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底通道,走对了吗

时间:2024-04-23

菲力

2018年11月11日,德國拉格,在波罗的海,一艘船在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上工作

今年以来,海底不太平。

从日本核污水排放计划、“北溪”管道天然气泄漏,到火山导致汤加全国性断联……桩桩件件都指向海底深处的秘密。但如果不是这接二连三的突发新闻,我们或许仍沉浸在凡尔纳关于深海的绮丽幻想中,而不会意识到在漆黑无光的地方,钢铁巨擘早就以血汗为墨,用另一种方式书写了恢弘的篇章。

中国民间总说:现实比小说精彩。没错,这一次,篇章的主题既是关于勇气与智慧、贪婪与自私,也直指人类自身的软肋,昭示着自然的绝对力量。其中的跌宕与宿命,怕是凡尔纳看了都要叹息。

不论是海怪妖魔的志怪传奇,还是海底建设的科学构想,相比内陆国家,四面环海的岛国总是拥有更为活跃的海洋遐想。比如,日本就是最早提出海底隧道构想的国家之一。

早在1923年,阿部觉治在《大函馆论》中第一次提出从海底贯穿津轻海峡的构想—毕竟,地球2/3都是海洋,如果想要抄近路,从海底走,是最直观的一种可能。但这个构想随着二战蔓延,在此后20多年里都只是纸上一个轻描淡写的梦。

因为,尽管津轻海峡海象恶劣,但长久以来本州与北海道的沟通主要通过4~5小时的航运,哪怕台风每年至少导致海运中断80余次,人们也已经习惯了忍耐。如果没有一些“不得不”的理由,趋利和畏难是人之本性。

直到1954年,一场空前规模的海难给了日本人民这个理由。9月26日,搭载1337人的“洞爷丸”渡轮不顾恶劣的海象条件穿越津轻海峡,途中遭遇恶浪倾覆,仅有182人获救生还,其余全部溺亡或失踪;同一场风暴中遇难的,还有另外四艘船只,遇难总人数超过1400人,成为二战后也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难事故之一。

日本人民和政府是从这一刻起,在愤怒与悲恸的驱动下,决心开启有史以来最漫长、最艰难的海底隧道挖掘(全长53.85公里,海底部分23.3公里)。青函隧道于1961年开工,历时27年,耗资27亿美元贯通;过程中,隧道两度被海水淹没,33名工人丧生,1300人伤残。但建成通车后,隧道将日本本岛到北海道的交通时间缩短到30分钟,且不再受海象影响,全年通行。

2010年4月9日,一名俄罗斯建筑工人在标志着北溪管道建设开始的仪式上

有人将这迟来的工程讽刺为日本昭和三大蠢事之一。

可惜时代不等人,在青函隧道建设的近30年中,全球海陆空运输迅猛发展。等到1980年代隧道终于通车时,最初“运输”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迫切了,加上海底隧道造价高昂,从海底走不再是“抄近路”的最佳方案。有人将这迟来的工程讽刺为日本昭和三大蠢事之一。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青函隧道建设中解决的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仍为后来的人类海底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如果我们参照阅读今年日本决定开凿海底隧道排放核污水的新闻,便会愈发唏嘘。在海底隧道开凿技术愈发成熟的今天,日本政府反而选择了一条最便捷、短视、不负责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再不复当年的智慧与勇气。

尽管今天看来青函隧道在运输上的必要性已不复当初,好在当年借着开掘契机,同时埋入隧道的还有大量电缆和光纤。事实上,如果人们能够透视海底,会发现,今天全球岛屿、大洲之间跨洋沟通的主动脉并不是隧道,而是海底电(光)缆。全球目前约有428条海底电缆/光缆,全长683508英里(约110万公里),为全球提供互联网和通信连接,承担人类社会95%的信息传递。

19世纪,古塔胶的出现,使金属能够被包裹其中而不受海水腐蚀,使海底布设电缆/光缆成为可能;但从理论到实践,也同样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尝试。

1988年3月13日,日本北海道函馆站站台,列车第一次穿过青函隧道

根据1954年9月26 日“ 洞爷丸”渡轮海难事故创作的油画

人类第一次在英吉利海峡铺设海底电缆时,就有渔民误以为找到了大鱼而把电缆从海底拽出。于是工程师们知道,海底电缆必须结实,因为它要抵抗鲨鱼的啃噬;同时它还必须柔软,否则很难精准铺设;当然工艺还得精密,因为维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尽管海底电缆/光缆真正发挥作用的,可能只是核心部分一根细细的光纤束,但外面却包裹了聚乙烯层、聚酯树脂或沥青层、钢绞线层、铝制防水层、聚碳酸酯层、铜管或铝管、石蜡、烷烃层……直径有胳膊那么粗,每米重量高达10公斤。铺设时,需要先将海底泥沙冲开一条沟,将电缆/光缆埋设进去,再将泥沙敷上掩埋。人类用超过一个世纪的经验积累,使海底电(光)缆如今的使用寿命达到25年。

但前提是,25年间风平浪静,没有灾难发生。否则,比如今年2月,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境内水下火山Hunga Tonga剧烈喷发并引起海啸,导致汤加全国航班、海运中断,唯一一条与外界连通的长达827公里的海底通信电缆断裂,分布在170多个岛屿上的10万多人与外界失联,整个国家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

广袤的大洋上,仅靠一根海底电缆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岛屿,不止汤加一个。大多数地震带上的岛国,也都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地震、火山、海啸之后,轻则部分网站无法登陆,重则彻底掉线,取决于电(光)缆的受损程度。

汤加海底电缆断裂后,人们静待火山活动停止,之后用了四周时间修复通信,代价甚是昂高。人们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的失联。承认吧,海洋是一种人类至今无法征服的绝对力量。但就像一个多世纪前的人类,曾怀抱着极大的热情四次尝试用一根细若游丝的电缆跨越大洋,使地球另一半的声音近在耳畔,人们不会因此就放弃海底电缆/光缆,更不会放弃联结的可能。

海底电缆

俄罗斯位于海上的钻井平台

不论是海底隧道还是海底电缆,要穿越大自然的复杂诡谲,都险;要在海底的激流险川中求生存,都难。

在青函隧道的建设中,海水渗漏,工程人员就在整个隧道周围灌上一层厚达4.5米的水泥浆,并用钢板把岩缝堵住。在海底光缆的铺设中,海水腐蚀性高,鲸鲨出没,工程人员就把光纤束一层又一层地裹起来。人类发明了热感应点、火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地震早期探测系统、漏水探测器等,来确保水下安全,又尝试铺设更多的海底电缆/光缆以应对自然灾难。总之,人类似乎以韧性、勇气与智慧铸就了一柄利刃,劈波斩浪地开出一条道路来。

但事实证明,劈波斩浪还不是最难的。医者不自医,神仙算不了自己的命,真正的崩毁往往是从人类内部发生的。今年9月27日,丹麦能源署首先在附近海域发现天然气泄漏,泄漏处的气泡升到海面,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气泡群。后各方证实,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能源大动脉“北溪”管道的几个点位,在同一天内遭遇人为爆炸破坏。

人类用超过一个世纪的经验积累,使海底电(光)缆如今的使用寿命达到25年。

说起来,2006年“北溪1号”在俄罗斯和欧盟各国的推动下投入建设时,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工程。一方面是因为管线铺设之漫长,但另一方面,真正的难度在于,这一项目东起俄罗斯港口维堡,穿越芬兰湾和波罗的海至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涉及美国、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俄罗斯等多国的利益,地缘政治复杂。

谁曾想,“北溪1号”工程建设是在2011年竣工了,但之后却成为多国的眼中钉。2021年竣工的“北溪2号”更是如此。如今,海底躺着两根“无用”的管道,海上俄羅斯举着火把燃烧过剩的天然气。就在各国推诿、猜疑的当下,科学家们估计本次泄漏的天然气达到7.78亿立方米,相当于释放了50万吨甲烷。而甲烷的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且释放到大气中比二氧化碳更加难以清除。

人们计算着天然气价格冲高又将给欧洲经济带来重压的同时,几乎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些污染会给海洋生物带来怎样的影响。一个曾搅动波罗的海乃至大西洋的超级工程,就这样在迷雾中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深埋海底的秘密。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