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腾 杨宝 万根 徐君辉
摘 要:从《三国演义》中曹操、司马懿二人形象的相似、相异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二人并非脸谱化的扁平人物,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复杂形象。作者塑造人物时受到了三类读者群,即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影响,另外作者的主观视角也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笔下的人物。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司马懿;形象;比较
对《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研究批评历来不衰,众说纷纭。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批评其人物形象有扁平倾向,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其实是很复杂的。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曹操。而为司马氏统一中国打下基础的司马懿,在小说中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通过文本的细读,我们发现曹操和司马懿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提供了对二人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另外,二人性格中又有一些迥异的差别,而通过这些差别的分析,我们似可窥见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的意图,这就提供了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一、二人形象相似点
曹操与司马懿都是极具能力的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能立于乱世之中,称雄于列强之上,正说明二人都有着出众的谋略。在剿灭黄巾军中,曹操虽“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却“斩首万馀级”(第一回),表现出其军事统帅能力。在“谋董贼孟德献刀”中,曹操孤身一人携带七星宝刀欲行刺董卓,不料被董卓从镜子里看到,“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第四回)这一出献刀计则很好地表现了曹操的勇敢与机智。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战略眼光、战术安排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战争指挥艺术,而与许攸交流粮草问题这一细节更是将曹操精于谋略的形象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司马懿最大的艺术形象也是善于谋略,而且在后期一出场就得到表现,展现出他较高的军事素养。如在第六十七回中,曹操打败张鲁占领汉中后,便欲会师,但“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这一建议大胆且中肯,表现出司马懿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
两人在性格上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多疑,这其实是因为处于乱世而谋略过人形成的特点。在三国群雄逐鹿时代,稍有疏忽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为求自保后取胜,不得不用怀疑的心态来待人接物。小说第四回,曹操在谋杀董卓失败逃走时与陈宫来到自己父亲的结拜兄弟吕伯奢家里借宿,当吕伯奢为二人买酒去后,曹操忽闻庄外有磨刀声。就对陈宫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两人潜入草堂之后又刚好听到人说:“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听到后更坚信吕伯奢要害他,于是与陈宫拔剑冲出,把吕伯奢一家全杀死,最后在厨房却看到一头猪被绑缚着,这才明白误杀好人。司马懿的多疑在“空城计”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表现。小说第九十五回,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分析以上二例可以看出,二人多疑都源于一种身处乱世的恐惧心理。曹操恐惧为人所害,司马懿恐惧“中其计”,正是这种恐惧导致了他们不得不全面思考问题,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多疑。
曹操与司马懿第三点相似处,是二人最终都权倾朝野而皇帝成了摆设。曹操与司马懿在位卑权轻时都有忠君爱国的表现,特别是曹操,斩黄巾、斥何进、谋董卓、号诸侯这些事迹都是曹操忠于汉室的铁证。司马懿的表现远远没有曹操这么激进,但是在关键时刻往往可以提出正确的建议与决策。在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统、威震华夏时,曹操惧其锋芒,打算迁都,但被司马懿劝住,使得曹操与孙吴联盟,最后害死了关羽;在关羽被擒被杀后,孙吴方面想把杀关羽事件嫁祸于曹操,但也被司马懿识破。而在两人逐步掌握军事大权之后,各自的野心也就暴露了出来。曹操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把握朝政,对威胁自己政治权力的人实施杀戮政策,其中甚至包括汉献帝的董贵妃,曹操所表现的是越来越肆意妄为。而司马懿所表现的却是处处小心翼翼,用谋略来与政治敌人周旋,司马懿在诈病赚曹爽一回中,表现出那种“汤流满襟”的病态,全是为了麻痹曹爽,使曹爽失去防备心态,最后落入司马懿手中。曹操与司马懿二人也都没有向篡权的那一步继续迈进,但作为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怎么会不懂自己如何能走到这一步?所以,曹氏后人称帝与司马氏后人称帝在当时与现在的人看来,也只是时间問题。
二、两人形象不同点
曹操与司马懿均为乱世枭雄,所以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出身等原因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性格上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导致了二人为人处事的不同特点。首先说曹操的豪气,曹操刚出场时是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舍生取义的形象,显现出曹操青年时期血气方刚的英雄气概。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可见在尊刘抑曹思想倾向严重的《三国演义》中也有对曹操英雄一面的赞赏。曹操谋杀董卓、号召诸侯,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在长江“横槊赋诗”,与关羽“灞桥赠袍”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曹操英雄豪气的一面。其次是曹操的杀戮性格,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又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一并杀死;曹操在其父曹嵩被陶谦手下将领误杀后,下令夏侯惇、于禁、典韦等将领“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杀,以雪父仇”;在官渡之战中,“所杀八万馀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可见,曹操在战争中不仅仅杀死敌对势力士兵不计其数,更对普通无辜百姓大肆屠杀。在曹操所杀的人当中,有许多都是他的政敌,如吕布、董承、吉平、伏完等,但还有一些不是政敌,甚至是部下或帮助他的人,如杨修、蔡瑁、张允、孔融、娄圭、崔琰、华佗、吕伯奢等,由此可见曹操的杀戮本性。其三是曹操的奸诈,第一回就说曹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曹操假装中风离间父亲与叔父;为防有人趁他休息时加害于他,编造“梦中好杀人”的谎言;官渡之战时粮食紧缺,借杀王垕来稳定军心等等。这些都是曹操狡诈奸猾的表现。
但司马懿却不同,主要表现是隐忍。小说的前半部分司马懿出场次数较少也与此有关。司马懿曾做过主簿,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位做过丞相主簿的人,那就是杨修。杨修在《三国演义》中为何被曹操所杀?也就是因为恃才放旷,屡犯曹操忌讳。总而言之,就是不懂得隐忍之道。而司马懿如此善谋,当然知道在曹操手下应该如何做事。所以,小说前期一直不见司马懿表现,而在关键时刻,司马懿总能提出好的建议使得曹操对他佩服。其实曹操也看出司马懿有野心,曹操评价过司马懿,说他“狼顾鹰视”,但是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一直低调,使得曹操也没理由对他下手。在诸葛亮欲引司马懿出军进行主力决战时,将妇女衣物送给司马懿以激怒他,但司馬懿却不为所动。这一切都是司马懿隐忍性格的表现,也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司马家族的大业。这也恰恰与曹操的张扬个性形成强烈反差。
在谋略上,曹操与司马懿二人也有差别。曹操在决策时往往依靠身边谋士的重要参考意见作为依据,曹操身边的谋士有: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等,他们每每在关键时刻为曹操提出中肯的意见。而司马懿则擅长独谋,每次遇事也只是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商议。
三、作者塑造曹、司形象的意图
《三国演义》是在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价值观念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这里专指皇帝本人)。作者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创作时首先要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但作者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另外两个阶层诉求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分析,以期尽可能找到作者塑造曹、司形象的意图。
其一,普通民众需要的是一个仁君。这个仁君在小说中是刘备,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中,老百姓拖家带口宁死也要跟着刘备走,就是这种“仁君”心理的明证。曹操正好相反,如上文论曹操杀戮性格时所引的例子,小说中还用到“杀戮人民”、“杀戮百姓”(第十回)等词,很容易给人一种暴君的印象。对于生的渴望,是人的动物性本能,所以但凡是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暴君来统治自己。
其二,知识分子需要的是明主。在以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的时代,正统知识分子都是有其政治理想抱负的,要想实现自己的报负,个人才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要有人赏识。刘备就是这样的明主,“三顾茅庐”的桥段正是这种心理的折射。相比之下,曹操差远了,上文亦有详尽论述。曹操不仅不会“三顾茅庐”,而且还疯狂屠戮知识分子。为了让徐庶为己所用,甚至采用了欺骗的卑鄙手段,最终致使徐庶终生不出一策。这背后隐喻的是才华的被埋没,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曹操。这种对人才的摧残,甚至比被屠戮更让知识分子寒心。
最后,统治阶级需要的是能臣。而能臣不仅“能”,首先应该有的品质是“忠”。曹操忠吗?把汉献帝当作傀儡,实在让人看不出忠在哪里。司马懿忠吗?赚杀曹爽,独揽大权,也没太把统治者放在眼里。在封建社会的权利博弈中,最后胜出的只能有一个人,统治阶级当然愿意最终“出线”的是自己,可是曹、司二人却“越位”了,自是不讨人喜欢。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普通民众、知识分子、统治阶级看作是读者。经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这三类读者群都不喜欢曹操、司马懿。作者无形中受到了读者影响,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一方面渴望明主,另一方面又受到了正统思想的影响。小说中一再强调,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第一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刘备才是正统。其他如曹操也好、孙权也好都是奸臣贼子的叛逆者。司马氏篡了曹氏政权,而曹氏政权篡自汉朝,这就是说司马氏也是汉朝的叛徒。那么司马懿当然也成了正统的批判对象。为了维护作者心中的正统,曹、司二人必受批判。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知识分子需要精神寄托,这个寄托就是诸葛亮。怀才不遇者多矣,为了有一个前进的动力,必须有诸葛亮这个成功的典型支持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后世有那么多咏叹诸葛亮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因。塑造司马懿很好地衬托了诸葛亮。无论是才干,还是道德,司马懿都逊一筹。小说中描写了司马懿的专权,而诸葛亮有的仅仅是对刘禅的谆谆教导。作为传统忠君思想的延续,这种道德上的完美比才能更重要。
通过以上从读者与作者角度进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塑造曹操、司马懿二人分别是为了衬托刘备和诸葛亮的。但是相对于曹操,司马懿的形象要单纯些。小说中曹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为主,而好的一面主要是为了表现他的虚伪。如第十六回的“哭典韦”,无非是为了收买人心;再如曹操封魏王时,荀攸不同意曹操称王,但曹操“怒曰:‘此人欲效荀彧耶”(第六十六回),而后文又写到曹操固辞不受“假意上书三辞”(第六十八回),“假意”一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虚伪。司马懿却少了很多类似的褒贬。原因在于司马氏最终统一了中国,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尽管司马懿并不合读者(此指上文所述的三类读者群)也不合作者的要求,却又不能像曹操那样进行过多贬损。
四、总结
《三国演义》在成型前积淀了太多厚重的内容,兼之可以有很多分析角度解读,故而可以“常读常新”。通过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意图的追溯,有助于我们更明晰地认识曹操与司马懿的形象。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角度,甚至里面还可能存有偏见,希望得到大方之家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2]王姝.曹操与司马懿“多疑”性格比较.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刘玉慧.《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形象简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纪德君: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袁世硕: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6]丁建飞:司马懿艺术形象初探,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刘腾(1994~),男,贵州铜仁人,贵州师范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杨宝(1993~),男,贵州清镇人,贵州师范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万根(1992~),男,河南南阳人,贵州师范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徐君辉(1976~),男,江西临川人,文学博士,贵州师范学院教授,本项目指导老师。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项目“《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司马懿形象的比较分析”(项目编号:2014DXS018)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