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岑嵘
我有个表姐,年轻的时候爱上了唱卡拉oK。那时她整天和一群同样爱好唱歌的人在一起玩。后来,她和其中一个歌友恋爱、结婚了。而这个人,也是这群人中歌唱得最好的。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柴米油盐,歌比别人唱得更好,这个优点到了婚姻生活中实在无足轻重。
关于我表姐犯的错误,其实很常见,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婚姻中,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奚恺元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实验者在两件事情上做出选择:其一,假设你是个求职者,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月薪8000元,但工作内容比较无聊;另一份月薪6000元,但工作有趣,面对这两份工作,你会怎么选?其二,假设你是个购房者,看了两套房,一套是80平方米的公寓,好处是步行可以到单位;另一套是200平方米的别墅,但是你上班得开车一个多小时,这时你会怎么选?
通过这个实验,奚恺元等人发现,人们往往倾向选择更高薪的工作,以及更大的房子。人们在权衡时,更看重明显的差异,比如能用直观的数字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抽象的、不易感觉到的因素。
然而这样的选择往往会非常糟糕,在选择工作时,我们会考虑,更高的月薪可以买这买那,一年下来还可以多一次奢侈的旅行……但事实上,每月多挣的这两千块钱很可能无法抵消枯燥乏味的工作带来的痛苦;在选择房子时,我们会给各个房间赋予各种想象,比如大客厅可以邀请朋友来聚会,客卧可以让亲戚来住几天,以后多一个孩子也需要给他独立空间。我们想得越多,越会觉得空间的重要,最终的结果就是认为非常有必要买下这套大房子……但最后的现实是,每天花在通勤上的时间久得让人抓狂。
行为经济学家把人们的这种思考谬误称为“差别偏见”,即通过对比,对人们造成的不符合事实的影响。“差别偏见”是一种错误预计的结果,它让我们不切实际地觉得这样选择会让我们快乐。从容易测量的指标(比如年薪、面积)进行决策,只是简化了做出决定的过程,但结果未必是我们想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硬指标”,即那些容易测量或者能显而易见进行评估的指标,同时低估了“软指标”,即那些以情绪、感受为判断依据的指标。月薪的高低、房子的大小就是一个“硬指标”,而工作的愉悦度、通勤的感受,则是“软指标”。人们通常会首选能具体感受到的好处,而忽略其日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差别偏见”也是根深蒂固、随处可见的。比如当你选购电视機时,面对各种型号往往会挑花眼,最后仅仅以尺寸作为选择标准,认为越大越好,结果忽略了自家客厅或卧室的实际情况;当你在选购汽车时,被各种术语弄昏了头,最后选择了有自动泊车功能的那辆,结果买来车之后这个功能从来没有用过……
杭州有一处景点叫“万松书院”,在这里每周都会举行相亲会,很多父母来这里为自己的子女寻找另一半。在这里,家长们都在牌子上写满对相亲对象的“硬指标”要求,比如“有婚房”“身高一米八以上”“985院校毕业”“月薪两万元以上”等。
事实上,这些“硬指标”并不能让人找到真正合适的伴侣,恰恰相反,它们很可能会将真正合适的人拦在线外。两人能不能白头偕老,不在于对方身高一米八还是一米七、月薪两万还是一万,情投意合往往来自一些“软指标”——双方是否性格合适、是否志趣相投、是否观念相近、是否有共同的人生追求等。
我们常常会高估那些显而易见的差异的重要性,比如身高一米八的那位可能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家里有婚房的对象也可能是个“妈宝男”……那些我们自以为重要的差异,事实上可能对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持久的影响。
我那位表姐的婚姻最后走到了尽头。生活不是卡拉oK,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勤奋、体贴和有责任感远比唱歌是否动听来得重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