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时间:2024-05-04

摘 要:为了应对文明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必须加强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当务之急是引入学校教育,并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传承模式。

关键词: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认知

面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强势介入,全世界似乎朝着一种经济方式、一种物质方式、一种价值观念发展,世界越来越同质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被忽略,文化犹如许多物种在恶劣的生态环境变迁中不断消亡一样,也在不断地被消解、同化,甚至永远被遗忘。只要人们注意一下麦当劳、好莱坞和日本动漫在中国文化和饮食市场的迅速扩大以及青年人在圣诞夜的狂欢便可发现,这些西方所谓的“发达文化”几乎成为我国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与此同时,很多自己传统的神话、民间故事、生活习惯、饮食偏好和节日庆典却悄悄地退出年轻人的历史记忆。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的时候,一种民族主义的本土意识被唤醒。于是,一种带着文化觉醒、政治意识和民族主义情调的本土化浪潮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人们在一边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文明,一边又努力突出自己的“异质”,建构与“他者”的边界,这种现象促使一大批有远见的学者们关注不同族群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过去被认为粗糙的、迷信的民间仪式、曲艺、手工艺、神话传说等等如今却得到了强化,被作为民族认同的符号而获得一种象征的力量,民族的身份得以建立。有了这些,“我”与“他”似乎才有清晰的边界。正是由于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关照,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项目的启动目的在于弥补1972年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缺陷。这一决议的制订和实施,使我们得以突破长期形成的传统与现代、科学与迷信、先进与落后的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

二、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三亚、五指山、保亭、琼中、昌江、白沙、乐东、定安、陵水、东方等地。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海南黎锦技艺已经于2009年10月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项已经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海南省的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12项是与黎族有直接关联的,占总项目数的46.2%;海南省的7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29项是与黎族有直接关联的,占总项目数的40.3%。黎族人民在生活与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黎族社会历史的变迁,总结了黎族人民的生活经验,丰富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寄托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黎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开发,也开始重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扶持了以槟榔谷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黎族文化展示项目,为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保护提供了平台与契机。例如:槟榔谷展示了黎族的建筑、生活习俗、技艺、歌舞等文化遗产。槟榔谷成为很受欢迎的景区,尤其是在国外游客的心目,槟榔谷是最受欢迎的海南景区。

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

1.在民族中小学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文化传承方式

学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之一,是双重角色的文化传递场,一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场,二是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承场。在民族中小学教育中,民族非物质文化不可能取代现代教育,也不可能改变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让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现代知识的补充。可以把第二课堂开设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并发挥其创造力,去创造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这也是提高黎族非物质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办法。

2.组织教师、教研人员、民间艺人编纂乡土教材

能体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绝不只是几个舞蹈动作或几张漂亮的图案,这些只适合发展旅游业时吸引游人的眼光。真正能让族人了解自己的祖先、让外族人了解族人历史的应该是舞蹈动作和图案背后的含义,也只有这些内涵的东西才能真正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等。因此,民族中小学民族文化课程的开设不能过多注重某些技巧的传授,而忽视民族习俗文化的开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内容应来源于生活,所以组织教师、教研人员、民間艺人编纂乡土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

3.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六条明确指出:倡导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在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中,要求高等教育、包括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扶贫中的扫盲教育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需要一个面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与健康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环境。因此,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除了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外,还应辅以多种形式的教育。因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形成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韩立收.黎族传统亲属习惯法[M].法律出版社,2016.

[2]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2.

[3]吴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开发之路——体验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4]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作者简介:

陈文辉(1964—),男,海南乐东人,法学副教授,民商法研究生,从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