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国至隋唐的思想文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04

唐杭炯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时代大变动的时期,抓住大变动中的时代思想的变化的线索有助于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发展。这其中的线索主要是玄学的发展和佛学的传入而引发的思想激荡,在冲突和交流中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思想。

◆关键词:魏晋风度;玄学;三教合一

一、核心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所以这一节课所应主要达成的目标是对于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的认识,这一时期不论是思想还是文化艺术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文化艺术的新特征恰恰体现了思想的新发展,因此,理解本课的重点还在于了解该时期思想。由于这节课时间跨度大,思想演变复杂,知识点繁多,如何从繁杂的知识点中厘清思路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基于本人的兴趣和对本课的认识我选取了“新道家”的发展这一关键点,道家的发展包括道家本身思想的新变化,和面对佛学思想冲击的因应。

二、教学主线、主题与立意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以魏晋玄学的发展为核心线索,以三教斗争交流与融合为主线,凸显出魏晋至隋唐文化大发展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情况渗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都是在多元交流中继往开来,我们要客观理性的看待不同文化,借鉴吸收优秀文化,同时感悟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这样一种价值立意。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铺设历史情境,感悟历史和学生重新感悟《桃花源记》(桃花源记鲜明的表现出作者避世隐居,向往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的情感)。

问题:陶渊明为什么会消极避世,他的思想符合中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

这里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材料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

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摘自老子《道德经》

设计意图:陶渊明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学生对陶渊明也有着相当程度的熟悉。历来对陶渊明的思想争论很大,有的归他为儒家,有的归他为道家,也有归为佛家,近来有人认为陶渊明思想中有儒也有道,但不可否认上述材料反映陶渊明的这些思想有浓厚的道家思想的影子或者至少可以说又一定程度的契合,傅刚先生在他的《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中评价陶渊明“实是代表了玄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他最终完成了魏晋风度完美的定型”。师生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分析,从而将课堂内容引入到对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新时期道家思想的发展这一教学线索上。

第一板块:魏晋风度

呈现魏晋玄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张的材料,让学生分析归纳他们的思想。

材料3:鸿鹄比翼游,群飞戏太清。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

——何晏《五言诗》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二》

问题:他们怕的忧的是什么呢?呈现材料4:

何晏、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范晔、裴頠……,这些当时第一流的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都是被杀戮害死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5:汉末魏晋时期,灾异频仍,其中尤以瘟疫灾害为重,由于严重的瘟疫灾害影响,民间的鬼神信仰渐渐形成体系化、理论化的防疫除疫思想,这些思想在东汉时期的丧葬仪礼中皆有所体现,并渐渐演化成道教科仪之一。

——徐宇《汉末魏晋的瘟疫及其与早期道教嬗变关系的考察》

材料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兰亭序》

若则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極。阻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礼明矣。

——郭象《庄子注》齐物论章

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嵇康《释私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魏晋玄学产生的原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感悟魏晋玄学思想的核心,“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玄学主旨在确定人与社会冲突和人与自然冲突的和谐关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的自我意识获得了觉醒,名士们企图冲破名教束缚,借用老庄,发展出了新的时代哲学。这一哲学本身便是新的时代的产物,他也受到新的因素的强烈影响。

第二板块;三教合流

呈现虎溪三笑图,一团和气图,玄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儒道的深刻影响。从陶渊明身上便能鲜明的反映出来。相传陶渊明和佛门慧远大师相交,慧远大师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到访,宾主尽欢,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这一故事虽然没有事实根据,但正反映出儒释道三者的互相融合,当然事实上这种融合也并非如此其乐融融。

材料7:当民生涂炭,天下扰乱,佛法诚对治之良药,安心之良术,佛教始盛于汉末,迨亦因此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材料8:道家和早期道教人士较早地参与了这场辩论,提出了老子化胡说……汉末三国时,佛教界提出反驳,首先有《牟子理惑论》出而反对化胡说,继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的化胡之爭转为激烈,西晋惠帝末年,道士王浮作《老子化胡经》……在南北朝时期,齐朝的道教徒还写了一篇《三破论》……此场争论后世称为“夷夏之争”。

——郭齐勇编著《中国哲学史》

材料9:东晋时期,儒佛之争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礼制问题。晋成帝时期,瘐冰执朝政,主张沙门见皇帝应该行跪拜礼,佛教徒坚决反对……东晋僧人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辩诘佛教教规与封建名教的关系。

——郭齐勇编著《中国哲学史》

材料10:在公元三四世纪……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中国的佛学”则不然,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往后我们会看到,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设计意图:三教既斗争又融合,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它壮大的过程中自然地受到了儒、道的抵制,道教在抵制佛教的同时又极大地受佛教影响,道教的组织形式,仪轨等受到了佛教的极大影响。而儒家对佛教的抵制除了在于材料讲到的礼制问题,也在于佛教的出世,佛教的组织扩大本身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地世俗政权产生了威胁。当然佛教本身有着水土不服的一面,需要有本土化的过程,因此,再这样的斗争与交流中三教渐渐地融合在一起,位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团和气图》便是很好的例证。三教的交流与融合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三模块:文化大观

展现图片材料:书法、雕塑、舞蹈,视频教材《玄奘之路》,教师在这里重点分析雕塑。学生自行阅读课本,总结科技成就。

设计意图:三教的融合对后世影响可谓深远,在吸收融合中中国的文化又迎来一次大的发展,表现在多个领域,这里教师着重分析雕塑。中国雕塑的发展主要是魏、唐前期和唐后期及以后三个类型。第一时期,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苦,生命宛若朝露,身家毫无保障,命运不可捉摸,生活无可眷恋,人生充满着悲伤、惨痛、恐怖、牺牲[4]。这一时期的雕塑是地道的反理性的宗教迷狂,其艺术音调是激昂、狂热、紧张、粗犷的,它构成了北魏壁画的基本美学特征[5]。而到了唐代,雕塑则一改之前的恐怖风格,主题像变得丰满健康,佛像更目光慈祥,它更多的可以看出渗入了中国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思想,艺术终究来源于生活。唐中后期以后的雕塑又是一变,更加世俗化。

小结: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绝是因为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危机之下,每一次中华文化都能审视自身,汲取外来文化精髓。我们的民族缤纷多样,我们的文化异彩纷呈,我们的国家历久弥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的特点。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也更加深刻地认知到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多元的环境,要理性对待自身和外来文化,取长补短,革故鼎新。

四、结语

既往方能开来,通过对历史传统的学习,才能了解民族文明进程,才能更好地知晓未来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使当今处于多样化,全球化的环境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本课是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良好素材。

参考文献

[1]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M].商务印书馆:北京,2017,7:175.

[2]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北京,2009,7:92,115,1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