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摘 要:斯通纳身上所表现出的涩感,是小说《斯通纳》的一大特色,它传达了一种赤子之心的纯粹美,堂吉诃德式的悲壮美与凡俗人生的隐喻美。
◆关键词:斯通纳;涩;涩之美
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一书,阅读体验并不美好,好几次不忍卒读,可又不忍,总觉有根琴弦触动了自己的神经,笔者仔细品读,那就是——“涩”的感觉。说文中:“涩,不滑也”,有阻滞之感,一种使舌头不润滑的滋味,文字难读难懂。联系生活会发现,“涩”是一种感觉性的语言,可以体现在视感、听感、触感,味感以及最终的情感上。
一、斯通纳形象的“涩”
斯通纳在小说中是一个沉静的角色,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底色,沉静中带着钝感,钝感中带着涩。
斯通纳1891年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瘠而又偏远的农场里,父母被常年沉重而艰辛的劳动压垮了身体,压老了容颜,也压灭了生活中的声音。一次偶然的机会,斯通纳到密西西比大学农学院读书,他机械式地学习和干活,兢兢业业,既谈不上愉快也没多大的痛苦,一切出于惯性与本能。
斯通纳在一堂文学课上,从混沌中找到一丝亮光,文学居然神奇地在他身上扎下了根。他在走出文学课堂的那一瞬间,突然对之前的那个自己感到陌生。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一种类似于“顿悟”的感觉开始在他的体内生根,他很清楚,那是来自文学的召唤,更是源于自我深处的启示。他遵从这种召唤走下去。然而,如果没有他的老师斯隆对他的引导和主动帮助,他是不会想到在学校里繼续读博士,最后留在大学。
在一次聚会上,他对伊迪丝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个孤独保守的女孩,他试图把她从保守的状态中拉出来,可他发现这样会使她难堪,于是放弃了,但还是快速与她结婚。一个月后,他发现他的婚姻很失败了,他也不抱改善的希望,任由妻子把女儿当成工具,不顾孩子向他投来的求助的目光,保持沉默。
他交过两个朋友,马斯特思和费奇,他们每周五在哥伦比亚的下城区聚会,喝酒聊天到深夜,但是斯通纳对他们的关系感到纳闷,虽然大家相处得不错,但并没有成为亲密朋友,他们并不吐露心声,也很少在聚会以外的其它地方见到对方。
就像他在临终前回顾自己的一生,他想当一名教师,他成了教师,但他知道,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个冷漠的人,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和无关紧要的攻击性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
斯通纳在临终前和伊迪丝相处时难得的平静中,后悔着:我要是再坚强些就好了,他想;我要是知道得更多些就好了;我要是早明白就好了,最后,他几乎无情地想:如果我爱她更多些就好了。
是的,他的一生就这样“涩涩”地度过。如果,在“滑”与“涩”中,他能坚决地,勇敢地选择“滑”,他一生中的涩感会少很多很多。
二、涩之美
如果保持一点距离去看,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美感,滑腻有滑腻的顺畅之美,而,涩,也有涩之美。
1.赤子之心的纯粹美
斯通纳从接受斯隆的建议,留在学校的那一天起,就隔绝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他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他不关心外面的纷纷扰扰,他如“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一样,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对文学、语言以及心智神秘性的热爱,在课堂中越来越放开自己,他给予教学艺术一种尊严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一个特别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任何一种发自内心迸发的东西的感染力都是无与伦比的。他始终追求文学的价值,语言的魅力,历史的智慧,秉承着正直,纯洁,梦想着一切崇高的事物,但却和时代异常疏离,绝不会和诸如战争的正义,社会的规范,世界的秩序为象征的蝇营狗苟同流。
2.堂吉诃德式的悲壮美
堂吉诃德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拉着邻居桑丘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
斯通纳接受自己所在英文系系主任劳曼克思的学生沃尔克来旁听自己的研讨课,但是沃尔克懒惰还不诚恳,完成的课程报告漏洞百出,斯通纳坚决地给了他不及格,在洛尔克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劳曼克思利用自己的权力明显地帮他作弊,斯通纳坚决不顺从妥协,从而与系主任展开了长久的对峙战,斯通纳不再能代他擅长喜欢的课程,他的课表总是安排得满满的,甚至他们的学生都形成了敌对关系,他坚持他的教育方法,他为了维护内心中的正直,为了维护学校这个世界的纯洁,不允许另外的人进来他们这个世界,斯通纳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持续到了劳曼克思的自动放弃,以他的胜利告终。
和堂吉诃德一样,他身上有种不顾现实,不顾一切的悲壮感。
3.凡俗人生的隐喻美
斯通纳想做学问,但作为一个学者,他只写了一本书,拿到一个副教授的职位,如果他那么专注学问,在高校里面他可能会述而不作,但不至于一辈子只有一部著作。在家庭爱情中,他可能会焕发一时的激情,但这种激情浓郁的程度是可疑的,那股精气神特别容易一下子灭掉,所以他整个人不咸不淡地活着。
这恰恰是这个时代呈现的状态,现在很少有真正能够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理想主义者。很多人的欲望或者理想在一瞬间炸开,炸开了以后紧接着就熄灭了,所以斯通纳的性格也是时代的产物。这是一个理想稀薄的年代,理想如果越来越稀薄的话,很多事你会觉得无所谓,我们现在很多都是这样,干也可以,不干也可以,所以很多事变成了鸡肋。
斯通纳的一生,是平庸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一生。他常常被深深的疲惫感袭击。他的状态,身影,面孔,与他的实际年龄严重不符,未老先衰,他感到麻木,有时甚至幻想哪怕是灾难痛苦来刺激一下也可以,可是,一天一天,一如往昔。现代生活中,每当天灾人祸降临时,人们矫情地说:我们要把今天当作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来度过,可是,这样的激昂又能持续多久呢?
正如《斯通纳》封腰上的宣传语:“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大多数人的一生,和斯通纳又是何其的相似。
从道家的美学观点看,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是不作任何修饰的,涩的感觉,就是无技巧,无作为,这正是斯通纳的涩之美所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斯通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日)柳宗悦(著),孙建君等译,《工艺文化》[M],柳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
李璀(1984-),女,湖北石首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作家作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