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

时间:2024-05-04

谢盛钜

“三月三”里婆王诞,送花赐子家家欢;

年年感恩求保佑,花婆庙前把愿还。

这首仫佬族山歌流传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仫佬族“三月三”花婆节的真实写照。三月三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又称“修禊节”),最初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

广西“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也把“三月三”当作情人节或者是对歌节。可在仫佬族地区,“三月三”主体并不是对歌节,而是以祭祀花婆为主体的花婆节。村民称花婆为“婆王”,“三月三”这天就是仫佬族“婆王”的诞生日,因此叫“婆王诞”,又叫“花婆节”“婆王节”“小儿节”“生命节”。

据《罗城县志》《仫佬族通史》《仫佬族文学史》等文献,在仫佬山乡,每到“三月三”,整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到花婆庙奉祀送花赐子的花婆,祈求平安。供拜花婆的祭典活动十分隆重。仫佬族地区的新婚夫妇完婚时还要向花婆许愿,祈求早赐儿女,生育后必携酒肉红蛋等祭品供祭花婆,以示感恩还愿。

相传,花婆是专管小孩生死簿的凶神,也是掌管生育的神灵。这与古代“上巳节”的内涵是相通的。传说花婆掌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也有传说掌管着一个极大的花园,这花山和花园俗称“花婆山”和“花婆园”。她在花婆山和花婆园里种的花都可以变成人,她送花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的是女孩,叫“金花”;送白花的是男孩,叫“银花”。

如果花婆山或花婆园里的花长得茂盛鲜艳,赐给人间的小孩就平安健壮。如果花婆山或花婆园里的花生虫变褐色,小孩就生病有灾难。花婆给花除虫,小孩的病就会好起来;花婆给花淋水,人间的小孩睡觉也跟着全身冒汗。人去世后灵魂会回花婆山或花婆园,又还原为花,花婆再将花送给他人,这人便到别家投胎去了。如此循环往复,花不败,人不断。

仫佬族乡村所建的花婆庙比较小,像村中人家的厨房,低矮的土墙墨瓦,肃立于村前平整的田畈路边,因拥有村人对其的敬畏,就有了神秘和威严。

“三月三”拜花婆庙,凡仫佬族乡村都立了规矩:由族长或村民小组组长牵头或村中数户一组每年轮流“做头”(也称“做冬”)。如十户一组,节前这十户“做头”人家商量分工,按当时市价算好餐饮开支后,派人到村中挨家挨户募钱。到了“三月三”这天,“做头”的人家一早便招呼着上集市购买肉类和蔬菜,有整只的猪头、猪肉、鸡和蔬菜,其中少不了蒜薹、蔥花、黄豆等仫佬族的标配。买回的菜都被拉到花婆庙旁。上午阳光正好,“做头”人家的男人们在庙旁垒灶劈柴,起火烧水;女人们则早己挑来了一桶桶井水,洗菜切菜,宰鸡炖肉。

中午时分,负责献祭的“做头”人家,摆上猪头全鸡,酒茶碗筷,开始第一轮祭供,向花婆报告各户情况,祈求她保佑小孩健康。祭供过后,人们将猪头和全鸡切块切片,由负责炒菜的人将所有的猪肉、鸡肉和标配蔬菜倒进大铁锅分几轮焖炒。等所有的菜肴都炒熟分盆后,就开始第二轮的献祭。盛菜大多用大盆,满满的一盆菜抬到供台上,又重新摆上酒茶米饭。这时,村中各添丁的人家也带上煮熟染红的鸡蛋和酒肉来祭祀花婆,感谢花婆送花赐子的恩德。祭供结束后,“做头”人家点响鞭炮。随后,男人在花婆庙旁的田间地头围着大盆菜席地而坐,饮酒闲聊;女人们也围着大盆菜肴,蹲着扒饭吃菜,不时向添丁的人家道声“恭喜”。添丁的人家会把红鸡蛋送到各桌,每家两枚,让各家分享福分。

仫佬族群众在过花婆节时也会唱山歌,民间流传的山歌有《求花歌》《花婆歌》《花林歌》《求婆歌》《还婆歌》《安花歌》《贺姜酒歌》《架接命桥歌》等。

求花时唱《求婆歌》:

三月初三来报婆,

一座木桥花有落;

叹我命苦无缘分,

空壶无茶难得酌。

人讲我犯龙虎煞,

天狗吃了我的花;

夫妻吵闹姻缘丑,

叩拜花婆,

求你送我一枝花。

三月初三来求婆,

六月初六来还婆;

用钱备办三十六,

买鸡买肉,

样样办齐送给婆。

今年求你三月三,

六月初六又来还;

明年若有花枝到,

夫妻拜谢,

花婆恩德比海宽。

举行“求婆”仪式后,如果妇女如愿怀了身孕生了小孩,便要在来年六月初六再备供品到花婆庙拜祭还愿,称“还婆”。“还婆”时唱《还婆歌》:

求婆把难离娘身,

求得花枝伴花根;

一年三百六十五,

长时记住,

不忘殿里花婆恩。

到了台前拜三拜,

杀鸡杀鸭敬花台;

三杯酒来三碗饭,

烧香拜请,

三位花婆近前来。

仫佬族地区除了把“三月三”花婆统称“花婆神”,有的村还有“三婆”之说,即“送花婆”“护花婆”“管花婆”,亦有“三月三花婆”简称之说。

除了“三月三”祭祀“花婆诞”之外,仫佬族人平时也供祀花婆,凡涉及生育或小孩成长方面的,人们都供祀花婆。如新婚夫妇完婚那天要供拜花婆,求花婆送花。做小孩满月酒叫“姜酒”或“供婆”,届时主家将用猪头、鸡、柑橘、茶叶、酒、米饭等供品供拜花婆。外家送来米箩、甜酒、背带等礼物。酒宴上,人们唱着《贺姜酒歌》:

坐在厅中唱一阵,

满屋大小滚阵阵;

今日主家吃喜酒,

姐妹姨娘满屋门。

花婆登殿送太子,

恭贺主家理应该;

添了人丁添富贵,

又添我俩唱歌来。

太子生来白皑皑,

十八罗汉来投胎;

孝顺人养孝顺子,

金壶接水不分开。

唱支山歌贺主家,

今日锦上又添花;

殿上花婆开恩典,

送朵金花来给他。

仫佬族乡村不仅有花婆庙,家里还有“花婆房”“花婆门”,即生儿育女主房。花婆门上的花棚主杆是黄秆京竹,寓意金色闪耀的日子里人兴财旺。“三月三”这天,人们去供拜花婆庙回来后,也少不了供拜花婆门。

无论是供拜花婆庙还是花婆门时,人人说话都比平时轻声细气,不能有粗暴言语,亦不可讲不吉利的话,这一天空气都变得比往时郑重。平时在生育主房里,亦禁忌污言秽语,更不能做伤风败俗之事。否则,花婆就责怪污染了她的花山和花园,就不给送花了,以示惩罚。

总之,花婆被仫佬族人认为是掌管人间生育及平安的女神。花婆神话中不仅隐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仫佬族人民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对平安的祈求与渴望,而且规范了仫佬族人民的道德言行,增强了他们的伦理观念,培养了他们善良、刚正、仁爱的品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