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黄鹏
一
有些地方,你不走进去,是不会知道它的芳容;你不深入探究,也不会了解它的内涵;你不认真考量,更不会知道它的厚重。比如怀远。
二
怀远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号称“广西四大古镇”之一。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除了当地的老年人,知道它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的人并不多。
我第一次知道怀远这个镇名就心生欢喜,印象深刻,觉得怀远这名起得真好。怀远,怀远,心怀高远,让人一下子感到气势不凡、超凡脱俗。
但“怀远”一词的最初本意并非如此。《资治通鉴》有云:“宣示汉德,威怀远夷,怀远以德,柔服四维(四维,即东南维、西南维、东北维、西北维)。怀远之略,莫如宽简。”这说明“怀远”即“怀柔远人”之意,而非心怀高远的境界。
有资料称,怀远在唐天宝年间即置羁縻琳州;宋时置怀远军、怀远寨,隶属于龙水县(今宜州区);明代设土巡检司、怀远堡;清时置下青里及怀阳镇;民国时一度称怀阳镇,后改称怀远。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怀远镇非唐代羁縻琳州州治,多梅县才是州治。“怀远”来源自宋代怀远军,而非《怀远镇志》所言“怀远寨”,前者属于羁縻地,后者己变官地,建置时间要早很多年。
怀远镇位于广西西北部。从地形地貌来看,该镇的南北是重重叠叠的山峰,东西是高高低低的土岭。最早的怀远古街分为四段,自东向西依次为兴隆街、上和街、中和街和文昌街,全长1200多米,首东尾西,依山水地势而建,中间低两头高,中间是狭小的街道,街道两边清一色的瓦顶重楼,建筑物多为明清风格特征,采用重叠纵向发展、多进式屋内天井,设有楼阁走廊,地面青石铺砌,房屋青砖黛瓦,粉墙木门,飞檐高脊,封火山墙,整个建筑突出梁、柱、檩直接结合,门窗装饰精巧美观,墙上彩绘精美图案,到处散发着古风古韵。站在高处俯视古街,恰如一艘古船,翘首摆尾,乘风破浪,驰向龙江。
怀远古镇的兴起,源自商贾活动。《宜山县志》云:“怀远当龙江、小河交会,为粤、黔商贾都会,博徒游惰视之为渊丛……盖地据形胜,百货所聚也。”据史料记载,最初是精明的广东人自广州经梧州、桂平、柳州逆流而上至怀远,见怀远上通黔南,下达南海,便在此安营扎寨,投资经商。明末清初,有温氏三兄弟从广东乘船来到怀远,开了荣记、鸿记、昌记商铺,经营布匹、食盐、家具等,他们头脑精明,苦心经营,生意越做越大,铺号开到了宜山(今宜州)、环江、金城江等地,甚至开到了贵州。后来,贵州、湖南、江西等18个省份的商人也来了,他们做水路运输,做贸易买卖,建会馆,安家落户,使这个桂西北丛山中的小地方迅速发达起来,蔚然成为西南方一个重要的集散地。目前,怀远老街约有240户人家,均为外地客商的后人。
传说,至少从清道光年间到20世纪40年代,怀远曾有百余年商贸繁荣的历史。当时,不大的街道上铺面拥挤,两河之上,大小船只日夜穿梭。这当然是得益于外来客商们的开发与建设。从老街上永昌祥、鸿兴衣帽、正昌号、绍昌号、正马号、黄焕记等铺号来看,可以想见当年开发的景象;从粤东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贵州会馆、湖南会馆等来看,可以想见当年商贾云集开发建设的热闹。尤其是几个大码头,都是外地客商建起来的,当时分别竖起各省的界碑。外乡人甚至买下远近的坡岭,葬其祖先。
三
应该说,是河流成就了怀远古镇。
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古代,怀远双河交汇,加上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水上运输便利的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她获得了空前的商业繁华,怀远古镇应运而生。
龙江,亦称“龙江河”,发源于贵州省三都县甘务村月亮山的西南侧,上游称“樟江”。樟江进入荔波县境内,由北至南贯穿荔波县全境,在捞村出境,进入广西南丹县。自樟江出来,干流河段分别有打狗河、金城河,至环江口始称“龙江”。所经的宜州河段,唐代称“龙水”,唐宋时期为龙水郡治,故名“龙江”。在宜州境内,龙江流经德胜、怀远、庆远、洛东、三岔等乡镇,境内长108公里。出宜州后,进柳城县,于柳城县凤山镇汇入柳江。整个龙江干流358公里,流域面积16878平方公里,年平均年径流量132亿立方米。在宜州境內,龙江河床低水位时宽65米,高水位时宽180米;流域面积3067平方公里,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中州河又名“小环江”,发源于贵州省从江县,经环江县流入宜州安马乡拉稿村,经安马乡、怀远镇汇入龙江。中州河全长136公里,河床宽100.6米,流域面积2328平方公里。龙江河从西南逶迤流来,中州河从西北蜿蜒流至,一大一小,两江汇合,形成一个环抱,将怀远古街紧紧抱在怀中。有古人留诗赞颂怀远:“双江一带系怀阳,峰势森严水势长;望处烟村星错落,凌风直接白云乡。高从新阁望无边,渔火星星隐暮烟;我欲狂歌谁是主,江山风月总周旋。”或许是两江相悦,或许是旅途劳累,龙江河与中州河在怀远一相遇,便相拥相洽,融为一体,在此安家立命,安静生活,并不断衍生孕育长流,去往下游远方。因此,在怀远,龙江河水总是丰沛和饱满的,不像下游河段,一到枯水期,便水体干瘦,暴露出嶙峋河床来。下游因为河石形状怪异,有的如鲤鱼上滩,有的似螃蟹下水,有的如青蛙跳水,有的若游龙潜底,等等。民间便有人牵强附会,编出一些说法来。如在下游的庆远镇河段,每当枯水期,便有石脉如龙似链,横江而过;还有石头如龟,浮出水中。民间就有人赋诗:
“铁链锁龙江,乌龟水上浮。富贵不长久,当官不到头。”也有人反其意吟为:“石龙江中游,乌龟水上浮。富贵长久久,当官到白头。”如此种种传说,无非指其涉风水云云。
龙江古为桂西北和黔南部分县的水运要道。在黔桂铁路未通车前,位于龙江河畔的庆远、怀远、三岔、拉浪等地共有300多艘水运船只,成为水运商品的集散地。贵州的荔波和广西的环江、罗城、宜州的土特产品,或由船运、或马驮到这些集散地后,转运柳州、梧州销售,购进的工业品又从这些集散地转运各县乡。1935年,柳州珠江航运局派技术员到怀远负责河道疏浚工作,组织民工300多人,对鹅滩、纯滩大湾、李龙滩等22个河滩进行爆破,拓宽航道,改善航行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州珠江航运局又于1958年在龙江进行第二次河道疏浚,炸掉怀远以下的三门、竹鱼和湖长等险滩。后因陆路运输代替了水运,河流上又建设了一批拦河坝,只有分段航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