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盲山》的“盲点”释义

时间:2024-05-04

摘 要:《盲山》作为李杨导演“三盲”系列电影之一,也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之一,不但创作手法独特、人物形象立体,而且满含精神意义。它是推动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一份子,是社会底层的照妖镜,引人深思。

关键词:“盲” 社会底层 现实主义

一、《盲山》之“盲”

对于《盲山》这部电影,如果想要探究其丰富的内涵,就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盲”字上来。这部电影中展现“盲”的是偏僻的故事发生地、被无视的法律,以及被欲望征服后只剩下冷漠邪恶的人心。

(一)法律之“盲” 大山里的人往往与淳朴、善良这类词汇挂钩,但在《盲山》的故事中,这些人只和欲望、麻木、冷漠、包庇这些词相关。白雪梅,一名刚刚踏入社会急于找工作的女大学生,人贩子喜欢她初出茅庐的天真单纯和想有一番作为的迫切,顺利引诱雪梅上钩且卖入深山中。在那个偏远又封闭的村子里,雪梅从未放弃寻找逃出大山的机会,但村民自私冷漠,早已都是为繁衍后代而生存的动物,不仅相互包庇,还合起伙来一起阻挠雪梅逃跑。当地的村官更是失职失责,选择对一切视而不见。许多老百姓和官员违了法、吃了亏,都是因为他们是法盲,不知法、不懂法。a农村里经济水平低、教育水平低,因此“法盲”尤其多。什么叫法制社会,一个本身就不明白这个问题含义的人是无法用法律来衡量自己行为、规范自己行为的。一部分人不是对法一无所知,他们知道一点法律常识,但是他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再进行学习。可是,在封闭的大山里,没机会接触外界,没办法提高文化知识,没手段增强法制观念,这少数“有意识的人”也开始冷漠麻木。农村里往往没有确立明确的执法机构,执法机制也不够健全,没有建立与各种法律问题相对应的制度;农村经费受限,执法人员数量过少,人手不够分配,并且法律素质水平不过关。由于地域偏僻,进出困难,大山外的法律力量也难以深入。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造成了白雪梅式的悲剧。

(二)人性之“盲” 李杨导演在采访中说:“我对人性的看法就是,人之初既不善良,也不恶,是善和恶并存的,只是你的环境。”《盲山》中,贫穷的生存环境使人难以满足欲望,人性崩塌,开始产生了恶欲,也让人不辨黑白,对犯罪视而不见。

《盲山》中,白雪梅逃跑了多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黄德贵的表弟黄德诚经常给白雪梅送书,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黄德诚答应雪梅一起私奔逃走,但当他们的私情被发现时,他选择了远走,选择了抛弃雪梅。知识分子的软弱,对亲情和家族压力的恐惧,使他反抗不了,最终也选择了视而不见。他根本上其实和无知村民没有区别,微薄的知识并没有让良知深入内心,只给他伪造了用来吸引雪梅的一个好人的躯壳。当假的躯壳与私利相碰撞,躯壳就破碎了,人性的自私也就显现了,只剩下一个自私的明哲保身的黄德诚。之后,雪梅只能找机会向小卖部老板借钱,面对老板无理无耻的要求,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等筹够了坐车的钱,雪梅终于坐上了去镇里的车,离逃脱牢笼只有一步之遥,哪知赶来的黄德贵递了一支烟,说了一句“我老婆跑了,让我上去看一下”就轻轻松松让司机打开了门,为了避免产生纠葛,司机和车上的乘客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大家都沉默似木头人,对白雪梅的呼救充耳不闻。

(三)法之“盲”与人性之“盲”的互恶 人性在不良环境的催化下是会变坏并恶化的,人心虽然能够被引导向善,但其根本是主观易变的,无法完全掌控的。在《盲山》中的人性確实是易变的,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不能动摇的法律也被扭曲至“盲”的程度。法律原是用于保护善良,保护好人的,在这里却沦为了罪恶的盾牌。这样的结果不是单方面由人性变坏或者法律不健全造成的,而是因为人性之“盲”与法律之“盲”互相扶持,罪恶才会愈演愈烈。罪恶不怕龟缩在角落,阴暗的角落是罪恶生殖繁衍的巢穴,罪恶怕的是被公之于众,被道德谴责,被法律制裁。但在黑白不分、视而不见的旁观者的掩护下,罪恶顺利躲藏于角落。“盲”不仅是人性本身恶对善的掩盖,也是黑白不分、视而不见的旁观者态度。

二、《盲山》的讲述策略

好电影需要具备的因素除了剧情引人入胜之外,巧妙的讲述策略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盲山》具有独特的拍摄叙事视角,它超现实的记录手段结合从小人物出发的拍摄视角,更让人联想到社会现实,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

(一)视角的底层化 《盲山》拍摄的故事选择定格在社会最底层,并不是别的阶层中没有类似悲剧发生,而是因为底层视角给观影者带来的感受是最真实、最直观、最冲击的。什么是底层?在《盲山》中农村就代表了社会底层。《盲山》关注底层,以底层视角表现底层男人、女人、孩子的生活和命运,通过底层叙事讲述了底层人的故事。导演李杨因历史文化问题和家庭成分问题,曾经历家道中落,在最底层被歧视被打骂,体会到了处于社会底层最真实的滋味,使他内心深处有一种特殊的底层情怀。《盲山》用批判的视角去捕捉,将这底层生活的迷雾吹散,将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重现并且放大,然后展示在观众们面前,让观影者联想到社会现实问题,冲击人心。

(二)拷问对象的层递性

从法律角度来看,《盲山》的警察在知道村民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努力营救白雪梅却被拦下。有一种情况叫作“法不责众”,在这部影片中,当面对一众法盲,即使有法可依,执法人员也会依旧不能实施。影片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让罪犯逍遥法外的原因却不断升级。法律在不断健全的同时,犯罪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从人性角度来看,《盲山》的村民为了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而活着,这是作为人具有的原始繁衍欲望。李扬“三盲”系列的每一部影片都是对人性的不同拷问,更是让观众看到了人性问题的升级。

三、“三盲”系列的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的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盲山》便是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电影。与形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相比,现实主义最直观的特征就是犀利,并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描绘出客观真实的社会现实,抨击黑暗与丑恶,让沉浸在美好里的人们也能深刻体会到社会中的苦难。

(一)现实主义手法在《盲山》中的具体呈现

《盲山》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整体故事发展跌宕起伏,精神内涵丰富,改编自社会真实事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实面貌。《盲山》中生活在大山里的黄德贵以及村民们,因为贫穷娶不起媳妇,欲望驱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买媳妇、生孩子、劳作,就像动物繁衍一样,如此循环宗接代似乎是他们唯一的使命。《盲山》不仅贯彻了现实主义电影讽刺社会现实的宗旨,还抓住了现实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特点。

但与此同时,《盲山》中的小男孩李青山是一种纯净的善良美好的存在。李青山一直以来都是青涩害羞的,但当他发现邮差被黄德贵贿赂,白雪梅的寄出的信遭到拦截的时候,自告奋勇地揽下了寄信的任务。一个孩子的力量本来是渺小的,影片中白雪梅的数次逃跑都失败了,反而最后是渺小的李青山顺利将信息传达出了大山。“青山”可以理解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孩子象征着我们的未来。

有些环境可以把善良的人变成恶人,有些环境可以把恶人变得善良。但是环境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有人变得善良,有人变得更恶。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不能只一味地抨击,要在抨击中有所升华,需要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盲山》就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这种批判恶,弘扬美的精神。

(二)现实主义的作用 当今时代,现实主义电影面临重重考验,但在电影界它始终都会有一席之地。现实主义电影是厚积薄发的,往往在短暂的沉寂之后,会给以电影市场会与众不同之回响。现实主义电影往往能引发多个群体的关注浪潮,它除了能引起了观影者的强烈反响,还能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甚至也能引起对恶者的关注,而《盲山》就是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之一。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要达到良好的回归效益,除了要及时抓住机会填补市场空缺,还要有真正的价值,也就是要发挥好现实主义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盲山》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美好、公正的法制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社会、对民众起到一种独特的“电影教育”的作用。

在未来电影的发展中,单单靠花里胡哨的视觉冲击,显然已经无法获取更多观众心灵上的共鸣,而能引起民众共鸣的现实主义电影是值得肯定的。《盲山》恰好带给了观众不同的观感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它触碰了整体社会民众的集体记忆,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共鸣。

四、结论

《盲山》启示人们在追求新奇感科技时代,也要关注现实主义电影,这一类电影承载与担当了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底层社会,关注那些不幸的弱势群体,就是关注人本身。

a 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第126—140页。

参考文献:

[1]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 朱为惠. 恶的彰显与善的式微——论李杨电影中的人文意蕴[J].电影文学, 2009(16).

[3] 安岚.李杨电影研究[J].安徽文学, 2012(8).

[4]高兆明. 欲望与人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4).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研究课题“‘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海洋文化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外海上交通与贸易》课程为例”(编号:2019SCG252)

作 者: 陈露,教育碩士,浙江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通讯作者韩翔,博士,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史。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