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索南巴布
摘 要: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创新与数学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之目的。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两院”大会上指出:“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他还强调:“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批判”是基于事实,对错误的思想和言行的批判否定;而“思维”则指的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得出“批判性思维”是指基于充分客观事实及理性辨明或判断的能力。既然这样,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中学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情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此时思维相对敏捷;而在压抑、郁闷时,神经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由此致使人的思维也受到抑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注意:①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应具有亲和度,师生之间应充满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②允许不同意见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不带任何压力主动参与学习,并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对于基礎差的学生,忌讳挖苦、讽刺;④课程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科学设计课程,以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乐趣,使全体学生融合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民主、和谐、平等且充实的课堂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学习的动力,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自然、自发地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就能够得以培养。
二、创建质疑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要理解知识的内在实质,就必须不断质疑才有新的发现。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空间,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释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质疑,发展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在每一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条件,营造质疑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去挖掘教材,产生种种疑点,并准许其有疑即问、不懂就问。哪怕这些问题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保护其质疑的积极性,切忌压服或讥讽。如在教“角的认识”这节课时,介绍到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的其中一块: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0度、60度、90度的特殊角,一名学生立即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手上的这块三角板比你那块要小得多,我认为它的三个角的度数应该比30度、60度、90度小,怎么会一样大呢?”听完这个问题,我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学生竟提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庆幸自己为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要不然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课后作业中才暴露出来,不利于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的形成;喜的是学生能大胆及时地把心中的疑问亮出来,使潜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可见教师给学生一个质疑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啊!
三、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主动学习的环境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个体,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包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教学、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好奇心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地思考,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教授内容前通过有趣的提问,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的缺陷,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对问题作严密的推理与分析。
2.设计探究性问题
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无法立即回答的又是比较贴近现实的问题的时候,更能够激起他们的反应,他们也更有可能被引导进行各种类型的思维。当学生不会立即在教科书或者其他一些参考资料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应该是将各种不同的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才能够获得解决方法的时候,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归纳、演绎、逻辑思维。此外,这些问题会经常在生活环境中发生,使学生把它们当成值得付出努力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3.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对问题提出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法比较难。在学习的这个阶段,向学生展示各种需要考虑的事实和条件,展示多种解决方式,或者要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练习过程中提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强生,刘晓莉.批判性阅读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
[2]李学.批判性阅读的内涵、理念及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