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

时间:2024-05-04

◆摘  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出版《翻译、历史和文化》以来,“文化转向”便经查出现在文化研究学者的面前,不断刷新着公众对于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认知,也为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科学可靠的理论支持。本文将通过对关键词“文化转向”、“文艺学”的概念解读和实践运用,分析文化转向对文艺学的知识形态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探索如何在文化转向的启迪下,更好地构建文艺学的知识形态。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艺学;知识形态

一、文化转向

(一)文化转向的含义

“文化转向”其实是翻译学中的一个专业名词,通俗来讲就是:翻译不仅仅需要研究不同语言之间互相切换的问题,而且更在乎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类行为。文化转向要求翻译作品的学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翻译语言的基础之上,投入文化批判和学术研究,上升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翻译语言。

(二)文化转向的学术研究

1.国外的研究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翻译作品突破了以语言翻译和文本对照为主的传统,翻译结果的多元化趋势明显。

(2)20世纪90年代,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正式提出了“文化转向”的概念。

2.国内的研究

(1)传统的翻译以纯语言的研究为主,是囿于文本的静态活动。

(2)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接受文化转向以来,逐渐将作品翻译与文化研究紧密联合,升级为不断交流调整的动态体系。

(三)文化转向的现实意义

1.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转向提倡翻译应当考察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更为宏观地描述翻译作品,将研究对象从语言上升到文化,扩展了研究范围,更加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国际争端,更能促进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2.突出翻译作者对文化研究的贡献。

因为翻译研究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翻译时更强调不同文化的对等关系,使得不同语言的人民可以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翻译作者要更加警惕外来文化的渗透和霸权风险,突出本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又能做到开放平等地交流。

3.填补我国翻译研究的空白,提高国际话语权。

以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地位,缺少与西方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文化转向可以填补我国翻译研究的空白,符合新形势下我国开放交流的诉求,更有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

二、文艺学

(一)文艺学的内涵

文艺学属于社会科学,是我国语言文学类的核心学科。它主要以文学为研究对象,揭示文学基本特征,探索文学发展规律,介绍文学相关知识。文艺学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这三部分互相关联,互相支持,统一组成了文艺学的完整体系。

(二)文艺学的学术研究

1.古典时期

古典文艺学并不独立,强调以历史人物或事件来研究社会发展,过度依附于历史学与批评学,不能理清文艺学与其他社会学的关系。更多的被看作是哲学等学科的附属,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始终受制于研究对象,不能保持自身完整性。

2.现代时期

现代文艺学的特征是开放与包容,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文学语言、文学题材、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现代文艺学已经是包含文学各要素的综合体,不仅与文学有关,而且与社会生活有关,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系统。

(三)文艺学的现实意义

1.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文艺学的启蒙,研究对象是美感、美的形态、美的范畴等美育问题。有利于启迪智慧,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2.培养人才,发展学科。

为国家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才,掌握理论知识,利用规律,提供支撑,建立方法论,开辟新视野,有助于学科发展。

三、文化转向与文艺学

(一)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相互影响

1.文化转向理论在文艺学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帮助理解的作用,因为跨文化的文学研究,避免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碰撞,而文化转向既可以保证双方的平等关系,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使得文艺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2.文艺学反作用于文化转向。文艺学研究的文学对象,不仅包括不同时期,而且包括不同地区,在研究其特征和规律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在进行文化转向理论的实践。

(二)文化转向助力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

1.文化转向为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提供广泛且深刻的来源。文化转向使文学作品融入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并不是单纯的文本或格式等外在形式。

2.文化转向为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文化转向让文艺学研究工作者知道,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保持本国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怎样平等互利地开放交流。

四、小结

做好文化转向的理论研究,更有利于文艺学的知识形态构建、学科发展和后继人才的培养。中国应当在吸取西方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注重文学研究结合社会现状,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行动。

参考文献

[1]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J].文学评论,2007(05):5-11.

[2]金元浦.文艺学的问题意识与文化转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6):96-104.

[3]柴冬冬.转型视野下文艺学的多维透视与文化转向——以金元浦《文學,走向文化的变革》为例[J].中国图书评论,2017(07):107-114.

作者简介

杜敏(1977.08—),女,甘肃,大学本科,群文馆员(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辅导及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