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杂文家的“三杂”

时间:2024-05-04

●郑殿兴

为避免误读、误会,释义,便成了首要功课。“三杂”之杂,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意,决非杂乱之杂……大凡杂文家,一定会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文体实践和人生阅历——如此之“三”以“三杂”谓之,不算离奇、搞怪吧?

“三杂”头一杂,叫学识杂。文、史、哲,首当其冲;法(律)、经(济)、科(学)……同样少不得。倘学识上忒“单纯”,操弄杂文便有点儿难了。

二是文体杂。杂文属边缘文体,杂文家很难“纯粹”,很难单以操弄杂文为专业。所以,他们在理论、文论、小说、诗词、书法或史学、哲学等方面,往往多有业绩——鼓捣杂文,多成了“副业”。

阅历杂,也不很复杂。人生路上,于鲜花、掌声外,还有酸辛苦辣,更有磨难打击……少此,便很难磨练出坚韧性格、意志,很难有超人的卓识、远见。

举例说吧,鲁迅先生杂文的炉火纯青,便得意于“三杂”。譬如学识杂,古今中外文化许多方面,近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文体杂,杂的也很是可以:小说、散文、诗歌、书法、文学史、设计、版画……几乎样样有佳作、有经典。阅历杂,可真叫杂了啊:家道中落、饱尝炎凉、赴日留学、包办婚姻、兄弟反目、病体缠身……更有那,痛斥军阀“3·18”罪行的檄文,迎击反动势力打压的言行。还有那,不得不提防的“暗箭”……

如此复杂而丰富的实践,给鲁迅先生带来的激励、磨练,超乎想象了。鲁迅杂文的识见高、味儿浓,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解释,一定简单了、片面了、肤浅了——“三杂”,尤其是阅历杂,造就了不可复制的鲁迅先生,成就了鲁迅先生三个伟大!

杂文家的“三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可尽管如此,三者的地位、功用也并列不得。学识杂、文体杂,是条件——先决条件;阅历杂,是根本,具有决定意义。这是因为,少了、没了根本,书本知识很难转化为活的、真的知识。

伟人毛泽东,在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外,还有诗人、杂文家之称!“兼得”如此多,仍可用“三杂”来诠释:学识杂、文体杂自不必说,阅历杂亦毋庸赘言。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所言,极具普遍性,极有“规律性”——在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苦练技巧(技能)的同时,勇于面对灾祸、苦难,才会激情燃烧,才会奋发图强,才会成就巨大,才会锻造出伟大的杂文家及一切真正的史家、战士、贤哲、脊梁!

这些年,没少听人说孩子“草莓化”。其实,孩子的“草莓化”与某些中青年的“草莓化”,并未隔着万水千山!基于此,缘于此,我不得不赶紧补充一下了:“三杂”,少了阅历杂,不单对杂文家不是好事情,对所有人——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什么家……统统不是好事情!

杂文家的“三杂”——恰好就“三杂”吗?回答是:“三杂”,不过是撮其要——倘您能弄出个“四杂”“五杂”来,只要言之有理,就没有理由不欢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