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庙』不在大

时间:2024-05-04

□云溪子

在北京,到大医院看病是一大灾难:一号难求,有人为了挂号,头一天早晨就开始排第二天的队;就诊如赶集,摩肩接踵,挤得出气容易吸气难;做检查要预约,十天半月是短的;如果要住院,那就更有念不完的“难经”了……如此状况,医生不堪重负,患者怨声载道,简直是天怒人怨!

与此相反,大多数中等规模的医院则冷清多了,小医院更是门可罗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大家说原因很多。这些年经济发展了,群众手里有了点钱,坐个火车甚至乘个飞机已经不再是难事。于是,有了病,南方的人到上海、广州,北方的人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大家对健康、生命更加珍惜,无论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

这些当然都是原因。但我和我身边的许多人认为,在小医院看病不放心是最重要的原因。为啥不放心呢?我见过一些事,更听大家说了好多事情。

有人因发烧到一家小医院就诊,医生一看,就说打抗生素消炎吧。结果,打了三天抗生素,低烧变成了高烧。医生说,既然不退烧,那就换一种抗生素吧。又打了三天,高烧不但没退,而且体温更高了。无奈,患者家属只好到大医院向专家求救。专家诊断后说:“把药全部停了,好好休息几天。”接下来几天什么药也没用,就是休息。嘿,体温居然恢复了正常!专家说,是因为用药不对,产生“药源性发烧”。

有一个中年男子,被几家区级、县级医院确诊为肝癌。家属为此心急如焚,同事、朋友也感到惋惜。但患者不死心,到上海某大医院挂专家号就诊。一位老专家为他诊断,并让他做了几项检查,最后对他说:“你是肝囊肿,不是肝癌。”“可是几家医院都说是肝癌呀!”“我诊断的我负责!信不过吗?”“不、不、不,信得过、信得过!”头上的“乌云”散了,并且好多年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

一位女士怀孕后,一直在一家县医院检查,直到临产前的一次检查,医生说一切正常。可是,这位女士生产时却发生难产,原来是胎位不正,是立位。经过好一番折腾,又发现婴儿脐带绕脖。又折腾了一番,最后孩子终于生下来了,但却因窒息而死……

难道小医院都不行吗?好像也不是。有一家小诊所,其中有两位医生的号很难挂,常常需要预约到半个月以后。原来,这两位医生是从医院退休下来的专家。不少患者经他们治疗,或者痊愈了,或者病情减轻。患者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小诊所门庭若市了。

我亲历过一件事。有一家西医院,规模不算小,但却只有一个小小的中医科,中医科里有一位王大夫。挂他的号,难到难以想象。下午一两点钟以后,就有人开始排第二天的号;第二天零点发号,每天40 个号,没拿到号的就没希望了;早晨6 点确认一次号,没确认的无效。我体验了一次全过程,对这种折磨人的挂号办法强烈不满,同时也赞叹这位王大夫的吸引力。我问过排号的人,好多都是慕名而来的。

为什么一个小科室里会有这样的情形呢?我想来想去,是因为有高水平的大夫。大医院之所以拥挤不堪,不也是因为大医院有较多的好大夫吗?故我以为,“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个想法如果有道理,那么就为我们缓解大医院就诊难提供了一个思路:多培养高水平的医生,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充分发挥高水平医生的作用。

如果地方医院有足够的高水平医生,那么还有多少患者会千里迢迢劳民伤财地往北、上、广奔呢?如果小医院也有足够多的好大夫,还有多少人会因伤风感冒、头疼脑热到大医院去挤呢?当然,这件事说来容易,办起来很难,好在有关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采取措施。例如,实行大医院与小医院、大城市医院与基层医院协作,大医院、大城市医院定时派医生到小医院坐诊;往边疆地区、基层派医疗队;实行下级医院往上级医院转诊制度;实行家庭医生制度……

这些措施对解决难题无疑是有益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批高水平、具备良好医德的医生。据有关部门讲,目前高水平的医生很紧缺。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医生,不仅需要学历,还需要经验积累,培养高水平的医生就更需时日了。我想,为了群众的健康,这个问题再难也得解决。

据说,现状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呈矛盾状态。一方面缺医生;另一方面学医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改行做了别的工作。我曾经问过行家为什么会如此,得到的答复是:当医生责任大、工作累、待遇低,当然能不干就不干咯。据说,一个门诊大夫半天就得看40 个号。天哪,平均几分钟看一个病人!人生问题之大者,莫过于健康和生死;而医生就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死打交道的,责任能不大吗?加之眼下医患关系紧张,就更让人望而生畏了。一方面医生紧缺,一方面医疗人才大量流失,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医生少,在职的医生就得多干;当医生越累,就有越多学医者不愿行医;补充的人少,在岗的就更累……这个问题,我们的管理部门该重视了!

在人才紧缺问题根本解决以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不失为一个办法。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就是一个好开端。我以为,在退休问题上不能一刀切,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应该延迟退休。许多工作,60 多岁的人做起来会力不从心;可医生这一行,60 多岁正是经验丰富的好年龄!培养一位好医生不容易,60 多岁就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