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文荣
摘 要: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地理德育是地理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要善于把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教学作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把德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当中,才能使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关键词:德育教育;地理教学;方法
德育,简单点说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具体阐述为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德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地理德育的目标,即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的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观的教育。学校工作,德育为首。地理学科的德育工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更要想办法让德育之花盛开在地理课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挖掘地理素材,渗透德育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的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地理学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素材。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是教师最有效的德育途径。高中地理虽然没有初中地理那么丰富的德育素材,但只要教师始终有德育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都可以找到好的德育切入点。利于教师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教学设计中就可以通过展示大量的数据,描述我国的资源总量、人口总量以及经济发展的形式要求,通过对比,突出我国严峻的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用长远的眼光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维护一个地球。只要教师肯钻研,做有心人,就会挖掘许多的素材,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教学过程也能做到有及渗透、有情渗透,融德育、智育于一体。
二、开展第二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教学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论联合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资源利用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可以引导学生从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情况、水资源的污染、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问题入手,多方位全面的分析问题。通过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求真态度。
注重乡土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价值开始的。”家长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哺育你成长,是人生的摇篮。爱不爱家乡,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爱国程度。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在于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爱国教育,通过传授家乡的历史、地理、社会、人口等乡情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例如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创造性的开设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家长的山水草木,进行野外实地考察,了解家长的资源分布状况,共同开发乡土教材,树立为改变家乡面貌奋发学习的决心,努力实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相结合,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系国情,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德育工作不仅停留在校内,应该走出校园,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实现教育的三位一体。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观察研究生活,身临其境,领悟大自然的奥妙,形成爱国爱家乡的崇高情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三、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教学课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资源,创设真实逼真的情境,充分调动多种感官,直接冲击学生的心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渗透德育目的。例如,教师在介绍宇宙星系的内容时可以播放太空拍摄的短片,介绍卫星发射时可以结合GPS技术,介绍国家地理位置时可结合国家旅游宣传视频,介绍地质结构时结合地质灾害等。通过图片、声音及视频,让学生直观、全面的了解地理知识点,有点到面,构建地理知识结构,有面到情,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指出:“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基本职责,必须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体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份职责,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现状信息技术,并结合身边生活实际,开辟第二课堂,就能做到寓教于学,寓德于智。况且,新时代也要求教师树立“德育为首”的德育教育理念,因为德育教育体现和规定者教育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例如在地理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国情、更要注重乡情的培养,不仅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设国家。
参考文献:
[1]韩士阁.浅谈高中地理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科学学刊,2010.
[2]张艳红.张澍军.促进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9(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