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水中天
宋元鹏,美术硕士、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山东枣庄学院、曲阜师大、中央美院。现任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书画考级鲁南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书画作品获中国美协、书协、文化部等主办的展览60余次奖项。百余幅作品被国务院侨联、中国历史博物馆、福建省美协、山东省文明办、英国皇室等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主持少林寺大型壁画工程、香港鲁班国际投资集团等大型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总策划总设计10余项。他曾多次代表书画界访问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爱心艺术家”称号,被中国慈善总会中国老年报社授予“书画艺术爱心大使”称号。
初识宋元鹏是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近现代书画展上,那时其貌不扬的他夹杂在如云的书画家中,但他那纪念碑式的国画巨幅《山之魂》着实让现场的评委吃了一惊。他的那幅画不是表现什么个人艺术探索,而是怀着沉甸甸的使命感为民族立碑,为山川代言,为文化写神,他表现的不仅是天之广漠、山之雄伟,而且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的蒙昧中涣发而出的呐喊和力量,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无疑他的这幅作品把评委震憾折服,最终获得金奖。后来他常问教于我,渐渐地对这位来自孔孟之乡的淳朴老乡关注起来。
宋元鹏出生于山东滕州,山里人朴实憨厚的性格时时影响着他。他人很本色、豪放、智慧、诚恳,有一种内蕴的体现,是一个不善言辞而纵情艺术创作的人。他总是以鲜明的个性,青春的激情,不遗余力地积极进取,以高尚乐观的品质和清新透明的心境做人作画,其人磊落艺亦真谛。早在读大学期间,宋元鹏已在美术界崭露头角,1996年他的水粉风景《沂蒙山寨》入选中国美协首届教育美展,1997年他的《家园》入选迎香港回归全国大学生才艺大赛,并获书画一等奖。多年院校正规训练,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他善于从生活和自然中获得灵感的源泉和无尽的素材。潜心钻研和自身文化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使他在创作上有所作为,多年来宋元鹏遍临古代名家书画,掌握古法精髓在培养自己的心境和表达真情实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才使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一定的高度。
他的画讲究笔线的力感和韵味,讲究墨色的层次和变化,在洒脱豪放的用笔中,在点、擦、皴、染中彰显自己的真性情。他的《梦》系列,并不是单纯刻画那些具体的物象,而是要极致地表达“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这些内在的物感之情。因情感物,是先有了某种情感的基础,情与物接,就增添了情感强度的心理感受,使物感之情更带有了个人感受的性质,世事万物之所以能触发作者的感情,在于他的表现情态,恰与作者的情感活动相吻合。“入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他的国画有坚实的造型基础,画路宽,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得心应手,即使再简单再普通的枯树野草,他也能静心深入细致地观察,善于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精心经营,寻找合适的表现语言,使其别开生面。由于他对人生和艺术的体悟,也由于他以虔诚和虚静的心境进行创作,他的画看似逸笔草草,却没有一点浮躁气,脱俗、脱甜、格调超逸,且有象外之象和弦外之音,略带苦涩味,富含哲理禅意,他既重视绘画法则,又敢于随兴所至,甚至随心所欲,在有法和无法之间驰骋。
宋元鹏秉性爱静,少言寡语,即使在一群海聊的朋友中言语也少得可怜,但每每谈及艺术,他的见解却语出惊人。元鹏在创作中颇倾心于高堂大轴,追求大气磅礴一泻千里的大境界。他常想像自己置身于大荒,看泰山经石峪字径二尺许的金刚经刻石,吟韩退之《山石》名:“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快哉,快哉!然宋元鹏还意识到在巨幅中一味逞勇,缺乏生动的变化与精致的细节,便会落入粗豪而非沉雄,于是又返回传统,临习古代小楷,注意练习细节的表现。书画着重取法于传统的功力,天性的挥洒要以功力为基础,避免使性而流于肤浅。对他而言,二者都不缺,其中天性的东西始终带动着功力,这种学习方法在当代颇为多见,知其不足而后再返回传统,重新寻找出路,从他的新作《小楷唐人诗》则看出他已进入到新的天性展示与进化的探索阶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先哲的启示下,他领悟到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阶段是艺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刻,他要实实在在地看到那些最真实最原本的东西。他背起行包,去西安碑林,去敦煌莫高窟,去塞北江南,去草原大海……山川景象、风土民情,尤其是边远民族的原始古朴、质朴含蓄与大森林的深邃神秘、雄浑苍茫,所有这些都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灵,让他在震憾中得到升华。
他以“寻找生活,寻找传统,寻找自我”为座右铭,户外用心练眼,室内用心练手,“由美入道”关注现实,呼唤时代精神,以真善美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历史题材和塑造有深远社会内涵的人物,他的《民族英魂系列》作品采用超时空的手法,将历代民族英魂组成系列象征性的图腾画面,大气磅礴……
元鹏幼年生活在农村,吃过不少苦,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在逆境中奋起,孜孜以求换来丰硕的成果,从他自刻的印文“闲不得”“知不足而不知足”可见其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与顽强毅力。中国加入WTO当经济浪潮席卷中国时,一大批青年画家耐不住寂莫,纷纷改辕易辙,投入商海,可宋元鹏在与现实社会的矛盾中仍执着苦苦探索艺术的真谛,寒窗苦读,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硕士高研班,潜心研习,不断汲取先进思潮和艺术的精华。在此期间,他又结识了刘大为、王明明、张立辰、龙瑞、王镛等中国书画界的顶尖领军人物,抓紧分分秒秒痴学如命,也是在这期间他在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上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他的新作《太行秋》和书法《隶书轴》在汇报展出中受到央美及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他的“国画意境在书法创作观念中的运用”讲座博得韩国首尔大学师生的一致首肯,并在韩国《东亚日报》全版刊载。
近年来,宋元鹏醉心于书画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同时结合授课过程的感受创作了三百余幅书画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书画报》《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等报刊杂志典籍,简历被编入《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作品获十余次全国奖并被国家历史博物馆,以及台湾、韩国等海内外单位人士收藏。他还已出版《书法临帖系列》《签名设计艺术》《影评范文》《宋元鹏书画作品集》等专著。
时时小客于荣宝斋,与元鹏一杯清茶细品,一支香烟吞吐,侃这尺素间道不尽的古今绘事,每每感觉到他的人格魅力——真诚、热情、质朴、恬淡。
中国书画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语言一丝一缕地表达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认为这是宋元鹏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他严肃而真诚地对待人生,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艺术创作,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得以永固,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但愿他永远扎根于民族艺术文化的土壤,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远让心灵流泻出最缤纷的真实,犹如他的艺术风格——雄浑大度,朴茂苍润。凭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我相信,他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艺术的殿堂里留下他独特隽永的魅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