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菜谱

时间:2024-05-04

□ 辛酉生

我是留心旧书的人,见到旧书店必然要去逛逛。当然,现在旧书店已是极少了,大部分旧书交易都转战网络了。一般交易的旧书多是文史一类,其他都不是主流。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太快,总不会有人拿一本1980年代出版的《计算机基础》,指导现在的计算机应用。例外的似乎只有医学类的中医书籍,大概古人的经验还很有些值得借鉴吧。生活日用类的书籍,更不是旧书交易的大类,几十年前的《生活常识100 问》,早就没法指导现在的人。但也有一类例外,就是烹饪类书籍,确是越老越贵重。1958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过一套《中国名菜谱》十一辑,早已是旧书江湖中的传奇,要想凑齐,需大几千元,而且不是每本都容易买到,有时凑这么一套书也要好几年。如果说某位藏书者专门收藏计算机教材,近乎异类,但要是有人专门收藏老菜谱,却会被赞为有情趣。守着一柜子菜谱,对藏书者来说,也是颇为自得的一件事。

并非我国如此,据说西方现代意义上的菜谱最先出现在法国。一位法餐名厨把他的经验著录成书,书是羊皮封面,烫金字口,印数很少,得到的人都视若拱璧。现在有些米其林上星的西餐厅,还很喜欢印刷极精美如画册的菜谱。食客也以收藏这种菜谱为荣。

中国人的菜谱也有千年历史,早期菜谱都散见各种书籍中,早如《周礼》“天官冢宰”这章,有专家说可做食谱看。大部分食谱还是记载在农书和医书中。看《齐民要术》不学种地,单把里面做菜的部分挑出来看也完全没问题。讲究医食同源的中国人,医书中也不能不谈谈吃。唐人有《食疗本草》《食医心鉴》等书专讲饮食调养。

宋元明清时期,菜谱已然成专门一类,继承医养结合的有元代御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宋人则喜欢换按食材成书,什么《笋谱》《菌谱》《蟹谱》《蟹略》……这还不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中记载的一鳞半爪。明清人则更趋实用,菜谱从调料制作、晒酱、制醋到炒菜火候都说得清清楚楚。

这其中必然要提到袁枚。袁枚的《随园食单》大概算是最著名的中国古代菜谱了。他在序中说,每每到各处饮宴见到好菜,就让家中厨师去学,有的学会了,有的似会似不会,有的干脆没学会。反正厨子回来就做,他就写了这么本菜谱。他这个谱还不是像许多文人谈吃,只说吃不说做。里面记录的菜都有详细做法,还开有各种须知单,谈选材、谈作料、谈火候等等。看来是非常专业了,不过也有人说他写的许多都似是而非,并非真能烹饪,但又有厨师说已经恢复随园食单,并创办餐厅云云。

清末,菜谱有发展,宣统年间出了第一本西餐菜谱,不知作者为谁的《造洋饭书》。这书记载菜肴和烹饪方法200 多种,其中讲到“猛火烘磕肥”,是什么呢?对,就是炒咖啡豆。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的菜谱更多、更精,早期最著名是上面提到的《中国名菜谱》,十一辑当中各地风味都有涉猎,所请厨师也都有代表性。第一辑“北京特殊风味”中,除烤鸭、涮肉之外,还有灶温一窝丝清油饼、景泉居苏造肉等,这些现在在北京都已经失传,吃不到了。菜谱的一大功效是保存曾经的饮食习惯和菜肴,我手里有十来种北京菜谱,离现在越远的菜谱里,我吃过的越少,看过之后,我甚至有一点怀疑,我是北京人吗?当然,有的菜是实同名异。不过我现在若拿一本1970年代出版的北京菜谱,去找家北京老字号饭庄点菜,恐怕多一半都没有,可见不过几十年,餐饮变化多大。

菜谱分类大体有按地域分的川鲁粤淮扬,按字号分的某某饭庄菜谱,按食材分的鱼、羊、豆腐,再就是一些特殊风味——清真、素菜等。还有一种从古典小说开发的,代表是红楼菜。我还见过有人研究出《西游记菜谱》,其中有美猴王一菜,细看是肉片炒猴头菇。

我所见菜谱中最奇者是上世纪80年代初某善做宫廷菜餐厅的菜谱,有一道红烧犀牛肉,以犀牛一斤先煮后蒸,我十分想问问菜谱的编写者,您真做过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