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大钊与五峰山

时间:2024-05-04

吕新平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也是多少英雄豪杰、名人雅士兴趣爱好的一个缩影。唐代诗人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代诗人苏轼:“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这些诗句,就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诗人沉醉于大自然的卓然景色之间、陶冶在名山大川的锦绣画卷之中的真挚情感。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自幼就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特别对家乡附近的碣石山中的五峰山感情尤为深厚,十余年间八次登临、隐居五峰山,欣赏美景,修炼精神,潜心钻研,著文立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

五峰山位于河北昌黎北五公里处的碣石山中,距李大钊故乡乐亭四十公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碣石山为燕山山脉的支脉,虽山不尽显高大,名不如雷贯耳,但由于景色秀美且毗邻渤海,地理位置显赫,因此引得古代许多帝王将相前来巡行观海,自古就有通古之幽、“神岳”碣石的美誉。曹操于建安十二年率师北伐,凯旋途中登上了秦皇、汉武曾登临过的碣石山,心潮激荡,浮想联翩。挥笔写下了《观沧海》著名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即昌黎的碣石山。毛主席1954年夏天,也在北戴河怀古思今,写下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著名诗句。

五峰山是碣石山的余脉,以奇峰怪石、奇花异草、树木葱茏、祠洞辉映而闻名于世。碣石山附近的名胜古迹很多,代表的有碣石十景,其中第五景“西嶂排青”,指的就是西五峰山。五峰山以仙台顶两侧分东、西五峰,现在的五峰山主要指西五峰。昌黎县志也有记载:“城北十二里,有五峰,北名平斗,东名望海,西名挂月,东北名锦绣,西北名飞来。中有文公祠,西南数武有范公祠。石壁挂小松,高仅尺许,数百年古松。峰峰异状,環列如屏。”五峰山的五座峰比肩并立,环列如椅;远望如诸友挽臂,近观如五指伸天。

五峰山南侧山腰建有“韩文公祠”,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他祖籍河北昌黎。韩文公祠建于明代,正殿内塑有韩愈泥像,祠后峭壁高处刻有“泰山北斗”“五峰环翠”八个大字。祠庙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前对幽谷。晴天远眺,可见渤海波涛汹涌、浪花四溅,岸边沙丘起伏、延绵不断。这里古树参天,松杉葱郁,林果茂盛,鸟语花香,是赏景、隐居的绝佳之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热爱华夏土,崇尚大自然,八上五峰山,或游览、或山居、或避暑、或避难,在这里写下了许多的诗文、论著等,为中国革命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五峰山的山山水水也铭记了一代伟人的历史足迹。

李大钊1889年出生在河北乐亭大黑坨村,“坨”是“堆”的意思,大黑坨因位于黑色沙岗而得名。这里虽有沙岗,但仍属于平原地带,没有山峦。由此向北四十公里便是昌黎的碣石山。天气晴朗时,能清晰地望见耸立在海边的碣石山。在大黑坨村,童年的李大钊经常仰望着远处的碣石山,引出无限遐想和好奇。这些好奇心一直等到1907年时才得到满足。

1907年8月,李大钊从永平府(今卢龙县)中学肄业后,与其他同学一道去天津报考北洋法政学校。途中,他们在昌黎火车站下车。仰望已久、近在咫尺的碣石山就在眼前,但此时阴云密布,暴雨将至。李大钊他们先在一家客栈住下来,准备饭后出去爬山。客栈老板提醒他们,天将下雨,山高路滑,不宜攀登碣石山的最高峰,如非要爬山建议去登五峰山。因为这个山峰不仅景色秀美,而且古迹最多,半山腰还有唐代大文豪韩愈的祠堂——韩文公祠,万一雨大可以进去避雨休息。他们觉得有道理,就大步流星奔五峰山而去。不久,大雨滂沱。雨点不停地打在李大钊和同学的身上脸上,但他们依旧兴致盎然。每看到奇花异草、怪树石刻都会兴奋地又喊又笑。雨越下越大,山中雾气弥漫,远处的山峰全部隐进了雾中,脚下的山路渐渐模糊起来,他们失去了方向,迷路了。

李大钊见到这个情况,焦急万分。由于登山心切便仰起头来,放开喉咙大喊:“何处是五峰?”激情洪亮的喊声在整个山谷中回荡。忽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似乎有人在前方不远处高声回应:“此处即是五峰!”他们循声而去,看到不远处有位老人向他们招手,这个老人便是韩文公祠的守祠人。守祠人老两口热情接待了他们,不但烹茶煮粥,还给他们介绍山中名胜和韩文公祠的来历,并带他们在祠内游览。

首次五峰之行,给李大钊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美不胜收的景色、通古至今的祠堂、淳朴善良的守祠者,无不激起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千万劳苦大众的深情眷恋!李大钊由此与五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游览五峰山后,李大钊写下了《游碣石山杂记》等诗文。其中杂记中详尽描述了第一次游五峰山的经历:“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盖相越仅八十里许。予性乐山,遇崇丘峻岭,每流连弗忍去。而于童年昕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是日零雨不止,山中浓雾荡胸,途次所经半石径,崎岖不易行,惟奇花异卉,铺地参天,骤见惊为世外桃源,故不以为苦。”作者先是详细描述了故乡的地理概貌和对山山水水的挚爱之情,对碣石山充满好奇与神往之意。后记录了登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情感抒发。使人感受到了作者通过对碣石山五峰山景色的推崇备至、厚爱有加,而显示出对祖国壮美河山的一腔豪情。

李大钊诗《山中即景》:

是自然的美,

是美的自然;

绝无人迹处,

空山响流泉。

云在青山外,

人在白云中。

云飞人自还,

尚有青山在。

从这首诗本身看,山中即景是为风景诗或山水诗类,轻松简约、意境深邃、妙不可言、回味无穷。不过从古典诗词托物寓意的传统来说,这首诗同时又有言志诗的特征。第一节作者在清幽、邈远、阔大的背景上讴歌了大自然的美,在讴歌自然美过程中,抒发出了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用平淡的写法,道出了神奇无边的“自然的美”,成就了“美的自然”。在千山万壑深处,在人迹绝无之地,清泉潺潺奔流,一路叮咚向前,迸发出一种强大的生命活力。第二节则是作者在山姿云色的描绘中抒发自己宽大的胸怀。以仰望和环视的角度,抒情于蓝天白云之间,泼墨于青山绿水之中,以此烘托出自己意气风发的英勇气概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人格魅力。

在五峰山上研读写作之余,李大钊还经常登山远眺,当看到群山环翠、羊群出没、细雨霏霏水流成瀑时,顿感神清气爽,即兴创作出了《岭上羊》《山中落雨》《山峰》等白话诗。有时候他也带着孩子出来采野花、捡石头、拾松子、摘山果,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也是为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真诚写照。1913年底,李大钊抱着“深研政理,振奋国群,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抱負东渡日本留学。1916年春回国后创办了《晨钟报》,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忙碌中,李大钊依然抽空登临五峰山,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李大钊登五峰山,不仅寄情于山水之间,修养身心,升华精神。而且还利用这一静幽环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潜心研读有关十月革命的资料,深入探索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寻找中国革命屡遭挫折的根本原因,思索选择中国革命新的道路,研究马列主义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1918年11月,在北京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群众集会上,李大钊发表的演说《庶民的胜利》和论著《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就体现了他在五峰山上进行中国革命方向和道路理论研究的成果。

1919年7月,李大钊到五峰山避居,随身携带了很多资料。其中有《每周评论》上面刊登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李大钊很清楚胡适以反对空谈为名,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于是写文章反驳这种改良主义论调。在五峰山上,李大钊给胡适写了一封公开信,后发表于《每周评论》上,标题为《再论问题与主义》。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了的希望”。李大钊、胡适这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战友,因对“主义”的认识不同,最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五峰山上,李大钊一边研读,一边写作,完成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经典长篇论著。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篇洋洋万言的雄文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新青年》杂志上刊登。这是当时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开山之作,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深化与成熟的标志。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唤醒民众进步意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人们探索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提供了科学理论根据,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美丽的五峰山一次次见证了李大钊思想上的飞跃和雄文巨作的诞生。

“云飞人还尚有青山在,泉流月近绝无白处空。”这是李大钊稀有存世的手书对联。联中的青山,即为五峰山。李大钊对五峰山情有独钟,五峰山的灵秀、豪气也滋养着李大钊的精神。五峰山由此被称为李大钊的第二故乡。

江山如画,岁月兴替,唯精神永存!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现在,一座汉白玉雕的李大钊塑像屹立在五峰山中,李大钊将永远与他钟爱的五峰山水朝夕相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