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存在主义文学中的荒谬色彩

时间:2024-05-04

摘 要:《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作品。《局外人》以平实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现代普通人默尔索的看似荒诞的一生,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关键词:荒诞;《局外人》

1前言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为目的的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文学认为“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认为恐惧、孤独、失望、被遗弃等等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加繆的《局外人》弥漫着浓厚的存在主义气息,这部作品揭露了荒诞世界里的荒诞人生。

作品以主人公默尔索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来呈现故事情节,讲述了默尔索从参加母亲葬礼,结识邻居雷蒙和女友玛丽,到意外杀人成为杀人犯的故事。读完局外人,我有很多想法。下面,我将从我最有感触的几点去解读这本书:“局外人”指的是什么,阳光和大海这两个意象的意义,荒谬的主题。

2何为“局外人”

默尔索和普通人不一样,他的言行举止都超越了正常人的习惯定式,他不受固有的道德原则的约束,正如小说的名字“局外人”一样,他像这个社会之外的人。

2.1情感的局外人

小说一开头,便以默尔索的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仿佛母亲的死是一件不值得在意的小事,所以连时间也不甚清楚了。当养老院的院长让他看母亲“最后一眼”时,他拒绝了,还在灵堂里打瞌睡、喝咖啡和抽烟,根本不像一个失去至亲的孩子该有的反应。

当女友玛丽问默尔索是否爱她,愿不愿意和她结婚时,他表示“这种话毫无意义,怎么样都行,如果玛丽愿意,他们可以结婚。和别的女人结婚,也是可以的。”面对爱情,默尔索认为谈“爱”是毫无意义的。

在友情上同样如此,默尔索帮邻居雷蒙写了一封给情妇的信后,雷蒙对他说:“你现在是我的真正的朋友了”,这时默尔索“感到惊奇”,雷蒙又把话重复了一遍,默尔索心里想的是“做不做他的朋友,怎么都行。”

亲情、爱情、友情,普通人最重视的三种感情,默尔索却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旁观心态。

2.2死亡的局外人

仓央嘉措曾经说过:“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也就是说,生死是人生最大的事情。面对母亲的死亡,默尔索并不为天人永隔而痛苦;在默尔索杀死阿拉伯人后,并不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在他被判处死刑后,他反而越发平静了,恍惚中他躺在一片宁静的夏夜中:“自己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

默尔索处在一个停滞而独立的环境之中。他麻木、冷漠,缺乏与社会的联系,对一切事情都不在意。这样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在常人看来是荒谬的。

3“阳光”意象

在《局外人》中,“阳光”这一自然界中普通的景物,被赋予了荒谬的色彩。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这片地方直打颤,既冷酷无情,又令人疲惫不堪。”在妈妈被埋葬的这一天,阳光火辣辣的,好像能把人灼烧了一样。“我只觉得 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那把刀刺眼的刀锋总是隐隐约约地对着我”。阳光是暴烈的,在阳光的刺激下,默尔索扣动扳机,杀死了阿拉伯人,也打破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幸福。生活中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阳光,对默尔索来说却是炫目的、暴烈的,意味着死亡、暴力。

4荒谬的主题

常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有价值,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给予人打击。荒诞,便是在逆境和冲突中产生的。加缪曾这样定义荒谬:“一个能用种种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毕竟是我们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的宇宙中,人会感到身处之外。这放逐无可救药,因为人被剥夺了关于失去的故土的记忆,失去了对于曾被期许的乐园的憧憬。人与生活的这种分离,演员和背景的这种分离,这就是荒谬的感觉。”

默尔索这样一个不遵守社会的道德准则,不关心过去和未来,不陷入感情之中,不喜欢变动的人。以现实的准则来看,他就是一个奇怪的存在。正如加缪所希望表现的那样,人和世界是分离的,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5结语

通过这部作品,加缪开创性地创造了一个荒谬的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默尔索真的是一个荒谬的人吗?不尽然。他比所有人都活的明白,活的清醒。他不随波逐流,遵守着自己的内心法则。所以在小说的最后,默尔索才认为自己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默尔索与这个世界的背离,是一种对传统的反抗和斗争,也是荒诞美学希望人们明白的——尽管我们与世界“分离”了,但我们仍然要在这虚无之中寻找希望。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他人就是地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阿尔贝·加缪.局外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闫晗.仓央嘉措诗传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4]袁筱一.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罗家欣(1998.09—),女,江西省宜春市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