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诗歌的新特性与文学教学的新方式

时间:2024-05-04

摘 要: 网络诗歌已成为当代文学的新形态,也为文学教育乃至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提出新命题。这一诗歌形态因为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融入带来全新的文学效应。一方面丰富了诗歌表现的艺术手段,拓展出新的想象空间、抒情方式;另一方面又在数字信息新技术的催生下以图像、声音、动图等与文字配套的传播方式将传统的平面化阅读体验转化为多感官的立体阅读体验。综合性的融媒体技术创造出更具感官冲击力的诗歌美学效应。这种综合性技术叠加所带来的文学效应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机械增量,而是文学创作与文学审美裂变的奇妙化学反应。针对网络诗歌这种由新观念、新技术、新形态、新感觉、新效应汇聚而成的新特性,文学创作、文学审美与文学教育都需要在思维方式、体验方式与实践方式上进行紧扣时代前沿的变革。

关键词:网络诗歌 文学新形态 教学新方式

随着互联网传媒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新媒体文学乃至日常生活性的自媒体写作已经成为当代文学教育与实践的新课题,其规模相较于传统纸媒文学与写作以千倍计,特别是网络诗歌创作更是因其灵便快捷而异常活跃,可谓融媒体重新唤醒了诗歌的春天。回顾新时期以来的当代诗歌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传统诗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而逐渐衰微,已失去昔日文学桂冠明珠的荣耀与感召力,世人甚至戏谑“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就在這种世人质疑诗歌已死的语境之中,网络的兴起为诗歌发展带来新的时代契机,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更是为诗歌发展注入新的激素,为诗歌走向大众与世俗提供了技术保障与生活平台,乃至在一种习惯性的触屏生活之中形成一种文化消费习惯。网络与自媒体一方面为诗歌兴盛注入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在数字信息新技术的催生下以图像、声音、动图等与文字配套的传播方式使其形成新的文学特性。这种新特性不仅仅局限于传播方式层面,更深入到思维方式层面,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态。面对网络诗歌标示的文学新语境,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应对其进行及时研究并在教学中形成新的实践方式,因为当代文学及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下限的与时俱进的文学命题与教育命题。

回顾中国网络诗歌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是网络论坛时期,二是网刊专栏时期,三是博客时期,四是当下正兴盛的移动终端时期。总体来看,现在已经进入后网站时代,自媒体传播日益取代前三种而成为时代新宠。所谓新宠,是指在当下触屏生活时代网络诗歌写作、传播与消费成为世俗生活的调料与时尚,比如即使在文化层次并不高的大众微信朋友圈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某种诗性气息,诗与远方因为网络新媒体而成为虚拟的生活常态。

贯通来看,互联网、自媒体与诗歌的相遇引发了诗歌形态与内容的革命性嬗变。就多媒体诗歌来说,它的技术含量本身就超越了传统纸质诗歌创作,不仅要求具备综合的文学素养,而且要求掌握高超的网络技术,具有美术设计的能力,这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文学边界,成为一种跨界性的文学艺术。这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比如密苏里大学就建立了涵盖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等领域的网络新媒体文学基地,特别是运营了商业新媒体平台,并利用该平台的新闻编辑室作为学生的实践实验室。此外,很多大学还建立跨学科数字人文中心,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辅助人文研究实验室、MIT的Hyper studio、马里兰大学的艺术技术研究所、日本立命馆大学的京都数字文艺中心。数字化文学教育与实践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在这种文学态势下,网络新媒体文学成为我国“新文科”首批课程进入改革实践之中,上海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成立新媒体文学工作坊。总体而言,网络诗歌标示的文学时代之变对文学个体综合能力与跨界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

具体来说,从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这一本质性视角看,利用网络与电脑、手机等特有媒介所创作的诗歌相对于平面印刷媒体上的诗歌首先在语言上就发生了具有新质性的变化,程式语言在诗歌领域显示出强旺的生命力。这种诗歌实则是文学审美的技术化,在形态与抒情上呈现出新的美学经验生成方式,特别是以下几种情态:一是具象诗。它用字来作画,用文来绘图,把文字图像化,把图像文字化,制造出令人惊艳的第一印象,唤醒文字本身内含的象形能力,发掘出文字别具一格的艺术属性,是充分利用文字、符号、图片之间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网络诗歌。通过信息技术融诗歌、故事、金石印章和文人竹画为一体的画作,可以称得上令人赏心悦目、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二是多向诗。这是一种超链接文本诗歌,比如代橘的《超情书》。三是多媒体诗。这种诗歌除了图片、文字等平面媒介融合外,还有影视、音响、装置艺术等其他媒介参与制作。比如,毛翰的《天籁如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乐、图片整合为一体,将神秘的通感(如音色交感)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现实,成为一种典型的多媒体诗歌。四是互动诗。这是一种由读者参与阅读、书写的多重创造的网络诗。以上四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为融合的。

深入体验,诗歌因为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融入而带来全新的文学效应。一方面丰富了诗歌表现的艺术手段。多媒体数字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传播方式层面,而且拓展了新的想象空间、抒情方式。另一方面将传统的平面化阅读体验转化为多感官的立体阅读体验。单一的文字阅读变成了融图像、声音、动图为一体的立体化阅读。再者,拓展出新的诗歌境界。综合性的媒介技术创造出一种超越性的整体诗歌美感,由此带来一种更具冲击力的诗歌美学境界。文字+媒介、媒介+媒介以及文字、声音、图像、装置艺术、电脑程序等叠加所带来的文学效应,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机械增量,而是文学创作与文学审美裂变的奇妙化学反应。

追踪溯源,网络诗歌在本质上是后现代文化语境的产物。随着现代进程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后现代主义成为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趋势。从哲学层面审视,传统的本体问题日益转向叙述的语言方式。其实,回顾当代诗歌发展历程,早在韩东提出“诗到语言即止”的命题之时,继朦胧诗之后的第三代诗人就日益追求语言的物质性。他们从语言本身的质地出发来构筑诗歌艺术,从运用语言表达世界的工具性到让语言呈现自身的物质性,从让世界本身言说到让语言本身言说。正是这种趋向,新技术才与诗歌一拍即合。图像、声音、动图等不过是语言物质性的直观呈现。这样,从文化背景上看,打破文学与媒介新技术的界限,追求新媒体本身的言说功能以及传播效果实质是网络诗人共通的诗歌本体观念,一种诗歌日益归向语言本体性的时代趋向。

这些新技术、新观念、新形态、新感觉、新效应汇聚成网络诗歌区别于传统诗歌的新特性。网络诗歌将网络新媒体文学的时代性极大地凸显出来,特别是信息新技术于此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图文并茂、音画两全、声情并茂、界面旋转既是技术革新,更是文学创作与审美的革新,传统文学所追求的文字诗性、修辞审美、句式巧置、蕴藉意境被图文直观的强大信息所解构,语言艺术的魅力与神圣性被技术祛魅。作为当代文学的新现象,特别是作为新文科倡导的新课程,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应于此展开多层面、多维度的探究。

其一,文学创作与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网络诗歌改变了写作者乃至阅读者的思维和心态。在网络虚拟世界人人都可以卸下面具,加入诗歌写作的“假面舞会”,像隐身人一样恣意狂欢,诗歌成了传播迅疾的消费性流行艺术。这种研究者们有褒有贬的文学现象,需要从语言学理上进行深入剖析。诗歌属于传统的语言艺术,其语言诗性特征来源于索绪尔的聚合轴关系。按照索绪尔的语言组合理论,所有的语言关系呈现为横向的组合关系和纵向的聚合关系。前者指的是一个句子在时间上呈现的关系,一个句子里词组与词组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排列;后者是联想关系,指的是一个句子中出现的词与没有出现的、和它组成共时相似关系的词之间的关系。诗歌语言的纵向聚合关系多过于横向关系,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不追求在时间轴上的语义表达,而是从纵向聚合关系中不断挑选、联想词语,展现语词潜能。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在语义表达上不以逻辑陈述为目的,而在于捕捉词语本身的艺术特性,词语之间往往跳跃、断裂、缺乏语义关联。网络诗歌恰恰抓住了这一语言特性,只是它将很多语言以图像、声音等替代。网络诗歌将诗歌语言的这种特性进一步扩充出来,将追求快速、跳跃、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张扬凸显。因此,唯有把握这种思维方式方能顺畅进入网络诗歌世界。这与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审美韵致有着明显的区别,显示出一种融媒体时代的语言特性与思维方式。

其二,文学欣赏与教学体验方式的变革。相对于传统诗歌,网络诗歌突显出声色一体的智性抒情色彩与审美感受。它注重图像、声音、文字、动图之间的相互配合。比如《战争》:“假如战争是一场病/我……”鼠标可以点击屏幕上方框标示的空白区域,每点击一次都会射出红色线条,将屏幕上的方框击碎,出现诗行,点击的时候伴随着强烈的子弹发射声。诗人通过程序设计让每个读诗者成为一名枪手,在子弹声音逐个炸响之后,意义才会浮现,就像每次战争结束之后,當生命消散之时,人们才会反省战争伦理。如果说现代主义诗人里尔克等人做出了诗是经验而非单纯情感的判断,致使现代诗歌抒情方式由情感表达到体验书写,由直抒胸臆到远距离的智性抒情,那么网络诗歌也同样呈现出智性抒情色彩,只不过它更多体现在由融媒体技术手段反映出来的理性思考上。

其三,文学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网络诗歌作为新的文学形态,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时代前沿内容。文学教学特别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来说无法回避,更不能闭目塞听,抱持传统审美趣味与思维习惯一味排斥,应该将汉语言文学教学紧扣时代发展前沿,把网络诗歌等新媒体文学纳入教学范围,将公众号文学、微博文学、短视频文学等网络新媒体文学纳入教学视野,建设“数字人文”等“新文科”前沿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网络新媒体文学课程教材,深度融合中文、传播、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学资源,打破中文、传播等学科的界限,建设“汉语言文学+媒体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新文科的“融合”理念与一流专业的创新理念为出发点,多维探索网络新媒体文学课程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系。强化学生对文学时代前沿的认知与实践,拓展中文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能力,突破网络新媒体文学、创新创业和课程思政的隔膜,实现育人的全面协同,为融媒体时代中文学生创新创业探索新途径。事实上,融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网络新媒体文学课程教学无疑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探索。

早在唐代这一中国传统诗歌顶峰时期,白居易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命题。传统诗人早就认识到写诗要合时与合事,要把握现实生活的脉律,强调诗文应具有时效性、鲜活性与现实性。时值当下,网络与自媒体消解了交流者之间的地域差异、身份差异,为诗歌提供了更开放、更自由的空间,他们在网络上写诗、谈诗,用鼠标、键盘、触屏寻找自己的知音和同道,寻找自己心灵栖息的场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加剧。读者可以在网络作品的页面上直接发表评论,作者可以向读者进一步阐释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这种充分的互动性是传统文学无法实现的。而且,网络写作者兼有作者、读者、评论者三重身份,可以在写、读、评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写作的理解,逐步领悟写作的真谛。网络与自媒体成为提升创作水平的“练兵场”,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活动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平台,论坛新作难以计数,点评跟帖热热闹闹,诗歌活动如火如荼,交流聚会比比皆是,触屏互通更是随时随地。因此,网络新媒体文学教育乃至实践写作是融媒体时代的产物。特别是在手机阅读已成为青年阅读与交流沟通主要方式的情势下,网络新媒体文学教学改革相应成为融媒体时代新文科建设的排头兵,由此形成“网络新媒体文学”“创新创业”与“思政课程”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既可拓展文科学生的专业视野与能力,又可为融媒体时代文科学生创新创业探索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唐东堰,雷奕,陈彩林.网络与新媒体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 欧阳友权.网络文本本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 王光利.审美范式转型与新媒体文学发展路向[J].江苏社会科学,2021(2).

[4] 刘琳琪.新媒体文学的转向与话语生态的变革[J].文艺争鸣,2020 (6).

[5] 徐杰.“意味”与“快感”:从传统文学到新媒体文学[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 (2).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一流专业与新文科建设的网络新媒体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

作 者: 陈彩林,文学博士,博士后,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