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飞向空间站

时间:2024-05-04

占康

聂海胜:我的三次飞行和载人航天“三步走”息息相关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搭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飞行。加加林的一小步,成了人类航天的一大步。

60年后的今天,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回首自己的航天路,心生感慨:“24年间,三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费俊龙、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20小时,出色完成了各项操作,为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任务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标志着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顺利完成。这是他航天生涯中第1次执行任务,距他加入航天员大队,过了近8年。

1998年1月,聂海胜光荣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

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那一次,杨利伟首飞成功,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敬佩之余,聂海胜充满期待。

不久之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提上日程。

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要“重新洗牌,从零开始”,这意味着,作为“神五”备份的他,和战友们又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与首飞不同的是,神舟六号任务增加了进入轨道舱的任务,还安排了空间科研试验。航天员除了熟练掌握正常程序,还必须精通不同模式下的应急和故障处理方法,由此带来了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任务成倍增加。两年时间里,历经无数次的训练,聂海胜对成千上万个数据了如指掌,飞船内的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烂熟于心,每个飞行动作分秒不差。

另外,飞行时间延长,使得预防空间运动病和航天适应综合征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对航天员的身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聂海胜控制体重,妻子女儿都成了陪练员,还陪着他改变饮食习惯。

神舟六号任务能不能入选?这也是聂海胜曾千百次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刻苦训练,绝不放弃!

神舟六号航天员选拔训练到了关键阶段,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出血,半身偏瘫且失语。他心急如焚,但备战“神六”的各项工作正全面展开,权衡再三,他让妻子回老家,帮助弟弟一起照顾母亲,而自己依然坚持训练。

就在此时,中心党委得知了他的情况后,特批他回老家探望。

3天后,他再次出现在训练场。他还记得临离开老家前,弟弟对他说:“哥哥,你放心地回吧,有我在。你尽忠,我尽孝!”

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不刻苦不行,只刻苦还不够,必须智勇双全。为了掌握每项操作背后的原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会花大量的时间,深究细节,琢磨规律,更是经常参加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的研讨会。凭着这种爱钻研的精神,他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单项考核中,出现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

期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聂海胜抱定一个信念:面对机遇,唯有乘势而上。

从此,聂海胜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强化训练,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飞船发射。

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很多重大控制动作和重要空间试验,都需要两人配合完成,航天员乘组良好的心理相容性,就顯得尤为重要。他和费俊龙尽量在一起生活、训练,练协作,练配合,互相熟悉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直到一个简单的手势和眼神,彼此都能达成默契。

2005年10月12日5时,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出征时刻,天空突然降雪,聂海胜和费俊龙踏雪出征。他们身着航天服,从容坚定地走向发射场,心率始终保持在每分钟70次左右。

在飞船入轨进行第6圈飞行时,按照地面的指令,费俊龙打开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的舱门,与聂海胜先后缓缓穿过舱门,进入轨道舱。

飞上太空第2天,恰好是聂海胜41岁的生日。任务指挥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儿和他进行天地通话,女儿为他唱了生日歌,妻子也为他送来祝福,聂海胜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太空生日。

5天的太空飞行中,乘组圆满完成了大量的工效学评价试验和在轨科学试验。他们获取的实验数据,也将为后续的飞行任务提供重要经验和改进依据。

2013年6月,聂海胜作为指令长带领乘组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一道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轨飞行15天,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医学试验等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次任务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这也是他航天生涯中第2次执行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恰好又过了8年。

在这期间,他先后获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航天功勋奖章”、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2011年7月,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

太空失重,心灵不能失重。聂海胜不忘初心,一次次将以前的成绩全部清零,继续投入训练中,一如既往地学习理论知识、苦练操作技能、参加乘组选拔。在执行神舟十号任务之前,一次次入选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荣誉待遇都有了,又已近知天命之年,为什么还要飞?“飞行是我的职业,我的使命;无论将军或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聂海胜说,“只要我还能飞,就要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接受挑选,为祖国出征太空。”

作为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和体质锻炼从未间断,在这8年间,正常情况下人的生理功能都在衰退时,聂海胜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在优良等级。

2013年4月,聂海胜和张晓光、王亚平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乘组。这次任务由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带领两位没有太空飞行经验的战友出征太空,同时,他还承担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任务艰巨,他倍感压力。

手控交会对接,也就是航天员驾驶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精准对接,被比喻为“太空穿针”。难度可想而知,这对航天员的认知、操作技能、风险预判和心理能力各方面都提出了挑战。

航天员必须在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地对飞行器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快速、综合、准确判断,同时操作两个手柄对前后、左右、上下、滚转、俯仰和偏航6个维度12个方向进行动态、实时、精确控制,还要克服太空轨道上对飞船姿态的各种干扰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时间和燃料的限制。如果稍有偏差,对接不上,就会造成不可估摸的损失。

每次训练完,聂海胜都喜欢总结经验教训,并跟教员探讨。经过2000余次的模拟训练,他的对接操作越来越精准,稳定系数越来越高,准确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

在长期共同的训练中,聂海胜和张晓光、王亚平也形成了非常默契的关系。

王亚平曾评价说:“聂师兄在我眼里是一个稳重、踏实、非常值得信赖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我们能做到的事,自己肯定会先做到。他就是我们乘组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我们就安心。”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载着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向太空中的天宫一号飞去。

6月23日8时26分,继神舟九号任务刘旺首次完成“太空穿针”后,聂海胜要再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聂海胜手动控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将飞船撤至与天宫一号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经地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后,聂海胜操作手柄,飞船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张晓光和王亚平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0时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7分钟后,两个飞行器连接成组合体,对接成功。角度偏差仅为0.3度,比标准规定的偏差范围提高了92.5%。

在这15天的太空飞行中,从交会对接到进驻天宫,从返回制动到安全着陆,所有工作都按计划成功完成!特别是太空授课,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二次在太空设立课堂,乘组用特有的方式让全国青少年领略了神奇太空的魅力,也向全世界再次打开了中国航天的窗口。6月26日早晨,在圆满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十号飞船于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返回,宣告着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2021年6月,聂海胜再次作为指令长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首次飞行,是工程第三步目标的开局之战,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序幕。这也是他航天生涯中第3次执行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恰好又过了8年。

2014年,聂海胜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他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体航天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确保了各项训练任务和重大试验任务圆满完成。在这期间,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航天员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并在全国进行了集中宣传,后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称号。

聂海胜也获得上下认可,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正直坦诚、谦虚随和、朴实厚道,是一位难得的好战友、好领导、好大哥。

聂海胜一手抓管理,一手积极备战空间站任务。

2019年12月,聂海胜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验证再生式在轨环控生保、人的长期驻留、机械臂、長时间出舱活动、新式舱外服等等。虽然在轨时间长达3个月,但这次任务量比前面六次任务总和还要多,时间紧,难度大。飞船和核心舱快速对接后,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还没来得及克服失重环境带来的不适,就要开始取出货包,拆卸,安装设备。核心舱好比是个房子,乘组先要将房子进行“软装修”,建立工作生活的环境。接着还要进行出舱准备,涉及舱外服的检测、维护、干燥等等,执行出舱活动涉及机械臂的操作和团队协作。

由于空间站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操控难度大,对选拔训练要求显著提高,航天员必须全面具备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舱外作业、空间应用、科学试验以及空间站监控和管理能力。而且,长期飞行中应急事件概率增加,应急救生、紧急撤离、故障处置等舱内外应急操作,对航天员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都提出了挑战。

飞天一分钟,地上十年功,这些都要求航天员在地面进行千万次的模拟训练。这个8年,已50岁有余的聂海胜一直跟其他航天员一样,训练,训练,再训练。

飞天之路不是浪漫的散文诗,每一步都倾注着航天员的心血。尤其是水下训练,穿着约200公斤的舱外服,每次一训练就是好几个小时,饿了渴了只能喝口水,脸上流汗了,身上哪里痒了痛了都只能忍着,训练结束后累得一身汗。但是,聂海胜顾不上疲劳和饥饿,急切地跟教员讨论交流。经过长期的训练,不但出舱技术持续提升,他还掌握了心肺复苏、打点滴输液、伤口包扎、伤口缝合等医疗处置能力。

由于这次任务不同于以往,在轨时间长,操作难度大,技术状态新,他们的训练量更大、训练频度更高了,尤其是自今年初以来,仅春节休了3天假,其他时间从早到晚都被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这期间,聂海胜又面临了一次两难的选择。这次,爱人因病要进行一场手术,恰好赶上北京疫情反弹,老家亲人无法进京照顾,任务乘组训练又进入重要环节,聂海胜也走不开。他只好利用训练间隙赶紧去手术台给爱人签字手术,自己在一旁焦急等待。待手术完成后,他匆忙把爱人转交给护工照顾,自己赶回去参加下一场训练,其间,他都没来得及看望爱人一眼,直至爱人出院回家。

聂海胜每天晚上训练完回去,给爱人做好全天的饭菜搁冰箱里。爱人只能撑着虚弱的身体,独自照顾自己。尽管这样,爱人也没有抱怨他一句。“毕竟夫妻这么多年了,她也理解我的工作性质,也习惯了我的工作节奏。”话虽这么说,他提起这事,言语里全是疼惜和愧疚。

……

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愈发临近了,聂海胜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任务完成好。“经过地面大量的训练和在轨预试验,所有程序已经滚瓜烂熟,所能想到的各种意外情况都做了预案。乘组三人分工不分家,每项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每人都能独立完成;每项需要两两配合完成的任务,任意两人都可以配合完成;需要三人共同完成的任务,三人作为一个整体也能出色完成。”聂海胜说。

这个朝夕相处一年多的乘组成员新老搭配,各有优势。

聂海胜执行过两次任务,飞行经验多。刘伯明有过出舱经验,而且爱动脑筋,常有独到的见解。汤洪波年轻踏实爱学习,电子设备操作能力强,是他们的好帮手。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聂海胜深情对党告白:“我的初心是出征太空,我的使命就是圆满完成任务,我的状态就是时刻准备着,通过地面训练和太空操作顺利完成任务,无愧于一名航天员和共产党员的称号。”

对于空间站,聂海胜也充满期待。他说:“一定要把载人航天‘第三步完成好,把空间站建好。铁打的空间站,流水的航天员。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空间站,也欢迎世界航天员加入我们大家庭,一起利用好这个平台,做更多的科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

刘伯明:我心飞翔

在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2008年9月27日16时38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

从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之后,刘伯明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13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刘伯明披挂上阵再上太空,这一次,他面对的是建设中国空间站的艰巨任务。

“我非常期待站在机械臂末端,张开双臂,面向茫茫宇宙,享受我心飞翔的感觉。”刘伯明信心满满。

飞翔,一生的选择

飞翔,原本与刘伯明相距甚远。

1966年9月16日,他出生在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兄妹6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改变命运,唯有苦读。1982年 9月,他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县一中。学校离家有9公里,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他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中间有过彷徨,但却从未气馁,对知识的渴求更坚定了他求学上进的决心,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磨难,对于强者是生发壮志的泥土。这9公里的艰难求学路,意外地成了他的训练场,锻炼了体魄,也磨砺了影响他一生的顽强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一中招飞。当一个飞行员,这么光荣的事,我能行吗?对于一个只看过一些航空航天书报杂志的刘伯明而言,飞行,是想都没想过的事。

但他,还是报了名。

未曾想,经过严苛的体检和知识考核,3个月后,他顺利取得了空军第一航空预备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依安一中几年来唯一通过招飞选拔的学生。13年后,他又光荣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在别人看来,他是幸运的,而他自己最清楚,每一份幸运都来之不易。

一次飞行中,刘伯明驾驶的飞机在降落途中遇到强大气流,无法下降。他沉着冷静,在空中盘旋了40多分钟后,最后克服种种恶劣条件迫降成功。

优秀并非与生俱来,自从踏上飞行之路,刘伯明便把生命献给了这份神圣的事业。在他看来,为了飞得更高更远,付出再多都是理所当然。

飞翔,为国出征

飞翔,是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刘伯明的人生追求。

1998年加入航天员队伍以来,刘伯明一直在等待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机会,始终默默努力着。

经过4年左右8大类上百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考核后,包括刘伯明在内的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都具备了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光荣属于所有航天员,但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依然感到失落。

更让他伤心的是,不到60岁的母亲因病猝然辞世。那段日子里,他的心情特别低落,悲伤始终无法排解。单位特意安排心理专家进行一对一辅导,终于帮他走出了心理陰霾。刘伯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学习训练,用最好的成绩告慰母亲在天之灵,回报领导和战友对我的关心帮助。

为了弥补差距,他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为后续飞行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他成功入选神舟六号任务梯队,这给了他很大信心。

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每一次航天员乘组选拔都是严格而又激烈。那一次,他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选拔没有失败,只有磨砺。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自从踏上航天员之路,他清楚地懂得,代表中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

“神七”任务的选拔很快来临。

与“神五”“神六”任务不同,神舟七号任务增加了许多更富挑战性也更具危险性的科目。

为适应太空环境,完成出舱任务,模拟失重水槽、舱外航天服低压舱、出舱活动模拟器训练就成为重中之重。受工程研制进度的制约,留给他们的训练时间仅有半年,训练强度和负荷之大,是以前没有过的。在模拟失重训练中,大家身着水下训练服,每次训练都要进行两三个小时,训练后,经常是上肢酸痛无力,吃饭连拿筷子都感到困难。

飞天之路,道阻且长,没有勇气和毅力是很难坚持的。

在模拟真空训练中,刘伯明身着低压训练服,置身在真空舱中,一旦服装或真空舱出现泄漏,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不断突破常规、挑战极限。即便是这样,刘伯明同时还坚持加强体能锻炼,从而使得身体、心理和各项准备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2007年,刘伯明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于2008年9月25日与翟志刚、景海鹏一起执行飞行任务。

至今他还记得,神舟七号顺利着陆后,自己出舱时的讲话:“我们刚才进行了重力返回再适应,并进行医监医保检测,身体状况都正常,相信中国航天员是最棒的,请祖国人民放心,感谢祖国人民!”

刘伯明一刻也没有忘记,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为航天员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他们送上了太空。

在随后的几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尽管没能入选飞行乘组,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做好地面技术支持工作,为飞上太空的队友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通往太空的征途上,每一天、每一步,他都在朝着目标默默地拼搏着、奋斗着。

他的心中始终回荡着入队誓词:我志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飞翔,勇者无惧

航天,从来都是高风险的事业。

对风险,刘伯明坦然处之,当他作为飞行员第一次参加飞行时,他就从厚厚的特殊情况处置手册上感知到,每一条飞行经验的背后,都是血的教训,都有飞行员奉献乃至牺牲的经历。

航天员是勇敢者的职业。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献身和风险早已置之度外,他深知,通往太空的路是无数航天人用汗水甚至生命探索出来的,而献身是航天员写入誓词的荣誉。

在航天员大队公寓门口赫然立着八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这也成为刘伯明的执着信念,融入血脉,成为本能,成为他人生和事业的支撑,让他在一次次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中保持坚强,在面临一系列考验和挫折中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生与死的抉择伴随着他的飞天之路。

2008年“神七”任务中,当翟志刚将要漫步太空时,却出现了两个小的“意外”,一个是,开启舱门时,遇到了麻烦,翟志刚用力拉了三下,舱门丝毫没有反应。

此时,飞船即将驶出测控区,翟志刚必须尽快打开舱门。如果舱门打不开,出舱活动就无法进行,“神七”任务的核心目标就无法实现。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他们心里都清楚,使用辅助工具撬开舱门,就有可能给舱门密封造成损伤,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活着回去。但无论如何都得出去,绝不能让全国人民失望!

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竭尽全力,终于打开了连接浩瀚太空的舱门。

然而,紧张的心情还未平复,耳机里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的报警声。

那一刻,地面传来太空的一段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事后,刘伯明回忆说:此时,空间出舱活动行将展开,全体华夏儿女都在翘首以盼。我和志刚目光对视,彼此心领神会。他毫不犹豫地出舱,我也果断调整舱外活动计划,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到他手中。我想,就算真的遭遇不测,再也无法重返地球,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勇者无惧。勇气的背后是底气。如果下一次飞天任务,遇到意外情况怎么办?他毫不犹豫地说:“在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判断与决策、能创造性地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刘伯明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刘伯明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但熟悉操作程序,还要吃透技术原理。他还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在产品的工效、安全等方面给科研人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意见。

飞翔,我的梦

飞翔,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每次走进训练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的标语都让刘伯明倍感振奋,航天梦,不也正是自己的梦吗?

2019年12月,劉伯明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将再次前往太空执行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首次任务。

13年刻苦训练,13年耐心等待,13年热切期盼,即将代表祖国再度问鼎苍穹,他激动不已。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空间站是人类飞往深空的前哨站,人类如果想亲身飞往更遥远的太空,空间站必然是第一站。

他深知,任务越光荣,责任越重大。

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远超以往历次载人航天任务。

首次进入空间站,乘组要进行连续性操作,飞船和核心舱快速对接后,他们来不及适应失重环境,就要抓紧安装核心舱内设备,布置好他们的新家,接着进行出舱活动准备,这次出舱活动操作内容多,技术复杂,时间长。

在这期间,刘伯明将进行完整意义上的出舱活动。他说:“我非常有信心完成这次任务。”

这份信心,来源于刻苦的训练。

最辛苦的还是模拟失重出舱活动训练。人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又没有着力点,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仅仅把脚塞进脚限位器这一看似特别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都很困难,由于戴着头盔,只能通过腕部反光镜观察,脚隔着厚厚的鞋子没有触觉,更别说攀爬、拧螺丝、安装设备等更高难度的操作了。而比起“神七”时的训练量,从时长、难度和工作量上都数倍增加。每次训练完,困得吃不下饭,只想睡觉。

为了熟悉程序,他会一遍一遍在脑子里过“电影”。每次训练之后,刘伯明身体在放松,脑子不放松,在回忆训练的内容和执行任务可能遇到的情况。

相比而言,保持身体强健的体魄并非最难,毕竟针对航天员训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一个强大的体能教员队伍。

对于航天员而言,最难保持的是对航天任务的这种热情和激情,因为你并不知道下一次飞行的确切时间。所有航天员都要时刻准备着,但并非所有航天员都能有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机会。对于把飞行当作人生最高追求的航天员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艰巨的考验。

面对考验,刘伯明总会想起读书时通往学校的那9公里的求学路,那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的经历。他明白:只有全力以赴,梦想才能起飞!

汤洪波说:“我热爱飞行!”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汤洪波和他的同伴聂海胜、刘伯明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这是汤洪波成为航天员长达11年后的第一次飞行任务,前往的是数百公里高度的外太空,这一飞就是三个月。

初见汤洪波时,便让人过目不忘。五官棱角分明,一对剑眉透着英气,双目深邃,炯炯有神,鼻梁高挺,自信从容,脸上挂着阳光般的笑容,一身深蓝色休闲西服合体优雅。“我非常热爱飞行!”如同面前刚刚沏上的绿茶,氤氲着一个奋斗者历经淬炼的味道。

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

湖南湘潭,一个英雄汇聚的地方。一代伟人毛泽东、开国元帅彭德怀、开国大将陈赓都从这里走向战场,走向胜利。汤洪波出生在湘潭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听着这些伟人的故事长大,心里面早早地种下了一个英雄梦。这个梦伴随着他的年龄和见识增长,越发清晰而深刻。

“为了革命,毛泽东家里的好几位亲人都牺牲了。我在新疆当飞行员的时候,得知他的弟弟毛泽民在那里牺牲的。彭德怀抗美援朝的那段经历对我触动最深,明知道敌强我弱,力量相差悬殊,但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土不被侵犯,他率领志愿军主动出击,打赢了开国第一仗,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越长大越崇拜他们,把人民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我们年轻一代也应该为国家和民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汤洪波深有感触地说。

汤洪波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改革开放之后,家里种着几十亩田地,还承包着一个大鱼塘,闲暇时间还烧砖窑。为了改善生活,父母日夜奔忙,在他们的辛勤經营下,日子越过越红火。父母积极向上而又踏实乐观的性格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在未来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他都未曾想过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1995年秋,校园里的一纸招生通告让汤洪波心潮澎湃,空军飞行学院来招收飞行学员。

能够穿上帅气的飞行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尽管在他就读的学校十几年才录取过一个,希望十分渺茫,但还是阻止不了他的决心。“我要守卫祖国的蓝天,像英雄前辈们一样,做点我能做的事!”汤洪波心里的英雄梦终于可以落地发芽了。体检、考试、政审,一路过关斩将后,汤洪波顺利地被录取了。

消息传来,这个偏僻的小乡村都沸腾了。父母非常激动,摆了几桌酒席,还在全村放了场电影庆祝。

可是,一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学习后,还没适应北方生活的汤洪波就遭遇了学业上的“拦路虎”。他的体能成绩是班上垫底的。如果体能通不过,就会被淘汰。怎么办?一个字,练!汤洪波每天风雨无阻,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挑战自己的极限。一年以后,他的体能成绩终于从垫底“跑”到了优秀。不仅如此,其他课程也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汤洪波心里明白,自己虽然不是最聪明,但一定要最努力。他有毅力,爱琢磨,一点点稳步提升成绩,直到出类拔萃。

在第五飞行学院担任飞行学员时,有一次,学院副院长到汤洪波所在团检查工作,团领导指定他进行飞行展示。满分5分,副院长给他评分4.9分。事后,队长问他:“45号(他的代号),副院长一向比较严格,没想到给你这么高的分,你咋做到的?”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谁能想到,业余时间,战友们在聊天说笑时,他在一边拿着飞机模型静静地一遍遍比画起飞降落;夜深人静时,室友们都已进入梦乡,他还在脑子里一次次“演练”操作飞行,琢磨眼手脚如何更好地协调。就这样,他的飞行成绩经常获得满分,大家都评价他是“教科书式的飞行”。

在当飞行员期间,他最难抹去的记忆,不是自己遇到险情,而是他的一个队友不幸牺牲,这件事对整个飞行团的人都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汤洪波的心里也受到了震撼。怕死吗?当然怕!那放弃热爱的飞行事业吗?

他回想起毕业前,队长跟他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你选择飞直升机还是战斗机?”

“战斗机!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飞机!”

“你选择留在内地但飞行次数少的地方,还是偏远但飞行次数多的大西北?”

“当然去飞行机会更多的大西北,我就想要飞!”飞行员生来就是要飞行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位于西北大漠的第五飞行学院。

……

他回想起自己最享受的就是听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驾驶战斗机直插云霄,在空中俯瞰祖国锦绣河山的那种快乐感觉。

他回想起自己从小的英雄梦,守卫祖国蓝天的理想。

他回想起家庭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

他决定带着伤痛,但继续义无反顾地飞行。

飞行员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的磨砺和汗水。汤洪波在脑子里时刻绷紧安全意识的弦,用他鹰一般的眼睛细致观察,绝对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有一次,正要进行夜间飞行,汤洪波在跑道上滑行了数百米,当前轮抬起正要起飞时,他敏锐地听出发动机声音似乎有点不正常,当时,他立马做出中断起飞的决定。后来经检查发现,确实如他所料,发动机中的一个气缸出现异常。

还有一次,上飞机前按程序检查仪表一切正常。起飞前,他警觉地瞟了一眼仪表,发现冷气量有点不对,他留了心,过了一会儿,又瞟了一眼仪器表,这时冷气量急速下降。他第一时间报告指挥员,经检查,果然是冷气泄露,他也因此获得单位安全奖。

我要飞得更高

2009年,我国开始第二批航天员招录选拔。此时已经担任飞行大队长的汤洪波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因为他热爱飞行,向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经过多轮选拔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了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他的飞行梦由天空转向了太空。

天空和太空只是一字之差,然而,要实现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却是个巨大的跨越。汤洪波决定将当飞行员时期的荣誉清零,一切从零开始。

来到航天员大队后,汤洪波发现,航天员是一门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4年左右的时间,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这些训练既挑战学习能力,又挑战生理与心理极限。

对汤洪波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他难“啃”的“硬骨头”。他索性用了一个最原始的办法,学不懂,他就硬抄下来加强记忆。一本本厚厚的笔记写就了他的艰辛。

模拟失重训练,曾是他一度迈不过去的心理坎。这项训练要求航天员穿着水下训练服持续在水下工作数个小时。

服装加压后像一艘人形飞船,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一贯连手表都不愿戴的汤洪波不喜欢这种束缚感。起初,一穿训练服,他心里就特别烦躁,恨不得马上脱下来,总要反复穿脱几次。以至每次训练前一晚上,他都会寝食难安。

汤洪波心里暗暗叫苦,航天员要具备出舱活动的能力,连舱外服都穿不住,还谈什么上天呢?

汤洪波起初不敢把这种痛苦告诉家人和同事,怕大家替他担心。他私下里偷偷请教执行过出舱任务的刘伯明师兄,刘师兄安慰他说:“刚开始穿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听到这话,他的压力减轻了些。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谁都不是天生的航天员。在后来的训练中,他不断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放松下来,并且让工作人员把服装温度尽量调低,让烦躁的心情冷静下来。经过多次训练后,他终于越过了这道难关。

野外生存训练也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汤洪波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參加48小时沙漠救生训练,他和航天员杨利伟分到一组。当时赶上沙尘暴,他们顶着大风,花了好大工夫,才把帐篷搭好。两人躺在帐篷里,嘴里不断地灌进沙子。就这样,挺了40多个小时。最后,按照任务安排,他们还要从沙漠里走出来。当天,地表温度达到40度,热辣辣的太阳烤得皮肤疼,水也不够喝,嘴干得都脱了皮。他们背着行囊,拄着拐杖,在沙漠里走一步退半步,一两个小时才走了5公里,到达目的地后,有人干脆把自己直接埋在沙子里降温。那次,有些工作人员都中暑了。

各种各样的训练一次次挑战汤洪波的极限。他还经历过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他和其他两名参训人员被关在一个小小的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放了一张不给睡的床,其间还要完成高负荷工作。而他和另两位战友就这么挺过了72小时。

“你的能量超过你的想象!经历过这种极限的考验之后,以后哪怕再难再苦,也都能扛过来。”汤洪波说。

在汤洪波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飞行头盔。每每看到它,就想起自己当飞行员期间弥足珍贵的经历,无论是当教员,或是进行科研试验,或是在海天巡航,都充满成就感。

成为航天员这11年期间,汤洪波无数次梦见自己曾经驾驶飞机的情形。他太渴望飞行了!他怀念在天空无拘无束飞行的感觉,怀念飞行带给他的价值感!

“航天员和飞行员的角色差异性非常大。飞行员像是进行极限运动,但是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前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准备飞行,非常熬人。这么多年过去了,看着身边的战友刘洋、王亚平和陈冬陆续飞上太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我怎么定义自己的价值?”

这些年,这个头盔像老朋友一样,一直在勉励自己,在航天员的职业生涯,也一定会像飞行员时期那么出色。

“我告诉自己,飞行是自己的梦想。心里只要有希望,那就一步一步地朝着这个梦想去努力。日拱一卒,就会越来越优秀,终会梦想成真。”

谈到此,汤洪波眼神里充满期待和兴奋。“2016年,我入选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与实现梦想擦肩而过。这5年期间,我依旧每天持续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现在,我终于快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了!我感觉今天的自己比5年前准备得更加充分。”

对于即将执行的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汤洪波表示很有信心。目前他正尽量去发掘自己的知识盲区,以应对天上的各种未知情况。每次训练前,他都要主动和乘组的聂海胜、刘伯明两位师兄探讨训练的难点挑战,查漏补缺。他那认真劲儿获得两位师兄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我一直在思考以什么原则和心态做好天上的工作任务。我想了下,首先要追求工作准确度而不是追求工作量,一定要按程序操作,确保每个步骤都零失误。其次是保证每天身心健康,以免地面的工作人员担心。”汤洪波分享了他的感悟。“我习惯立足于当前的现状,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神舟十二号乘组队员,他说:“聂海胜大哥是我非常敬重的人,随和,技术全面扎实。他已经是第三次飞天了,但还是努力训练,标准不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刘伯明师兄办法特别多,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他们交给我的工作,我也能独当一面,让指令长非常放心。总之,我们合作非常默契。”

“我期待进入太空后,尽快克服失重带来的影响,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期待完成任务的同时,能领略太空的美景;我期待重返地球,见到大家的那一刻。”即将首次奔赴太空,汤洪波充满期待。

夏宜:做你飞翔的翅膀

虽然已有十多年没再从事教师工作,但夏宜身上那种特有的职业气质犹存。谈起她和爱人汤洪波的故事,她边思考边慢声细语地叙述,语调里处处透露出睿智和幸福。

是妻子,也是帮手

在和汤洪波恋爱前,夏宜是湖南省一所重點小学的教师,经人牵线搭桥后,她和远在甘肃工作的汤洪波恋爱了。

恋爱3年,他们只聚过一次,其他时间都靠打电话联系。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夏宜常常要骑车40分钟到邮电局去打电话,每个月光电话费就要花他们一半的工资。汤洪波因此收集了厚厚的一本电话卡册,满满都是当年恋爱的痕迹。

夏宜说:“婚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意识到,飞行员的妻子不仅仅是一位妻子,更应该是他的帮手。”

那是新婚不久,夏宜去汤洪波的单位探亲。汤洪波想给她一个浪漫的蜜月生活,除了正常训练外,只要一有时间,就带着夏宜出去看电影,吃夜宵,新疆昼夜温差大,晚上回来冻得瑟瑟发抖。这被团政委看在眼里,并没有声张。

等到夏宜回到湖南老家,汤洪波因身体不适住院了。

这时,夏宜接到了团政委打来的一个长长的电话,语重心长地与她交谈了一个小时。至今,他的话还如雷贯耳:“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不容易,你作为他的妻子,应该要时刻注意他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不能让他过度疲劳……”夏宜被说得无言以对。她说:“至今,我都非常感谢他。如果不是政委的提醒和忠告,可能小汤也不能走到今天,他是我们生命里的贵人。”

从那以后,夏宜深刻意识到,她的丈夫不仅仅属于他们的小家庭,更属于祖国的蓝天。她有责任守护好丈夫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在他身边时刻提醒他,支持他,照顾他。

夏宜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对汤洪波的关心胜过自己,汤洪波哪怕有点头疼脑热,她都特别在意。如果接到飞行任务了,即使正在闹别扭,夏宜都赶紧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真心地去安慰他、平复他的情绪,让他心情平静地执行任务。

虽然夏宜展示给汤洪波的永远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可她暗地里告诉笔者:“作为‘老飞的家属,我们都是一路担惊受怕过来的,我没别的所求,就希望他每天能开心,顺利地训练,平安地返航。”

成为航天员后,汤洪波面对的是无处不在的压力。“航天员跟飞行员完全不同,飞行员执行完任务后,压力就释放了。但航天员像是一场长跑,一直在训练和被挑选中循环,多年才能等来一次飞行。对于热爱飞行的人来说,等待的过程漫长又艰辛,加上训练强度也非常大,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夏宜更加关注汤洪波的心理压力,主动观察他,关爱他,陪他聊天、散步,特别是发挥老师的一技之长,对他循循善诱,及时进行疏导。

有一次,夏宜无意中得知汤洪波对穿航天服有抗拒心理。夏宜劝慰自己的老公道:“首先,航天服是保护你的,它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其次,这是我国科技人员研制的服装,安全性能也是杠杠的……”她的一番话句句在理,汤洪波听得频频点头。最终,汤洪波顺利克服了这一难题。

在等待神舟十二号乘组选拔结果的那段时间,尽管汤洪波嘴上不说,细心的夏宜也看出他“压力山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私底下打电话给当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请教,贴心地给爱人进行心理放松。

义无反顾地支持

在追随汤洪波去大西北之前,夏宜在湖南老家生活惬意。父母都是教师,哥哥在电信公司工作,父母和哥哥对她从小都极尽宠爱。在湘潭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人们特别重视教育,作为老师的她拥有一份受人尊崇且自己也很热爱的职业。

“当时,汤洪波作为我任职学校的家属,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们同事的家属有作家、画家等等,他们也经常被学校邀请跟我们一起组织活动。每年在汤洪波探亲回家期间,学校给他分配的任务,他都完成得非常认真,获得学校上上下下的高度评价,也让我倍儿有面子。”一想到这些,夏宜的嘴角总是洋溢着笑意。“那会儿是他融入我的事业中,后来就是我融入他的事业里。”

夏宜和汤洪波两地分居了5年后,直到有了孩子,团聚成为更重要的选择。同时,这也意味着必须有人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夏宜深知汤洪波热爱飞行,每每探亲回家不久后,汤洪波就会对着天空发呆,说他想念飞行了。

经常听汤洪波对她津津有味地描述飞行的美妙体验后,夏宜发现自己也深深地爱上了蓝天。

为了支持汤洪波的事业,夏宜深思后,不顾校长的挽留,决定放弃自己名校老师的身份,放弃在父母身边安逸的生活,特招入伍去了偏远的新疆,全身心地照顾家庭,照顾丈夫,也去领略不一样的天空。

“他特别幸运,能干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我义无反顾地支持。”当汤洪波报名参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的时候,夏宜全程参与,一次次鼓励他,一次次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一起研讨终试环节的面试陈述稿。

“我们这些航天员家属,有个不约而同的习惯,从不主动给爱人打电话,怕影响他们的训练。”夏宜说。为了不打扰汤洪波的训练,家里的事都自己扛。孩子小时调皮,经常磕着碰着不得不去医院,内心焦灼的夏宜虽然希望汤洪波能陪着去,但还是一次次将手机拿起又放下。

为了备战空间站任务,春节期间,航天员乘组还在争分夺秒地进行训练。有天,汤洪波实在太累了,回家坐在沙发上没几分钟就睡着了,夏宜看在眼里,着实心疼。

夏宜说,整个载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最终,要靠航天员去实现大家的梦想。她必须当他的好帮手,关注汤洪波的身心状态和健康,主动了解他,帮忙卸包袱,让汤洪波对待训练能始终保持尝试、体验、乐观的态度。

但是,哪怕是块充满能量的电池,也需要经常充电。夏宜说她刚来北京时,从飞行员家属转为航天员家属,面对新环境、新工作,她还不太适应新角色,加上汤洪波的训练强度和压力非常大,也几乎顾不上家庭,所有的压力夏宜独自承担,内心的苦闷也不愿与人诉说。

曾经一度像个小太阳般的爱人最近有点沉寂,汤洪波也很心疼,一有空就陪她聊天、散步。航天员家属前辈们以及室里的领导、同事们也给了她家人般的关爱。在大家的帮助下,夏宜决意要胜任新的角色,肩负新的责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全心辅助丈夫新的事业。夏宜也加强学习,一有空就看各类书籍,拓宽视野,还自学了两年的心理学课程。渐渐地,她又恢复了往日的能量。

“婚姻也需要经常保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夏宜陪伴汤洪波走过20个年头,两人已经像一双筷子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夏宜对夫妻相处之道有自己的感悟:“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要经常更新,保持新鲜度。两人经常要一起做同一件事,比如做做饭,爬爬山等等。”

她认为,婚姻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爱上彼此的优点;第二步,接纳彼此的缺点;第三步,共同成长进步。

闲暇时间,夏宜会陪汤洪波一起看电视剧《亮剑》《平凡的世界》《大江大河》。她说通过这些可以了解汤洪波的喜好。但夏宜想让汤洪波陪她看偶像剧时,汤洪波经常会嗤之以鼻,嘲笑她太过幼稚。每当这时,夏宜不急不躁地说:“你看,我都陪你看你爱看的剧,你是不是也陪陪我呢?”这么一说,汤洪波转念一想也有道理,偶尔也会挤出时间陪她看一会儿电视剧。

在夏宜眼里,汤洪波是个顾家的人,每天不管训练到多晚多累,都要回家待上哪怕几分钟,陪妻子和孩子说说话。

只要一有空,他还会给他们做一桌好菜。这次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汤洪波还打算带上妻子和儿子的字画物品,给自己以心理支持。

采访结束时,夏宜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对他的了解远远超过他对我的了解,有时难免觉得有点遗憾和委屈。但想到他从事的这个职业很重要,我也有一种使命感,甘当他的绿叶,做他飞翔的翅膀,一起投身载人航天事业。”

殊不知,航天员家属在外人眼里仿佛是个令人艳羡的角色,却远比常人付出得更多。她们一边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不让爱人为此分心;一边站在爱人身后,当对方的陪练员,为了同一项事业而努力。少了朝朝暮暮相伴、看似孤独的她们,内心充盈着希望和能量,因为她们也和爱人们一样,深深热爱着载人航天事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