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媒体让初中历史教学不再枯燥

时间:2024-05-04

摘 要: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意识。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创新意识

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如何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改变历史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探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采用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我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谈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五大益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一个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 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效果好。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

如讲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由“杂草众生、野狼成群”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过程。听完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此引入教学。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可以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的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它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优美动听的声音,及时有效的反馈,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使学生长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冷战中的对峙》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我巧妙使用电教媒体演示了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美国侵朝”是“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文中内容少,故事情节不多,那么怎样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呢?播放影视《朝鲜战争》片段,配以幻灯《朝鲜战争形势图》,让其声色交融,图文并茂,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其动态性、故事性、形象性、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既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对美国侵略行径愤慨,认识到侵朝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亚洲的具体体现,是当代战争的根源。

三、有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激发创新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媒体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有利于延长历史知识的存储期限

教学中的多媒体程序具有极长的存储期限。众所周知,中学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可以长年 使用。比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只需要备有学习工具即可长年使用。信息系统一旦建成,就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保持长期使用。这样,历史教师的 备课效率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再则,从习惯上讲,如果教师调换工作,其经验和信息也就随之而去。有了多媒体程序,这些经验和信息 就可以得到永久性的保存。优秀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历史教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戴秀英.教学后记:历史课堂魅力生成的重要源泉[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09)

[2]温金香.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耿霞.给历史课堂一个灵魂[J].教育教学论坛.2009(03)

[4]王淑菊、孟向群.“探究—体验—实用”的新型历史课堂的构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3)

作者简介:

卢明艳(1970.11~),女,籍贯吉林省榆树市,吉林市丰满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一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是中学历史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