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种仿“超文本”的报告文学形态的出现

时间:2024-05-04

张小龙

文学样式的规范总被作家和读者通过默契而共同遵守。这样,关于文学体裁的意识便有了惯例性。然而,当我读到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中国新教育风暴》(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时,却多少有一点让我以前的报告文学体裁期待心理受挫。它在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其他要素与特征上没有什么改变,但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像网络超文本一样的“相关思索”链接。这种“相关思索”内容附加在前面一大章篇幅之后。在表达方式上有议论,也有记叙。从体裁小类别上看属于随笔。按理说,报告文学作品中早就有夹叙夹议、先叙后议、先议后叙的形式。它允许事实、形象和思想的灵活结合。那么,《中国新教育风暴》的这种“相关思索”链接究竟与以前的报告文学作品里的那种议论形式有何不同呢?这也正是我要对此进行辨析的地方。

其一,以前的报告文学中的议论,从来没有单独标出题目独立成段的。要么前面紧连着叙事的部分,要么后面紧跟着叙事的部分,要么被夹在叙事部分当中。其二,这种“相关思索”是前面一大章内容相关的知识性或哲理性思考,而不是以前报告文学中只针对叙事部分的议论。如“相关思索”的一些标题显示:“把孩子从负螺旋状态解放出来”、“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谁支撑着你的信心”、“不知引导着求知”等。

这种新形式究竟如何定义呢?笔者不禁联想到网络文学的超文本范式。“超文本”这一概念是美国人尼尔森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文学机器》中对“超文本”的理解是:“非相续著述”,即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牛津英语词典》也有对超文本的解释:“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尤其是那些让这些材料(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等)的读者可以在某一特定点予以中断,以便使一个文件的阅读可以用参考其他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的文本或图像。”之所以说《中国新教育风暴》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有点像“超文本”,是因为它也以“链”的方式打破了原来报告文学的线性形式,可以让读者在一大章阅读之后稍微中断,从而参考“相关思索”内容。它的特征是多线性或超线性,即由线性结构转向链接性结构,由刚性结构转向弹性结构,由封闭结构转向开放结构。而以前的报告文学文本,则是作者根据创作意图,按照章节、页码顺序自然展开,读者根据线性文字排列方式一页一页往下看。当然,《中国新教育风暴》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样式,我们只能说它带有一点“超文本”的特征,毕竟它只是对“超文本”范式的一种简单的模仿。像真正的网络超文本,读者可随意点击文本中的一个词语,就能出现一个相关的窗口,以及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性写作等功能,这些在目前的纸质文本中都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这种仿“超文本”报告文学样式是怎么出现的呢?笔者以为,它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审美心理直接相关。一方面,由于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话、电脑、电视和互联网使得我们的各种感知功能得到延伸,我们内心需求信息的欲望得到空前的膨胀和满足。而另一方面,传统的纸质文本的线性结构所提供的信息,在这些富有魔力的电子媒介面前,已全然失去了它原有的崇高地位。因而,现实迫切要求纸质文本必须在信息量和文本接受方式上有所革新。

其次,在文学生产中,作家作为自由创造的生产者,他在接受文学样式规范制约的同时,又有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对文学样式进行选择的自由。而且,当原有的文学样式与他的情感体验内容不具有匹配关系时,他就有可能创造性地对文学样式进行改造、重建。细读《中国新教育风暴》,我们能体会得到作者王宏甲对传统教育的切肤之痛和深沉的情绪体验。文中他特意以“谁帮助了我的孩子”为标题,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发自内心的批判,而对“探究性学习”则由衷地热烈欢呼。可以想象得到,原有的报告文学写作规范不能淋漓尽致地让他表达对传统的与新型的教育的情感态度,才有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中“相关思索”链接来延伸他的继续思索。

最后,如文学样式演变的一个常见规律:不同样式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也是这种仿“超文本”的报告文学样式出现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网络超文本文学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它虽然还不能被文学圈内的大多数人士所认可,但总有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作家,出于种种原因和考虑,对不同样式进行试验性的融合,给原有的文学样式注入新鲜血液,带来青春与活力。比如在这之前“诗体小说”、“散文体长诗”、“散文诗”、“诗剧”等的出现。而王宏甲所做出的贡献,正与这些新的文学形态的创造者的功绩相仿佛。

责任编辑 树 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