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垃圾分类,好事如何做好?

时间:2024-05-04

朱国平

凡弃掷之物皆为垃圾。业已弃掷的,原本并不是垃圾,尚未弃掷的,谁说不是潜在的垃圾?一些人的弃掷,可能正是另一些人的需要。如此看来,垃圾非废物,有用即为宝。不是吗,即便能够迅速腐烂的厨房垃圾,油腻污垢,如果用于肥田,却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塑料、铁皮、纸板,那些五花八门的可回收之物,利用价值或大或小,然皆各有所值;至于旧电池等有毒有害之物,经由专业人员的处理,不仅可以防止毒害物质流入自然,还可成为新的“有毒有害”物品的制作原料。

当弃掷之物被当作垃圾一扔了之,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对地球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海沟深处有垃圾,世界屋脊有垃圾,垃圾对人类渐成包围之势。如果不对垃圾问题引起重视,被人类抛向自然的垃圾,终将归返人类,成为人类驱之不去的梦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使弃掷之物物尽其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城市学习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的做法,开始大力度推行垃圾分类。这种功在当代,利及万世的好事,却阻力重重,得不到社会一些人的很好配合。一些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固然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相关职能管理部門的工作没有到位。有的地方,当市民按照要求把不同的垃圾投进不同的收集处,却看到它们又被混在一起装走,这对于市民于垃圾分类的热情与认知,将产生多大的消极影响?有些地方官员对此进行解释,说是对装运垃圾的工人要求不严。我要说的是,之所以混装,是因为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处理的相应环节与工艺还没有落实到位,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不错,垃圾分类工作,操作难度大,投入要求高,须从培养训练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开始。但这种培养与训练,决不能以牺牲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为代价,这样成本太高,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绝不止于垃圾分类工作一项。况且,有少数地方领导,要求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之初,压根儿就没有认真考虑过分类之后要做哪些工作。笔者熟悉的一个三线城市,五、六年之前就开始要求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了。整洁的路道边,隔一段距离,便能见到标注分明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但每天早晨,清洁工人总是把三个桶里的垃圾倒在一处拖走。问其既然一起装走,为何用三只桶分开,回答倒也不遮不掩:创建卫生城市,垃圾不分类,便不能验收通过。那个城市早已是卫生城市了,但垃圾分类的工作,还是老三步:分收、混装、一起埋。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千家万户的共同努力。但关键在于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统筹与规划。当开始要求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后面的垃圾分类装运与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相应地跟上。如果后面的工作还没有准备好,毋宁先给出一段“分类预备期”,在对社会进行宣传引导的过程中,向社会公布垃圾从分类到处理的全部流程,然后扎实有序地推进,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