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

时间:2024-05-04

罗竞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最常用、最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教师们更好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将学生的智力与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并进行开发,研究性学习被大力推广与提倡,并在学校得到了深入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探究性学习中理解教与学的重要性,以下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与学

一、营造学习情境的必要性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于教师在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个新的知识点教学时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创设,就需要营造一个情境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到新的学习背景中,使得他们体会到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是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動解决问题,进而对学生的“研究”意识进行开发,激发学生的“研究”思维。

二、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互结合并搭建问题情境

因此教师一定要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上可以选择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边接点与生长点上提出;教师在提出问题上可在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时提出;教师在提出问题上也可以选择通过游戏模式、现场演示、悬念设置、实际操作、情境演练和比赛模式等提出。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请每个同学拿出三支笔当作三条线段任意拼搭,然后让大家交流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接着问怎样才能拼成三角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拼搭。学生通过动手就会发现要把三条线段首尾相连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学生能很自然地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在学生的活动中产生了“研究性”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和探索。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搭建问题情景并激发学生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合理的问题情景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是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想将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对学生培养自主探索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足的思维空间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核心,以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在对问题提出时进行思考与分析,并能够多角度的带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探究、大胆思考等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自主去探究。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提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四边形特征”这一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这能带动学生自主的去研究,学生在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将会用自己接受的方式去进行研究,学生会产生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情绪,这也使得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各个小组会开始实际的动手操作,有的小组会测量桌椅、有的会测量自带的文具盒、有的会测量黑板等去对问题进行研究。有些小组将拉尺、看尺、记录等进行明确的分工,有些小组则通过数数、折叠、测量等将得到的数据填写在实验报告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各个小组都已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去探索多种方法,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做好知识的归纳思考与拓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点

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将新知识变为学生的东西,对新知识的归纳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对新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培养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应用到新学的知识的能力,使得新知识得到延升发展。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体会,从而对学生“研究”能力提高。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进行教学时,应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和《一课一练》中基础性题目的巩固练习后,在练习题目上又进行设计。一是请学生想办法将长方形纸片拼或剪成一个正方形;二是小李需要做一个高1米,宽3米的窗户框架,需要多长的木料?三是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李明同学需要边长60厘米的纸,而现在只有二张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纸,怎么办?这些问题将带动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延伸,将固有的知识与实际运用相互结合,就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探索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而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的能力,“探究性学习”具有科学研究的意义。小学数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等各方面发展不成熟,且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特点,使得小学生学习数学效率不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把“研究性学习”活动扎扎实实地带给学生,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加大对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对分组教学法、游戏法以及情景设置法等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意自身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程真.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05):112.

[2]张蜜.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浅谈[J].教育,2019(44):77.

[3]张娟红.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10):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