小乱上乱下乱内乱外乱总之一个乱,时而交替,时而并发。
下涞滩乱了,上涞滩不乱,石头棍棒给乱以迎头一击!
念天地之悠悠,不怆然而涕下!
上涞滩,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往高处走!
即使仅仅是为走近这大佛,上,上,上!涞滩的日子就有希望。
蓦然回首,整修佛堂的脚手架正在升起,上涞滩之上多了一个上涞滩。
一座小小钓鱼城,牵动浩浩中国史。
很久以前,我在史书上不止一次看到过“钓鱼城”三字,但因无缘其境,不知所以然,任它匆匆滑过。2006年,我获得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随笔集《梦想与现实》,开篇即为《千古钓鱼城》,看得目瞪口呆。合上书本,恍兮惚兮,我把钓鱼城与李白笔下的蜀道重合在一起——噫吁戏,危乎高哉! 天梯,石栈,一线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到了2015年6月17日下午,沿嘉陵江边水军码头拾级而上,尽管渐行渐陡,也只一顿饭工夫不到,抬头就见一城门,上书“护国门”三字。山雨忽来,门楼下暂避一时。于是细看,咀嚼,心想——难道就是这个小城门,给偏安小朝廷以喘息几年的机会?待登上城楼,竟然已是高处,转身一看,嗨,原来钓鱼城并不高,也不大,山顶海拔不过391米,东西长不过2049米,南北宽不过946米。有道是河流九九,名江三汇,阻山为城,带江为池,而在走过大山大川的人眼里,看它不过是一个放大的盆景;想来想去,我似乎在哪儿见过类似的城,在哪儿?是在布拉格郊外,是卡尔斯坦因城堡,不高,但见筑城者眼界之高,不险,但见当年军民扼守之险。
上山之前读过刚刚出版的2015年春季号《合川文艺》,封面是书家手书盛筱华先生撰写的《合川会江楼赋》,其中有句:“承平则盛民以居,有事则筑凿键患。嘉陵江中钓鱼城,城以江固,磨砖砌地势挡铁骑;打望楼里蒙哥汗,汗以武胜,穷兵黩武反遭折鞭。”寥寥几笔,画龙点晴。也曾网上求助,说是公元1239年,彭大雅任四川制置副使期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其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于公元1243年复筑钓鱼城,屯兵积粮,抗击北侵的蒙古大军,并作为保卫重庆的屏障。当时蒙古建国后正横扫欧亚大陆,公元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进攻鄂州、察塔儿进攻两淮及兀良哈台进攻云南,自己则领兵往四川。公元1259年2月,蒙哥大汗亲自率领大军到钓鱼城下,派降人前去招降,被宋知合州王坚严辞拒绝并杀了使者,蒙哥开始进攻钓鱼城。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大将汪德臣战死,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一命呜呼,蒙古军因此撤退。直至公元1279年,在守将王立带领下钓鱼城军民投降,正式结束钓鱼城之战36年抵抗历史。而这个时候,南宋朝廷已经灭亡三年
站在钓鱼城城墙边上,遥望嘉陵江边蒙哥汗的背影,浮想联翩。
我来自塞外,被长城之内的人唤作“口外人”,是蒙哥汗老家那边人,蓦然间我替蒙哥汗惋惜,再想又觉得不可思议。老远山西的,跑这儿来干吗?真是替古人操心。
就在我过去写诗一再写到的“北草地”,金帝国的藩属蒙古民族诸部落于公元1206年举行过一个划时代的集会,孛儿只斤部落52岁的酋长铁木真,被推举为大可汗,号称成吉思汗,意思是海洋皇帝,蒙古帝国正式诞生。
自此汗以武胜,西征东讨。公元1218年,铁木真亲自率兵第一次西征,攻击西迁后残存的辽帝国,捎带着扫清了继续西征的道路;公元1236年,蒙古兵团在铁木真的孙儿拔都率领下,开始第二次西征,历时7年,至大汗窝阔台逝世而结束,共计征服东部欧洲,包括俄罗斯、波兰、匈牙利。随后,蒙古第三次西征。公元1252年,在铁木真另一位孙儿旭烈兀率领下,由帝国首都和林出发,作第三次西征,历时8年。
蒙古帝国在西方世界的大征伐如火如荼,宋帝国假装一点都不知道。
公元1258年,蒙古帝国大汗蒙哥率领亲王、王子、都元帅等进攻合州(今合川)来了,按说是小菜一碟,他们横扫欧亚,无坚不摧,遇上了钓鱼城这颗深深锥进马腿的钉子,折鞭而去。一般的说法是,亲征钓鱼城的蒙哥被炮火击伤,成为蒙古帝国走下坡路的转折点,改写了世界版图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不一般的背景是,恰恰是在遇到钓鱼城殊死抵抗的同时,蒙古帝国发生了可怕的内讧,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孙儿海都,因为对他的堂叔蒙哥继任新一任大汗不满,就在祖父原来的封地上,建也米里城(新疆塔城),称窝阔台汗国,跟蒙哥大汗分庭抗礼。蒙哥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使没有炮火,也有内火攻心。同样不一般值得追思的是,余玠重筑钓鱼城时,帅府上下一致反对,上山筑城,背水一战,百官都怕断了退路。
导游告诉我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里,有一个钓鱼城沙盘模型,对钓鱼城的防御体系评价很高。我说,好!那是咱合川的荣耀!其实在我心里,偏偏觉得那是一份孤独。要说荣耀,环顾钓鱼城形势便知,这个防御体系堪称完美,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智慧。钓鱼城“人法地”,遵循了一个最简单的规则——人往高处走。大江边的人懂得,碰到洪水往山上跑,碰到立马横刀的快速反应部队,到山上筑城。
此刻山雨大作,导游号召到悬空的崖壁下避雨。忽见抢先在崖壁下避雨的,是那么大一尊唐代卧佛,就那么卧着,尚未起身。在大佛身边安静下来,越发孤独。持续回想,越想越远,除了钓鱼城,满脑子浮现的尽是不抵抗的例子或兵败如山倒。
自蒙哥在钓鱼城下折鞭上溯185年,有过一个有名的“韩琦七项奏折”,说的是辽帝国提议重新划定太行山以西山西代州一带边界。宋皇帝赵顼命大臣们商议,退休宰相韩琦建言:“我们有下列七事,触怒敌人,一、高丽王国,早已脱离中国,成为辽帝国的藩属。我们却利用商人,跟它恢复旧有关系,辽帝国当然认为对它不利。二、我们用武力夺取吐蕃王国的河湟地区,辽帝国当然认为下个目标一定是它。三、我们在代州沿边,大量种植榆树柳树,目的显然在阻挡辽帝国骑兵奔驰。四、我们又在国内实行保甲制度,寓兵于农,教人民战斗技能。五、黄河以北各州县,积极修筑城郭,掘深护城河渠。六、我们又设立兵工厂,制造新式武器,更新武装部队的装备。七、我们又在黄河以北重要的各州,设立37个将领,加强驻屯的国防军训练。以上七项,都是刺激辽帝国的措施,使他们反感。我们只有—个方法才可以使辽帝国相信我们的和平诚意,跟我们继续友好相处。那就是,立即把这些措施,全部废除。”
世上竟然这般奴性坚定的人,居然被时人称为“君子”!
自蒙哥在钓鱼城下折鞭上溯134年,即公元1125年,燕京失守,金兵南下,宋大将何灌率两万人前往保护黄河渡桥,士兵们好不容易被扶上马,却一个个两手紧抱着马鞍,不敢松开。公元1126年初,金军抵达黄河,那些双手抱鞍的士兵,一望金军旗帜,就一哄而散。敌军两路兵团顺顺当当在开封城下会师,要求割让已在他们手中的黄河以北地区。此时无战将挺身而出,却出了一个无赖郭京,声言他会神术“六甲法”,可以把金军消灭,生擒两路元帅。“六甲法”是挑选男子7779人,经过咒语训练后,可以刀枪不入。对此兵部尚书孙傅和一些高级官员都连连称是深信不疑。在郭京指定的日子里,他命城上守军撤退,不准偷看,说是偷看会使神术失灵。然后打开城门,命他的神兵出击,结果有去无回。郭京则佯装亲自做法,率领残余的“神兵”缒城而下,头也不回一溜烟向南逃走。就在此时,金军猛烈攻击,攀城而上,因为城上没有守军,钢铁般铸成的首都开封,霎时陷落。
有趣的是,宋军见辽军、金军望风而逃,而辽金军队在蒙古军队面前束手无策只有拱手称臣。
历史经过如此铺垫,一路走下来,到了1279年,蒙古大将张宏范发动海陆攻击,宋军彻底崩溃,小皇帝和太后投海而终。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钓鱼城军民从不放弃。
雨下个不停,走,往上走,风雨兼程。冒雨走向宋街,行走在钓鱼台上的衙门、军营、校场、栈道、炮台、兵工作坊、宋井等诸多景点中,那个叫做九口锅的火药作坊令我驻足良久。
那个时代,养兵千日扶不上马,物质文明,偏偏辉煌,不但超过古老中国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也超过同时代的西方世界。拿火药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发明来说,尽管难以确切指出它发明于某年某月,可以肯定的是,钓鱼城的军民已经大量生产,九口锅就是明证。守城的军民,使用火药反击,让蒙哥呜呼哀哉,让忽必烈的精兵强将也一筹莫展。我查看钓鱼城上的炮位,猜想当年的所谓“火炮”,像是同期北方古城上有过的“震天雷”、“飞天炮”或长城上的“流星”,将火药装入石臼或用麻一层层缠在石头外面,等敌军攀城时引发,以抛石器抛出,发出巨响。其实它并没有多大杀伤力,是它的声音和蹦蹦跳跳的火球使敌人胆战心惊。可惜,跟其他的中国古发明一样,火药的功能在这里到此为止,它却透过金帝国,流入蒙古人之手,蒙古军人和中亚西亚科学家合作,制造出精确的巨炮。1273年,蒙哥的后人带着大炮复仇来了,一炮击碎一个城楼,宋帝国门户洞开,不久即亡。
钓鱼城以弹丸之地,历经200多场战斗,守土抗战36年,史上独一无二。
可惜钓鱼城军民高估了祖国的力量,朝廷辜负了钓鱼城军民。
宋廷完了,元兵来袭,找人给钓鱼城守将送去劝降书,其中有这样的话:“君之为臣,不亲于宋之子孙。合州为州,不大于宋之天下。”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疑问:钓鱼城人的死守到底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肯定的回答是:值!最终迫使忽必烈放弃执行蒙哥的屠城遗嘱,钓鱼城人全身而退。当然更有意义,窃以为,它不仅是通过细小坚韧的努力实现最大额救赎的典范,更是民族存亡时刻何去何从的活教材。抗日战争时期,有不少保家卫国的抗日将领把诗词题在护国门旁的石壁上,其中还有蒋介手书“坚苦卓绝”四字,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给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的题词。他把那个特别训练班办在钓鱼城这个特别的地方,也算用心良苦吧。至于那个“坚”字,有孩子随手一指说:“看,错别字!”,可不,是错了,但错得不错。
责任编辑 董晓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