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海岸绝壁被困,两名大学生命悬一线;武警边防、消防官兵闻讯联手施救,海风肆虐,碎石横飞,芝罘岛海岸展开了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旅游攀岩被困山腰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岛东口村后山崖一带风光秀丽,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2009年3月4日中午,几名当地高校的大学生分成几组在这里的海滩搞活动,大家相约在山顶见面后一起返校。然而,时间到了下午两点多,他们中的两名同学却一直不见踪影。通过手机联系得知,两人本想爬到山崖上去看更美丽的景色,不料却被困在半山腰一处峭壁的凹槽里动弹不得。同学们在山上看不到他们被困的位置,就赶忙跑到附近的村里求救。
张纯漠是东口村的治保主任,对这附近的地形了如指掌,他深知后山崖一带风光迷人,然而众多不熟悉这里情况的游客却不知这里暗藏凶险。后山崖山势陡峭,更为凶险的是山石风化严重,一旦有不知深浅的游客贸然登山,很可能会出现危险。张纯漠本人参与过很多次这样的救援,已经很有经验了。按照大学生们的描述来看,两名被困学生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
张纯漠发现两名学生被困在距离地面大约一百米高的一处凹陷的崖壁上。当天的风很大,两名学生又冷又饿,不马上展开救援他们的生命安全随时会出问题。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在缺少攀岩经验和专用设施的情况下,盲目上去,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将会给救援带来更大的麻烦,他决定立即报警求救。
下午两点三十分,武警烟台芝罘边防大队接到了报警。距此最近的芝罘岛边防派出所随即接到了出警命令,仅仅十分钟后边防官兵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刘志伟是芝罘岛边防派出所的副所长,多次参与这里的救援行动,经验也十分丰富了。他对经常出事的后山崖一带的地形地貌也很熟悉。但是,赶到山崖上却看不到被困大学生的具体位置,刘志伟他们只好先到山下去观察一下情况。
后山崖通往山下海滩的唯一“通道”就是这条羊肠小道。这里勉强算得上是一条“路”,有些地方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才能上下。脚下风化后大大小小的碎石,一不留神就能让人滑倒。在海滩边的山脚下,刘志伟他们观察到了两名大学生被困的位置。
考虑到当时的天气条件,刘志伟没有贸然采取行动。他决定等消防特勤中队到达后,一起商量一个最稳妥的救援方案。下午三点钟,武警烟台消防特勤中队的官兵携带着专业的救援器材到达了现场。
山岳救援困难重重
武警边防和消防官兵曾经在这里进行过多次救援合作,已经形成了很多默契。双方商定山上山下共同施救。由于山上无法观察到被困者的位置,在消防官兵上山做救援准备时,先由边防官兵从山崖下方尝试救援。
刘志伟他们往山上攀登时,受到了风化山石的困扰,不断有碎石从他们脚下滑落。在坡度平缓的地方,风化的碎石还不算很大的威胁,但到了山势陡峭,近乎垂直的绝壁就很危险了。徒手攀登风化这样严重的山崖,还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后山石崖上缺少可以借力的树木。
除了随身携带的绳索之外,他们还准备了木棍。这样的木棍在救援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武警烟台芝罘岛边防派出所干警杨金民介绍说:“我们携带木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个支撑,被困学生沿这个木棍滑下去,然后我们协助他,一块从上山那个路沿着原路返回进行救助。”爬山时,经常要手脚并用,怎样把木棍携带上去又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刘志伟他们在爬到山势相对平缓的地方之后,再用繩索把木棍吊上去,这中间山石还经常会把木棍卡住。
下午三点二十分,刘志伟他们在攀登了十多分钟后,在距离被困者还有十几米时被一块山石挡住了去路。沿着被困者上去的原路走,肯定是行不通了。刘志伟只好去尝试其他的路线。爬过那块山石,刘志伟看到了两名大学生受困的具体情况。
刘志伟最先想用绳索实施救援,但是经过仔细观察,这个方案被迫放弃了。绳索无处固定,那么用木棍作支撑,让两名学生顺着滑下来是不是可行呢?经过询问,这两名大学生在山上已经困了两个多小时,又冷又饿,再加上精神紧张,体力消耗很大,勉强施救很难确保他们的安全。
从山下救援的方案行不通了,刘志伟立即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山上的消防特勤中队,改由实施他们的救援方案,他本人则陪在被困大学生附近进行协助。
下午三点三十分,接到报警一个小时后,特勤中队的消防队员滑降到山下,进行救援的方案开始实施了,但是他们首先面临着无法对被困大学生准确定位的难题。消防队员尝试着用呼喊来进行定位,但是当时的海风很大,根本无法听清被困大学生的准确位置。此时,山下边防派出所的刘志伟起到了关键作用。
救援常常会在各种危险的环境下进行,保障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而在山岳救援中,人身安全就主要依靠专用绳索来保障了。救援人员利用绳索滑降时,下坠的力量很大。假如再加上被救者,绳索将要承受上百公斤的拉力。这就要求必须给绳索找到最牢靠的固定物。然而,后山崖顶的树木都不够粗壮,除了利用它做好基本保护之外,还需要消防队员利用人力来做额外的保障。十分钟之后,对保护器材、绳索和通信进行测试之后,救援开始了。
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四十分,山崖下的情况还不十分明朗。假如不能在六点钟天色变暗之前完成救援,这次行动将被迫停止,两名被困大学生的命运将不堪设想。
多次尝试最终脱险
这一次,救援行动的成败压到了孙光吉的肩上。海风一直没有变小的迹象,到了下面峭壁的位置,孙光吉的身体很可能会完全悬空,大家不禁有些为他担心起来。
在身体悬空的状态下,如果下方没有人帮助固定绳索,维持身体平衡就只能依靠手中的两根绳索和平时训练时掌握的技巧了。
十分钟后,孙光吉终于到了距离被困人员上方不远处的一个平台,大家刚刚为他松了一口气,却接到了孙光吉的报告,五十米的救援绳索不够长了,必须打结后才能继续下滑。
孙光吉选择的双平结,是一种安全系数最高的结绳方式,不易脱开,还比较牢固。孙光吉接好了绳索,继续下滑,在到达被困人员上方四五米处时,他又被悬崖挡住了。
孙光吉说:“没有凸起的话,我就可以到他们旁边,因为有那个凸起,那根绳子会磨损,会经不起拽,经不起救援那些人的重量。”孙光吉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绳子从山顶放下来已经超过了七十米,岩石锋利的边角长时间与绳索摩擦,会造成承重能力降低甚至断裂。孙光吉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定采用最稳妥的救援方案:由他在峭壁上方做绳索支撑点,下方的大学生则由边防官兵指导他们绑好安全带。
此前,边防派出所的刘志伟一直在峭壁下方与被困人员谈话,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刘志伟的协助下,被困人员成功地抓住了上面抛下来的安全带。在确认安全带捆绑牢固之后,第一名大学生开始向峭壁上爬了。孙光吉鼓励这名大学生自己努力向上爬,并在他身后几米处跟随着进行保护。二十分钟后,第一名大学生终于安全地到达了山顶。
下午五点多,第二名大学生也成功到达了山顶。长达两个小时的艰苦救援终于结束了,两名被困了整整三个小时的大学生成功获救。
选自《奇闻怪事》2018.1
(段明 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