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文化研究视角下《芳华》的意识形态

时间:2024-05-04

摘 要:电影《芳华》是一部冯小刚和严歌苓的青春书写和文化印记,用冲突推动情节,集中体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冲突展现意识形态的对抗,暗含家庭背景与经历对个人的影响与改变,反映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在时代大背景与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下的裹挟前行。

关键词:文化研究;《芳华》;意识形态

1引言

电影《芳华》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芳华》改编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始于萧穗子的口述,也终于萧穗子的口述。萧穗子这个角色,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隐秘的第三类角色,他不是完全的主角,但也不属于脱离故事之外的说书人,她参与故事,带领我们看到一个个关键冲突:战地医院外愤怒喊着“永远不会原谅”的何小萍,失去一条手臂的刘峰,何小萍撕碎的照片……

2意识形态的定义

在《芳华》中,存在很多冲突,这些冲突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代表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廖炳惠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意识形态的定义:“提出‘意识形态此一概念最重要的理论家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往往通过社会关系的生产,来复制、巩固其既有利益,使其统治得以自然化与合法化。而‘意识形态就是这种复制社会的既有关系,将原本不对等的社会资源分配视为理所当然的话语实践。”在电影中,意识形态具体为语境、故事、人物及其生存方式,是叙事背后的“元叙事”,或是无形的思维方式、价值立场。

3冲突展现的意识形态对抗

在《芳华》中,最为直接的是何小萍与文工团之间的冲突。何小萍在被刘峰带进文工团那天阴雨绵绵的昏暗,文工团训练场上阳光铺洒的明亮,明暗与色调的对比暗示了何小萍和文工团的不同。通过文工团在太阳下的泳池里打闹和何小萍夜晚被围堵的明暗对比,影射了何小萍与文工团的格格不入。何小萍和文工团的冲突从一开始便存在,文工团内部嘲笑何小萍,集体排斥并对其进行欺辱。何小萍挣扎着自我生长,但最终还是没能融入文工团,最终灰心离开,到了战地医院。这是《芳华》中的第一个冲突,是何小萍与文工团集体之间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代表着一个渴望摆脱现实困境的人与既成定势的集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二个冲突,在于刘峰对文工团的付出与文工团对刘峰的冷眼。刘峰事事为他人考虑,吃没人喜欢的饺子皮,亲自做了一对沙发送给经济条件不好的战友,主动帮文工团修理器材……学雷锋模范标兵的刘峰受到了无数嘉奖,但嘉奖背后却是整个文工团将刘峰的善良视为理所当然的奉献:“如果没有刘峰这个同志,脏活、苦活、累活,甚至是臭活,都指望哪个去做?”大家心里想着:谁让他是刘峰呢。坦然享受着刘峰的付出。刘峰与文工团之间,是“雷锋”行为和集体主义下“搭便车”行为的冲突,是个人的奉献与一个共同利益体中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投机行为之间的冲突,是雷锋精神和携播行为这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何小萍和文工团、刘峰与文工团,这两个冲突是《芳华》中最为明显的冲突与矛盾,他们俩实质上都是被文工团排挤的人。何小萍曾被视为累赘,被欺负,当她到了野战医院后意外成为英雄后,何小萍却在这巨大的荣誉下突然精神崩溃。何小萍个人在自己生长环境中形成的自我对抗的矛盾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刘峰当了一辈子的好人,在战场上拼命拉起战友的生命,失去了一条腿和一个手臂,却在商业主义意识形态兴起时被忽视、被欺辱。这是在时代巨变下,两个年代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是革命英雄主义与商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反映的是在这两个年代交替过程中,被时代抛下的人与社会意识形态转型所产生的摩擦。

何小萍和刘峰之外,还有隐藏在暗线之中的更多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矛盾。何小萍的父亲是劳改犯,为了顺利通过政审,何小萍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继父的姓,何小萍的父亲即使看到了何小萍入伍的照片,内心高兴也不敢贸然给何小萍写信。萧穗子的父亲平反解放了,但何小萍的父亲最终彻底离开的何小萍,家在北京的战友们轻易便能收到家人托刘峰带去的包裹。这组对比反映的是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是个人在时代大环境下抗争与无奈。

在个人与时代之外,我们在《芳华》中还能看到阶级、身份之间带来的影响与冲突。刘峰作为木匠的儿子,将自己的定位放到尘埃,在十多年后被任意欺辱,郝淑雯能够说出“打过的子弹比你吃过的馒头都多”,可以拿到当时最新的港款牛仔裤,因为她是军长爸爸和护士妈妈的女儿。陈灿作为军区副司令的儿子,能拿到当时少有人听过的邓丽君录音带,先拿到文工团的小道消息,在十多年后大江南北地奔波拿地。林丁丁来自于上海,她见过军区首长家的沙发,拥有一个修表匠不敢修的贵重手表,还有二姨给她介绍外国朋友,最后远嫁国外。而萧穗子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受冤者。萧穗子暗恋陈灿,为了陈灿掏出父亲留给她金链子做陈灿补牙的牙基,最后却只能独自饮泣“门当户对”的泪。在这里,不同的家庭背景在不知觉中影响着他们,社会与家庭裹挟着所有人前进,奔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4结语

《芳华》的明线在于何小萍、刘峰与文工团众人的青春成长,而暗线就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意识形态的冲突矛盾。在《芳华》的最后,冯小刚刻画出刘峰和何小萍被时代遗落下的落魄,透过他们身上青春与现实的对比,彰显出时代迅速发展下意识形态的巨变,突出其中的矛盾与时代发展中无可避免的摩擦,正如片尾萧穗子所说: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但不难看出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和难掩的失落。

参考文献

[1]陆揚主编.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柯弄璋.电影《芳华》:个体青春与记忆创伤[J].四川戏剧,2018(10):136-138.

[3]张倩玉.论《芳华》的青春叙事[J].电影文学,2018(18):94-96.

[4]陈林侠著.文化理论与电影分析=Cuitural theory and film analysis[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03.

作者简介

张珑桦(1996.10—),女,广东省广州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