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前进街32号

时间:2024-05-04

□曲子清

前进街32号

□曲子清

前进街是一条老街,只有两车道宽,全长只有二里地左右,街的入口和出口接着渤海路和育红路这两条主路。也就是说连接这两条主路就是这样一条狭窄的羊肠小街。行人、车流蚂蚁般密集地一会儿行,一会儿停,像受阻的河流一样,汇集、汇集,再迂回、迂回,然后奔向更广阔天地。站在楼上看,小街像高楼群里裂开的缝隙,人群车流蚂蚁搬家般的运转,不小心掉入这缝隙里,很快被城市吞噬掉。

前进街两侧楼不高,且都是老旧楼,一般一层做生意,楼上住人家。前进街的门牌比较特别,没有一户是挨着的,5号然后是18号,6号挨着9号,1号在街中,2号却在街西,32号本来应在街西,结果在街东。不知道当初排门牌号的仁兄不识数还是开玩笑,反正乱得很。来这里的邮递员总是找不到准确人家。在那用信传递感情的时代,我的信总是传遍全街最后才到我手里,有的信连内容都被传阅了,高邻们连带帮着分析,把内容和分析出的情况梳理之后,告知家长。讲究一点的没看内容,也早把来信地址研究了遍,会同前面的分析再详细和家长汇报。

父亲忙于生计,一般不涉及自己的事他从不打听,母亲则不同,一旦得知一点信息,就反反复复地追问,在得不到明确回复时,满眼狐疑,而后发出长长的叹息。就是这叹息让我没来由地产生犯罪感,进而无地自容。后来,淘宝开始盛行,每次快递哥倒是清晰地找到我家,我却不用再写信了,也没人再追问邮差登门的缘由了,当初的小烦恼就这样自生自灭了。

前进街的住户都是老盘山人,老的住户可以上溯到几代之前,新的住户可能昨天才搬来。这里高密度地聚集着商人、失地农民、城市贫民。就是这条不起眼的街,曾经是老盘山县最繁华的一条街,人流最集中,交易最火爆的轻工市场,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特别到了节假日,买吃的、用的、穿的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窄窄的街道,全是摩肩接踵的人群,热闹非凡。现在不能和当初相比,但街上老人儿都在,像卖杂品的双盛、卖渔网的老亮、卖小百的老秦、开饭店的张丹女等等,我家卖电器,是前进街18号。比邻的前进街32号是张丹女开的饭店。

张丹女18岁就在这条街上,比我年长几岁,在我求学时期,她就为生计摆摊挣钱。张丹女卖吃的,她说谁都离不开吃,所以她就卖吃的。

她卖馅饼,每天早上三点就开始发面,满满两大盆的面,颤颤的,黏黏的那种面,放到油锅立即变大,软软的、油油的,很有食欲的样子。据说当初她光学和面,就花了好长时间。然后要弄馅和生炉子,架大锅,等上班、进货、赶早的人来到,她把烙得金黄的馅饼准备停当了。等我上学路过她的摊子,她已经卖了好些馅饼了。

她和我要好,每次我买馅饼,都多给我拿,我买一个,她送两个,她烙得馅饼尤其好吃,特别是酸菜馅和韭菜鸡蛋馅的,百吃不厌。她男人比较懒,一般不干什么活,她也不抱怨,好像有一个人在身边就很满足了。男人似乎有些脾气,经常高声粗气地骂她。她总是好脾气地笑笑。

等下午人客稀少时,她也和我逛街的,她喜欢各色小玩意,哪怕花一块钱买个小发卡也会高兴得像捡到宝,圆脸上荡漾的满是笑意,细密的汗珠像滴在荷叶上的晨露,顺着她光洁白皙的脸上滑落。她眉眼一般,但皮肤特别白皙细腻,即使在外边风吹日晒,也依然光洁如初。

有一次,提起她男人。我说他总跟你吵,你咋不和他干仗?她说,他就那样的脾气,私下里对我可心疼了。我第一次知道脸红脖子粗骂你的男人,私下里变身成绕指柔,我表示不信,人怎么能转换得那样快?她转移话题说,有个安生立命的去处,我已经很满足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年幼丧母,为继母所不容,是这个男人收留了她。男人原是这条街上的混混儿,自从跟了丹女开始改邪归正,做起了买卖。

丹女是有理想的,她不止想安身立命,还想开一个大饭店。地点都选好了,就是前进街32号。

我说,32号开的是烧烤店,你咋能开饭店。

她笃定地说,现在不能,将来一定能。

那时,前进街分几个段区营业。从渤海路到市场路口,为小吃营业区,卖烤地瓜、馅饼、煎饼、茶鸡蛋等各色小吃;进入市场第一段为小百经营区,卖针头线脑、纽扣、围巾、手套等百货用品;再往里走是毛线、毛衣区,五颜六色的毛线,形形色色的毛衣层层叠叠;然后是布匹区,花布、绸缎、毛料应有尽有;最高潮部分当然是服装区,分童装、成人装区,最抢眼的当然是女装区,从广州批发来成包的西服洋装依次展开,摊床后面是大户们开起的服装精品店,当时是最摩登、人流最集中的区域了。后来这些小店,经过大浪淘沙,成为现今硕果仅存的几个服装大户。

如此几个区域逛下来,人们大包小裹地买,然后在市场尽头,就是等着招徕生意的出租车司机们了。期间,推车、担担的小贩穿梭其中,吆喝叫卖,此起彼伏。人们每天络绎不绝地来,风雨无阻地逛。下雨天,小街泥泞不堪,大冬天,寒风凛冽,三伏天,市场连个遮挡都没有,人们汗流浃背,即使这样,人们依然不辞辛苦,继续地来。特别是过了小年之后,更是人满为患,多少货品也不够抢购的,人们花不多的钱,就能给全家都换上新衣,多令人鼓舞啊!有的爱美女孩甚至等不到家,忙不迭地换上新衣,左照右照,购物的喜悦和欢畅溢于言表。

每每人群散去,丹女用长满冻疮的手数着她的零票子,积攒着自己的梦。

看她眼睛里坚毅的光,心里涌上有梦不觉人生寒的句子。

丹女的儿子、女儿伴着和面剁馅的声音长大,两个都不喜读书,等大一些就开始帮忙了,丹女要照顾两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公,还要忙着生意,日子忙碌且有奔头。

丹女和这条街上的人一样,都相信勤劳致富,更相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论春秋冬夏,总是天没亮就早起,开门迎客。你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互相打招呼声、开门声,会把你从酣睡中叫起。我闭着眼睛,凭经验推断哪家开门了,哪家晚了几分钟,从没出现一点误差。我在周末想睡一个懒觉时,那可爱的高邻们从没给过我这样的机会,久而久之,我那可怜的生物钟在和他们的习惯不屈不挠地较量多个回合,终于败下阵来,我随了他们的心愿,跟上他们的生活节奏。因为早起,每天我都是最先踏进办公室的,打扫卫生之后,开始读书学习。由衷感谢前进街的高邻们,这个好习惯让我受用终生。

我请朋友吃饭一定到32号,丹女不仅招待热情,每次都给我打折。她还是那样,朴实的打扮,忙前忙后的很周到的样子。圆脸上微笑如旧,皱纹不多,只是头发花白了一半。想她信誓旦旦说开饭店时的样子,恍如昨日。

后来,城市搞规划了,建起了交易市场,而且把市场一分为三,南市场、北市场、双台子大市场,前进街繁华不再,不愿意走的老街坊,汇集在32号商量去处。

卖小百、渔网、杂品的老板在一起喝了酒,想了无数的主意,要搬走吧,都舍不得原来的主顾,不搬走吧,怕人客稀少。

最后,丹女拍了板。都不走,就在这条街上坚守,哪怕没有人来也坚守着。

出小百摊的李大妈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天坚持用过去的老摊床,卖些针头线脑的小商品。冬天,我怕她冷,劝她不要出摊了,她说习惯了,怕老顾客找不到她。

卖老鼠药的张大爷哪都不去,就固守在原地卖些苍蝇药、老鼠药,顺带连自家的花也搬出来,有人要就卖,没人要就当做给花晒太阳了。渐渐的,周围菜农摘了自家菜来卖,下班的市民顺手选购一些,一个小的农贸市场初步形成了,周围的人群陆续聚拢过来。

还有卖杂品、劳保、渔网的都坚守下来。原来这条街卖杂品的只有几个推车的小贩,他们固执地守在原地,还抱成一团,都说无奸不商,前进街的老街坊却不这样,自己进到什么货,哪进的便宜,连带联络方式都告诉对方,有听不明白的,甚至带人过去。两家经营品种一样的,就自己划分经营范围,互不逾距,谁家进货没钱了,互相串换着花。劳保和渔网也是,一家经营,有别人加入,立马报团经营,就这样由小及大,渐渐的有批发的客商上门了,前进街的商户薄利多销,送货上门,逐渐打出名号,连这条街都改称杂品一条街了。在这里不论什么都能买得到。不过到这里买东西,你不要砍价砍一大块,他们实在,不会要价和卖价差一大块,他们根本就在批发。

当然,他们也是有纠纷的,两家协商不好,相约去32号。找几个老邻居,吃一顿饭,把理由摆一摆,大家议一议,最后由丹女拍板。一旦拍了板,什么事都没有复议的必要了。

前一年,因为建地下商场,前进街出口给堵死了,不管零售还是搞批发的商户都遭了殃。车进不来,客流稀少,生意锐减。这些困难统统难不倒前进街人,他们怕客户车进不来,主动把货物肩抗到大路上,再让客户用车拉走,小街上经常看见大人孩子齐上阵,肩背手提的大包小包的货汗流浃背地走着。

如今,这条街上的老商户都赚到了钱,买上楼,开起了汽车,有的甚至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但他们还是守着摊子,卖着货,甚至连穿戴都是原来的样子,黑黑的脸膛,廉价的衣服,笑眼咪咪的,一副淳朴的模样。你在这条街上看到农妇样的老板娘和伙计一样的憨老板别冒出贫困和需要帮助的想法,他们可能昨天还为哪个灾区捐款10万。特别是那几户大的批发户不能说腰缠万贯,也是富裕人家了,依然早九晚五地守着摊子过生活。我问他们为什么只守着这条街,试一试把生意做大,做个盘锦乃至全省总代理什么的,不是赚更多吗?他们憨笑着说没那么大的野心,这样守着摊子,有吃有住就挺好的。再问这条街动迁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走?他们再次憨笑说,不能走,怕客户来了找不到他们。就是这个淳朴的信念让他们守着摊子惨淡经营了10多年,如今生意好转了,更不能说走就走,让客户找不到他们。当然,他们或许没有经营什么百年老店或者商界留名的理想,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起前进街商户金不换的信誉。

张丹女老了,当年在这条街上烙馅饼的盈盈少女,已年近五旬了,当年的满头黑发已经花白大半,仍是笑盈盈的一张脸,让你恍如昨天。

前进街32号成为这条街醒目的标志。这条街的男男女女都在这个饭店消费。每天有高兴的、不高兴的,坐在一起互相说一说,经营上遇见挫折了、失意了,互相打打气。东家经营困难了,需要帮;西家遇到难题了,要解决,都在这里做最后裁决。这里是信息溪流的汇总,汇总之后稍作调整,再投入新的奔忙。

有三十多年了吧,不管谁走了,谁发达了,谁家如何了,她都在。甚至她男人都禁不住诱惑,奔向外面的花花世界了,她仍然守在这里,不急不躁的。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和她做人一样是从一而终的,一条道跑到黑。我不知道她的执拗影响了周围人,还是周围人压根也执拗,反正就是守土重迁,就是执着追求。

她的两个孩子长大了,她不打算改变孩子的命运。她和我说,想把接力棒传给自己的孩子。她说,做哪种工作不是为了挣钱,在这条街上人熟为宝,我想让孩子接我的班。

我没表态,但真诚希望她再多干上几年,每天都看见她洋溢的笑脸,就知道我回家了。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这条街上的人还是老样子。老子干不动了,儿子接班,连店铺字号都不变。生意做顺手了,扩展一下店铺,还在原地经营。有一些在这条街上赚了钱走了,他的铺子被接管下来,继续存在,尽管不断有新鲜血液进来,但大部分人的面孔不变。

我不知道别地儿的人怎么样,只知道这地的人不欺生,不欺行霸市,有钱大伙赚,有财一起发。遇到困难不等不靠,更不上访,自主经营,抱团取暖。一旦经营顺利了,小富即安,不再奢望别处的风景。你要和他们讲直销、马云、摩尔等新的经营模式,他们瞪着可爱的眼睛嗤之以鼻,告诉你说,别人如何我没兴趣,我这一亩三分地管好了就行了。这就是可爱的前进街人,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没野心也不冒险;他们小富即安,守土重迁,没理想也不堕落。

他们信奉生意比天大,劳动最光荣,早起的鸟儿碰不到捕鸟的夹子,他们的道理是他们信奉一生的座右铭。

前进街和前进街比较醒目的标志32号,用一生的时间只践行一个理念,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节约了生命还是浪费了人生。

责任编辑 董晓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