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向钱锺书先生拜年?

时间:2024-05-04

钱渊

有一年,上海一家大报在第七版上连载朋友、同事、小辈们回忆杨绛先生的文章,其中3月1日第十八篇的题目叫《看似柔弱却坚强》,其中就记载了“向已经不在世的钱锺书先生拜年”这件事。

说有一年,杨绛先生接到某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联合签名的贺年信,内容是“向钱锺书先生拜年”。其实那时“钱先生已去世有好几年了”。新年新岁接到这样的贺年信,杨先生当时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作者说,“这是我少有的见到老人家不开心”。现在我们的人都在说要“精细化管理”,但把去世的人当成活人,过年的时候去骚扰别人,这谈得上是“精细”么?

唉,我們的人呀,你们的工作为什么这般地粗糙不仔细呢?倘若自己吃不准,那为什么就不能去查一查、问一问呢?过年的时候,去向这位已经失去丈夫、女儿的百岁老人再提故人,这不有点残酷么?再说钱先生也不是一般的人物,“钱先生已去世好几年了”,这是连街头卖报人都知道的事情,堂堂的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怎会不知道呢。退一步讲,就算校长、党委书记位重事多给疏忽了,那么那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秘书们,你们在当些什么差呀,领导或许疏忽了,可你们是要给把关的呀,怎么竟会让这样低级的错误给出笼的呢?

我说这些话,无非是想借题替当年的杨先生排解一点心中的郁懑,本该打住,不过由此又想起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话题。

也是媒体披露的。说有一位局长去机关上班,打他从小车中出来,走进局机关大楼,进电梯、出电梯,再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一路上所有的人其实都已发现他裤子前面的拉链没拉上,露出里面红色的短裤衩(那鲜红的颜色格外显眼),但就是没一人上前去提醒他。后来他走上主席台,连下面那些出席会议的人也都发现了,但人们仍然不给他说穿。直至这位局长下班回到家才自己发现了这一尴尬。为什么会这样呢?尽管人人都是聪明人,但人人却都装聋作哑,明明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大家只当没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是涉及到领导的事。这难道很正常么?发现不了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但部下都不说,或者不敢说,这能帮助领导日后作出科学严谨的决策来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