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前半部分叙述主人公苏菲与她的哲学课程,后半部分写另一主人公席德阅读其父亲手稿“苏菲的世界”。哲学课程、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形成了小说的三重虚构的框架,体现出元小说的文本特征。其中哲学课程所讲的哲学与哲学史不仅是小说的主要内容,而且统领着小说情节与人物命运,构成这部小说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苏菲的世界》 元小说 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给高中生看的一部哲学史小说, 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在丹麦、德国等国家,这本书一度名列畅销书的榜首。在中国,作家出版社于1996年推出中译本,它很快就成为极受中国读者欢迎的一本书,截至2017年作家出版社推出这部小说的新版之时,《苏菲的世界》已被翻译成64种语言出版,在全球的销量已超过4500万册。哲学身处庙堂之上,高深难懂,而一本讲述哲学史的书却如此畅销,很多评论都将《苏菲的世界》成功的原因归在其将哲学通俗化,说它是一本优秀的哲学入门书。如果说哲学通俗化是《苏菲的世界》成功的原因,那么其他哲学通俗化的作品为什么没有如它这般受欢迎呢?《苏菲的世界》如此吸引读者,它的哲学通俗化有何独特之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细致考察这部作品的两个方面——“哲学史”与“小说”,作家乔斯坦·贾德运用元小说的形式将哲学拉出庙堂,使得小说与哲学史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成为当代外国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一个经典范例。
一、小说与哲学课程
作为一本小说,《苏菲的世界》所讲的故事情节有些复杂,小说共包括35个章节,而要等到第23章,小说的主要人物才会全部出场。小说的前半部分讲苏菲与哲学家艾勃特的故事;后半部分讲席德与她的父亲艾勃特少校的故事。苏菲是一名14岁的少女,与妈妈一起生活,她有一个好朋友叫乔安。小说一开篇,苏菲放学回家后在信箱里发现了两封神秘来信和一张明信片,信上写着两个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a后来苏菲知道这两封信来自于一位名叫艾勃特的哲学家。明信片是一位父亲寄给他的女儿席德的生日贺卡,但收信人的名字却是苏菲,上面写着“请苜蓿巷三号苏菲转交席德”,而苏菲并不认识席德与她的父亲。从此,苏菲不断收到哲学家的来信,哲学家在信中自述想通过书信的方式给苏菲讲一门哲学课程。就这样,苏菲通过读信的方式开始学习哲学课程,艾勃特的授课方式除通信外还有录影带、面授等。与此同时,少女苏菲的故事仍在继续,除了哲学课程,小说详细地描写了苏菲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尤其是她与妈妈、乔安一起筹划哲学生日宴会的事。
在苏菲与艾勃特的哲学课上常常会出现两个陌生的名字:席德与艾勃特。苏菲收到很多明信片,都是席德的父亲写给席德的生日祝福,却总是请苏菲转交。苏菲的生活中也常常莫名出现一些奇怪的东西,如红色丝巾、铜镜、绿色皮夹、金十字架链子、白色长袜等,这些物件都指向了下一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席德。在小说进行到第23章“柏客来”的时候,小说的故事中心突然发生了转移,故事的发生地点由苜蓿巷三号换成了黎乐桑郊区的船长屋,也就是席德的家柏客来山庄。15岁的少女席德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这是爸爸为她写的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书,她的爸爸就是挪威联合国部队的艾勃特少校,此时还驻扎在黎巴嫩。艾勃特少校虽在联合国工作,但他一向对哲学很有兴趣,曾经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主张哲学应该列入学校的基本课程。读到此,读者终于明白,苏菲、她的妈妈、乔安、哲学家艾勃特都是出自艾勃特少校的想象,少校把他们写进了这本书中,并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席德,艾勃特少校“请”哲学家艾勃特讲授这门哲学课程,哲学家的真正学生是席德。
席德从生日那天早上开始阅读“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由此开始,艾勃特的哲学课程、蘇菲的故事和席德的故事交叉进行。在艾勃特少校所写的“苏菲的世界”中,哲学家艾勃特给苏菲上一门哲学课程,而少校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给他的女儿席德上一门哲学课程,少校希望席德通过阅读此书完成哲学启蒙。因此,小说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名少女的哲学课程,包括三个主要人物——艾勃特、苏菲和席德,在小说中包含由这三个故事构成的世界,形成了三重虚构的框架,体现出元小说的文本特征。
元小说又被称为“关于小说的小说”,此类小说不断地将自身显示为虚构作品,具有自反性。为了打破作品的虚构框架,作者往往采用多变的叙述视角,使作品中的人物能跳出故事情景之外审视自身的价值,这样一来元小说就包含了多重叙事结构,这是元小说作家常常采用的一个重要技巧,即作品套作品,文本套文本。元小说中人物往往身兼多重身份,自由地出入各层次故事中,对作品的虚构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苏菲的世界》前22章是由一个叙述者兼人物的角色艾勃特少校“写”出来的,对于这个“写”字,小说中的人物艾勃特和苏菲产生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而作者通过在小说中插入很多关于艾勃特的文字,使读者意识到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这一认识过程是受艾勃特操控的,这就指出了苏菲故事的虚构性。小说第22章“柏克莱”与第23章“柏客来”是两个重要章节,这两章连接了两个故事世界,由“苏菲的世界”进入了“席德的世界”,艾勃特是苏菲故事的叙述者,同时又是席德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从第23章“柏客来”开始,作者一步步揭开了小说前半部分设置的多个谜语的谜底,如“明信片”,艾勃特将它们写在苏菲的故事中以送出给女儿的生日祝福,所谓请苏菲“转交”,就是指席德通过阅读“苏菲的世界”的手稿收到父亲发出的殷切祝福;再如“铜镜”,它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中,促成两名少女极为短暂而又奇异的交流,这是少校为女儿写出的奇幻之镜;而“红色丝巾”“绿色皮夹”“白色长袜”“金十字架链子”等,都是席德的遗失之物,艾勃特让它们出现在苏菲的世界中,借此揶揄女儿的丢三落四。席德的出现指出了苏菲故事的虚构性质,苏菲只是席德父亲艾勃特所写手稿“苏菲的世界”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少校本人也在小说第25章的一次通话中明确告诉了席德“苏菲”形象的虚构性。阅读“苏菲的世界”的手稿构成席德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小说中也写了席德生活的变化,她受到这本书的启示,开始主动去思索哲学问题,并仿照书稿中的情节安排了父亲艾勃特的回家之旅以及最终的父女会面。作者本人完成席德故事的叙述,艾勃特也由前一层故事的叙述者变为此层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苏菲的世界》中包含多个故事,呈现出多层次的叙述,这就如同“中国套盒”式的结构。关于这点,作者贾德在2008年的一次访谈中强调了这部小说的特殊结构,他认为“这是个框架式小说,有不同的层次”b。在文学作品中,什么是“中国套盒”,或者“俄国玩偶”呢?这是秘鲁著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在他的一篇随笔《中国套盒》中谈到的小说家使用的“一个手段”,“指的是按照这两个民间工艺品那样结构故事:大套盒里容纳形状相似但体积较小的一系列套盒,大玩偶里套着小玩偶,这个系列可以延长到无限小”c。在文学作品中,“中国套盒”式的结构就是指文本中出现了多个叙述框架,最外层的叙述就是“大套盒”,在这个故事框架之中又包含着另外一个或几个故事,故事之间的关联依靠的是“叙述者”与“人物”这两个关键要素。《苏菲的世界》包含了三层叙述框架,最外层为席德的故事,叙述者为作者本人;中间层为艾勃特少校叙述苏菲的故事;哲学家艾勃特讲述的哲学课程处于最内层,这是典型的元小说的叙事模式。
《苏菲的世界》的多重叙事结构成功地吸引了读者读完小说,这是一本成功的元小说。其中艾勃特的哲学课程贯穿小说始终,若将哲学课程从小说中脱离开来,它就是一部简明哲学史,作者写出浅显易懂的语句全面系统地讲述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原本深奥抽象的哲学史变得生动而又明晰,令人印象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菲的世界》又是一本写给那些与苏菲、席德同龄的高中生看的简明哲学史教材,由此,小说的外层故事——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与哲学史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小说”故事成了作者讲解哲学史时所采用的例证。
二、哲学史与“小说”例证
作家乔斯坦·贾德曾在高中教过十年的哲学课程,虽然他在访谈中坚持认为《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说,可是十年哲学教师的职业经历还是奠定了这部作品的哲学底蕴。《苏菲的世界》的副标题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哲学”与“哲学史”是《苏菲的世界》的核心内容。小说的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来分章的,小说的目录看上去就像是一部哲学史的提纲,35个章节中有27个章节的标题是关于哲学史的,如第4章“自然派哲学家”、第5章“德谟克利特斯”、第7章“苏格拉底”、第16章“文艺复兴”、第18章“笛卡儿”、第27章“黑格尔”、第28章“祁克果”,等等。
作为小说核心的哲学课程主要介绍的是西方哲学史,其内容设计非常完整,为引起苏菲的兴趣,哲学家艾勃特专门加了两节序言:“哲学是什么”与“奇怪的生物”。哲学课程的第一讲从神话开始,一直讲到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整个课程依时间顺序分阶段讲授,每一讲介绍某一个时期的哲学发展情况或者一位哲学家。而这样一部简明哲学史构成了小说的最里层叙述,少校艾勃特“写”出一位哲学家艾勃特,由艾勃特带着他的学生苏菲从那两个根本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出发开始学习,从古希腊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时期……一直来到我们这个时代。每个时期的每一位哲学家都为这两个永恒的问题而着迷,他们不断给出新的答案,虽然最终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正是哲学家们的好奇与追寻,引领着人类不断加深对自身与世界的认识。哲学也许永远不能最终解答这两个永恒的难题,而哲学的价值不在于求得答案,而在于质疑与探索,正如艾勃特在花园宴会上对年轻人所说:“对于上一代的价值观抱持批判的态度是很重要。如果说我曾经教苏菲任何事的话,那就是:要有批判性的思考态度,黑格尔称之为否定的思考。”
作家乔斯坦·贾德有一部作品名为《贾德谈人生》,如果套用这个书名,那么《苏菲的世界》可改为《贾德谈哲学》,作者要对他心目中的高中生读者谈的不仅是西方哲学的发展概况,他还要把哲学精神的讲解贯穿其中,对年轻人施以真正的哲学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了知识传授与思想启发。一部哲学作品怎样才能紧紧抓住读者,使读者坚持学习哲学,甚至爱上哲学呢?为取得成功,作者煞费苦心,与其他的哲学通俗读物相比,《贾德谈哲学》确有其独特之处,书中的哲学史与哲学概念的讲法好在两个方面:整合与举例。
先谈整合。《苏菲的世界》从两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出发,以哲学为中心线,系统地整理了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神话、文学、艺术、宗教与科学都整合在了对这两个哲学问题的思索中,原本零散的知识由哲学这条线索一以贯之,清晰地呈现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精神。小说中有两段讲义在此方面设计得非常精彩,可以作为例子,它们分别在小说第3章和第14章。
小说第3章“神话”,此部分哲学讲义的标题为“神话的世界观”,标题明确了书中讲神话的角度,不是关注神话的想象力,而是要在神话中考察人类最初形成的世界观,即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方式,也就是要看人类原始初民是如何回答“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的。此部分开篇言简意赅,一下子让读者找到了一副“哲学”的眼镜,透过这副眼镜重新来读神话,用理性去重新审视神话中的离奇想象力。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所谓哲学,我们指的是耶稣基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在希腊演进的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在那以前,人们在各种宗教中找到了他们心中问题的答案。这些宗教上的解释透过神话的形式代代流传下来。所谓神话就是有关诸神的故事,其目的在解释为何生命是这番面貌。数千年来,世界各地有许多企图解答哲学性问题的神话故事。”
再来看小说第14章“两种文化”。按照时间顺序,在介绍完古希腊哲学家后,应是中世纪哲学家紧随其后,可是作者在这两部分之间插入了一个重要章节“两种文化”,这正是作者的“整合之笔”。这样做既接续了文化发展的整体性,又补充介绍了中世纪哲学家产生的文化背景,引导读者于西方文化整体精神中理解中世纪哲学观念,并逐步把握哲学发展的核心与规律,将各时期的哲学家化零为整编入哲学史,总之,“整合之笔”展现了哲学发展的整体性。若是接触过西方文学史的同学,对这样的课程安排就更加熟悉了,西方文学的源头就是从“两希”传统开始讲起,即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在艾勃特的课程中,这“两希”为印欧文化与闪族文化。这部分的讲解线索为:闪族文化——犹太文化(《圣经·旧约》)——耶稣(《圣经·新约》)——保罗传教——教义——黑暗时代(以基督教为重心)——哲学家圣奥古斯丁与圣多玛斯。对于《圣经》、耶稣、保罗等宗教名词,作者将它们的产生回归于对那两个哲学问题的回答,引导读者理性地认识基督教产生的根源,由此打通了宗教與哲学之间的关系。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苏格拉底与耶稣放在一起比较,将圣奥古斯丁称为“一位信奉新柏拉图派哲学的主教”,说圣多玛斯既是神学家又是哲学家。这样的讲法,破除了宗教的神秘性,更便于读者理解。
谈完整合,我们再看举例。作者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原本深奥、抽象的哲学概念,讲来深入浅出,读来通俗易懂,拉近了读者与哲学的距离。小说中打比方最成功的就是“康德的眼镜”。康德是18世纪德国的大哲学家,他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着独特的看法,康德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他认为我们的理性中有若干倾向会左右我们获得的经验。当艾勃特把康德的哲学理念讲给苏菲时,苏菲表示听不懂,并要求哲学家举个例子,她已经熟悉了哲学家的“举例法”讲课方式,这一次她也是这样期待的。艾勃特这次举的例子是一个小实验,他请苏菲戴上一副镜片是红色的眼镜,苏菲发现戴上眼镜之后她眼中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全都变红了,艾勃特告诉她:“这是因为眼镜限制了你感知现实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你周遭世界的一部分,但你怎么看它们却取决于你所戴的眼镜。因此,即使你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红色的,你也不能说世界是红色的。”这一讲艾勃特用红色眼镜打比方,解释理性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他称之为“理性这副眼镜”。这样,原本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
《苏菲的世界》中除了以“眼镜”这样的事物举例,还以故事举例,大体来说,作者设计了两种类型的故事。第一类是童话故事,第二类是小说的外层故事,即苏菲的故事与席德的故事。
在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如小红帽、爱丽斯、卖火柴的小女孩、史古吉等,这些故事人物在某节课程的特殊时刻出现,由它们营造的特殊场景,帮助苏菲理解她正在学习的哲学概念。如爱丽斯带来了装有药水的“小哲学瓶子”,帮助苏菲理解浪漫主义者与祁克果的不同哲学。
第二类故事也是小说中最精彩的故事,就是生活在不同时空的苏菲与席德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这两名少女的哲学故事。小说写她们参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过程,这种领悟与她们的哲学学习息息相关,读罢令人掩卷而思,不自觉中读者也进入到了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中。对于苏菲来说,哲学家柏克莱具有特殊的意义,正是在学习这一节时,艾勃特点明了苏菲的虚构身份。柏克莱是一位天主教的主教,他提出了“灵”的观念:“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就像我们在做梦时一般。但世间只有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造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万物都是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存在之处。”艾勃特告诉苏菲,柏克莱所说的“灵”指的是天主,而“对于你我来说,这个‘造成万物中之万物的‘意志或灵可能是席德的父亲”。柏克莱否认在人类心灵之外存在有物质世界,这种看法非常奇特,但在苏菲身上倒很适用,她所有的生活与认知都是出自席德父亲的想象。这样看来,“苏菲的故事”就是柏克莱的“灵”哲学的注解,苏菲的生活与思想在“柏克莱”这章也发生了大转折,苏菲对个人生命的理解也因学习柏克莱的哲学而更深刻。在了解到自己根本不存在之后,苏菲非常痛苦,但她没有放弃学习哲学课程。
在艾勃特的引领下,苏菲摆脱了悲观,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了解其生命的独特意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永恒的文学世界。这样,这部作品不仅借助元小说的形式讲哲学,而且将哲学思考寄寓在小说中人物的身上。
苏菲的故事与柏克莱的“灵”哲学有着对应关系,而席德的故事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有着对应关系。作者不仅运用元小说的形式承载了一部简明哲学史,而且按照一定的哲学理念设置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以主人公的故事阐释哲学观念,小说的故事成为作者讲解某种哲学观念的例证,小说的内容也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
三、结语
《苏菲的世界》能把“哲学的故事”与“故事的哲学”讲得如此出神入化,这要得益于作者采用的元小说叙述手法。小说最成功之处在于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小说中的三个故事交叉进行,在三个世界的交替中小说不断呈现其虚构性质。读者阅读《苏菲的世界》的过程与阅读传统小说不同的是,在明知故事的虚构性的前提下,“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过程变成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而这正是这部哲学史小说所希望产生的效果”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延续关于“存在”的追问:在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之外,也许存在另外的时空,我们是否也应像苏菲那样跳出这个“实在”的世界去思维?在《苏菲的世界》中,“哲学”“哲学史”与“小说”完美结合,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关于哲学史的小说。
a 〔挪威〕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b 〔挪威〕乔斯坦·贾德、何成洲:《“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访谈》,陈琳译,何成洲校,《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第161頁。
c 〔秘鲁〕巴尔加斯·略萨:《中国套盒》,赵德明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d 何成洲:《〈苏菲的世界〉与元小说叙述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第147页。
参考文献:
[1] 乔斯坦·贾德.贾德谈人生[M].叶宗琪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2]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艾亚南,梁彩龙. 论《苏菲的世界》“中国套盒”式的叙事结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4).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长治学院基础教育项目“初中语文之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研究——以外国文学作品为例”(项目编号:2020J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张慧敏,长治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西方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