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唐效英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就开始创作诗文。宋景德元年(1004年),14岁的晏殊从江西赶往京城入殿参加考试,虽然他年纪小,但写过很多文章,拜见过很多著名学者。考试开始后,他一看题目是写一篇关于“仁治”的文章,就不禁皱起了眉。
晏殊曾经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而且还得到过好几个前辈的指点和赞赏,所以他觉得自己此刻写这篇文章对别人非常不公平,就放下笔举起了牌子。皇帝身边的监考官连忙走过去问他有什么事,晏殊说:“这篇文章我已经写过了,而且还得到过很多前辈的指点和帮助,为了维护公平,我决定退出这场考试。”说着,站起来就想离开。监考官一看这架势可急了,连忙拦住他说:“你写过这篇文章不是更好吗?那是你的运气呀,你现在要退出考试多可惜呀!”
但是晏殊却不同意监考官的话,他坚持要退场,监考官见他如此坚持,无奈之下只能跑去向皇帝报告了这件事。皇帝听后非常震驚,他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诚实的人,就当即出了另外一道题给他,并嘱咐监考官说:“这是我临时出的题,你交给他答,就算他以前写过也要考!”
监考官连忙把题送到晏殊面前,晏殊一看是新题,这才开始考试,而别人都已经写了小半篇文章了,不过哪怕如此,晏殊依旧高中进士。他的真诚和才华让皇帝十分赞赏,授晏殊为秘书省正事,并留于秘阁读书深造。此后晏殊勤奋学习,三年后也就是在17岁那年,晏殊就担任了太常寺奉礼郎,后来还成为北宋的一代名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