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厚植绿色黄河畔 建设美丽起步区

时间:2024-04-23

郝兆印 田磊 刘莹 盖世丹

起步区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答案无疑是黄河。

起步区生态保护工作要在系统性保护好黄河安澜的基础上,充分释放黄河作为城中河的生态景观价值,科学重塑城市与黄河的联系,全力推动两岸互动、水城共融、人地和谐,塑造“城河共荣”的城市形象。

首先要创新沿黄空间利用模式。构建城市建设与黄河的弹性联动关系,加强对黄河大堤外片区开发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对黄河两岸空间充分“留白”,保障足够的生态开敞空间。划分生态保育区、齐鲁客厅、创意展示区、水源地保育区、水岸生活区、郊野休闲区等功能板块,建设一系列以黄河为主题、低密度低强度的文体科教及绿色基础设施,打造泺口、鹊山龙湖湿地、百里风情区互动区域。

同时,提升堤防岸线综合功能。在保持工程完整、不降低抗洪强度和不影响工程抢险的前提下,对重点地段的人工堤岸开展适度自然化、景观化改造。系统谋划建设干流沿岸防护林带,完善提升以堤顶行道林、临河防浪林、淤背区适生林和经济林、背河护堤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提升改造现有路网,打造沿线骨干绿道、景区连通绿道和城河联络绿道,加快推进沿线道路、穿河过河桥隧、堤顶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与黄河的连接以及黄河的可达性。

此外,以水为媒,打造滨河生态风貌带。以黄河干支流串联沿线湿地生态系统,兼顾徒骇河、小清河流域,突出鹊山水库、鹊山龙湖湿地核心节点,推动水脉(湿地公园带)、绿脉(生态保育带)、文脉(文化旅游带)、景脉(景观风貌带)、动脉(绿色交通带)“五带五脉”功能融合,高标准系统性打造集水环境修复、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观光休憩等功能于一体,“人河城”和谐统一的滨河生态风貌带。

泉水是济南最靓丽的名片,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鲜明的标识。特别是起步区依河而建、拥河发展,必须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水的禀赋,把握水的特色,做好水的文章,打造水景观、讲好水故事、彰显水文化,建设节水导向型新城。

在强化水资源供应保障方面,充分发挥徒骇河、小清河、大寺河等10条河渠遍布的优势,做到引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统筹黄河水、南水北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的开发利用,落实水资源红线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城乡一体、多源互补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同时,逐步增强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的可供水量规模。

在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系统开展起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强化用水总量管理和水资源用途管控。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广泛应用农业节水技术,规模化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农业精准灌溉节水增效新技术。深挖工业节水潜力,加快节水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进企业间水资源梯级利用,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加快城乡供水系统智能化升级,实现用水户在线计量监测全覆盖,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

在强化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地表、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和清查,保障起步区水资源安全。建设好饮用水备用水源,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增加水功能区监测点,加强入河排污口监测,实施监控与监测并举,确保水源安全及污水达标排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建立起符合起步区水环境、水生态特征的严格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起步区承担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使命,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先行先试,实现从自然绿色到经济绿色、从产业绿色到社会绿色的转型,探索建设生态城区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做好生态修复工作。严格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保护起步区水系、岸线、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逐步恢复河道两岸湿地生态环境。加强黄河行洪河道治理,连通黄河与小清河流域水系、黄河与徒骇河流域水系,保护河道自然岸线,扩大自然湿地面积。加强对鹊山龙湖湿地、崔寨湿地、太平湿地等重要生态节点的保护修复,稳步推进退塘还河、退田还滩,严控人工造湖。

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统筹起步区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依托黃河、徒骇河、大寺河、小清河等水系,建设人河城和谐统一的生态风貌廊道。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打造“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的多级公园体系。对标雄安新区,系统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大面积种植玫瑰花、月季花等特色花卉,做到“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四季见花”。

做好环境治理工作。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河流水质逐步恢复到IV类及以上。引导工业企业入园,确保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市场机制推进有条件园区开展“碳中和”试点,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低碳城区”。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工程咨询院)

The Jinan Start-up Area for Growth Drivers Transformation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April 25, 2021, representing a milestone in Jinan’s histo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rea is a great mov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i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construction, for which we still have a great deal of work to do to lay a firm foundati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must be done on a systematic basis, able to fully leverage the Eco-landscape value of the Yellow River. It requires a scientific reshap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river, wage an all-out effort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anks, the coordination of city and water, and the harmony of man and land, in order to brand an image of “achieving shared prosperity for city and river ”.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create water landscap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cultural context, and build a water-saving-oriented new city by highlighting the nature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water, as well as blaze a new trail of a new model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urban areas.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