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巍
摘 要:清代经典传奇《桃花扇》自脱稿开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岁月,仍然以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流传与演变,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学系列。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首先介绍了《桃花扇》的传播接受概况,然后分别从文本创作、传播媒介和接受者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三方面来探析其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孔尚任 传播接受 影响因素
清代经典传奇《桃花扇》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京师。回首三百多年的岁月,这部古典名著以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流传与演变,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学系列。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正如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所说:“离开各个时代接受者的参与,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稽之谈。”①正是由于不同时代接受者连续性、创造性地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与传播,才形成了文学史。当然,在接受者传播与接受的创造性活动中,又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探析《桃花扇》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
一、《桃花扇》传播接受的基本概况
(一)在清代的传播接受概况
1.康熙年间 在《桃花扇》定稿前,主要是以孔尚任的手抄本流传于友人之间,虽然借读的人很多,但是会意的人却很少,几次他都想付之一炬。然而,在定稿之后,《桃花扇》的受众越来越多,曾名噪一时。《桃花扇本末》中记载:“《桃花扇》本成,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②随着手抄本的流传,人们不再满足于文本阅读,从1700年开始,把《桃花扇》搬上了舞台。在这一阶段,承担接受与传播任务的是私家戏班,当时主要演出的戏班有金科班、刘雨峰班、宋荦家班、容美土司家班。其中,前三家都是以《桃花扇》的原貌出现在舞台上,而容美土司家班则是以顾彩改编的《南桃花扇》为底本,以巴曲为曲调进行演出的。此外,从1708年开始,出现了刊刻本。在《桃花扇》定稿、舞台演出到刊刻本流传的过程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其接受,或是评点,或是对传奇改编……然而,由于其敏感的主题内容,使得其受众范围仅限于文人士大夫、明朝遗民这个小圈子。
2.雍乾以降至19世纪末年 在这一阶段,《桃花扇》的木刻版本开始兴盛,现存的版本主要有泰州沈氏刻本、苏州叶起元序刻本、嘉庆年间刻本等,并且出现了《绘图绣像桃花扇传奇》等插图本。版本多样化的特征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扇》的传播接受概况。同时,这一时期的接受形式也主要体现在咏剧诗和对原作的改编上,如出现了最早的小说话本《桃花扇》,其不仅以大团圆结局,还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后话。此外,画家也参与了对《桃花扇》的接受与传播,他们开始以戏曲为蓝本描画图像,并且在画上题咏诗歌,如陈清远《李香君》的画像和陈文述《题李香小影》等,以自己的方式对李香君的形象进行了阐释。
总之,在整个清代,《桃花扇》以不同的形式流传与演变。它从诞生伊始便与洪的《长生殿》共同被誉为清代传奇的巅峰,但是,它的受众范围一直都很小,并且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出现了“空窗期”。其“空窗期”主要表现为,在《历代戏曲目录丛刊》《重订曲海总目》等曲目著作中没有编目《桃花扇》,或是曲目中提到的相关信息很少。因此,整体来说,《桃花扇》的接受状况并不是很好。
(二)20世纪以来的传播接受概况
20世纪以来,《桃花扇》以各种版本流传,如校注本、汉英版、电子版、插图版、白话本等。在方式上,除了以往的咏剧诗、图像流传和小说改编等形式之外,《桃花扇》凭借新的载体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接受者面前,首先有对其各种戏剧形式的改编,如京剧、桂剧、话剧、歌剧本、昆曲和广播连续剧等。其次还有对其进行电影改编,如西影影片《桃花扇》等。随着电影的传播,又产生了观影诗这一接受方式。再次,《桃花扇》的连环画、年画和漫画也开始流行。当然,在这个时期,除了通过这些新媒介对《桃花扇》传播接受外,关于此剧的批评理论研究情况也十分可观。自王国维和吴梅高度评价《桃花扇》的艺术之后,除“文革”期间学者对其进行彻底否定外,《桃花扇》受到了学者广泛的研究。
总之,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媒介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桃花扇》这样的传统艺术经典有了更赏心悦目的接受体验,使得《桃花扇》一直都充满文学活力。
二、《桃花扇》在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
姚斯说文学作品“像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③在这句话中,他暗含了文学具有历史性,正是由于人们对文学的“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才使其具有历史生命。而在文学作品的传播接受过程中包含了文本创作、传播媒介、接受者以及接受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基本因素。因此,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阐释《桃花扇》在传播接受中的影响因素。
(一)文本创作的影响因素
伊瑟尔在他的著作中提出“隐含的读者”这一重要理论,他把文本读者分为三种类型:现实的读者,隐含的读者,作家心目中理想的读者。他认为,在每部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文学生产者都提前设想了它被接受的群体对象,而这一创作设想也就决定了作品特定的主题思想。在孔尚任的创作过程中,对其受众范围也有过预想。他在《凡例》中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草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④这里,孔尚任“隐含的读者”是经历过明清易代的父老。因此,他借《桃花扇》来发兴亡之叹,以获得读者共鸣。而到了现今时代,人们对其接受的角度转化到了侯李之间的爱情,淡化了兴亡之叹的感觉。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活动中的读者意识及其特定主题影响着其传播接受情况。此外,文学作品的“空白”是传播接受的一种动力因素。伊瑟尔认为,正是由于这“空白部分”与“不定性”才引起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促使着人们对其进行不断的阐释。在《桃花扇》中,其“空白部分”便是它的悲剧结局,这与人们所期待的团圆心理产生了矛盾,所以在人们的接受中不断地对这一“空白”进行填充。如顾彩等人对《桃花扇》进行的改编,都将原作的悲剧改为大团圆的结局。因此,在其传播接受过程中,文本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传播媒介的影响因素
一部作品只有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才能为接受者所接受。所以,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媒介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从《桃花扇》的传播史来看,主要的传播媒介有刊本的流传、舞台的演出、图像的流传、荧屏的流传和网络的传播等。如“青春版”《1699桃花扇》,导演田沁鑫对剧目的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和剪辑制作,使其以各种形式搭载光盘、电视、网络等新兴传播介质进行演艺内容的传播。在新的传播媒介的配合下,接受者又重新燃起了对传统经典,尤其是曾一度被现代人边缘化的传统戏曲经典的追求热情。并且,其受众范围也因此得以扩大。再如,以前的刊本流传,其受众范围局限于文人之间,而《桃花扇》连环画、漫画和年画等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桃花扇》的受众范围延伸到了普通百姓,尤其是青少年中。总之,接受历史的发展只有在传播媒介的配合下才更有活力与动力。
(三)接受者及其所处社会背景的影响因素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审美接受活动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艺术作品的支配、利用、改造,使其服务于主体的愿望、意图、需要和目的的过程,接受者具有能动性。而在接受活动中,接受者会受到其所处社会背景的制约,在不同的背景下,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接受活动。比如,《桃花扇》在清代的传播接受中曾出现“空窗期”。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其内容犯了清廷大忌,遭到统治阶级的禁演;另外,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故老遗少渐渐凋零,后起新秀们也逐渐认同清朝统治,所以对《桃花扇》的兴亡主题不再那么关注。再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时期,为了社会的需要,欧阳予倩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了文本新的特殊意义,使其作品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激发了人们的抗战热情。由此可见,在传播接受中,接受者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总结
自《桃花扇》问世以来,就一直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们所传播与接受,在这审美接受过程中,人们的接受行为不是独立的,而是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它首先受文本创作的影响,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创作主题影响了其受众范围;传播媒介的发展决定了其受众层次和接受水平;接受者作为接受的主体,不仅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其接受活动还受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总之,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接受者对《桃花扇》的不断接受与流传,保持了经典戏曲的生命活力。
{1} [德]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转引自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2}{4} 王季思注:《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第1页。
{3} [德]姚斯著,周宁等译:《走向接受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参考文献:
[1] 曲沐.《红楼梦》和《桃花扇》[J].红楼梦学刊,1983(1).
[2] 张阿利.《桃花扇》不同文本流变之探析[J].人文杂志,200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